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民俗文化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066316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楼梦中的民俗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红楼梦中的民俗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红楼梦中的民俗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红楼梦中的民俗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红楼梦中的民俗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楼梦中的民俗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楼梦中的民俗文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楼梦与民俗文化 红楼梦 “所属时代”为 18 世纪中叶的清朝。清朝,既是封建制度的延续,又是它 走向崩溃并最终灭亡的一朝。从这一历史视角来观察、探讨,清代的民俗事象就不仅具有 民俗的神秘性、地域性、民族性等共有的特点,而更有独特之处。 精彩专题:梦魂绕千古,悠游红楼梦19 世纪中期,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史学家丹纳曾经说过:“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 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 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这一点已经由经验证实;只要翻一下艺术史上各 个重要的时代,就可以看到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情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1丹纳的

2、这一精辟见解,虽然当时是就绘画艺术而言,但作为一种艺术理论的概括,它 对作为“艺术品”的小说的“解释” ,是具有同样理论意义的。 所以当我们研究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时代精神”的同时,就不能忽视它“所 属时代”的“风俗概况” 。因为, “风俗”2(或称为“民俗” )同样是“决定” 红楼梦 成为千古不朽的古典名著的“基本原因” 。 一、清代的民俗及其特征 红楼梦 “所属时代” ,即 18 世纪中叶的清代社会。要了解这个时代的“风俗概况” , 首先就要明晓清王朝建立的一些过程和它的社会成分的构成。 历史学家告诉我们:朱明帝国末年,正当“天崩地解” ,先是李自成率领农民大起义以 势如破竹之势攻入北京

3、城,后是发源于我国东北白山黑水间的少数民族满族,经过缓 慢的发展建立起后金政权,在辽东一带攻城掠地,打败明王朝的防御军队,逐渐向山海关 一带逼近。1644 年,当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浩浩荡荡开进北京城,推翻明王朝的时候,后 金政权在汉族地主阶级的勾结下打开了东部防线的山海关大门。不久,满洲贵族统治者打 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城,建立起以满洲贵族为最高统治者的清王朝,是为清 代之始。清王朝,既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延续,又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崩溃瓦解、最终 走向灭亡的一个王朝。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生活文化事象。 由于它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受到时代、地域、民

4、族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清代的中 国民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必然在巨大的社会变动之中受到它赖以生存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条 件所影响并发生变化。从这一历史视角来观察、探讨,清代的民俗事象就不仅具有一般民 俗的集体性、变异性、神秘性、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等共有的特点,而且还出现了一 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特点。这些新的特点概括起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民俗的民族性方面,满汉民族相互交汇,互相吸纳,走向融合。满洲贵族统治集 团入主中原以后, “从龙人关”的满洲军队、家属,除一部分定居北京以外,还被派驻到许 多重要的城防地区,例如浙江的乍浦、广州、扬州及西部边陲,都有满洲旗士兵驻守。数 以万计的满

5、族人,将满族的民俗民风带到全国各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无处不有。 清初期,最高统治者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皇帝,对满族军民保持古朴的民风民俗都 极为重视,三令五申不准满汉通婚、讲满语书满文,甚至开设官学、宗学,以强化满族意 识,防止“汉化” 。统治者的政令、谕旨,在今日故宫“清代档案”中可以找到大量的例证。 对满族是一套,对汉族则采取两套做法:一是以开科取士网罗汉族知识分子,大唱“满汉 臣工为一体”的高调;另一方面对汉民男子强迫“易服蓄发留辫子” ,对具有反抗意识的汉 族知识分子实行严酷的文字狱,镇压反清志士。因此,这一时期的满汉民族杂处、交汇, 各行其俗,互不相扰。但是,随着大清平定三藩之乱,

6、社会逐渐走向安定并进入繁荣时期 后, “汉化”的潮流势不可挡。出身于满族家庭的王公贵族首先以说汉语、穿汉服、看汉戏 为时尚,竞相仿效,防范“汉化”的大坝也就开始坍塌了,这时实际上是满汉民俗互相吸 纳。到了乾隆中期以后,满族人的“汉化”成为大势所趋了。特别是在北京,满汉风俗的 融合形态更为明显,其痕迹在今日老北京人的品质、性格、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乃至服 饰衣着、节日礼仪诸方面还深刻地保留着。人们常谓“京味”小说,实质上是满汉文化 (包括民俗文化)融合的产物。 2.南北民俗的互动与融合。民俗有鲜明的地域性,南北地域不同,出现北方的粗犷、 南方的柔弱等多方面的差异性。清代伊始,满洲八旗军队南征北战

7、,北方的民俗随着征战 的部队和家属传到了南方,使南方的民俗逐渐揉进了北方的风格。这仅是南北民俗互动、 融合的一个方面,而且早已有之。清代为了发展经济,开通南北大运河,作为南北贯通的 主要通道,商贸往来日繁,文人不断北上参加科考,又将南方民俗带到了北方,这是南北 民族融会的第二条渠道。第三,康熙、乾隆两帝喜欢出游,祖孙数次南巡,对南北民俗的 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南方的戏曲、饮食、园林在这两代皇帝时期不仅被带进了京 城,而且真正达到了“开花结果”的目的,使北京城呈现出南北民俗大融合的新景象。 3.西学东渐,中外文化碰撞,外来民俗文化渗透到华夏民俗之中。自汉唐以来,外来 民俗文化一直不断地输入

8、中国,为古老的华夏民俗文化所吸纳。例如,印度佛教的传入, 日本、朝鲜僧人、留学生的来华,丝绸之路的贸易,大量传教士的传教活动,无不为华夏 民俗文化注入新的内容。时到明朝中后期,郑和七下“西洋” ,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新时期。 待到清中叶,从宫廷内部到民间大众,都能接受西方文化的沐浴。西方民俗的渗透力已穿 过那座古老的城墙,在中华大地上扩散。 从上述三个方面,人们可以清楚看到:清代的民俗所具有的典型性,亦即多元性是前 所未有的。例如,元朝也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同样定都北京(元大都) 。但是,元代的 中国民俗特征却不像清朝那样明显。究其原因:元朝历史短暂,蒙古族大军南征北战, 始终没有出现一个较长

9、时间的“稳定期” 。或许由于这个原因,尽管蒙古族军队把自己的民 俗民风带到东南西北,四方传播,但却没有产生有力的影响和被吸纳;元朝统治者缺乏 对汉文化的认同感,残酷的攻掠激起了汉族地主阶级和普通大众的普遍恶感,所以蒙古族 的民俗文化也遭到广大汉民族的拒绝吸纳,更谈不上“融合”了。在这两点上,满族统治 阶级初期走了同样的路。但满族统治者待天下稍定之后,很快改弦更张,对满汉文化(当然包括民俗)采取“双轨制” ,走向满汉“一体”之路。所出版的书籍“满汉对照” ,称作 “合璧” ,在饮食方面有了“满汉全席” 。凡此种种,恐怕也是满洲贵族为什么会以一个少 数民族统治中国达三百年之久的一个原因。对此,我们

10、在研究清代的中国民俗文化时,应 该特别注意,并给予实事求是的科学“解释” 。 有人把清代的中国文化说成是满族文化,或是把满族文化说成是清代的中国文化,这 都是错误的。以民族而言,清代的民俗既不是单一的满族民俗,也不是单一的汉族民俗, 即使在北京城也是如此。例如,蒙、回、藏等少数民族民俗也渗透和影响着中原汉民族的 民俗。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这一时代的中国民俗文化受到满族民俗的影响较大、较多、 较深。反之,这一时代的汉民族的民俗对满族的民俗的影响也较大、较多、较深,这都是 历史事实。 总之,综观这一时代的中国民俗文化的构成是极为复杂而丰富的。它既有中国民俗构 成、发展中的共同性,又有它所处历史时代

11、的特殊性。伟大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这部 伟编巨制中对这一时代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作了充分的、艺术的展示,被誉为 18 世纪中 叶中国封建社会的风俗画卷。他为我们后人了解和认识这一时代的风俗民情的全貌,提供 了一面珍贵的“风俗宝鉴” 。 二、 红楼梦中的民俗描写与特点 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 红楼梦中的民俗描写,蕴含的民俗文化之丰富,具有典范 意义。 翻开红楼梦 ,民俗风情扑面而来:从“女娲补天”的神话到“绛珠还泪”的传说; 从冷子兴酒肆演说荣国府到林黛玉别父进京都;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到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从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到贾元春省亲大观园;从品茶栊翠庵到寿怡红开夜宴;从“拣佛豆” 、 “结寿缘

12、”到群芳“放晦气” ;从傻大姐误拾“绣春囊”到抄检大观园,回回可以找到民俗 事象。在红楼梦中每一个动人的故事中,曹雪芹都把民俗事象作为一种背景,作为一 种烘托,揉进艺术的构思之中。一部红楼梦大辞典 ,就是一部红楼梦的民俗描写的 最有力的证明。试看红楼梦大辞典开列的细目:语词典故、服饰、器用、建筑、园林、 饮食、医药、称谓、职官、典制、礼俗、岁时、哲理宗教、诗歌韵文、戏曲、音乐、美术、 游艺、红楼人物(命名) 、文中人物、地理,等等,共 21 项。3在这众多的门类中,又有 哪一门类中没有民俗的内容呢? 红楼梦中的民俗描写,数量之大、范围之广、描摹之细,独秀于林。正因如此,我们简直无法在这样一篇论

13、文中一一细述。但为了说明本文的意旨,又不得不撮其要者列十例,以窥一斑。 1.小说开卷第 1 回讲了一段“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接着作者又讲了一个美丽的传说“绛珠还泪”。这两个神话故事,都能找到它们的所本,追根溯源又都属于“民俗”的范畴。在整部小说中,这两则神话故事是贯穿始终的两条重要线索。前者,那块补天不成的遗石是远古传下来的“石头”崇拜的风俗。它幻化为宝玉脖子上的那块晶莹的玉坠,随身而藏,是“护身符”。“石头”(玉)在,宝玉就聪明灵秀,“石头”(玉)不在,宝玉则浑浑噩噩、疯疯颠颠,最后归于青埂峰下。出于青埂归于青埂,有始有终。以往的研究中,人们没有重视,忽略了这条线索。后者,“绛珠还泪”的故

14、事,从西方灵河岸(神界)写到现实(红尘)的贾府,幻化(投胎)成林黛玉以泪水还报神瑛侍者(贾宝玉)的浇灌之恩。这则故事取之于舜死,其妃娥皇、女英哭舜而泪化斑竹的传说。林黛玉居处以竹掩映潇湘馆,以潇湘妃子为号,就是暗示这段姻缘,最终黛玉泪尽而亡,欠债的还了债。民俗(神话传说),在曹雪芹的生花妙笔下敷演出一段美丽动人的小说故事,民俗资料成为了曹雪芹创作的源泉之一。 2.小说第 2 回,作者借冷子兴之口又讲出一个刚满周岁的贾宝玉“抓周”的故事。所谓“抓周”,又曰“抓取”,这就是民俗的艺术再现。早在南北朝时期,民间就有了这种民俗活动。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风操中,已经有了“抓周”的记载。又如小说第 3 回,

15、贾宝玉与林黛玉初会时,他身上戴的“寄名锁”、“护身符”;第 8 回写到的“长命锁”、“记名符”;薛宝钗胸前挂的绣有“芳龄永继”、“不离不弃”八字的“金锁”和史湘云佩带的“金麒麟”,都属于民俗事象的艺术描写。这种“民俗”,世代皆有,清稗类钞风俗类中就作过记载。 3.小说中写了不少死人的情节,前四十回有秦可卿、秦钟、贾天祥、金钏儿、晴雯等人;中四十回有尤氏姊妹、贾敬等人;后四十回有林黛玉、贾母等人。所有这些死人的丧葬之礼,均以其人身份、地位、年龄的不同而各异。例如第 13 回秦可卿之死到第 14 回大出丧,有敲云板报丧、停灵、守孝、吊唁、择寿木、捐龙禁尉、诵经、出殡、沿路吊奠等细致的描写。这是中国

16、古典小说中写丧礼的“样板”,连今日影视剧的导演们都要作为参考之根据。 4.小说中写婚俗,以宝钗出闺成大礼、探春远嫁为典型代表。宝钗出嫁之时正值宝玉疯疯傻傻,贾府借成亲来“冲喜”,这是至今在民间尚可找到的“民俗”。在这场成亲的闹剧中,诸如找薛姨妈“议婚”、下聘礼、迎亲、“坐床撒帐”等,具按“金陵旧例”,即“金陵旧俗”。探春远嫁时,也有议婚、认亲、迎娶、拜别、上船等一系列的“风俗”规矩。这些细节,正是中国婚俗在小说中的再现。 5.具有游戏性质的放风筝、拣佛豆、结寿缘等,有原始的迷信成分。但作为一种民俗,在中华大地上传播了数千年之久。所谓“放晦气”、“结佛缘”至今在一些落后地区仍然有人在重演、在相信。 6.小说中写饮茶喝酒的场面最多,有关茶俗酒风的描写俯拾皆是。诸如以茶酒待客、赠送、论婚、作嫁妆、祭祀等等。第 41 回栊翠庵品茶一回中大写特写茶的品类、煮茶用水、茶具、饮法,还有“梯己茶”等,都渗透着民俗的意蕴。拙著曹雪芹与中国酒文化与茶香四溢满红楼对小说中的酒风茶俗作了全面的探讨,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