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259969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泵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液压泵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液压泵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液压泵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液压泵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压泵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泵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液压泵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故障分析 排除方法 不出油、输油 量不足、压力上不去 1、电动机转向不对 2、吸油管或过滤器堵塞 3、轴向间隙或径向间隙过大 4、连接处泄漏,混入空气5、油液粘度太大或油液温升太高 1、检查电动机转向 2、疏通管道,清洗过滤器,换新油 3、检查更换有关零件 4、紧固各连接处螺钉,避免泄漏,严 防空气混入 5、正确选用油液,控制温升 噪音严重压力波动厉害 1、吸油管及过滤器堵塞或过滤器容量小2、吸油管密封处漏气或油液中有气泡3、泵与联轴节不同心 4、油位低 5、油温低或粘度高 6、泵轴承损坏 1、清洗过滤器使吸油管通畅,正确选 用过滤器 2、在连接部

2、位或密封处加点油,如噪 音减小,拧紧接头或更换密封圈;回油管口应在油面以下,与吸油管要有一定距离 3、调整同心 4、加油液 5、把油液加热到适当的温度 6、检查(用手触感)泵轴承部分温升 泵轴颈油封漏油 漏油管道液阻达大,使泵体内压力升高到超过油封许用的耐压值 检 查柱塞泵泵体上的泄油口是否用单独油管直接接通油箱。若发现把几台柱塞泵的泄漏 油管并联在一根同直径的总管后再接通油箱,或者把柱塞泵的泄油管接到总回油管上, 则应予改正。最好在泵泄漏油口接一个压力表,以检查泵体内的压力,其值应小于 0.08MPa 二、液压缸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故障分析 排除方法 爬行 1、空气侵入2、液压

3、缸端盖密封圈压得太紧或过松3、活塞杆与活塞不同心 4、活塞杆全长或局部弯曲 5、液压缸的安装位置偏移 6、液压缸内孔直线性不良(鼓形锥度等) 7、缸内腐蚀、拉毛8、双活塞杆两端螺冒拧得太紧,使其同心度不良 1、增设排气装置;如无排气装置, 可开动液压系统以最大行程使工作部件快速运动,强迫排除空气 2、调整密封圈,使它不紧不松,保证活塞杆能来回用手平稳地拉动而无泄漏(大多允 许微量渗油) 3、校正二者同心度 4、校直活塞杆 5、检查液压缸与导轨的平行性并校正 6、镗磨修复,重配活塞 7、轻微者修去锈蚀和毛刺,严重者须镗磨 8、螺冒不宜拧得太紧,一般用手旋紧即可,以保持活塞杆处于自然状态 冲击 1

4、、靠间隙密封的活塞和液压缸间隙,节流阀失去节流作用 2、端头缓冲的单向阀失灵,缓冲不起作用 1、按规定配活塞与液压缸的间隙,减少 泄漏现象 2、修正研配单向阀与阀座 推力不足或工作速度逐渐下降甚至停止 1、液压缸和活塞配合间隙太大或 O 型密封 圈损坏,造成高低压腔互通 2、由于工作时经常用工作行程的某一段,造成液压缸孔径直线性不良(局部有腰鼓形), 致使液压缸两端高低压油互通 3、缸端油封压得太紧或活塞杆弯曲,使摩擦力或阻力增加 4、泄漏过多 5、油温太高,粘度减小,靠间隙密封或密封质量差的油缸行速变慢。若液压缸两端 高低压油腔互通,运行速度逐渐减慢直至停止 1、单配活塞或液压缸的间隙或更换

5、 O 型密封圈 2、镗磨修复液压缸孔径,单配活塞3、放松油封,以不漏油为限校直活塞杆 4、寻找泄漏部位,紧固各接全面 5、分析发热原因,设法散热降温,如密封间隙过大则单配活塞或增装密封杆三、溢流阀的故障分析及排除 故障现象 故障分析 排除方法 压力波动 1、弹簧弯曲或太软 2、锥阀与阀座接触不良3、钢球与阀座密合不良4、滑阀变形或拉毛 1、更换弹簧 2、如锥阀是新的即卸下调整螺帽将导杆推几下,使其接触良好;或更换锥阀 3、检查钢球圆度,更换钢球,研磨阀座 4、更换或修研滑阀 调整无效 1、弹簧断裂或漏装 2、阻尼孔阻塞 3、滑阀卡住 4、进出油口装反 5、锥阀漏装 1、检查、更换或补装弹簧 2

6、、疏通阻尼孔 3、拆出、检查、修整 4、检查油源方向 5、检查、补装 漏油严重 1、锥阀或钢球与阀座的接触不良2、滑阀与阀体配合间隙过大 3、管接头没拧紧 4、密封破坏 1、锥阀或钢球磨损时更换新的锥阀或钢球 2、检查阀芯与阀体间隙 3、拧紧联接螺钉 4、检查更换密封 噪音及振动 1、螺帽松动 2、弹簧变形,不复原 3、滑阀配合过紧 4、主滑阀动作不良 5、锥阀磨损 6、出油路中央有空气 7、流量超过允许值 8、和其他阀产生共振 1、紧固螺帽 2、检查更换密封 3、修研滑阀,使其灵活 4、检查滑阀与壳体的同心度 5、换锥阀 6、排出空气 7、更换与流量对应的阀 8、略为改变阀的额定压力值(如额

7、定压力值的差在 0.5Mpa 以内时,则容易发生共振四、减压阀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故障现象 故障分析 排除方法 压力波动不稳定 1、油液中混入空气 1、阻尼孔有时堵塞 2、滑阀与阀体内孔圆度超过规定,使阀卡住 4、弹簧变形或在滑阀中卡住,使滑阀移动困难或弹簧太软5、钢球不圆,钢球与阀座配合不好或锥阀安装不正确 1、排除油中空气 2、清理阻尼孔 3、修研阀孔及滑阀3、更换弹簧5、更换钢球或拆开锥阀调整 二次压力升不高 1、外泄漏2、锥阀与阀座接触不良 1、更换密封件,紧固螺钉,并保证力矩均匀 2、修理或更换 不起减压 1、泄油口不通;泄油管与回油管道相连,并有回油压力 2、主阀芯在全开位置时卡死

8、 1、泄油管必须与回油管道分开,单独回入油箱 2、修理、更换零件,检查油质 五、节流调速阀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故障现象 故障分析 排除方法 节流作用失灵及调速范围不大 1、节流阀和孔的间隙过大,有泄漏以及系统内部泄 漏 2、节流孔阻塞或阀芯卡住 1、检查泄漏部位零件损坏情况,予以修复、更新,注意 接合处的油封情况 2、拆开清洗,更换新油液,使阀芯运动灵活 运动速度不稳定如逐渐减慢、突然增快及跳动等现象 1、油中杂质粘附在节流口边 上,通油截面减小,使速度减慢 2、节流阀的性能较差,低速运动时由于振动使调节位置变化 3、节流阀内部、外部在泄漏4、在简式的节流阀中,因系统负荷有变化使速度突变 5、

9、油温升高,油液的粘度降低,使速度逐步升高 6、阻尼装置堵塞,系统中有空气,出现压力变化及跳动 1、拆卸清洗有关零件,更 换新油,并经常保持油液洁净 2、增加节流联锁装置3、检查零件的精确和配合间隙,修配或更换超差的零件,连接处要严加封闭 4、检查系统压力和减压装置等部件的作用以及溢流阀的控制是否正常 5、液压系统稳定后调整节流阀或增加油温散热装置 6、清洗零件,在系统中增设排气阀,油液要保持洁净六、换向阀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故障分析 排除方法 滑阀不换向 1、滑阀卡死 2、阀体变形3、具有中间位置的对中弹簧折断 3、操纵压力不够 4、电磁铁线圈烧坏或电磁铁推力不足 5、电气线路出故

10、障 6、液控换向阀控制油路无油或被堵塞 1、拆开清洗脏物,去毛刺 2、调节阀体安装螺钉使压紧力均匀或修研阀孔 3、更换弹簧 4、操纵压力必须大于 0.35Mpa 5、检查、修理、更换 6、消除故障 7、检查原因并消除 电磁铁控制的方向阀作用时有响声 1、滑阀卡住或摩擦力过大 2、电磁铁不能压到底 3、电磁铁芯接触面不平或接触不良 1、修研或调配滑阀 2、校正电磁铁高度 3、消除污物,修正电磁铁铁芯 液控单向阀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故障分析 排除方法 油液不逆流 1、控制压力过低 2、控制油管道接头漏油严重 3、单向阀卡死 1、提高控制压力使之达到要求值 2、紧固接头,消除漏油 3、清

11、洗 逆方向不密封,有泄漏 1、单向阀在全开位置上卡死 2、单向阀锥面与阀座锥面接触不均匀 1、修配,清洗 2、检修或更换八、油温过高的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故障分析 排除方法 当系统不需要压力油时,而油仍在溢流阀的设定压力下溢回油箱 卸荷回路的动作不 良 检查电气回路、电磁阀、先导回路和卸荷阀的动作是否正常 液压元件规格选用不合理 1、阀规格过小,能量损失太大2、用泵时,泵的流量过大 1、根据系统的工作压力和通过阀的最大流量选取 2、合理选泵 冷却不足 1、冷却水供应失灵或风扇失灵 2、冷却水管道中有沉淀 1、消除故障 2、消除沉淀 散热不足 油箱的散热面积不足 改装冷却系统或加大油箱

12、容量及散热面积 液压泵过热 1、由于磨损造成功率损失 2、用粘度过低或过高的油工作 1、修理或更换 2、选择适合本系统粘度的油加油液到推荐的位置 油液循环太快 油箱中液面太低 加油液到推荐的位置 油液的阻力过大 管道的内径和需要的流量不相适应或者由于阀门的内径不够大 装置适宜尺寸的管道和阀门,或降低功率液压系统操作常见故障原因液压系统操作常见故障原因蒸压砖设备蒸压砖设备常见的哦切砖机是液压砖机液压砖机,经常使用的就是液压系统,常见的液压系统在使用过程会有很多的故障,液压系统你个不好操作,液压系统 6 种常见故口 ,侯宪春振动和噪声原因:吸油管路中有气体或者吸油管的阻力太大、油液黏度太高、滤网阻

13、塞以及油面太低等,工作时吸进了大量空气,引起气穴现象产生振动和噪声,可适当增大吸油管内径,选用合适的液压汪,清洗或更换滤油器等。液压元件选用不当,如维修换件用的液压泵、控制阀等元件不合格。控制阀技术状况不良,如阀座密封不良或配合有偏差、调压弹簧疲劳或损坏、阀芯的阻尼孔阻塞使其动作不灵等都会引起振动和噪声。齿轮泵工作时困油会产生强烈的噪声,叶片泵的叶片被卡在槽中等也会引起噪声,可考虑重新选泵。电动机与联轴器的不同轴度有误差或联轴器与管接头松动、轴承损坏等都会引起机械噪声。液压冲击原因:液流换向时没有缓冲作用、换向前后液流变化过于突然、电磁换向阀换向动作过快、阀芯与阀体配合间隙太大等都会引起液压冲

14、击。液压缸两端没有缓冲装置或行程调节不当、活塞与缸盖发生碰撞。液压缸缓冲装置的单向阀封油不良(如,端盖处纸垫损坏,活塞与缸体孔配合间隙过大,节流螺母松动或调整不当,活塞两端的外缘与端盖内孔的配合间隙过大,使得三角槽不起缓冲作用等)。系统压力调整过高或系统内存大大量空气等。泄漏原因:系统压力调得过高;油管接头太多并松动、接合面或各密封面密封不良;密封件选择不当、损坏、老化以及装配不当;油温过高等。爬行原因:驱动刚性差,空气进入油液中,在低压状态下会逸出,形成气泡,产生气穴,使液压油有明显的弹性,造成驱动刚性差丽引起爬行。液压元件间隙大,液压泵阔隙大漏油严重使执行元件产生爬行;各种控制阀的诅尼孔或

15、节流口被污物堵塞,阀芯移动不灵活使压力 j 波动大,造成推力或流量时大时小产生爬行;阀门零件磨损,使配合间隙过大,泄漏引起压。力不足产生爬行。摩擦阻力变化引起的爬行(如掖压缶 t 中心钱与活塞杆不平行,活塞杆局部或全长弯曲 j 缸 l 筒失圆或被刮伤,活塞杆两端油封调整过紧等阀芯被卡原因:滑阀运动副几何形状误差大或不同轴度变化引起的径向不平衡力。可在 i 阀芯的表面开设均匀槽,提高阀芯与阀孔的捌造精。甓证其配合间隙;同时提高液压油清措;魔 r 避,竞#睡霍侵入滑阀。 。温度过高原因:泄淳铲重(密封件老:化、损 n 坏等)、系统设计不合理(液压元件规格选用不当)、管路设计与安装不合理导致压力损失大、机械损耗引起液压油发热(元件加工和装配不良)、压力调 j 整过高增加能量损耗、系统散热条件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