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82635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protuberans,DFSP)是经典的中间型(交界性) 纤维组织细胞肿瘤的代表。由于 DFSP 易局部复发,也常被称为恶性潜能未定的潜在低度 恶性肿瘤。DFSP 的浸润生长能力很低,极少发生转移,因此不是真正的恶性肿瘤。1890 年 Taglor 首次报道此病。1924 年 Darier 等将其描述为“进行性复发性真皮纤维瘤” 。1925 年 Hoffmann 将其命名为 DFSP.在临床上 DFSP 并不非常罕见,但是常易被误诊为良性肿瘤 而做一般性的切除处理,往往导致其复发,有的甚至转化为真正恶性的纤维肉瘤或恶性纤 维组织细胞瘤

2、而难以彻底切除。因此,DFSP 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但是其诊断没有可靠 的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手段,只能依靠病理诊断来确诊。 肉眼所见 DFSP 好发于青壮年,男性稍多于女性,病变部位主要是躯干和四肢近侧端 的真皮组织,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持续缓慢生长的单个结节,呈隆起状、瘢痕样或斑块状, 个别报道见有多结节融合成分叶状的。瘤体大小不一,直径约为 0.512cm,切面灰白, 无包膜,边缘尚清,不与筋膜和肌肉组织粘连。如果单纯地根据其生长缓慢,境界清晰, 表皮完整,早期活动度好,以及患者自觉一般状况良好等情况,很容易把 DFSP 主观地误 诊为良性肿瘤。临床上一旦发现位于躯干和四肢近侧端的隆起于皮肤的或

3、呈淡红、淡兰紫 色的无痛性质硬结节,就应该考虑到可能是 DFSP.显微结构 DFSP 的瘤细胞较为丰富,呈梭形,大小形态较一致。瘤细胞和胶原纤维常 呈席纹状、轮辅状、编织状、旋涡状或束状排列。上述比较特殊的细胞排列方式有助于 DFSP 的鉴别诊断,但是它们并非是 DFSP 所特有的,不能单独作为确诊依据。在 DFSP 中 很少见或没有巨细胞、黄色瘤细胞、泡沫细胞、炎症细胞和出血坏死。当瘤体较大时, DFSP 的组织结构和形态变化并不均一。在其瘤体浅表层,瘤细胞在胶原纤维间分散排列, 相似于真皮纤维瘤。肿瘤可浸润到表皮下或留有一个未受累的表皮带,其上方的表皮一般 没有增生,常萎缩变薄。DFSP

4、的瘤细胞虽然局灶丰富,可见轻度异型和个别核分裂像, 但是没有明显的异型性,只是出现了形态转化的交界性病变,缺乏明确的恶性特征而不能 诊断为肉瘤。目前从组织病理上一般可将 DFSP 分为普通型、粘液型、纤维瘤型、黑色素 型、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样型、萎缩型和混合型等多种类型。由于 DFSP 的组织结构通常 不典型,并且在较重或复发的 DFSP 中常见形态多样性,其病理诊断,尤其是早期确诊, 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3 分子标记在 DFSP 的病理诊断中,组织学特点和临床资料是主要的依据,免疫组织 化学有助于鉴别诊断。在免疫组化染色中,DFSP 瘤细胞对波形蛋白(Vimentin)呈强而弥 漫性的阳性反

5、应;CD34 一般呈强而弥漫性的阳性反应,阳性率为 7292%.溶菌酶 (Lysozyme)呈局灶性阳性反应;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在 DFSP 的表达阳性率为 5095%,但是其表达常不稳定并且常呈局灶性。 该文章转摘自医师考试网(http:/ - 详文链接: http:/ DFSP 的好发部位,其瘤细胞也为梭形,并且可呈 CD34 阳性。但是神经纤维瘤的瘤细胞呈波浪状、细胞核弯曲,瘤组织可形成触觉小体样结构, 一般为 S-100 蛋白表达阳性,并且在手术后经常会发现其与较大的神经束支有关。真皮纤维瘤发生于真皮组织的纤维瘤的瘤细胞也呈梭形,并可有旋涡状、车辐状 或束状排列等与 DFSP 类

6、似的组织结构。真皮纤维瘤单发或多发均有,多发生于四肢各部 位,常有炎细胞、多核巨细胞和含铁血黄素等多种成分,并且表皮组织常增厚;而 DFSP多为单发,多见于躯干和四肢的近侧端,成分比较单一,表皮常萎缩变薄。纤维瘤中 CD34 呈散在或局灶的弱阳性,SMA 呈阴性;而 DFSP 的 CD34 表达一般较强,SMA 的阳 性率也比较高。韧带样纤维瘤韧带样纤维瘤的边界不清,常向周围组织浸润,可使其周围的横纹肌组 织发生萎缩和变性,镜下胶原纤维成分特别丰富,并可见多核巨细胞。而 DFSP 的胶原纤 维成分相对较少,并且一般不会有多核巨细胞。纤维肉瘤纤维肉瘤常从深层软组织开始发生,其瘤细胞较肥胖,细胞核

7、大,核仁明显, 可见较多的包括病理性核分裂的核分裂像,并且常有人字形结构和出血坏死。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多形性和异型性,核 分裂像常见,尤其是病理性核分裂多见,具有杜顿巨细胞、黄色瘤细胞和炎症细胞等,并 且常见出血坏死。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普通的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体积一般较小,不仅细胞类型多样,还 含有含铁血黄素等多种成分,并且其好发部位也与 DFSP 不同。黏液型脂肪肉瘤当 DFSP 发生黏液变时,需与黏液型脂肪肉瘤鉴别。DFSP 位置相对表 浅,瘤体结实,血管增生但不连结成网,缺乏分化程度不同的脂肪母细胞,这些特点都有 助于其与脂肪肉瘤鉴别,并且脂肪肉瘤的发病

8、部位常在皮下和深部软组织。皮肤平滑肌瘤皮肤平滑肌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疼痛性的多发性肿块17. 瘤组织主要由分化好的大片增生的平滑肌细胞和平滑肌束组成。平滑肌束呈粉红色,细胞 核呈梭形棒状、两端圆钝,细胞浆丰富、红染。皮肤平滑肌瘤分为 3 型:单发性血管平 滑肌瘤。此型最常见,约占皮肤平滑肌瘤的 80%以上,有包膜,发生于血管壁的平滑肌, 由分化好的平滑肌细胞和大量丰富的厚壁小血管组成,并且血管壁和肿瘤的平滑肌之间有 移行;单发性肉膜性平滑肌瘤,即发生于阴囊、乳头、乳晕或大阴唇皮下肉膜肌的平滑 肌瘤;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起源于立毛肌。肉眼见大范围的多发性皮疹,有的融合成 片,由于平滑肌

9、痉挛常导致剧痛。SMA 免疫组化无助于 DFSP 与平滑肌瘤的鉴别,因为 SMA 在 DPSP 也常呈阳性。一部分皮肤平滑肌瘤难以判断良恶性,通常称为恶性潜能未定 的、中间型或交界性平滑肌瘤。交界性平滑肌瘤与 DFSP 的预后相似,在二者不易鉴别时 不管是诊断前者还是后者,都可提示该肿瘤可能复发或恶变,对于临床治疗方案没有明显 的影响。结节性筋膜炎结节性筋膜炎的肿块常界限不清,体积较小,有短期内迅速增大史。其 纤维母细胞成分排列杂乱、稀疏,胶原纤维少,基质粘液水肿,并可见炎细胞浸润。而 DFSP 以排列紧密的单一形态纤维母细胞为主构成,体积相对较大,很少见炎细胞。 该文章转摘自医师考试网(ht

10、tp:/ - 详文链接: http:/ 中可有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 树突状细胞、神经周雪旺氏鞘细胞、组织细胞、平滑肌细胞、纤维细胞和原始间叶细胞等 多种成分。在不同病例中,虽然各种细胞成分多少不一,但是大多数是幼稚间叶细胞,所以目前一般认为 DFSP 来源于多潜能分化的原始间叶组织干细胞,可将其视为特殊类型的 皮肤交界性梭形细胞型纤维组织细胞瘤。该文章转摘自医师考试网 (http:/ - 详文链接: http:/ 作为恶性潜能未定的中间型肿瘤,DFSP 的恶性程度介于纤维瘤和纤维肉瘤之间,只具有 局部侵袭性,极少发生转移。由于 DFSP 的临床症状和病理表现不典型,常易被误诊为良 性肿瘤

11、,通常在门诊做一般性的局部手术切除,甚至不做病理检查而导致漏诊。有调查显 示 DFSP 的临床误诊率高达 90%以上。在错误地采取了单纯的局部切除术后,大多数 DFSP 会复发,也常在复发之后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DFSP 复发后的分化程度较原发灶差, 可见部分区域呈黏液变性,纤维肉瘤样、毛细血管瘤样、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黑色素瘤 样结构,病变逐渐趋向于典型的恶性转化,并且常呈多灶性,向纵深生长,转移发生率大 为增高,所以早期诊断和根治是预防复发,避免转移的关键。DFSP 的治疗原则通常是进 行局部扩大切除,但是不必做预防性淋巴结清除术。有研究显示,当肿块距切缘 2cm 以下 时,无论切缘肿瘤切

12、净与否,DFSP 均可发生复发。DFSP 发生复发与手术切除范围过小有 关,而与病人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肿瘤的体积大小及核分裂像的多少无明显关系。 DFSP 复发后因治疗困难所带来的巨大损失成为极为棘手的问题。为了提高 DFSP 的早期确 诊率和预后评价的准确性,有必要对其病因学、组织学起源和分子生物学行为进行深入研 究。 该文章转摘自医师考试网(http:/ - 详文链接: http:/ 一旦确定了肿瘤的组织学诊断和分级就要检查远处转移情况。多学科之间合作(包括 外科、放疗科和肿瘤科)可以帮助病人设计最有效的治疗方案。辅助或新辅助化疗直径大于 5cm 的高度恶性肉瘤有几种治疗方法,其目标

13、是不仅可以控制局部复发而且 降低全身转移的几率。全身化疗的效果与肉瘤的组织学分型相关。在尤文肉瘤和横纹肌肉 瘤的治疗中,经常使用新辅助化疗。由于这些特殊肿瘤类型转移率非常高,即使原发肿瘤 已经切除,辅助化疗也是需要的。全身化疗对于其他组织学类型的软组织肉瘤的价值仍然 有争议。肿瘤组织学类型和部位对预测化疗敏感性非常重要,这样也可以帮我们判定化疗 有无益处。大部分随机化疗实验表明对总体存活率并没有明显影响。但化疗确实能提高无 疾存活率、控制局部或病灶周围复发。这些试验数据大部分来自还没有使用异环磷酰胺的 年代。在意大利有一组采用表阿霉素加异环磷酰胺的随机治疗实验,尽管这个实验的设计 只观察无疾存

14、活的变化(而且只进行了相对较短时间的随访) ,试验结果表明复发率和总体 存活率的提高与全身化疗管理关系密切。在辅助化疗作为所有肉瘤的标准治疗之前,这个 结果仍需要进一步证实。假设上述的随机化疗试验没有代表性或全身化疗没有明显优点, 那么手术前就可以仔细选择一些较大的、可能对表阿霉素和异环磷酰胺有反应的高度恶性 肿瘤使用包括这两种药物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如:滑膜肉瘤和粘液性/圆形细胞脂肪肉瘤。外科尽管手术仍是软组织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手术范围需要与后续的放疗和化疗做到 最佳的结合,这个问题目前仍然有争议。多学科合作的治疗必须要衡量治疗方法,以便在 减少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保留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之

15、间保持平衡。适当范围的外科切除 仍然是整个治疗中最重要的部分。总体上,切除范围取决于肿物大小、与正常结构(如: 重要神经血管束)的解剖关系和手术后破坏的功能。如果有很可能严重破坏功能,最关键 的问题就是手术方案能否将辅助或新辅助放疗、化疗减到最小程度。对于直径小于 5cm 的 皮下或肌肉间高度恶性软组织肉瘤或任何体积的低度恶性肉瘤,手术范围应当包括肿瘤周 围肌肉脂肪组织 1-2cm 的边缘。如果切除边缘非常窄或有肌肉外浸润,切除部位要进行辅 助放疗以减少局部复发的可能。但许多肿瘤的手术后放疗可能不是严格按照分级需要来筛 选的。Rydholm 和 Baldini 报道皮下和肌肉间肉瘤只采用扩大范围肿瘤切除后局部复发率只 有 5-10%.多模式方案对于较大的肢端高度恶性肉瘤已经有了一套化疗、放疗和手术方案,总体上有三种方 法:1.新辅助化疗手术辅助化疗+手术后放疗。2.新辅助化疗与术前放疗穿插手术辅助化疗。3.新辅助化疗术前放疗手术辅助化疗。术前单独给与化疗的一个优点(方法 1)是可以确定肉瘤对这种治疗是否有反应,并 且可以避免附加的辅助化疗对有抗性的病人产生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