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造价工程考试造价理论与法规考点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259320 上传时间:2018-04-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造价工程考试造价理论与法规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9年造价工程考试造价理论与法规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9年造价工程考试造价理论与法规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09年造价工程考试造价理论与法规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09年造价工程考试造价理论与法规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造价工程考试造价理论与法规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造价工程考试造价理论与法规考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 年造价工程考试造价理论与法规考点年造价工程考试造价理论与法规考点1工程造价及其特征工程造价及其特征(一)工程造价的含义含义一:从投资者(业主的角度分析,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含义二:从市场交易的角度分析,工程造价是指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工程承发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二)工程计价的特征工程计价的特征包括:计价的单件性、计价的多次性、计价的组合性、计价方法的多样性、计价依据的复杂性。2工程造价相关概念(一)静态投资与动态投资静态投资是以某一基准年、月的建设要素的

2、价格为依据所计算出的建设项目投资的瞬时值。静态投资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以及因工程量误差而引起的工程造价的增减等。动态投资是指为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预计投竣需要量的总和。它除了包括静态投资所含内容之外,还包括建设期贷款利息、投资方向调节税。涨价预备费等。动态投资包含静态投资,静态投资是动态投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动态投资的计算基础。(二)建设项目总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是指投资主体为获取预期收益,在选定的建设项目上所需投入的全部资金。建设项目按用途可分为生产性建设项目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生产性建设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

3、资产投资两部分;非生产性建设项目总投资只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流动资产投资。建设项目总造价是指项目总投资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是投资主体为达到预期收益的资金垫付行为。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种。(三)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亦称建筑安装产品价格。从投资的角度看,它是建设项目投资中的建筑安装工程部分的投资,也是项目造价的组成部分。从市场交易的角度看,建筑安装工程实际造价是投资者和承包商双方共同认可的、由市场形成的价格。3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一)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工程造价管理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建设工程

4、投资费用管理;二是指建设工程价格管理。1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是指为了实现投资的预期目标,在拟定的规划、设计方案的条件下,预测、确定和监控工程造价及其变动的系统活动。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属于投资管理范畴,它既涵盖了微观层次的项目投资费用管理,也涵盖了宏观层次的投资费用管理。2建设工程价格管理建设工程价格管理属于价格管理范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管理一般分为两个层次:在微观层次上,是指生产企业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基础上,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成本控制、计价、定价和竟价的系统活动。在宏观层次上,是指政府部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利用现有的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对价格进行管理

5、和调控,并通过市场管理规范市场主体价格行为的系统活动。(二)建设工程全面造价管理按照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促进会给出的定义,全面造价管理(Total Cost Management,TCM)是指有效地利用专业知识与技术,对资源、成本、盈利和风险进行筹划和控制。建设工程全面造价管理包括全寿命期造价管理、全过程造价管理、全要素造价管理和全方位造价管理。4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开发政策实施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这种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和加强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工作。(2)进一步明确概预算工作的重要作

6、用。(3)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4)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招标方式择优选定工程承包公司和设备材料供应单位。(5)提出用“动态”方法研究和管理工程造价。(6)提出对工程造价的估算、概算、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实行“一体化”管理,并研究如何建立一体化的管理制度。(7)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管理,扶持与引导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的发展。5三、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缝织和内容三、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缝织和内容(一)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和任务1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管理手段,合理地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以提高投资效

7、益和建筑安装企业经营效果。2工程造价管理的任务加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强化工程造价的约束机制,维护有关各方的经济利益,规范价格行为,促进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的统一。(二)工程造价管理的组织系统工程造价管理的组织系统,是指为了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有效组织活动,以及与造价管理功能相关的有机群体。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组织有三个系统:政府行政管理系统、企事业单位管理系统、行业协会管理系统。(三)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合理地确定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1工程遣价的合理确定所谓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就是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合理地确定投资估算、概算造价、预算造价、承包合同价、

8、结算价、竣工决算价。2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所谓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是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将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以内。具体说,就是要用投资估算价控制设计方案的选择和初步设计概算造价;用概算造价控制技术设计和修正概算造价;用概算造价或修正概算造价控制施工图设计和预算造价,以求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6一、造价工程师的素质要求和职业道德(一)造价工程师及其素质要求我国的注册造价工程师是指通过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统一考试或者资格认定、资格互认,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并按有关规定注

9、册,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从事工程造价活动的专业人员。造价工程师实行注册执业管理制度。取得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人员,经过注册方能以注册造价工程师的名义执业。造价工程师作为复合型专业管理人才,应具备技术技能、人文技能和观念技能,并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宽广的胸怀。(二)造价工程师职业道德造价工程师职业道德的素质要求:(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行业自律性规定,珍惜职业声誉,自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2)遵守“诚信、公正、精业、进取”的原则,以高质量的服务和优秀的业绩,赢得社会和客户对造价工程师职业的尊重。(3)勤奋工作,独立、客观、公正、正确地出具工程造价成果文件

10、,使客户满意。(4)诚实守信,尽职尽责,不得有欺诈、伪造、作假等行为。(5)尊重同行,公平竞争,搞好同行之间的关系,不得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损害、侵犯同行的权益。(6)廉洁自律,不得索取、收受委托合同约定以外的礼金和其他财物,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其他不正当的利益。(7)造价工程师与委托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委托方有权要求其回避。(8)知悉客户的技术和商务秘密,负有保密义务。(9)接受国家和行业自律组织对其职业道德行为的监督检查7(一)执业资格考试(一)执业资格考试1报考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工程造价或相关专业大专及其以上学历,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一定年限后,均可申请参加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11、。2考试科目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分为四个科目:“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及相关法规”、“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或安装专业)和“工程造价案例分析”。3证书取得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合格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职改)部门颁发国家人事部统一印制、国家人事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一用印的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全国范围内有效,并作为造价工程师注册的凭证。8(二)注册(二)注册1注册条件与注册程序(1)注册条件1)取得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2)受聘于一个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或者工程建设领域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管理等单位。3)没有

12、不予注册的情形。(2)注册程序。取得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申请注册的,应当向聘用单位工商注册所在地的省级注册初审机关或者部门注册初审机关提出注册申请。取得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自资格证书签发之日起 l 年内申请初始注册。逾期未申请者,须符合继续教育的要求后方可申请初始注册。初始注册的有效期为 4 年。2延续注册与变更注册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有效期满需继续执业的,应当在注册有效期满 30 目前,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延续注册。延续注册的有效期为 4 年。在注册有效期内,注册造价工程师变更执业单位的,应当与原聘用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变更注册手续。变更注册后延续原注册有效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