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芝水库农田水利枢纽工程实习报告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150088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芝水库农田水利枢纽工程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产芝水库农田水利枢纽工程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产芝水库农田水利枢纽工程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产芝水库农田水利枢纽工程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产芝水库农田水利枢纽工程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芝水库农田水利枢纽工程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芝水库农田水利枢纽工程实习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 岛 农 学 院学 生 实 习 报 告实 习 名 称: 农田水利学 实 习 时 间: 2010.11.82010.11.13 专 业 班 级 : 资环09 级 4 班 姓名(学号): 2010 年 11 月 8 日2农田水利学实习报告一、实习方式:1、产芝水库实地参观实习2、观看录像3、校园参观实习二、实习目的通过对产芝水库和灌区等农田水利枢纽工程的实地参观和现场报告,加深学生对水库以及灌溉系统的感性认识;通过观看录像和校园参观,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灌水方法和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实习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丰富学生的生产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三、实习任务通过

2、以上实习,对农田灌溉排水工程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和了解。1、了解产芝水库的概况;2、初步了解水库和大坝的基本构成;3、对灌溉系统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认识,包括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排水工程、田间工程等;4、对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的认识;5、了解各种灌水方法和灌水技术;6、对渠道防渗技术有一定了解。四、实习概况实习时间:2010/11/811/133实习地点:莱西水库、莱西生态园、校内灌溉灌系统、看录象灌水技术实习单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2009 级五、实习内容1、产芝水库的概况产芝水库位于大沽河中上游,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 879平方千米,其中山区占 20%,丘陵占 80%,是山东半岛

3、最大的水库。水库于 1958 年 11 月开工建设,1959 年 9 月建成。水库建成后,经 1982 年三查三定核定,控制流域面积 879 平方公里,总库容 4.02 亿立方米,兴利库容 2.23 亿立方米,水库主要任务为防洪、城市供水和灌溉。产芝水库出险加固工程于 2005 年四月淮委评审,10 月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立项兴建。水库加固按照新的标准进行核算,设计标准为 100 年一遇,防洪标准为 5000 年一遇,总库容 3,759 亿立方米,兴利库容 2.154 亿立方米,死库容 800 万立方米。工程主要内容有主坝加固、副坝加固、溢洪道改扩建、东放水洞重建、中放水洞封堵、西放水洞新建、尾

4、水渠与防汛路整治、管理及辅助生产用房、视频监控系统的工程。主要工程量为土方石 123.5 万立方米,砌石 9.5 万立方米,混泥土 4.2 万立方米,灌浆工程1.6 万延米,总投资 1.3712 亿元。可保护下游莱西市城区及大沽河两岸499 万亩耕地,96.1 万人口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护着下游同三高速、维莱高速、青银高速、济青高速、804 省道、青烟公路及兰烟、胶济铁路的安全,提高向青岛和莱西市城区供水及灌区灌溉用水保证率,提高养鱼及保护性开发效益。4列表如下:产芝水库水资源可利用量汇总表(万 m3)分区保证率地表水地下水重复量合计50%10650.0000010650.0075%4970.

5、000004970.00产芝水库95%30000000300.00产芝水库灌区水资源可利用量表(万 m3)不同保证率水资源量名称平均资源量20%50%75%95%地表水量13533.0313023.9610256.327375.88地下水量9024.7411274.588745.686843.934707.57合计22557.7721769.6417100.2512083.452.水库和大坝的基本构成(1)水库:利用水资源,以达到兴利、除害的目的,最有效的工程措施就是兴建水库,把部分洪水和多余水量暂时存蓄,一则控制下泄水量,减轻洪水对下游的威胁,再则做到蓄洪补枯,以丰补缺,为灌溉、发电、供水、

6、养殖等提供条件。在山谷、河道或低洼地区用挡水或泄水等水工建筑物形成的人工水域被称为水库。水库一般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管等水工建筑物组成。水库挡水建筑物堤坝可分为土坝、混凝土坝、砌石坝和土石混合坝等类型,其中土坝又分为均质坝、心墙坝、斜墙坝、面板坝等;混凝土坝分为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拱坝、混凝土连拱坝、混凝土重力拱坝、混凝土5双曲拱坝、混凝土宽缝重力坝等;砌石坝分为浆砌石重力坝、浆砌石重力拱坝等。(2)大坝:大坝是挡水建筑物,它的作用是拦截河流,储蓄水量,抬高水位,以满足灌溉、供水、发电及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需要,它是水库的主体工程。它的失事不仅使水库效益不能发挥,而且将危及下游的安全。因此,其

7、设计、施工、运用管理都必须坚决贯彻确保大坝安全这一基本原则。大坝是由坝底,坝坡,坝顶构成。(3)溢洪道:溢洪道是泄水建筑物,用于渲泄多余洪水,防止漫坝失事,因此溢洪道实际上是水库的一个安全门, 溢洪道按照其布置位置,可分为河床式溢洪道或河岸式溢洪道。河床式溢洪道是利用建在原河床上的溢流坝段溢洪,它既是挡水建筑物,又是泄水建筑物。河岸式溢洪道是在河岸设置溢洪道,小型水库的坝体一般为土石坝,坝身不允许溢洪,因此多采用河岸式。小型水库正槽溢洪道一般为开敞式,且大部分无闸控制,这种溢洪道具有结构简单,施工管理方便,水流平顺等优点,其组成是:引水渠、溢流堰、泄水槽、消力地、尾水渠等。(4)放水设施放水设

8、施是取水建筑物,是水库工程的咽喉,是灌区渠系工程的龙头,是水库发挥灌溉、发电效益的关键。它由进口闸门、放水涵管和出口消能设施三部分组成:放水设施的主要作用是有计划地向用水单位供水。出口消能段亦即渠道段,由于渠首段能量太大,需设消力池消能,使水6流平顺进入渠首。3对灌溉系统的整体的认识灌溉系统是从水源取水,通过渠道、管道及附属建筑物输水、配水至农田进行灌溉的工程系统。可分为渠道灌溉系统和管道灌溉系统两类。(1)渠道灌溉系统由灌溉渠首工程,输水、配水工程和田间灌溉工程等部分组成。溉渠首工程有水库、提水泵站、有坝引水工程、无坝引水工程、水井等多种形式,用以适时、适量地引取灌溉水量。输水、配水工程包括

9、渠道和渠系建筑物,其任务是把渠首引入的水量安全地输送、合理地分配到灌区的各个部分。按其职能和规模,一般把固定渠道分为干、支、斗、农四级,视灌区大小和地形情况可适当增减渠道的级数。渠系建筑物包括分水建筑物、量水建筑物、节制建筑物、衔接建筑物、交叉建筑物、排洪建筑物、泄水建筑物等。田间灌溉工程指农渠以下的临时性毛渠、输水垄沟和田间灌水沟、畦田以及临时分水、量水建筑物等,用以向农田灌水,满足作物正常生长或改良土壤的需要。(2)管道灌溉系统分为喷灌系统、滴灌系统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等,主要由首部取水加压设施、输水管网及灌溉出水装置三部分组成,通常按其可动程度将管道灌溉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

10、三种类型。管道灌溉系统具有节省灌溉水量、减少渠道占地、提高灌溉效率和灌水质量等优点,在提水灌区和井灌区,已成为技术改造的方向。4、对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的认识7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四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其中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是该技术体系的核心。(1) 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主要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雨洪利用技术.(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术

11、、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及抗旱点浇技术。直接目的是减少输配水过程的跑漏损失和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渠道防渗技术:采用混凝土护面、浆砌石衬砌、塑料薄膜等多种方法进行防渗处理,与土渠相比,渠道防渗可减少渗漏损失 60-90,并加快了输水速度。管道输水技术:用塑料或混凝土等管道输水代替土渠输水,可大大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输配水的利用率可达到 95。另外还能有效提高输水速度,减少渠道占地。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在我国北方井灌区已经普及,但大型自流灌区尚处于试点阶段。喷灌技术:喷灌是一种机械化高效节水灌溉8技术,具有节水、省劳、节地

12、、增产、适应性强等特点,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喷灌几乎适用于除水稻外的所有大田作物,以及蔬菜、果树等,对地形、土壤等条件适应性强。与地面灌溉相比,大田作物喷灌一般可节水30-50,增产 10-30,但耗能多、投资大,不适宜在多风条件下使用。微灌技术:包括微喷和滴灌,是一种现代化、精细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具有省水、节能、适应性强等特点,灌水同时可兼施肥,灌溉效率能够达到 90以上。微灌已由果树、蔬菜等少数经济作物向行播大田作物发展,如近年来新疆棉花滴灌发展迅速,取得了良好的节水增产效果。微灌的主要缺点是易于堵塞、投资较高。我国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微灌产品生产能力

13、。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地面灌溉仍将是我国主要灌溉方式。地面灌溉并非“大水漫灌”,只要在土地平整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灌溉技术并加强管理,其田间水利用率可以达到 70%以上。“九五”期间,我中心通过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科技产业工程和水利部“948”项目,完成了激光控制平地技术、改进畦(沟)灌溉技术、田间闸管灌溉技术、波涌灌溉技术等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的集成配套与组合应用,形成了适合不同类型灌区的田间工程设计和应用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节水增产效果。(3)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包括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优选抗旱品种、土壤保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目前,农艺节水技术已基本普及,但生物节

14、水技术尚待9进一步开发。(4)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包括灌溉用水管理自动信息系统、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节水灌溉制度等。5、各种灌水方法列表如下:地面灌溉畦灌沟灌大水漫灌淹灌波涌灌长畦(沟)短灌水平畦灌全面灌溉喷灌局部灌溉(微灌)滴灌(膜下灌)微灌渗灌(地下灌溉)6、渠道防渗技术为了减少渗漏,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节约灌溉用水,将各级渠道进行防渗处理,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节水工程技术之一。目前常用的几种形式如下:形式特点适应地土料防渗具有一定的防渗效果,能就地取材,造价低廉,气候温和地区流速较小的中、小型渠道,当地10技术简单,群众容易掌握,但允许流速小,抗

15、冻耐久性差应有丰富的土料资源水泥土防渗较好的防渗效果,能就地取材,造价低,技术简单,其水泥用量与低标号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相当,允许流速小,抗冻性差温和地区,且附近有砂土和砂壤土而缺乏砂石料的渠道混凝土防渗防渗抗冲效果好,输水能力大,经久耐用,便于管理各种地形、气候和运行条件的大、中、小型渠道,附近应有骨料来源 膜料防渗防渗性能好,适应变形能力强南北方均可采用,特别是北方冻胀变形较大的地区效果理想 五、实习总结 此次教学实习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习的沥青混凝土防渗防渗能力强,适应变形性好,造价与混凝土相近冻害地区,且附近有沥青料源的渠道11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地和要求。为我们

16、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通过这次校外的农田水利实习,使我们对水库以及灌溉系统有了一次较全面的感性认识,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如何充分灵活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教学实习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机会。我们走出课堂,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农田水利工程应用实例。在短短的几天中,使得同学们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特别是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大力推广,并且对其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对于从事水利工程工作者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作为将要走出学校的学生来说,更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加强实践和设计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将来的发展,使自己在此领域内也有所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