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理论探索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88069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理论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理论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理论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理论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理论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理论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理论探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理论探索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理论探索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理论探索摘要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学校的教育管理理念急需转变,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在概括以人为本教育模式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对新型教育模式进行理论探索。 关键词 以人为本;教育模式;教育理念 现代社会中,科技、技术和文化在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社会需要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并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人才,然而与此对应的原有的教育模式却突显陈旧滞后: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重理论,轻应用;教育对象仅仅被当做传承文化知识的载体,忽略人整体素养的提高。为全面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由知识型教育向能力型教育的转变,发

2、展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成为一种必然。 1 以人为本的学生教育理念 何谓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其发展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子就提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而贞观政要也提出:“治天下者,以人为本。“20 世纪 50 年代末到 60 年代初,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情感与个性以及人格化的教育,重视学生积极的个人发展、感觉、态度、价值观、自我认同感、学习选择和需求。 我国正在推行的课程改革其目的也是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为重点,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同时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也就是把人的因素当作管理之本,强化人的本性特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种种合理需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 2 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理论辨析 诸燕、赵晶在教育模式: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的中介一文中指出:“教育模式一方面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是教育过程组织方式的简要概括,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选择;另一方面是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可以升华为教育理论。教育模式上有理论基础,下有操作程序,成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的中介。“我国的教育模式反映在教学上均是沿用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授课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

4、师占主导地位,是教育实施过程的绝对权威,一般不要求或者不允许学生超越教师的授课范围自行学习,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比较整齐划一,大多数难以形成自己的学习个性,因而也难以达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的。 传统的教育模式反应在管理上,就是学校普遍都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实行单中心的、权力层层传递的管理架构,依靠外部规则来实现内部秩序;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缺乏对学生的关爱,缺乏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荣辱观的引导,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使师生关系僵化,教育效果不佳。 20 世纪 80 年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传入我国。它是在吸收了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育理论、根舍的经典

5、教育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育理论的前提下而提出来的,它与传统的教育理论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传统的教育理论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它的核心思想全面体现以人为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从传统的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反对死记硬背,提倡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虽然当时对中国教育的冲击收效甚微,却对以后教育模式的改革打下基础。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的科技、经济开始飞速发展。科技的力量变得

6、越强大,好的教育就越是不可或缺。科技导致大量的信息,但它本身却不能带来教育上的智慧。人们迫切需要扩大教育面,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更加重视人本身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日益显示出重要性。 3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实践 3.1 建立服务型的管理模式 纵观我国当前的中学教育管理,“管制“特点依然鲜明。这种管理崇尚权力,要求学生必须无条件遵守已有的规章制度,对学生实行严格的量化管理,一日常规都以分数衡量,如果累计多少分违纪,则有严重惩罚等。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最大特点,是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提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教育管理者要发挥教育者、学生发展的支持和

7、帮助者以及代表学校行政管理者的角色的作用,实现管理、教育、服务并重,构建和谐发展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1)建立民主化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有序的集体需要完善的制度建设,但是必须建立在尊重人、教育人的基础上。学校要根据学生发展特点,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情感治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缩短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指导思想,通过建立科学、可行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以及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心理氛围,变约束抵制为激励竞争,使各项制度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形成一种融洽、和谐、宽松、民主、友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身心愉快、乐学不疲。 2)创立学生自主管理的空间,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8、制定班级守则,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要改变对学生实行包办式、保姆式的管理模式,实行班组长负责制、学生干部轮换竞选制和学生值周负责制,让学生参与、策划、组织学校的大型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感。 3)在学校管理中,加强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建立为学生服务的群体,关爱学生,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应有之义。学校要成立服务机构,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各类学生谈心、学习、活动、心理咨询;设立校长热线电话和建议、谈心工作箱,及时听取学生、家长、社会和教师心声,排忧解难,调整工作;建立助学办公室,关心贫困学生的成长,每年定期定向资助一批学生;建立学生紧急援助中心,专人专职,救学生之急。 3.

9、2 个性化教育模式 人的多方面的发展固然是重要的和基本的,但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富有特点的个性的发展。个人的本质意义体现在他的与众不同的个别性之中。学校应该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良好的氛围,应该成为促进每个学生的特点、优势更加明显的场所,而不是把不同的人变成相同的人的场所。 1)在教学的过程中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我国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教师在出发点上过分体现“教“而相对忽略“学“的弊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要加强从“学“的角度提升教育质量,这种针对性体现了个性化教育模式的高附加值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出新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从而实现全面的个性化的健康发展的目标。 2)积极完善个性思维

10、体系。思维模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它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切实地影响着人的具体行为。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下,它往往是被忽略的,以至于学生越来越“整齐划一“。而在个性化教育模式之下,它是一项培养学生过程中的重要方面。个性思维体系的完善可以通过组织讨论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来进行。贯穿于学习过程的讨论能够很好地体现各自思维特点和认识习惯,同时可以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学习方法则体现人的思维和生活习惯,其没有好坏之分,要避免为不同的学生打造一样的学习方法,那是不科学的,它将忽略人在思维认识上的差异性。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个性的发挥。在应试教育体系下,往往过分要求教师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开展工作,极大地

11、限制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为学生的成长打造了一个异化的环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个性化教育模式下,教师要有示范作用,注重自我个性的展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人,才能体现个性化发展的真实性。同时,教师要加强培训,不断自我完善,与学生共同成长和发展。3.3 创造性教育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践的核心要义,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曾说:“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待被点燃的火种。“这句话说明,人本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发掘学生的智慧潜能。 1)保护学生的求知欲,顺势引导。在学生丰富多彩的天性中,好奇心、求知欲十分强烈。学生

12、强烈的求知愿望能够因良好的环境和适当的教育而不断得到强化。反之,在不适当的教育中也可能夭折,一道禁令,一声呵斥,乃至一丝无意识的嗤笑,都会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终结。所以,人本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要像呵护荷叶上滚动的露珠一样保护好儿童的包括好奇心在内的各种天性,同时积极加以引导。 2)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改变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体制下,学生习惯于把教师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的话就是圣旨,毫无批判地全盘接受,学生没有自我主体意识,就更谈不上主体性的发挥了。在人本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从单纯地学知识到主动自觉地掌握知识。 教师要改变“满堂灌“方式,把教学

13、变成师生交流、互动、共同成长的双向过程。教师在讲知识时,不能像过去那样,自己滔滔不绝、按部就班地讲解。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基本知识,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说说所了解的知识,学生之间相互补充;接着,教师再纠正错误,补充说明,答疑解惑;然后,教师可以设置情景,让学生积极参加,整个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这样,抽象而晦涩的东西就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中变得简单易懂,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 3)与文化相融的教育模式。美丽、和谐、人文的校园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实践的环境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学生的学习、生活也离不开校园环境。作为学校文化的窗口,校园环境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十

14、分重要的作用。 重视校园物质文化景观设计,建设美丽和谐的校园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学校要认真搞好绿化,使配置的树种与花草构成一幅优美的画,使受教育者的身心获得自然之美的熏陶。学校的主建筑及各种场所、各类设施,尽量体现自然美与传统美的结合,清新优美,富于丰富的教育性。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建立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对促进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影响着学生思想、价值观、意识等精神取向。学校精神文化一般通过学校的办学目标、主题理念、管理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考风、营造特色、对外宣传口号等得以彰显,并使之形成一种潜在、弥漫

15、、浸染于整个校园的精神氛围。 总之,以人为本是必须贯穿于教育模式中的基本理念,可以有多种形式,但都须以满足学生需求为主要目的,认识、尊重、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学校管理者要由传统模式中的“主宰者“转变为“服务者“,以学生为主体,使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更合理,更富有人性化。 参考文献 1田建国.以人为本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2韩斌,孟宪平.以人为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3张武升.创造教育模式的定义J.发明与革新,1997(11) 4李军.浅谈“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11) 5吴微.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创新与研究J.才智,2008(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