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和铁罐》教学设计一稿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065850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套管和铁罐》教学设计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套管和铁罐》教学设计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套管和铁罐》教学设计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套管和铁罐》教学设计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套管和铁罐》教学设计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套管和铁罐》教学设计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套管和铁罐》教学设计一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前自由读课文。上课,起立!老师好!(提醒学生不要拖长 音) 。同学们好!请坐! 一、 板书课题,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陶罐和铁罐 ,请同学们看我 板书课题。注意, “陶”字的左边是双耳旁,右边先写一个包子 头,里面是个击缶的缶字,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这个竖 不出头,最后一笔是点。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在桌子上写一遍。 转身说:铁罐我们都知道它是铁做的。谁知道:“陶”是 用土烧成的器皿。 “陶罐”就是用土烧成的罐子。相比之下,铁 罐就要比陶罐坚硬、不拍碰摔。一些。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题。为了听起来舒服,我们可以加上儿化音。 陶罐儿和铁罐儿。 齐读一遍。 二、 检查预习,由图导入,感知

2、课文: 1、课前我们都预习了课文,看一下大屏幕上的词语,自己先 读一下,不会的可以查询求同桌帮忙或翻书查看。谁愿意 读给大家听。 (屏幕出示:御厨 羞耻 流逝 覆灭 朴素 挖掘 奚落 轻蔑 骄傲 傲慢 恼怒 懦弱 争辩 谦虚 和睦相处 盛东西) 指名读 4 人,齐读。每读完一行做一个知识点的梳理。 解决“奚落”的词义:就是瞧不起,看不起。课文中是谁瞧不起谁? 铁罐比陶罐坚硬,不怕摔。 争辩的辩中间是言字旁。 2、刚才你们在读这些词语的时候,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 第一行是描写铁罐动作和神态的词语。第二行是描写陶罐 动作和神态的词语。第三行是多音字。骄傲和傲慢是近义 词。骄傲、傲慢和谦虚是反义词。

3、 随机表扬:眼力不错!预习的很扎实!你真正的把书读到心里 去了。很不错! 好,再来考考你们的眼力神!(出示:插图) 3、这幅是课文中的插图,你能告诉我,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吗?(国王的御厨。书读的很仔细,用词也相当准确。你 为什么不说厨房?厨房普通人家都有,而御厨是专门给最 高级别的人做饭的厨房。档次要比咱们普通厨房高的多。 这是谁的厨房?国王,一国之君啊。所以要用御厨。 )4、就在国王的御厨里啊,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铁的,一个是 陶的。你们猜猜看?谁是陶罐?谁是铁罐?一眼就认出来 了,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个趾高气昂、桀骜不驯 神气十足、不屑一顾、恼羞成怒、眉毛都竖成了倒八字, 轻蔑的眼神

4、,一看就是铁罐,而这个温文尔雅、谦和不逊、 面带微笑、说起话来彬彬有礼的就是陶罐。画家把他们的 神态画的多逼真啊!记住这两个罐子的模样吧,把他们得 神态记在心里,一会儿我们要想着他俩的样子去读一读, 作家笔下的陶罐和铁罐。 5、好了,现在咱们就来读一读课文,看看他们两个在厨房里 你一言我一语的,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6、学生自由读课文。 (第一次全文朗读) 7、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简练的语 言说一说。 8、看来你把课文读透了,请你用上老师这个句子再试着说说, 看是不是简炼一些。(大屏幕出示“这篇课文讲了在国王 的御厨里,骄傲的铁罐_ ,许多年代 过去了,陶罐_ ,铁罐_

5、。”) 9、好,同学们把它连起来读一下。老师跟着小声读。 10、 铁罐到哪里去了?(铁罐是什么做的?它生锈了,被氧化 后,变成了粉末,混入泥土,面目全非,消失得无影无踪。 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 11、 而陶罐呢?用书上的话告诉大家: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 美观。是啊,多美的陶罐啊!时过境迁,陶罐摇身一变, 成了古董,那可是,无价之宝!价值连城啊!这真是一个 幸运的陶罐啊!谁家现在要是有这么一个陶罐,那可就发 啦!你家有吗?你家呢?我家也没有。呵呵 12、 咱不谈你家有没有古董的事情了。言归正传。 三、 1、可就就是这样一个无价之宝,早年在国王御厨里还曾 经受到过现已粉身碎骨的铁罐的羞辱和奚落

6、。铁罐瞧 不起它。不可思议吧?铁罐为什么奚落陶罐?他又是 怎么奚落陶罐的?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读一下,相 关的段落。从第几段到第几段是讲:铁罐奚落陶罐的? (1-9) 2、都认为是在第九段,对吗?那就在她后面画上双斜线。 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就是讲现在事情了,他们发生的变化,是吧! 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1-9 自然段,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前后左右两两读。看看骄傲的铁罐是怎样奚落的陶罐的呢?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作出怎样的回应?3、学生自由读。 4、这一部分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采用了对话的 方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的。 )要想读好人物的对话, 你得自己当成铁罐和陶罐。咱们来试试,

7、行吗?看看 谁最有表演天赋。 师:先来看第一句(出课件)铁罐首先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师:你觉得怎么读,大胆地说出你的理解和看法。 生:我觉得把“敢”读重。请生读。 生:我觉得把“我”读重,把“陶罐子”读轻,请生示范读 生:我觉得读出傲慢的语气 想象刚才画面中,铁罐的那个样子谁来在读一遍。 师:“傲慢”是什么意思?谁来表演表演。 生:表演并读。 师总结:是啊,同学们一旦把书读进去了,就会有许多不同的感受, 这是真正的读书。 师:你敢鹏我吗?陶罐子!问你呢?看来你们都很谦虚!修养很深 啊! 生:自由说。 (出课件)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师:

8、陶罐不但没有生气,还(非常有礼貌) ,称呼他为铁罐兄弟,并 承认自己不敢碰他,说明陶罐非常的( )大人有大量。 铁罐是怎么称呼他的:陶罐子!(一点也不尊重他。 ) 我们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下。生:谦虚 师:请生读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铁罐见陶罐如此无能,便越发骄傲了,开始得寸进尺了。 接下来铁 罐又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课件出示,指导朗读:“我就知道你 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你说陶罐 说就说呗,话都已经很难听了,还带着轻蔑的神气?谁来表演一下。 (老师要表演出来:双手抄在胸前,眼一斜,嘴里哼出一声:哼) 想不想看老师表演一下。是这样吗? 师:对,这就

9、是轻蔑,懒得搭理你,看不起你,现在你就是铁罐,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多么看不起人的铁罐啊!你太神气了!你真是个骄傲的铁罐! 我要是陶罐,听了它这番话,一定会暴跳如雷,大声的对她说: “你怎么可以这样羞辱我呢!你要尊重我。太不像话了!”笑我啊! 你们要是陶罐会怎么样啊? 生:交流,是啊,面对一次一次的羞辱怎么可以再忍啊! 你们会怎么样? 师:咱们来看看,面对这一次羞辱,陶罐是怎么说的,引读“我确 实不敢碰你,但(生齐读)并不是懦弱。陶罐开始为自己争辩了。 给铁罐讲道理!(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用来 相互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 师:陶罐说完了吗?没有。还没等

10、陶罐的话说完,铁罐就已经(生: 恼羞成怒了,恼怒了)你要是铁罐会说些什么?住嘴!丑陶罐,你 凭什么说我!你一碰就碎,哪有资格说我啊!你自不量力,你还是 好自为之吧! (出示课件) “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 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铁罐已 经丧失理性了,疯了,是吧!对陶罐大吼大叫的。你说这是一个什 么养的铁罐啊?谁来读一下这段话。 生:读 师:好一个满脸怒气的铁啊!离你远点,简直是个小炸药包啊! 会读书的孩子不但会从声音上让我们体会到铁罐当时的神态,还可 以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 生:表演读 师:面对恼羞成怒的铁罐,陶罐又说出了这样一番话。陶罐

11、说依然 是心平气和的说(生读) “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 什么可吵的呢!” 师:你觉得这里可以填一个什么词最适合,陶罐的说话语气。 面对一次次的奚落,他竟然还能如此心平气和?你说,这是一个什 么样的套管啊?(大气、善良、有度量、不和小人一般斤斤计较、 他能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能看到别人的有点和缺点。 ) 师:铁罐和陶罐会和睦相处吗?这只是陶罐的一厢情愿。看看铁罐 是怎样想的吧! 生:读“和你在一起” 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 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陶罐不屑一顾的说。 ) 师:。哎呀,不可救药的铁罐啊?无奈。最后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读到这,两个性格鲜明的

12、罐子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咱们来分角 色来读他们的对话,好吗?你想当铁罐就读铁罐,想当陶罐就当陶 罐。咱们一起来来读读。请同桌之间互相练一练。 生:自由练习 请同学上台表演 师:读完了,你们知道铁罐为什么奚落陶罐了吧?(板书:坚固、 易碎) 生:因为铁罐他很坚固,而陶罐很容易破碎。 师:铁罐认为自己很坚固(板书:坚固) ,而陶罐很容易碎(易碎) 。 他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人的短处。铁罐有没有自己的短处啊? (不易保存,所以最后消失的无影无踪。 )陶罐固然怕碰,但她也有 自己的长处,那就是(容易保存,所以 N 多年之后,他变成了古董, 变成了无价之宝)板书的内容。故事学完了,你们有什么话要对陶罐或铁罐说吗? 四、拓展升华总结:四、拓展升华总结:1 同学们,不管是陶罐和铁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铁罐不易破碎,但也不易保存,陶罐容易长期保存,但却很容易破碎。其实我们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那么在面对自己或他人的长处和短处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说)用一个我们以前学过的四字成语来概括,就是“取长补短”。你们还记得曾经我们学过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谚语吗,就是这个道理。(课件出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