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击phc管桩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50773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锤击phc管桩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锤击phc管桩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锤击phc管桩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锤击phc管桩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锤击phc管桩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锤击phc管桩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锤击phc管桩施工组织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报审表施表 7.1 共 页 第 页工程名称*一期桩基 工程施工单位主 编现报上*一期 工程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组织设 计施工方案文件,请予以审查。编制人编 制 单 位 工程项目部专业分包施工单位 (盖章)技术负责人 总承包单位审核意见:年 月 日 审核单位总承包单位 (盖章)审核人审批人监理审查意见:监理审查结论: 同意实施 修改后报 重新编制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审查单位监理单位 (盖章) 总监理工程师日期:* 一期桩基工程一期桩基工程(配料中心、员工餐厅、文化中心、研发中心)(配料中心、员工餐厅、文化中心、研发中心)施施 工工 组组 织织 设设 计计2007 年年

2、9 月月目 录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二、工程概况1三、地质概况三、地质概况1四、桩基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四、桩基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2五、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五、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21、锤击预制 PHC 管桩施工工艺.2 2、技术措施.3 3、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见附图).4六、质量保证的技术组织措施六、质量保证的技术组织措施41、管理体系.4 2、质量管理技术组织措施.4 3、其它管理措施.5七、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技术组织保证措施七、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技术组织保证措施51、安全管理.5 2、安全技术组织措施.6 3、文明施工技术组织措施:.7八、施工组织与生产技术管理八、施

3、工组织与生产技术管理81、施工管理组织.8 2、劳动组织情况表.8九、劳动力安排计划表九、劳动力安排计划表9十、施工机械设备及进场计划十、施工机械设备及进场计划9十一、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十一、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9十二、施工总进度表十二、施工总进度表10施工组织设计1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2、 先张法预应力砼管桩GB13476-1999;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 预应力砼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98;5、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7、

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9、公司施工类似工程经验、设备装备能力;10、设计图纸及地质勘察报告;二、工程概况二、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一期桩基工程;2、建设地点:; 3、建设单位:*;4、设计单位:;5、勘察单位:;.6、监理单位: 7、施工单位:;8、基础型式:锤击 PHC 管桩;9、总 桩 数:217 根;三、地质概况三、地质概况(一)岩土层分布及特征根据钻孔揭露情况,场地岩土层分布及其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素填土:厚度为 0.47.8m。2、坡积粉质粘土:局部分布,厚度为 0.77.6m。3、残积砂质粘

5、性土:厚度为 1.3512.3m。施工组织设计24、全风化花岗岩:厚度为 0.88.4m。5、强风化花岗岩:均未揭穿,最大揭示厚度为 4.012.9m。详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四、桩基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四、桩基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桩基设计要求:管桩桩型桩径 (mm )桩数 (根)桩尖 类型桩长 (m )持力层设计承载力 (KN)PHC 400-95-A400138十字型1520强风化花岗岩1400PHC500-125-A50079十字型1520强风化花岗岩2500五、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五、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1、锤击预制 PHC 管桩施工工艺本工程共设计锤击预制 PHC 管桩 217 根,桩

6、径 400、500mm,桩长约1520m。我公司拟采用一台 HD62 型锤击桩机打桩,电焊机三台焊接接桩。 施工工艺流程(如图):图 1: 施工工艺流程图(1)桩位放样: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红线图和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放样,先放轴线样,用木桩做出标记,并在四周不受施工影响不易被破坏的位置设控制点和控制线,复核后再放细样,放样后在每个桩位中心打一根短钢筋,并涂上红漆使标志明显,考虑到桩机和车辆行走时可能会挤动预埋钢筋,当桩机大体到位后要重新检查细样的准确性。(2)桩起吊:用钢绳绑好桩身,单点起吊,小心喂入桩机。(3)桩机就位:移动桩机并作小心调整,使桩芯对准细样,同时利用线锤检查横向和纵向的垂直

7、度,入土垂直度应控制在 0.3%内。测量放样桩机就位桩起吊桩尖就位对 中两相互垂直方向调直打第一节桩电焊接桩施打第二节桩送桩最后三阵贯入度控制、结束施工组织设计3(4)打桩:开始时应低锤,由施工班长做好施工锤击数记录,发现施工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现场监理及业主、设计人员汇报。(5)电焊接桩:管桩接头采用端头板双坡口电焊连接,坡口宽度每边 5,设计要求电焊坡口应焊满,为保证上下节接桩吻合,焊接牢固,电焊前应检查上下端头板是否有毛刺及粘结物,若有毛刺应磨平清扫,电焊应分三道进行,每道电焊前,都要清除焊渣,才能继续施焊。(6)桩顶标高控制:打桩前测出该桩承台地面高程,在送桩杆上做记号,打桩过程中跟踪检查

8、 ,推算出送桩深度,临近设计标高时每 20检查一次直至打桩结束。(7)PHC 管桩的吊运及堆放要求:单节管桩水平起吊时,可用专用吊钩钩于桩的两端板处,绳索与桩节水平面的夹角不得小 60。管桩起吊、装卸、运输过程中必须到平衡,不得撞击、严禁抛掷与滚落;在施工工地临时堆场上堆放管桩时,场地必须平整、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进场管桩应沿压桩顺序,靠工作面进行堆放,以减少桩的二次盘运,堆放的场地应平整。管桩产品应按规格、类型分别堆放,桩堆放层数一般不宜超过如下规定:外径:300-400 堆放 3 层、外径 500-600 堆放 2 层。堆放时,每层应按二支点位置放垫木,垫木支撑应在同一水平面。(8)送桩

9、:送桩过程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图纸进行,送桩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结束送桩。2、技术措施(1)施工前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分析施工图纸及地质勘察报告 ,并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2)开工前应了解建筑区域内是否有地下管线、管道旧基础或其它障碍物,若有应先处理完善。(3)场地应先平整压实,做到不陷机,使之满足施工要求。(4)由于桩基施工工艺为锤击法,会引起周边地层振动,建议在施工场地特别临近气压缩沿和熔制车间周边开挖防振沟并填入沙料,防振沟宽 1.0-1.2m、深 2.0-施工组织设计43.0m,以防产生挤土效应,影响周边已完工的独立基础。(5)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位置,设置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经复核后妥善保存,施工期间经常复核 。(6)管桩和电焊条等原材料及制品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方可进场,进场后应进行复检,复检后方可使用。(7)若出现桩身突然倾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