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197330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一:一: 某市政府机关作息时间规定中午 12 时下班,而机关食堂从 11 时起就开饭, 不少机关干部提前下班就餐,影响工作,政府办公室主任拟将食堂开饭时间改 为 12 时,并就此事请示领导。秘书长同意办公室主任意见,而分管机关事务的 副秘书长考虑到家属就餐和避免就餐时间太集中所造成的排队等候,则主张该 为 11 时 30 分开饭。由于领导意见不一致,办公室主任无所适从,此事只得作 罢。 从行政组织的指导原则来考察更改开饭时间一事为什么未能办成?如果你 是办公室主任,准备怎样处理此事? 案例解答案例解答 实现行政组织科学化必须遵循职、责、权一致的原则,担任一

2、定的职务, 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授予相应的权力。更改开饭时间,完全是办公室主任职 权范围的事,根本不必请示,请示本身违背了职、责、权一致的原则。 实现行者组织科学化还必须遵循完整统一的原则,做到领导指挥统一,避 免多头领导。两位秘书长都就更改开饭时间表态,就违背了领导指挥统一的原 则,当意见不一致时,必然造成下级无所适从。 如果我是办公室主任,就认真负起责任来,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 从实际情况出发,兼顾机关工作和干部生活,重订开饭时间,公布实行。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二:二: 某市公安局新上任的交通处处长张某,为尽快改变交通处存在的纪律松弛、 干警不安于位的落后状况,他首先深入基层单位和

3、干警进行调查研究。然后, 他针对该处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了一些行政措施,如:(一)派人到外地学习 先进交通管理经验,制订岗位责任制;(二)对少数违法乱纪干警给予必要的 惩处;(三)派工作组进驻问题多的交通队;(四)改善干警工作条件和必要 的福利待遇。这些措施实施后,该处工作有了明显起色,张处长的威信也因此 大大提高。各科、队和几位副处长遇事不论大小都要向他请示,没有他的点头 许多事情就很难办。张处长自认为:领导干部的威信就是要利用手中掌握的权 力来树立,手中无权就谈不上威信,就没有号召力。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张 处长通过使用行政手段,虽然使交通处的工作有了明显起色,树立了个人威信, 但该处存在的

4、主要问题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且还使一些人害怕他,对 他敬而远之。后来他离休了,他的威信也随之消失了。交通处的干警对他褒贬 不一,有的说:交通处没有张处长这样的干部不行;有的说:一个领导干部仅 靠权力来树立威信是调动不起下属人员的积极性的。 试分析:行政领导者的威信(或影响力)来自哪里?张处长建立起的威信 为什么不能持久? 案例解答案例解答 行政领导者的威信(或影响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行政首长所具有的 法定职务、地位带来的强制性影响力;二是行政首长自身的基本素质所造成的 非权力性影响。只有将这两方面的影响力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建立持久的威 信。 张处长未能建立起真正的、持久的威信,主要

5、是他只重视利用手中的权力 来树立个人的威信,而忽视了非权力性影响力的重要作用,没有通过充分发扬 民主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来调动下属人员的积极性。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三:三: 为了加强县文化局的领导班子建设,某市人民政府办公会议决定任命张某 为县文化局局长,并以县人民政府的名义发出了正式任命通知。该县人大常委 会认为县政府的任命通知违背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遂建议县人民 政府予以纠正,但县人民政府不予理睬。为此,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了常委 会议,委员们一致通过了撤消县人民政府关于任命文化局长的决定。 请从行政法制、行政监督的角度来分析该县人民政府、县人大常委会对上 述问题的处理是否得当?为

6、什么? 案例解答案例解答 根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县文化局长的任命必须经县人大常委会讨 论通过,县人民政府无权任命。但该县人民政府未经县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 擅自发出任命通知,这是违反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的。 宪法明确规定, “县人大常委会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决定国家机关工作 人员的任免” , “有权撤消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因此,该县人 大常委会作出撤消县人民政府的任命通知的决定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它是县人 大常委会认真履行职权,实施行政监督的重要表现。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四:四: 某市制革厂附近的下水道堵塞,造成污水四溢,臭气熏天。附近 1000 多户 居民深受其害,

7、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某报记者对此 作了专门的采访,并在该报的监督专栏里对有关部门提出了批评和建议,终于 促使有关部门马上采取措施。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解决了下水道堵塞问题。 请从行政监督的角度看,上述报纸的报道和批评属于何种监督?这种监督 具有什么作用? 案例解答案例解答 上述报纸的报道和批评属于社会舆论监督。 社会舆论监督具有特殊的作用。新闻媒介包含的信息量大,传播迅速,覆 盖面广,所以能够形成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社会冲击力。它一旦与其它监督机 构相配合,就产生巨大的压力和效应,发挥其预防作用、补救作用和改进作用。上述例子正是通过社会舆论监督,发挥其补救作用的具体表现。 案

8、例分析案例分析 五:五: A 湖是某市的一大风景点,又是市民的饮水源。1987 年发现其西北岸边几 百米的湖面被蓝藻覆盖,水生生物被窒息,水质恶臭,水厂被迫停止供应市民 用水。省市领导对此非常焦虑,决心治理 A 湖。省政府派一位副省长带领有关 人员到主要污染源之一的南西河去检查,见到钢铁厂、化工厂、造纸厂等流出 的污水都向 A 湖流淌。省政府很快就保护 A 湖水资源问题制定出规章。市政府 为治理 A 湖成立了常设机构:划定 5 公里以内保护区不准建污染水源的工厂, 责成环保部门加强治理蓝藻的科研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向市民进行环保教育, 经过一年多努力,A 湖流域 500 万人民群众的恢复 A 湖

9、秀丽姿色的盼望,即将 成为显示。有些人对政府治理 A 湖污染的工作提出异议,说什么:政府何必花 这么大财力、精力来管这本该是那些污染水源的工厂应负责的事;重重惩罚那 些工厂,问题就可解决;A 湖污染治理,一般市民没有责任,何必老是向市民 大作宣传呢! 试从行政职能的角度出发,分析上述案例中政府的做法是否值得?三种说 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案例解答案例解答 治理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是政府一项社会职能。A 湖污染影响周围 500 万人民 的生活和健康,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该省市政府决心治理污染,不惜从资金、 人员、机构、法制、领导等各方面花力气,实现自己的职能,这是政府为人民 利益努力工作,是真正

10、的人民政府的表现。 对污染 A 湖的那几家工厂,市政府依法给予惩处,并应限期堵住污染源。 管理这类社会生活领域的公共事务是政府份内之事,几家工厂也无力完成这样 大的工程,省市政府为实现这一社会职能,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指令的、 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动员多方力量,故收效较好。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广大市民接受市政府的宣传教育,提高保护环境的 自觉性,也有利于从精神上、物质上、人力上支持政府治理 A 湖污染的工作。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六:六: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前几年因受贿锒铛入狱而“名噪一时”的某省级 干部的自白颇为典型。他说:“近几年来,我官做大了,便放松自己,不注意 提高道德自律能力,没有了坚定的道德信念,再加上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制约很 少,即使有也是形式化、表面化,因而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被封建主义、资本 主义腐朽思想淹没了。 ” 请运用行政道德的有关理论,分析在新形势下应如何制止政府官员腐败。 案例解答案例解答 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行政道德自律能力,是防止政府官员腐败的根本途径, 政府官员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不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改造、自我磨练。 强化外在行政道德教育和监督约束是防止政府官员腐败的又一基本途径,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只有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防止政府官员腐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