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课间纪律 营造幸福校园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51830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遵守课间纪律 营造幸福校园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遵守课间纪律 营造幸福校园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遵守课间纪律 营造幸福校园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遵守课间纪律 营造幸福校园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遵守课间纪律 营造幸福校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守课间纪律 营造幸福校园(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遵守课间纪律 营造幸福校园首先让我们来听两个真实的事例:据中国法院网讯报道,某小学学生吴某和王某在课间休息期间,因作业本的问题发生争执,继而打闹起来,致使吴某眼睛受伤;芜湖市某小学一名学生在课间与同学玩耍打闹时,不慎摔倒受伤成十级伤残。以上案例,让我们清醒地看到:课间十分钟虽然时间不长,但我们的活动频繁、集中,所以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相对其他时段要明显偏多,由此引发的课间伤害事故也是接连不断。概括来说,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伤害事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拥挤伤害。这种伤害主要发生于教室门口、楼道。课间十分钟我们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楼道,加上我们的年龄小,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难以避免。一旦有一名同

2、学失足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危及学生生命。二、追逐伤害。小学生精力旺盛,好运动,特别是男同学常会为了芝麻大的事,满教学楼地追逐打闹。在追逐过程中,跑在前面的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回头探看。这样的边跑边看最危险,倘若学生手中再拿有竹棒等小物件,危险程度就更高了。三、游戏伤害。这是课间十分钟学生伤害事故的多发区域。究其原因,是游戏本身和游戏场所隐含了危险因素。如上周的大雪,给我们带来别样心情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安全的隐患。不少同学在各个地方打滑,如果不小心,就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同学们,课间十分钟是你们休息,活动的时间。懂得课间礼仪,你会玩得更开心。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课间十分钟应该做什

3、么呢?其实老师发现,我们多数同学能够遵守课间规范,做有益的活动,例如望望远处、与同学聊聊天、看看课外书等等,但是少数同学没有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淡薄,他们却在走廊上追跑、疯打、大呼小叫,有时撞到老师,有时撞到小同学,弄得人精神紧张,伤害事故也频频发生;还有些同学一下课便拿出小食品,吃完后袋子乱扔,弄得环境脏乱不堪,这些种种表现是和我们倡导的文明新同学们,不守秩序同学之间可能会闹意见,磕着、碰着、出事故,这样不仅得不到休息,还会给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所以课间活动守秩序非常重要。在此要求大家:一、下课后及时整理好上节课的学习用品,并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二、课间活动的时间短,全校同学同时活动,人很

4、多,因此,大家都要守秩序。按顺序走出教室是课间活动守秩序的第一个要求。三、迅速做好生活上的事情,如喝水,上厕所等,上厕所时要守秩序。四、值日生及时擦黑板、扫地,做好保洁工作。五、上下楼梯靠右走,相互礼让,这样上下楼的同学才不会相撞,否则,挤在一起很不安全,容易出现挤压事故。下楼时更不能顺着扶手向下滑,以免跌倒、摔伤遇到老师或外来人员,要主动问好,同时让老师或外来人员先行。六、课间休息可以极目远眺,放松视觉,轻松大脑,可以做积极有益的小游戏。七、不能欺负小同学,不能到其他班级串门,不出校门,不能乱抛乱扔。严禁在教室里或在走廊、楼梯上打闹追跑,不大呼小叫,不做危险的事情。不得拿或玩耍危险物品(如小

5、刀、雨伞、三角板、圆规、木棒、打火机等)。八、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尊重,礼貌用语挂在口边;要热情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品头论足,不给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不伤害别人的自尊心,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九、雪天,大家不要到处打滑,要小心行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十、提前进入教室,特别是体育、微机等学科,要按时排队到达指定地点上课。铃声一响,静等老师上课,若因特殊情况,老师没有及时到位,理应安静自学,班干部维持好秩序,同时班长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十一、吃完中饭,有较长的时间可供休息。可是由于刚刚吃饱,不宜进行大运动量的活动,可选择看课外书、下棋、画画、做作业等。既长知识,又练本领。十二、进教师办公室前先敲门报告,得到允许方可进入。同学们,纪律不但保证了我们正常的生活、学习秩序,还是安全的守护神!遵守纪律是我们每个同学必须养成的好习惯之一,也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品质。不守纪律,使得课间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大家都不愉快。如果造成伤害事故,不仅自己痛苦,还会影响学习。所以,让我们都来做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