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世界主要国家近期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及政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148546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世界主要国家近期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及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世界主要国家近期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及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世界主要国家近期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及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世界主要国家近期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及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世界主要国家近期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及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世界主要国家近期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及政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世界主要国家近期应对气候变化目 标及政策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 滕云燃料占总燃料消费的比例不低于10;能源效率将提高20。一、前言英 国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目标,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制定并实施了直接针对温室气体 减排的气候变化政策。同时,一些重要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也为 应对气候变化开展了积极的研究,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的工作 重点。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涉及能源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 策、环境政策等多个方面,影响到经济、社会、能源、环境、 贸易、科技、外交等不同领域,并可能带来严重的政治、经 济、社会和发展问题。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时,可以参考其他 国家的成熟经验

2、,并根据自身国情加以改造和创新,制定出有 效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为了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目标,英国政府提出 了气候变化税(Climate Change Levy),自2001年4月开始在非 民用能源用户中征收。2008年英国率先颁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项立法气候变 化法,系统规定英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制度框架。同年, 英国批准了气候变化法案(Climate Change Act),这使英 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写进法律的国家。按照 该法律,英国本届及下届政府必须致力于削减二氧化碳以及其 它温室气体的排放,到2050年达到减排80%的目标。英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主要包括对企业

3、的约束和激励政 策、节能和开发新能源政策、针对家庭减排的激励政策。2006 年起英国碳信托公司(Carbon Trust)开展了“碳削减标志计 划”,成为开创低碳产品认证的先锋。2008年10月英国标准协 会正式发布了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估 规范(PAS 2050:2008)。目前很多国家或私人企业所进行的产品碳排放评估活动在不同程度上参考了该标准。二、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及组织的目标和政策欧 盟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一直持积极态 度,较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及法律,主要集中于提高能源效 率、促进开发可再生能源、实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等领域。2005年1月1日,欧盟启

4、动了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目前 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贸易市场。2008年12月,欧盟首脑会议通过了气候行动和可再生能 源一揽子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20-20-20”行动, 即承诺到2020年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若达成新的国际气候协议(其他发达国家相应大幅度减 排,先进的发展中国家也承担相应义务),欧盟则承诺减少30%;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比例达到20,运输部门中生物质德 国德国应对气候变化主要通过立法手段:2003年颁布了可 再生能源优化法,2004年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修订案, 根据此法,到2020年,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20%。

5、德国联邦政府出于“应对气候变化和维护能源安全”两个 目的,于2007年通过了“能源利用和气候保护一揽子方案” 。 该方案是德国政府气候保护政策的指导性文件,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技术、制定法律、开展合作等29项具体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能源效率和促成可再生能源的更广泛的利用。在气 候保护方面,方案最主要目标之一是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40%。日本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体系较为完善,包括综合性法 律、专项法和相关法。综合性法律是l993年11月制定的环境 基本法;专项法是1998年10月通过的地球温暖化对策推进 法;相关立法主要是一系列利用能源方面的法律,包括能 源政策基本法、

6、关于促进新能源利用的特别措施法、日本电力事业者新能源利用特别措施等。为了减少二氧化 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日本政府针对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燃烧后排放二氧化碳的化石燃料从2007年1月起征收环境税。法 国2000年法国颁布了控制温室效应国家计划,提出目 标:在20082012年期间,将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六种温室 气体的排放总量限制在1990年的1.44亿吨以下。2005年法国发 布了法国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将气候变化风险的科学评估 与实施适应行动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设立了四个总体目标: 优先考虑公共安全与健康,保护人员和物品;考虑社会各方面 问题,在风险到来之前缓和不平等现象;降低成本并使收益最 大化

7、;保护自然环境。印 度印度气候变化的国家行动计划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印度政 府于2008年6月30日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印度 还针对森林保护、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制定了新森林法、电力法案和能源法。 印度政府认为温室气体减排能否成功、最核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能源的有效利用上。印度中央电力 监管委员会(CERC)于2010年1月推出了一套针对国内可再生 能源交易的全新政策,为印度打开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碳交易市 场,这一政策的实施能够切实提升印度利用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的比例。美 国美国是唯一未签订京都协议书的发达国家,但奥巴马 政府就职后,气候变化成为奥巴马政府内外政策

8、中仅次于推动 美国经济尽快复苏的优先议程。2009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 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表明美国的气候政策迈出了积极一 步。该法案内容主要包括:确立“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清 洁能源条款、能效标准、建设碳捕集与封存设施以及其他条 款等。其中设定了碳减排目标,相对于2005年的排放水平,到2020年削减17(相当于1990年水平削减3.2),到2050年削 减83(相当于1990年水平削减80.2) 。美国在州一级层次上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较为积极。加 州、缅因州等20余州都采取了自愿行动,提出了削减温室气体 的控制目标。例如:2006年加州通过了一项名为AB32的全球 温室效应治理法案,规

9、定到2020年加州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 减少25%,控制在1990年的排放水平。根据清洁空气法案,EPA在其框架内对美国的温室气 体减排进行监管。EPA已经建立了强制性的温室气体报告条例 制度,设定了排放源的监控要求和年度报告时间限制,报告将 涵盖超过13,000家排放单位,其排放量约占美国GHG总排放 量的8590%。此条例仅规定了报告要求,并无控制或使用要 求,其目的旨在收集精确的、实时的温室气体信息,为未来的政策决策提供指导。国际标准化组织在2009年第四十届世界标准日上,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信联盟(ITU)联 合提出的世界标准日主题为“标准应对气候

10、变化”。国际三大 标准组织希望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 动节能减排,为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系统地提供解决途径。国 际标准化组织提供应对气候变化标准化解决方案有:监测温室 气体排放,设计制造高能效的建筑,推广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 的新技术等。其中,IEC在20102030年应对能源挑战白皮书中提 出,为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能源与电力工业 正在发生持续深刻的变革,降低人均能源消耗量与降低单位能 耗CO2排放量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IEC将在制定能效衡量标准方面继续努力,作为确定基准、能源审核及合格评定的基 础;同时在减低电力能耗方面,将通过分析能源链不同环节提 高能效和

11、减少CO2排放量的方法及其潜力,提出整体能效解决 方案智能电气化。日 本日本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首先是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由增加尽快转为减少,在此基础上努力达到在京都议定书 中所承诺的20082012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6%。中 国2009年11月中国政府根据国情,主动公布了至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标, 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在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首次将温室气体减排指标列入 了约束性指标: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降低16%,单位 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降低17%,这相当于相对于2005 年,

12、能源强度下降32%,碳强度下降33%。中国坚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坚持“共 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京都议定书没有规定发展中国 家量化的减排任务,但中国一直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制定 了一系列气候变化行动计划,制定了“十一五”节能目标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 报告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制定了中国应对 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发表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 与行动白皮书。在立法层面,中国已经进行了节约能源法、可再 生能源法、循环经济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 法、草原法等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能源立法与环境立 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法和节约能源法在发展可再生

13、能源等清洁能源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目前,中国正在研究制定专门的气候变化法。欧盟和美国等国家开始设立的“碳关税”和“碳标签”制 度,以减少温室效应为理由,在国际贸易中设立新的壁垒, 用技术手段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为本地区、本国的 工业提供保护。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政策分析IEC认为电能是最易控制的能源形式,易于控制、没有重 量,易于输送和配置。在用户端比多数能源更为清洁,同时也 可以清洁生产。它代表着最有效的能源生产和能源模式。因 此,IEC的下阶段工作重点将专注于在电能生产和使用过程中 减少CO2的排放,主要措施为加强与政府、公众及其他组织间 的联系、在电力能效、最佳节电方

14、案、新能源及智能电网、电 能管理等方面加强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要成功应对气候变化,有赖于工业和其他行业完成本国 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及减排目标的能力,ISO认为,国际标准和 标杆对于排放量的可比性与有效交易是一个必要的基准。ISO 将致力于制定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测量、核查及确认的成套 标准,为现行和新兴的排放交易方案及信任机制提供基础。此 外,ISO将来还可能会为钢铁、水泥生产和其他典型行业制订 与通用标准框架一致的新标准,来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测 量和报告提供必要而具体的指导。ITU与全球电子可持续性计划(GeSI)近日联合发布了一 份有关如何利用ICT 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报告,其中提出IC

15、T 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是一种独特的强大工具,能帮助所有领域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在气候科学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因此,ITU号召各国把ICT 纳入各自的国家级气候变化缓 解计划,并将对ICT对气候的影响展开评估,目标是制定标准 化的通用方法,以评估ICT领域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以及ICT 协助其他领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况。三、相关政策的影响及建议主要发达国家的政策分析在当前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导的条件下,如果能源消 费结构不改变,很容易发生能源危机。即使没有全球气候变化 这一趋势,对于传统能源消费量巨大的发达国家而言,节约能 源和开发可再生能源也会成为不可避免的研究和发展热点。同

16、 时,减少传统能源使用也是二氧化碳排放最直接的减排方式。 因此发达国家出台的法律和政策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由发达国家开始倡导的“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将带来一场 新的工业革命,可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向发达国家(尤其是欧 盟国家)提供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大量就业岗位。当然,在发 展中国家(如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也可以帮助解决传统产业 转型带来的劳动力再就业问题。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能 源消耗。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中国家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 舆论压力,这些压力可能会上升为外交压力。在气候变化国际 谈判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谈判,也是发展中国家是否妥协、是否牺牲发展速度的较量。同时,对我国的政策产生的影响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了明确的温室气体减排目 标,为在国际谈判中占领主动,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我国 也提出了减排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十二五”期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