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毕业论文:铁路工程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治技术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50338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毕业论文:铁路工程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治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铁路毕业论文:铁路工程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治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铁路毕业论文:铁路工程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治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铁路毕业论文:铁路工程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治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铁路毕业论文:铁路工程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治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毕业论文:铁路工程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治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毕业论文:铁路工程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治技术(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铁路工程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治技术中国铁路始建于 1876 年,铁路运输线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我国交通运输 体系中居于主导的骨干地位,它在国家的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 入,我国在修新线铁路时采用了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与此同时,对既有铁路进行补强 和改造,并加强了对线路的养护和维修。较大的改善了铁路的运营状况,提高了铁路抵 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丰富了预防和整治铁路线路病害的理论与实践,对发展国民经济, 促进工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改变边远地区交通闭塞和文化技术落后面貌,巩固国 防,沟通国际交往,起到了国民经济大动脉的重要作用。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情 形下,对

2、铁路运输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大,铁路运输的发展将偏向高速和重载运输。这样 就会加重铁路线路的承载能力,造成铁路线路损害,严重影响铁路运输。为了保证铁路 能够很好的完成运输任务,全面了解和掌握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治技术非常 的重要。 1.1 隧道病害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中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广义上是指: 以某种用途、在地面下用任何方法按规定形状和尺寸修筑的断面积大于 2 m2 的洞室。 铁路隧道在运营中会出现渗漏水(水害)、衬砌裂损、隧道冻害、衬砌腐蚀、震害和洞内空 气污染等病害,还有火灾威胁。这些病害和危害对隧道的安全、舒适、正常运营有重要影 响和威胁。因此、在隧道规

3、划和设计阶段要预防可能的病害、危害、进行合理设计;在隧 道施工阶段要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方法、措施和材料,以保证施工质量。在隧道运营阶 段要及时检查、发现病害,分析病害成因,采用合理的整治设计和施工方法。如此,才能 保证铁路隧道工程的安全、畅通运营。 1.1.1 隧道水害 隧道水害是指在隧道修建和运营过程遇到的水的干扰和危害,是最常见的隧道病害。 主要指运营隧道水害(即围岩的地下水和地表水直接或间接地以渗漏或涌出的形式进入 隧道内造成的危害)。隧道渗漏水(水害)对隧道稳定、洞内设施、行车安全、地面建筑和隧 道周围水环境产生诸多不良影响甚至威胁,影响内部结构及附属设施,降低使用寿命, 严重时将危

4、害到隧道及地下工程的运营安全。轻则造成洞内空气潮湿,影响施工人员身 体健康,机械设备锈蚀,绝缘设备失效,电路短路,漏电伤人;重则威胁人员安全,冲毁 洞内机械设备,造成塌方,淹没工作面,中断施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危害环境。 1.1.1.1 隧道水害的原因 隧道水害的成因是,修建隧道,破坏了山体原始的水系统平衡,隧道成为所穿过山 体附近地下水集聚的通道。当隧道围岩与含水地层连通,而衬砌的防水及排水设施、方 法不完善时,就必然要发生隧道水害。也可以将隧道水害归结为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 因。 (1)隧道穿过含水的地层。 砂类土和漂卵石类土含水地层。 节理、裂隙发育,含裂隙水的岩层。 石灰岩、白云岩等

5、可溶性地层,当有充水的溶槽、溶洞或暗河等与隧道相连通时。浅埋隧道地段,地表水可沿覆盖层的裂隙、孔洞渗透到隧道内。 (2)隧道衬砌防水及排水设施不完善 原建隧道衬砌防水、排水设施不全。 混凝土衬砌施工质量差,蜂窝、孔隙、裂缝多,自身防水能力差。 防水层施工质量不良或材质耐久性差,经使用数年后失效。 混凝土的工作缝、伸缩缝、沉降缝等未做好防水处理。 衬砌变形后,产生的裂缝渗透水。 既有排水设施,如衬砌背后的暗沟、盲沟,无衬砌的辅助坑道、排水孔、暗槽等, 年久失修阻塞。 1.1.1.2 常用的整治运营隧道漏水的基本方法 (1)适当疏排 对地表水丰富的浅埋隧道,当地表沟谷坑洼积水、渗水对隧道有影响时,

6、用疏导积 水、填平沟谷、砌沟排水等措施,使洞顶地表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不使洞顶的地表水流 入或渗入隧道。洞口仰坡边缘周围设截水沟和排水沟,并保持良好状态。对地下水丰富、 隧道内无排水沟或排水沟深度不足而导致隧底积水的,应采取增设水沟、将单侧沟改为 双侧沟、加深侧沟或采取设置密并暗管加深水沟等措施。 (2)注浆堵水 向衬砌背后围岩或回境层注浆。 向衬砌内部注浆。 向基底注浆。 (3)增设内防水层 内防水层虽然不能阻止水流进入衬砌内,但可阻止水流进入隧道内。增设内防水层 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刷涂,二是刮压,三是喷涂。 1.1.2 衬砌裂损 隧道衬砌是承受地层压力、防上围岩变形坍落的工程主体建筑物。地

7、层压力的大小, 主要取决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和围岩的物理力学特性,同时与施工方法、支护衬 砌是否及时和工程质量的好坏等因素有关。由于形变压力、松动压力作用、地层沿隧道 纵向分布及力学性态的不均匀作用、温度和收缩应力作用、围岩膨胀性或冻胀性压力作 用、腐蚀性介质作用、施工中人为因素、运营车辆的循环荷载作用等,使隧道衬砌结构物 产生裂缝和变形,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统称为隧道衬砌裂损病害。 衬砌裂损是隧道病害的主要形式,隧道衬砌裂损破坏了隧道结构的稳定性,降低了 衬砌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甚至危及行车安全。衬砌裂损变形的主 要危害有: (1)降低衬砌结构对同岩的承载能力; (2)

8、使隧道净空变小,侵入建筑限界,影响车辆安全通过; (3)拱部衬砌掉块,影响行车和人身安全; (4)裂缝漏水,造成洞内设施锈蚀,道床翻浆,严寒和寒冷地区产生冻害; (5)铺底和仰拱破损,基床翻浆、线路变形、危及行车安全,被迫降低车辆运行速度, 量增加养护维修工作量; (6)在运营条件下对裂损衬砌进行大修整治,施工与运输互相干扰,费用增大。针对衬砌裂损病害提出整治措施:裂缝整修,衬砌背后空洞压浆,底版的稳定处理, 换拱、换边墙。 1.1.3 衬砌腐蚀 衬砌背后的腐蚀性环境水,容易沿衬砌的毛细孔、工作缝、变形缝及其他孔洞渗流 到衬砌内侧,成为隧道渗漏水,对衬砌混凝土和砌石、灰缝产生物理性或化学性的侵

9、蚀 作用,造成衬砌腐蚀。隧道衬砌腐蚀分为物理性侵蚀和化学性腐蚀两类。隧道衬砌腐蚀 使混凝土变酥松,强度下降,降低隧道衬砌的承载能力,还会导致钢轨及扣件腐蚀,缩短 使用寿命,危及行车安全。产生腐蚀的三个要素是第一、腐蚀介质的存在;第二、易腐蚀 物质的存在;第三、地下水的存在且具有活动性。为确保隧道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应积极 对衬砌腐蚀病害进行防治。 隧道衬砌防腐蚀措施,应首先从搞好勘测设计着手,掌握隧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资料,查明环境水含侵蚀性介质的来源和成分,在正确判定其对衬砌混凝土侵蚀的程度 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取防治措施。针对隧道腐蚀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目前,对隧道侵 蚀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

10、有以下几种。 (1)提高衬砌的密实度和整体性。 (2)外掺加料法。 (3)选用耐侵蚀水泥。 (4)加强衬砌外排水措施。 (5)使用密实的与混凝土不起化学作用的材料,在衬砌外表面做隔离防水层。 (6)采用与侵蚀性环境水不起化学反应的天然石料砌筑衬砌。 (7)向衬砌背后压注防蚀浆液。 (8)防腐蚀混凝土。 1.1.4 隧道冻害 隧道冻害是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的隧道内水流和围岩积水冻结,引起隧道拱部挂冰、 边墙结冰、洞内网线设备挂冰、围岩冻胀、衬砌胀裂、隧底冰椎、水沟冰塞、线路冻起等, 影响到安全运营和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的各种病害。隧道冻害会导致衬砌冻裂开胀,甚至 疏松剥落,造成隧道衬砌结构的失稳破坏,

11、降低衬砌结构的安全可靠性,严重影响运输 的安全和正常运行。隧道常见的冻害种类有:拱部结冰、边墙结冰、围岩冻胀破坏、衬砌 发生冰楔、洞内网线挂水等。 冻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寒冷气温的作用,季节冻结圈的形成(如果隧道的排水设备 在隧道的冻结圈内,冬季易发生冰塞;在冻结圈内如果围岩的岩性是非冻胀性土,则不 会发生冻胀性病害)。隧道在设计和施工时,对防冻问题没有考虑或考虑不周,造成衬砌 防水能力不足,洞内排水设施埋深不够、治水措施不当,施工有缺陷,都会造成和加重运 营阶段隧道的冻害。 严寒及寒冷地区隧道冻害的防治,其基本措施是综合治水、更换土壤、保温防冻、结 构加强、防止融坍等,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

12、。 1.1.5 隧道病害的防治 隧道病害给隧道的正常运营和安全都带来影响,有时影响十分严重;而且,病害整 治和保持运营之间矛盾突出,病害整治干扰正常运营,造成运营损失,而病害整治在空 间、时间和施工条件都局限的条件下进行,困难重重。因此,首先要预防为主,必须在设计阶段就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病害产生;另一方面,对出现的病害须查清病害原因、采 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整治,提高隧道病害整治的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 1.2 滑坡的危害 滑坡是山区、丘陵地区常见的病害。它与地震、崩塌、泥石流一样,是一种危害很大 的不良自然地质现象。我国幅员辽阔,有 70 的地区,地质地理条件十分复杂,滑坡分 布尤为广泛,西南、

13、西北、华东、中南和华北的山区,丘陵以及黄土高原地区都有大量滑 坡分布,亦是世界上受滑坡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滑坡为整体或几大块相继滑动, 一般为缓慢地、长期地、间歇性地沿滑动方向向下滑动,它可以延缓几年、几十年以至百 年以上。滑坡滑动的土体或岩体,可大可小,小的百十立方米,大的可达几十万甚至数百 万立方米。滑坡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大规模的滑坡会掩埋村镇、摧毁工矿、中断交通、堵 塞江河、破坏农田和森林,给国家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1.2.1 滑坡的概念 滑坡是一种山区铁路、公路建设中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是一种斜坡变形形式,主 要发生在山地、丘陵地区的斜坡上。对滑坡的含义,一般有两

14、种说法:一是广义的,即把 斜坡岩(土)体顺坡向下滑移的一切现象,统称为滑坡。它包括崩塌和泥石流等;另一种是 比较严谨的,在一定的地形地质条件下,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各种自然或人为的因素 影响(例如长期受水浸润,削弱山体下部支撑力量等),破坏了岩(土)体的力学平衡,使山 坡上的不稳定土体(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带)作整体的、缓慢的、间歇 性的向下滑动的不良地质现象,称之为滑坡。1.2.2 滑坡的种类 我国铁路滑坡分类,是从铁路工程地质角度出发,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铁路沿 线滑坡的预防和整治工作,尽可能减少滑坡所造成的危害,以保证铁路运输更好地为我 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任务。 (1

15、)按组成滑坡的物质分类 粘性土滑坡; 黄土滑坡; 堆填土滑坡; 堆积土滑坡; 破碎岩石滑坡; 岩石滑坡。 (2)按主滑面成因类型分类 堆积面滑坡; 层面滑坡; 构造面滑坡; 同生面滑坡。 (3)按滑坡平面形态分类 圈椅形滑坡; 横长形滑坡; 纵长形滑坡;勺形滑坡; 葫芦形滑坡; 椭圆形滑坡。 (4)按滑体滑面的形状分类 曲线形滑坡; 直线形滑坡; 折线形滑坡。 (5)按滑面性质分类 旋转滑坡; 构造滑坡; 错落转化的滑坡; 表层成层滑坡。 1.2.3 滑坡的危害 滑坡对铁路交通运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破坏线路、中断行车 缓慢移动的滑坡常常造成路基和线路上拱、下沉、外挤、挡墙变形

16、及侧沟破坏。滑坡 一旦滑下,则掩埋路基、推毁线路设备。路基部分或整体滑动的路堤滑坡使线路悬中,难 易修复。 (2)危害站场、砸坏站房 山区铁路,要在深山峡谷中找一段地势较平坦能设站的地方是很不容易的,而那些 峡谷中的宽谷段,又常常是古老滑坡发育的地方。如宝成线的西坡、淡家庄、白水江等滑 坡;成昆线的甘洛、乃托、红石岩、铁西等滑坡;贵昆线的大海哨滑坡,均位于车站上。由 于站场挖方较多,常促使古老滑坡复活。在施工期间曾为整治这些滑坡花费了巨大投资, 运营以后尚未稳定的滑坡也一直威胁站场的安全。 (3)桥梁墩台推移,隧道明洞摧毁 滑坡对山区桥梁、隧道、明洞也带来了严重破坏。如 1966 年 8 月成昆线的会仙 4 号 桥,在铺轨架桥前,由于滑坡病害使桥台被推移 38 cm,7 号墩被推移了 7 cm,当时无法 铺轨架梁,用军便梁通过。又如贵昆线格里桥通车后,由于滑坡病害推动了桥台,并把桥 墩推断,最后只得把桥填死改成了路堤。其他如梅大支线的大深桥,成昆线的玉田三线 桥、耳足桥、铁西双线桥、贵昆线的树舍桥等均受到滑坡的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