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的临床检查方法有哪些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33553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血管瘤的临床检查方法有哪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肝血管瘤的临床检查方法有哪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肝血管瘤的临床检查方法有哪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肝血管瘤的临床检查方法有哪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血管瘤的临床检查方法有哪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肝血管瘤的临床检查方法有哪些肝血管瘤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病情发展缓慢,多数通过肿瘤本身的不断扩张的血管腔而增大,不像恶性肿瘤那样呈扩散性生长。肝血管瘤本身不会分裂癌变,多数预后良好。接下来我们看看肝血管瘤在临床上有哪些诊断方法。肝血管瘤1.肝血管瘤破裂:可引起急腹症或内出血症状。2.血小板减少症和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少数病人常因凝血机制障碍而引起此症。3.肝脏肿大:血管瘤长大时会引起肝脏肿大。4.肝囊肿(注:【肝囊肿】单纯性肝囊肿为先天性、非遗传性肝内囊性病变。囊腔通常不与肝内胆管系交通,囊肿是由上皮细胞排列组成的闭合腔隙,内含液体,可为单发性或多发性。):约 10%的病人可并发肝囊肿。诊断依

2、据: 影像学检查(如 B 超、CT 及 MRI)是目前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途径。 x 线平片检查无多大的意义,只有巨型肝血管瘤才会显示右膈肌抬高,消化道气体受压改变,而且无特异性,当肿瘤出现钙化时才会考虑到肝血管瘤的可能。1.B 超显示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占位伴有后方不甚明显的回声增强效应。简单易行而无刨伤性,属首选影像学方法。B 型超声可检出直径2cm 的肝血管瘤。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占位伴有后方不甚明显的回声增强效应。但大多数小血管瘤为强回声,瘤体直径多5cm)则表现为内部高低混杂回声,边界不整,形状不一,此为瘤内有纤维性变、血栓形成或坏死所致。有时肝癌也可有类似图像,因此需做其他影像学

3、检查加以鉴别。2.CT CT 平扫下肝血管瘤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灶,可多发或单发。绝大多数密度均匀,边界清楚,脂肪肝内血管瘤密度较高。瘤内机化较多时呈星状或裂隙状低密度,有时瘤内可显示不定形钙化。瘤体直径5cm 时,肝叶有明显的变形,表现膨胀性局限性突出,边缘光滑整齐。CT 增强造影对肝血管瘤的定性有很大的帮助,尤其在与肝癌的鉴别上,肝血管瘤与肝癌在平扫图像上多表现椭圆形低密度影,二者 cT 值(P0.05)亦无鉴别意义,因此增强检查必不可少。根据血液在肝血管瘤中的特殊变化,两快一慢的 CT 增强扫描技术是诊断肝血管瘤的必要检查手段。肝血管瘤的 cT 增强特征表现为: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

4、化与同层之腹主动脉一致;增强区域呈进行性向心性扩展;延迟(5min)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充填,再延迟 1h 后病灶又恢复到平扫时之低密度,有学者把这种征像简称为肝血管瘤特有的对比剂快进慢出表现。而肝癌的 cT 增强表现为快进快出的特有 CT 征像,即为早期(动脉期)整个病灶达到均匀或不均匀之高密度,随后迅速下降与密度上升的肝实质密度接近,2-3min 肝实质 CT 值开始下降与继续下降的病灶密度接近,从而出现两次等密度交叉征,然后对比剂迅速排出,恢复到平扫时的低密度影。肝转移瘤则多发于中老年患者,有原发病史。在 CT 增强早期。其边缘或整个病灶出现明显强化。但在肝门静脉期对比剂基本排出,有的可有牛

5、眼征,延迟扫描病灶呈低密度,很少出现等密度充填,可与肝血管瘤相鉴别。3.MRI MRI 对本病具有特殊的诊断意义,不会遗漏较小的病灶。T1 弱信号,T2 高强度信号,是鉴别肝癌的重要指征。T2WI 表现为特征性的灯泡征样高信号,如静脉注射钆螫合物(Gadolinium chalate)增强扫描可查及直径1.5mm 的血管瘤,并能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时间的延长是成人肝血管瘤的特征,对儿童则提示血管瘤内无血栓形成。应注意的是,源于胃癌、肉瘤、类癌的肝内转移灶可呈均匀高信号,即所谓灯泡征。与肝血管瘤极为相似,此时需结合临床病史、肝血池显像、肝动脉造影和肝细针穿刺活检等加以确诊。4.动脉造影肝血管瘤动脉

6、造影是肝血管瘤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之一。因为海绵状血管系由扩大的肝血管窦构成,对比剂进入肝血管窦后密度呈很高的染色,形似大小不等的小棉球或爆米花,瘤体巨大的则出现树上挂果征。动脉期很早出现,持续时间长,可达 20s 甚至更长,即早出晚归征,非常具有特征性,与肝癌典型的快进快出区别明显。巨型血管瘤同时还显示被推移的肝动脉。当用数字减影进行造影(IA-DSA)时,上述的早出晚归征更为清晰。5.放射性核素显像同位素标记红细胞肝扫描对诊断血管瘤具有高度特异性,国内外已公认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肝血流.血池显像方法对肝血管瘤的诊断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诊断本病的最佳方法。SPECT 的检

7、查特点是除显示病变的形态外,还能反映病变的生理功能。肝血管瘤胶体显像表现为放射性缺损区。这是非特异性的,只能发现病变。而 99mTc-RBC 肝血流血池显像的显像剂是标记红细胞,肝脏血供丰富,肝小叶血窦中含有 250300mL 血液,血管瘤由血窦构成,含有大量血液,其单位体积的血容量大于其他肿瘤,亦高于正常肝组织。静脉注入 99mTc-RBC 经过一定时间与原有血液混均匀,可显示放射性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血管瘤影像,这种过度填充的特点,即为肝血管瘤的特异指征,其他任何占位性病变均无此特点。 此外,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肝血管瘤患者一般病程较长,全身状况良好,肝功能绝大多数均在正常范围内,很少伴有肝炎及肝硬化病史,血 AFP 均为阴性。总之。肝血管瘤经上述两项以上影像学检查有典型表现者即可诊断,无需再做进一步检查。影像学诊断首选 B 型超声。次选 MRI、多期螺旋 cT 或同位素标记红细胞扫描,大部分病例均能得到确诊。肝血管造影不列为常规检查项目,常作为术前了解血管瘤与肝脏血管的解剖关系。或对一些诊断不明的病例,作必要的补充。个别诊断疑难者,可考虑肝细针穿刺或腹腔镜直视下穿刺活检。温馨提示:温馨提示:肝血管瘤的诊断方法需要借助先进的仪器,确诊后的患者务必去正规、硬件实力雄厚的医院检查,以免由于设备落伍导致诊断结果的偏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