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149506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芜申线(南京段)航道整治工程 QL1 标段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单位:中铁六局集团芜申线(南京段)航道整治工程 QL1 标段项目经理部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编制日期: 2目 录一、编制依据.4二、桥梁工程概况.52.1 工程概况 .5 2.2 主要设计标准 .5 2.3 地形地貌 .6 2.4 工地地质特征 .6 2.5 气候条件 .7三、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7四、安全评估内容.74.1 总体风险评估 .7 4.2 专项风险评估 .9 4.2.1 施工作业分解.10 4.2.2 风险源检查.10 4.2.3 风险源辨识.14 4.2.4 一般风险源风险评估.14 4

2、.2.5 重大风险源风险评估.15 4.3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18五、风险评估结论.243概 述此次安全风险评估根据“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 (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组织编写)的要求,由“芜申线(南京段)航道整治工程QL1 标段项目经理部”组织,并负责收集、整理、提供资料,由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参加评估人员参与,共同完成了“芜申线(南京段)航道整治工程杨家湾老闸桥”工程的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通过评估小组成员的认真讨论、听取项目部评估领导意见,采用风险指标体系法定量评估,确定“芜申线(南京段)航道整治工程杨家湾老闸桥”总体风险等级为 III (高风险);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

3、合的方法,对各分项工程、大型施工设施等重大风险源进行评估,确定了专项风险等级,制定了施工控制措施。采用定性估测法,对一般风险源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危害因素、事故类型。并依据交通运输部下发的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进行编辑,特制定了本项目桥梁工程的防控措施。4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芜申线(高溧段)航道整治工程桥梁项目 WSNJ-QL1 标段施工招标文件; (2)芜申线(高溧段)航道整治工程桥梁项目 WSNJ-QL1 标段施工合同协议书; (3)芜申线航道桥梁工程勘察设计 WSX-SJ-QL1 合同段施工图设计;(4) 芜申线现场指挥部

4、管理制度汇编文件 ;(5) 2011 年江苏省进一步推进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平安工地”建设暨开展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6)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 (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组织编写) ;(7) 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8)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 (9)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探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桥梁工程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安全、保工期、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二、桥梁工程概况二、桥梁工程概况 2.12.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新建芜申线(

5、南京段)航道整治杨家湾老闸桥工程,位于芜申线航道高淳县官溪河段杨家湾村;原有杨家湾老闸桥下游 40 米处。杨家湾老闸桥位于老的杨家湾船闸上,跨越原航道及闸区,顺接两岸堤坝。原桥为全宽 4.4m 的人行桥,上部结构为 10m 跨的钢筋砼 T 梁,全长 54m。老桥1973 年建成,10m 的净空已不能满足航道的要求,因船闸改迁,航道改移,拟5拆除老桥。新桥纵断面受通航净空控制,为避免拆迁,方便交通,拟与两岸堤坝道路平交,新桥位于老桥下游 40m,跨越等级航道及多个河塘,与两岸现有道路相接。芜申线规划航道等级为三级,通航净空为(607)m,规划河口宽 70m,沿原河道向北侧拓宽,老桥需拆除重建。路

6、线与河道夹角约为 88.1,最高通航水位+12.10m,本桥起点至 K0+075.176 位于 R=150m 的右偏圆曲线上,K0+075.176 至桥梁终点位于路线直线段上,曲线段设置 1.0m 的加宽,起终点分别接相交道路,平交处桥梁宽度根据平交要求设置变宽。跨径布置:(416)m 现浇板梁+(825)m 预制空心板梁+(48+80+48)m 变高度预应力砼连续箱梁+(625)m 预制空心板梁+(210)m 现浇板梁,桥梁全长 610.38m。2.22.2 主要设计标准主要设计标准附表 2-1 主要技术标准项项 目目技技 术术 标标 准准汽车荷载等级公路-级路基宽度8m桥面宽度与路基同宽,

7、净-7m设计洪水频率1/100通航净空607.0m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环境类别类环境坐标系1954 年北京坐标系 3 度带坐标高程系吴淞高程系2.32.3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拟建桥址地貌类型属湖积平原,桥址区内有大片鱼塘,地形有较大起伏,高差变化较大,孔口标高 4.0914.21m,相对高差 10.12m。2.42.4 工地地质特征工地地质特征建桥址地貌类型属湖积平原,桥址范围内地层分布较均匀,上部存在软土层,下伏岩面起伏不大,属于抗震不利地段;桥址内无未见任何断裂活动的迹6象,本区域属地质构造较稳定区,地基稳定性较好,适宜本工程。 桥位区揭露的地层划分层素填土:零星分布,工程地质性质差;

8、1 层塘泥土:仅在鱼塘钻孔中揭露,工程地质性质差;层黏土层:仅在 B1 揭露,可塑,工程地质性质一般;层淤泥质粉质黏土:流塑,工程地质性质差;层淤泥质黏土:软流塑,工程地质性质差;层黏土:可硬塑,工程地质性质较好;层粉细砂夹角砾:饱和,密实,工程地质性质较好;层强风化泥质砂岩:遇水易软化,手捏易断,工程地质性质一般。2.5 不良地质现象桥址主要特殊性岩土有填土、软(弱)土,根据现场调查不存在滑坡、泥石流、崩塌等不良地质灾害现象。 (1)填土 桥址区主要分布的填土层为素填土:灰褐、灰黄色,湿,松散,含石头、砖块等,夹少量植物根系,以可硬塑状粉质黏土充填,揭示层厚 2.804.00m;1 塘泥土:

9、灰色,流塑,含腐殖物、少量石子,该层仅在 B3、B4 钻孔中揭露,层厚 1.201.30m,该层主要存在鱼塘底部。 (2)软(弱)土 桥址区主要特殊性岩土为软(弱)土,主要为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及层淤泥质黏土。2.52.5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本标段所属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 1200 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 15.4C,年极端气温最高 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 1106 毫米。春季风和日丽;梅雨时节,又阴雨绵绵;夏季炎热,秋天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南京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四时各有特色,皆宜旅游。洪涝、干旱、暴雨、连阴雨、台风、高温、强对流天气(雷暴

10、、飑线,冰雹等) 、寒潮、低温、霜冻、大风、雾等灾害时有发生。三、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三、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根据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结合我标段工程实际情况,7“芜申线(南京段)航道整治杨家湾老闸桥工程的风险评估程序为:(1)对施工阶段的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对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值。(2)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主要风险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3)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或措施。评估实施前,评估小组收集整理并分析了工程相关数据,包括工程背景、施工图设计文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评估小组进行了现场勘察,与工程技术相关人员进行座谈,开展

11、风险源辨识,形成风险源辨识清单,运用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评估方法对本桥总体风险及专项风险进行评估。“附件一 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流程图” 。四、安全评估内容四、安全评估内容 4.14.1 总体风险评估总体风险评估根据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的表 1(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总体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评估,总体风险评估针对主要考虑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度。1)建设规模:芜申线(南京段)航道整治杨家湾老闸桥工程设计总长为610.38m,桥梁总长 L1000 米;综合考虑我施工单位建设水平等因素,我项目评估小组认为:相比同类型桥,此桥单

12、孔跨径较大,判定 A1=3。2)地质条件:杨家湾老闸桥桥址范围内地层分布较均匀,上部存在软土层,下伏岩面起伏不大,属于抗震不利地段,桥址主要特殊性岩土有填土、软(弱)土,根据现场调查不存在滑坡、泥石流、崩塌等不良地质灾害现象。该桥跨越芜申线航道呈”V”字型,根据桥位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地下水位比较浅,评估小组认为:本工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对桥梁施工的整体影响较大,综合以上因素,判定 A2=2。3)气候环境条件:标段所属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 15.4C,年极端气温最高 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81106 毫米。评估小组认为:次区域极端气候事件发生

13、概率极小,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综合以上因素,判定 A3=1。4)地形地貌条件:拟建桥址地貌类型属湖积平原,桥址区内有大片鱼塘,地形有较大起伏,高差变化较大,孔口标高 4.0914.21m,相对高差 10.12m。评估小组认为:本桥地形地貌条件一般,为给工程增加施工难度及安全风险,综合以上因素考虑,判定 A4=2。5)桥位特征:新建桥址为杨家湾老船闸上,勘探期间实测水面高程为 7.688m7.745m,水深约 2.303.30m,河底塘泥厚约 1.201.30m。评估小组认为:交通及水位变化不大,单对工程施工存在一定影响,综合以上因素,判定 A5=3。6)施工工艺成熟度:根据地质情况,且水位较浅,采用机械钻孔进行施工,墩身为圆柱墩,桥梁上部为盖梁施工,主桥为悬浇梁悬浇,引桥为预制梁,然后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