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导学案_1.1_人口的数量变化

上传人:tian****ren 文档编号:37152646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导学案_1.1_人口的数量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导学案_1.1_人口的数量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导学案_1.1_人口的数量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导学案_1.1_人口的数量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导学案_1.1_人口的数量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导学案_1.1_人口的数量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导学案_1.1_人口的数量变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导学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 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读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2.2. 掌握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名称和特点。利用人口资料和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3 3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1.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分布。2.2. 通过不同的图表来判断人口增长特点。 【学法指导学法指导】:重视概念理解。弄懂概念内涵,准确把握概念“是什么、不是什么、怎么 来的、怎样表述”做到对概念、原理准确理解;人口的增长模式要采用比较

2、法,会因时间、 空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比较、分析其不同的特点,把握其不同的影响因素。【知识链接知识链接】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决定因素:由_和_共同决定。2.世界人口的增长(1)时间分布总趋势:_,20 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_时期。根本原因:生产工具和_等方面的进步。(2)地区差异特点:地区上是_的。表现a.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_,人口增长_。b.发展中国家:_、民族经济的发展、_,人口_下降,因而人口增长_。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1)构成:如上图中:_;_;自然增长率。(2)类型及特点2特点 类型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A(_)高_低B(_)_低高C(_)低

3、低_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1)过程:由_型转向_型,继而向_型逐步过渡。(2)差异性时间上a.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中期:发达国家进入_。b.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成由_向_的转变。空间上a.世界:由_转向_的过渡阶段。b.中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_向_的转变。【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及原因10 万年以来 的人口增长 示意图历史时期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的生产 活动原始的采集和狩猎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生产 活动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 发展人口数量和 增长情况人口数量少,增长缓慢人口数量增多,增长

4、速度加快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 速度更快人口数量变 化的原因人类获取食物的能力低, 抵御疾病和灾害的能力 差,人口死亡率高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食物 供应变得稳定可靠,死亡率下 降科技水平大大提高,人们 能获得充足的食物供应和 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 很低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及原因地区 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变化趋势发达 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增长缓慢(甚至 出现负增长)受政治、经济、社会、 文化等因素影响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 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 量还会逐渐减少3发展中 国家水平 较高人口增长很快, 世界每年新增人 口中,发展中国 家占到 80%以上政治上的独立,民族 经济的发展

5、,医疗卫 生事业的进步采取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 人口增长将趋于缓慢【注意】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进人口的增长正说明了这个问题。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口增长模式在其影响下,也在不断地变化。它的转变主要体现 在“三率”的升降上,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4巧学速记1.图示法记忆人口增长模式 把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和各自的特征,以及随时间的演变放到一幅图中进行综合的、形象 的记忆。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对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国家类型或发展程度(即生产力水平),

6、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多为现代型,发展中国 家多为传统型。 (2)根据“三率”特点来确定。 “高、高、低”为原始型;“高、低、高”为传统型;“三 低”为现代型。 (3)直接利用自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来判定传统型和现代型:一般而言,自然增长率高于 1的为传统型,低于 1的为现代型。【基础达标基础达标】 下表是“我国四省(直辖市)的常住人口(其中包括在该地居住的离开原籍半年以上的人口)的普查数据表” ,读后完成 13 题。5省(直辖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占全国总人口数的比重/%第六次人口普查数占全国总人口数的比重/%甲省7.177.15乙省7.317.02丙省6.837.79丁市1.321.721表中内容

7、反映,甲、乙、丙三省( )A已出现人口负增长 B人口流动量大C经济发达 D人口大省2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的 10 年间,人口数量增长率最高的是( )A甲省 B乙省C丙省 D丁市310 年后,乙省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原始型 B传统型C现代型 D过渡型下面左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 ,右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 。读图,回答 45 题。4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5.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A BC D6阅读以下材料,回

8、答下列问题。材料 1:2011 年 10 月 31 日零点前 2 分钟,全球第 70 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丹妮卡卡马乔在菲律宾降生。她成为全球范围内几名被宣布成为象征性的世界第 70 亿人口的婴儿之一。菲律宾目前是全球人口最多的 20 个国家之一,也是东南亚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2011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2.04%。6材料 2: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 2012 年 1 月 30 日发布预测称,由于某些原因,50 年后日本人口将减少三成。2060 年日本人口将由 2010 年的 1.28 亿人减少至 8 674 万人,降低 32%,65 岁以上人口比例将从 2010 年的 23

9、.0%上升至 39.9%。(1)世界人口增长呈现加快趋势,分析其中的原因。(2)简述菲律宾目前所处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3)材料 2 中使日本人口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4)菲律宾和日本面临的人口问题有什么不同?【拓展提升拓展提升】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图” ,读图回答 12 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发达地区出生率较高B图示地区死亡率最高的是西藏C图示地区每年净增长人口最多的是上海D上海、北京、江苏已经完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2上海市的出生率比北京高,但是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根本原因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 B环境污染严重 C生活医疗水平高 D文化教育水

10、平高下图为“我国 19702010 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 。读图,回答 34 题。3关于 19702000 年间人口变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出生率基本保持不变,死亡率不断下降,自然增长率也不断下降B人口增长模式完成了从“高高低”特征向“三低”特征的过渡和转变C19751985 年期间,我国人口数量先增后降D19852000 年人口变化显示了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4根据 20002010 年间人口变化特点,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环境、资源相适应 B仍面临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问题C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D人口变化特点与人口迁

11、移密切相7关读“我国某省人口数据统计表” ,回答 56 题。年份总人口/万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家庭人口规模/人19644 452.213.3714.834.0919826 052.115.5515.823.9119906 705.686.7921.243.6620007 438.078.7641.493.2320107 966.249.9445.863.185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该省在 19642010 年期间( )A家庭户数呈减少势头 B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上升C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D农村人口数量逐年减少6解决该省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最可行的是( )A

12、鼓励生育 B推迟退休年龄C接纳外来移民 D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读图,回答 78 题。7关于该图反映的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5 岁人口过少,需要提高人口出生率B2034 年,1659 岁人口达 57.9%,劳动力充足C20052034 年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D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8关于上述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出生率从建国后一直维持在高水平波动状态 B建国后我国人口死亡率逐渐下降C生活质量提高,人均寿命延长 D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我国开展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合下表资料完成 910题。014 岁1564 岁65 岁及以上第五

13、次人口普查(2000 年)22.89%70.15%6.96%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 年)16.60%74.53%8.87%89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最接近下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10我国人口老龄化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措施是A鼓励生育 B计划生育 C吸纳海外移民 D构建完善的养老体系下表为“某国不同年份人口增长变化比较表” ,据此完成 1112 题。年份出生率/%3.82.84.11.5死亡率/%1.81.53.90.8自然增长率/%21.30.20.711根据人口增长特点变化的一般规律,表中所示、四年份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是( )A

14、、 B、 C、 D、12目前该国( )A外迁人口增多 B少年儿童比重降低 C老龄化趋势减缓 D社保负担减轻二、综合题 13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2012 年 4 月 11 日,我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 。规划指出, “十二五”时期,我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材料 2:2011 年 4 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至 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 1 370 536 875 人,其中大陆人口共 1 339 724 852 人,同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

15、共增加 73 899 804 人,增长 5.84%,年平均增长率为 0.57%。材料 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表” 。年龄构成人口数所占比例014 岁人口222 459 737 人占 16.60%1559 岁人口939 616 410 人占 70.14%60 岁及以上人口177 648 705 人占 13.26%注: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 2000 年上升 2.93 个百分点。城镇人口66 558 万人占 49.68%农村人口67 415 万人占 50.32%9注:与 2000 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13.46 个百分点。(1)从材料中分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反映出我国人口的特点是什么? (2)我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