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作业(2)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215538 上传时间:2018-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信息化作业(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企业信息化作业(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企业信息化作业(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企业信息化作业(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企业信息化作业(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信息化作业(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信息化作业(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信息化作业(2)班级:10 财管 1 班 姓名:杨国民 学号:41005311271.信息技术影响下,企业组织结构的趋势有哪些? 1扁平化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就是通过减少管理层次、裁减冗余人员来建立一种紧凑的扁平组织结构,使组织变得灵活、敏捷,提高组织效率和效能。彼得德鲁克预言:未来的企业组织将不再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而会逐步向扁平式结构演进。根据 1988 年对美国 41 家大型公司的调查发现,成功的公司比失败的公司平均要少 4 个层级。扁平化组织结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流通畅,使决策周期缩短。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可以减少信息的失真,增加上下级的直接联系,信息沟通

2、与决策的方式和效率均可得到改变。第二,创造性、灵活性加强,致使士气和生产效率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第三,可以降低成本。管理层次和职工人数的减少,工作效率提高,必然带来产品成本的降低,从而使公司的整体运营成本降低,市场竞争优势增强。第四,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企业的所有部门及人员更直接地面对市场,减少了决策与行动之间的时滞,增强了对市场和竞争动态变化的反应能力,从而使组织能力变得更柔性、更灵敏。组织结构框架从“垂直式”实现向“扁平式”转化,众多知名大企业走出大而不强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推行“零管理层”变革,杰克韦尔奇把减少层次比喻为给通用电气公司脱掉厚重的毛衣。

3、如在一个拥有 8 000 多工人的发动机总装厂里,只有厂长和工人,除此之外不存在任何其他层级。生产过程中必需的管理职务由工人轮流担任,一些临时性的岗位,如招聘新员工等,由老员工临时抽调组成,任务完成后即解散。国内家电行业的知名企业长虹、海尔也不约而同地进行了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从原来的“垂直的金字塔结构”实现了向“扁平式结构”的转化。2网络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的传递不必再遵循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等级阶层,就可实现部门与部门、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企业内部的这种无差别、无层次的复杂的信息交流方式,极大刺激了企业中信息的载体和运用主体组织的网络化发展。相对于官僚制组织而言,网络组织最

4、本质的特征在于强调通过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创新和双赢。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既包括了企业之间超越市场交易关系的密切合作,也包括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而且这些交流与合作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并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得到不断地强化。当然,网络关系不能完全取代组织中的权威原则的作用,否则组织就会出现混乱,所以网络组织中的层级结构始终是需要保持的,只不过在组织结构网络化的条件下,采取的是层级更少的扁平化结构。组织结构网络化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结构网络化和企业间结构网络化。企业内部结构的网络化是指在企业内部打破部门界限,各部门及成员以网络形式相互连接,使信息和知识在企业内快速传

5、播,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杰克韦尔奇曾致力于公司内部的无边界化,无边界化使内部沟通畅通无阻,极大提高管理效率。企业间结构网络化包括纵向网络和横向网络,纵向网络即由行业中处于价值链不同环节的企业共同组成的网络型组织,例如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等上下游企业之间组成的网络,如通用汽车公司和丰田汽车公司就分别构建了一个由众多供应商和分销商组成的垂直型网络。这种网络关系打破了传统企业间明确的组织界限,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对市场的响应速度。横向网络指由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所组成的网络。这些企业之间发生着业务往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依存。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的财团体制,大型制造企业、金融企业和综合商社之

6、间在股权上相互关联,管理上相互参与,资源上共享,在重大战略决策上采取集体行动,各方之间保持着长期和紧密的联系。组织的网络化使传统的层次性组织和灵活机动的计划小组并存,使各种资源的流向更趋合理化,通过网络凝缩时间和空间,加速企业全方位运转,提高企业组织的效率和绩效。3无边界化无边界化是指企业各部门间的界限模糊化,目的在于使各种边界更易于渗透,打破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有利于信息的传送。在具体的模式上。现在比较有代表性的无边界模式是团队组织,团队指的是职工打破原有的部门边界,绕开中间各管理层,组合起来直接面对顾客和对公司总体目标负责的以群体和协作优势赢得竞争优势的企业组织形式。这种组织成为组织结构创

7、新的典型模式。团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专案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公司各单位的专业人员,其使命是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组织起来,问题解决后即宣告解散;另一类是“工作团队”。可以进一步把它分为高效团队和自我管理团队,工作团队一般是长期性的,常从事于日常性的公司业务工作。因此,无边界思想是一种非常具有新意的企业组织结构创新思想,它完全是超国界、超制度、超阶级、超阶层的。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得以提高,已经远远超过各个组成部门的功能。4多元化企业不再被认为只有一种合适的组织结构,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不同地域的组织结构不再是统一的模式,而是根据具体环境及组织目标来构建不同的组织结构。管理者要学会利用每一种

8、组织工具,了解、并且有能力根据某项任务的业绩要求,选择合适的组织工具,从一种组织转向另一种组织。5柔性化组织结构的柔性化是指在组织结构上,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组织结构,建立临时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团队式组织。组织柔性的本质是保持变化与稳定之间的平衡,它需要管理者具有很强的管理控制力。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企业内外部信息共享、人才共用已成为主要特征。全球范围跨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集团的壮大,已初步形成了一种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职能的具有高度柔性化的机动团队化组织。柔性化组织最显著的优点是灵活便捷,富有弹性,因为这种结构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增强组织对市场变化与竞争的反应能

9、力,有利于组织较好地实现集权与分权、稳定性与变革性的统一。除此之外,还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并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发展。美国霍尼韦尔公司为巩固客户关系,组建了由销售、设计和制造等部门参加的“突击队”,这个临时机构按照公司的要求,把产品的开发时间由 4 年缩短为 1 年,把即将离去的客户拉了回来。很显然,柔性化的组织结构强化了部门间的交流合作,让不同方面的知识共享后形成合力,有利于知识技术的创新。6虚拟化组织结构的虚拟化是指用技术把人、资金、知识或构想网络在一个无形(指实物形态的统一的办公大厦、固定资产和固定的人员等)的组织内,以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虚拟化的企业组织

10、不具有常规企业所具有的各种部门或组织结构,而是通过网络技术八组含目标所需要的知识、信息、人才等要素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动态的资源利用综合体。虚拟组织的典型应用是创造虚拟化的办公空间和虚拟化的研究机构。前者是指同一企业的员工可以置身于不同的地点,但通过信息和网络技术连接起来,如同在同一办公交流信息和知识;后者是指企业借助于通信网络技术,建立一个八分与世界各地的属于或不属于本企业的研究开发人员、专家或其他协作人员联系在一起,跨越时空的合作联盟,实现一定的目标。2.企业信息化需要哪些标准和规范?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企业运行和资源利用的效率,进

11、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表现在企业作业、治理、经营三个层面,实现设计自动化、生产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决策辅助自动化和电子商务等企业运行的全面自动化。企业信息化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治理标准化阶段、资源数据化阶段、综合信息化阶段。企业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实施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一方面,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企业,对应用信息化技术的目的熟悉不清。企业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即提高设计能力和水平,改进工艺流程,革新治理模式,实现零库存、零配件同步上线,均衡生产治理,压缩资金占用,最终达到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但是,我们的企业有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倾向。另一方面,信息

12、化技术的研发生产供给商们存在着本位操作,利益驱动的严重倾向,不能站在应用企业的立场出发,分析企业需求、分析市场需求,针对不同企业、不同行业,做深入细致的需求细分和市场细分,一味追求 ERP 产品的“高、大、全”和附加值的攀升,无法让应用企业在实施效果和成本、效益上接受。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成效,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应用企业对信息化的信心不足,供给商的产品成了“杨春白雪”,形成了对 ERP 产品功能、质量、实施能力、服务水平难以衡量,导致应用企业选购风险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信息化进程。开创以企业为主导的新标准制定模式如何规范企业信息化技术和产品

13、供给商的行为标准,如何针对信息化技术和产品应用企业的具体需求,拟定和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最佳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这个标准出台的背景。一方面对 ERP产品的研发、服务和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技术要求,为 ERP 厂商的研发提供了量化标准,对产品生产和实施标准进行了一定约束,一定程度上规范了 ERP 市场;另一方面,对企业信息化的需求进行了细分,为应用企业的 ERP 选型提供了需求指标体系,应用企业通过规范,不但能了解 ERP 应具备哪些功能,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对 ERP 系统进行量化的评估,从而,为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了依据。在制定过程中,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组织专家、学者,在两年多内的时间里

14、调查了 2000 多家企业和 40 多家 IT 厂商。通过对调查数据和技术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以“征求意见稿”为依据,在 100 多家对信息化有需求的企业中征询意见和验证,取得经验后进一步完善,最后由 20 家国内 IT 厂商和许多专家联合审定。正如信息产业部科技司韩俊司长指出的那样:在该规范的制定过程中,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通过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从市场应用与需求出发制定标准,成功地开创了以企业为主导的新的标准制定模式。3.面向过程的信息化项目管理有哪些内容?一、我国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从现状来看,我国的项目管理系统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层次相

15、差也比较大,尤其是同国外之间的筹距,不仅仅体现在信息工具本身,更多的是意识、量化以及细化管理方面上。我国在项目管理的基本程序以及工具上相当缺乏竞争力,而且在组织形式上也很不重视,项目中并没有相应的 IT经理和相应的工程师负责组织和实施信息技术的应用。我国目前多数公司在项目管理信息化方面的应用的定位,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大多数公司属于初级水平。即信息化的应用仅限于辅助打字、报表以及概预算应用等方面:(二)少数的公司达到了中级水准,即能够进行局部的系统应用。比如项目的进度、材料以及估算和综合检测等:(三)极少数的公司能够达到较高级的水平,如低耦合度而且只是体现在管理理论的主线系统中的应用

16、。为使我国的项目管理系统不断发展,必须认识并做到在项目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整个过程都必须心用一体化信息技术。这也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基础,同时也是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以及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的关键。信息化的项目管理系统是综合了管理模式、管理办法、信息工具、管理经验以及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为使项目取得虽大的利益,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二、项目管理系统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性(一)项目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是国内企业同国际进行接轨的需要。项目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已成为国际的标准管理手段。我国要想同国际进行接轨就必须具有共同的项目管理的基础,需要达到国际的标准水平,因此我们需要使用更为先进的管理系统。(二)项目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通信、数据库等的发展,为所有领域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基础,也是建立综合的项目管理系统的基础,信息化使得管理的手段更加直观、简单和形象,因此也是人势所趋,是必然性的结果。(三)项目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是企业之间竞争的需要。现代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在于谁对信息的获取范围更广,加工和处理的深度更强,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科技手段、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