101中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物理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260121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4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1中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物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01中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物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01中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物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01中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物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01中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物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1中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物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1中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物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092009- -20102010 学年度北京市学年度北京市 101101 中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中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物理试卷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分) 1下图中,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是( ) A B C D 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 A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 10g 左右 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 45左右 C一个成年人的质量大约是 500kg 左右 D教室的高度大约是 6m 左右 3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 A北方的冬天,人在户外呼出的“白气” B秋天清晨,草丛上的露水 C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D江面上的大

2、雾 4下列事例中,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蒸发: ( ) A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 B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再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5北方的冬季,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 A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B房间窗户玻璃内表面出现冰花 C湖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D冬天跑步时,人呼出的“白气” 6关于物体的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将月球上的一块岩石带回地球,岩石质量变小 B把铁块加热后,再锻压成铁片,质量变小 2 C物理课本在广州和在北京时,质量是一样的 D1kg 的棉花和 1kg 的铁块的质量并不相等 7如图所示,表示

3、晶体物质凝固过程的图像是( ) A B C D 8在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使用泡沫塑料制作房屋构件的道具,这主要因为泡沫塑料: ( ) A价格便宜 B体积很小 C密度很小 D质量很小 9教师上课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的过程中,粉笔( ) A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B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C质量减小,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D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10晶体海波的熔点是 48,则海波在 48 时: ( ) A固体 B液体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者皆可能 11 “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 0.1100nm 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对纳米技术

4、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109nm 可能是( ) A一个人的身高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12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铝块、铁块分别放入这三只杯子里,水未从杯中溢出,水面升高较多的是(已知铜铁铝) ( ) A放铜块的杯子 B放铝块的杯子 C放铁块的杯子 D三只杯子水面高度相同 13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 (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14 两个实心物体, 它们密度之比是 2: 1, 体积之比是 2: 3, 则这两物体

5、质量之比是 ( ) A3:1 B4:3 C3:4 D1:3 3 15冰的密度是 0.9 103kg/m3,把质量为 540 克的水冻成冰,关于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增大 40 克,体积不变 B质量不变,体积增大 40 厘米3 C质量减小 40 克,体积减小 40 厘米3 D质量不变,体积减小 40 厘米3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错选不得分,漏选得 1 分,每题 2 分,共 6分) 16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有: ( ) A打开暖水瓶盖,从瓶口冒出的“白气”形成的过程 B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变小的过程 C深秋早晨,植

6、物叶片上出现的白霜 D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 17某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做实验时,进行了以下几种操作,其中错误错误的是( ) A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托盘的左边 B为了节省时间,砝码的添加要用手直接拿。 C调好天平后,开始称量物体质量时,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要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D调好平衡的天平,如果移动了位置不需要再次调节平衡。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铜的密度是 8.9103kg/m3 ,表示 lm3铜的质量为 8.9 103kg C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D密度不同的两个实心物体,其质量有可能相同 三、实验与

7、探究题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19下面是李响同学在学习测量知识时所进行的几次测量。请填写出测量结果: (1)在下图中,物体 A 的长度是_cm。 (2)在下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 4 20为了研究物质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列表中: (1)将下表处填写完整。 (2)比较第 1、2 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 ,即:_相同。 (3)比较第 1、3 或 2、4 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物质,_不相同。物质的这种性质叫做密度。 21测金属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后,指针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则应

8、将平衡螺母向_端调节。 (2)测金属的质量,当天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天平重新平衡,则金属的质量是_克。 (3)如图所示,金属的体积是_cm3,该物体的密度是_kgm3。 实验次数 物体 质量g 体积 cm3 质量体积g cm-3 1 铝块 1 54 20 2.7 2 铝块 2 108 40 2.7 3 松木 1 108 216 4 松木 2 10 20 0.5 5 22在学完有关密度的知识后,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了家里的食用油的密度,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 A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得油的体积为 V; B用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 m1 ; C将量筒中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测

9、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 m2; 。 (1)按小明的实验方法,密度的表达式应为:_。 (2)小刚认为小明的实验有明显的缺陷,即将油从量筒中倒入烧杯中时会有残留,由此会导致测出的油的质量_(填“偏小”或“偏大” ) ,从而导致计算出的油的密度_(填“偏小”或“偏大” ) 。 (3)为了减小上面实验中的误差,小刚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如下:请将未完成的实验步骤填写完整。 A将食用油倒入烧杯中,_ _ m1; B将烧杯中的食用油_ _V; C用天平测_ _m2; 四、填空题四、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6 分) 23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_,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_。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10、液体_的性质制成的。 24某人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些单位,请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同学的身高大约是 1.65_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 55_ 25水的密度是_kg/m3,合_g/c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 26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一个粗心的护士没有将水银柱甩下,而直接用它去测量体温是 37的病人的体温,则该温度计的读数是_。 27固体分_和_两类,它们的主要区别是_有固定的熔点。 6 28 使气体液化有 和 两种方法, 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变成液体贮存在钢罐中的。 29用高压锅做饭,饭易熟且节能,这是因为高压锅内的气体压强增大,使锅内水的沸点_的缘故.(填“

11、不变”、“升高”、“降低”) 302006 年 4 月 18 日,为了冲刷飘在空气中的浮尘,北京市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决定在门头沟、海淀、房山和石景山地区进行人工降雨。下图为直升飞机在高空中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模拟图。干冰进入云层,即刻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云层中的水蒸气 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 为雨点降落到地面。 (填物态变化名称) 31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放在这三个容器中,根据下表列出的密度值,确定甲、乙、丙三个容器中依次分别装的是_、_、_。 物质 密度

12、(kg/m3) 盐水 1.03 103 酒精 0.8 103 硫酸 1.8 103 32市场上出售一种“鲁花”牌花生油,瓶上标有“2L”字样。已知该瓶花生油的密度为 0.92 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 kg。 33需要 100 克的酒精,不用天平,只用量筒,应该量出酒精的体积是_cm3。 (酒精的密度是 0.8 103kg/m3) 。 34天平的砝码由于长期使用有了磨损,用这样的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则测量值与真实值比较偏_。 (填“大”或“小” ) 7 35某同学想要测得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先用烧杯盛装适量液体,用天平测其总质量 m,再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 V, 多做几次实验, 得到烧

13、杯和液体总质量 m 和液体体积 V 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示可知: 实验所用烧杯的质量是_g ; 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 g/cm3 (保留 2 位小数) 。 五、阅读下列文字并简答五、阅读下列文字并简答(4 分) 36夏日的一天,骄阳似火。几个同学正走在外出旅游的路上,突然,其中的小宇同学中暑晕倒了,身体热得发烫,有的同学吓坏了,机智的同学立刻拨打了 120 急救,小明同学是学校红十字医疗队的队员, 他立即组织大家对患者实施物理降温, 首先把小宇移至树阴下通风处休息,并在小宇的额头、胳膊等处擦拭冷水、在他的腋下放了冰块、并补充了含盐的清凉饮料。请你针对小明的紧急救治措施,至少说出两条他所用的物理知识。(1)例:在胳膊等处擦拭冷水,是应用了冷水吸热冷水吸热使人体降温(2)将人移至树阴下通风处休息是利用了_使人体降温。(3) 在他的腋下放了冰块是利用了_使人体降温。 (注:请按照示例的格式回答)(注:请按照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