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历史试卷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7026651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扬州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扬州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扬州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历史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扬州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历史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扬州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历史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扬州市扬州市 201220122013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历史试题高一历史试题2013.12013.1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满分为 100 分。 2.请将第卷选择题的答案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卷答案用黑色钢笔直接书写在 答题卷上的规定位置。 3.请填好自己的姓名与考号,填写不正确,视为无效。第第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5050 分)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25 题,每题题,每题 2 2 分,共计分,共计 50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分。在每小

2、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歌曲我的中国心唱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充分说明,维系广大海外华人对祖国深厚感情的纽带主要是A血缘关系 B财产制度 C宗教信仰 D政治态度2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西汉永始四年前后)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都官二”据此可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3 “王沔(mian) ,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据此判断,文中的王沔应该是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清朝人4 “生发未燥,已拜列侯

3、;身未离襁褓,业披冠带”的现象源于我国哪一项选官制度A九品中正制 B征辟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5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6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2A辛亥革命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7近代中国先后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关于下列四幅图片所代表的历史事件说法错误的是A都是社会各阶

4、级面对现实国情做出的积极反应B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进步影响C都体现了求民主、反专制的进步潮流D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8五四运动不同于辛亥革命的地方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工人阶级起了主力军作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 B C D9蒋介石曾称赞“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 ”但是,1930年后则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A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B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蓬勃发展C抗日战争的爆发 D新中国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肯定10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

5、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 ”史学家张荫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11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将革命进行到底” 。它们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A工农武装割据 B新民主主义革命C抗击外来侵略 D推翻国民政府122012 年 3 月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简称“两会” 。 “两会”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都是A通过选民选举其成员 B国家权力机关C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 D实践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13 青藏高原唱

6、响全国:“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3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 ”下列哪些事件给西藏地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共七大的召开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965 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改革开放A B C D 141980 年,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 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 ”材料表明蒋经国希望共同维护民族利益 希望实现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倾向于接受“一国两制”方针A B C D152012 年 9 月 11 日,日本政府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实行所谓“钓鱼岛国有化

7、” ,企图否定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右图政治漫画的本质寓意是A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B中日两国同处东亚不免发生摩擦碰撞C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D日本极右势力猖獗应引起世界人民的高度警惕16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的运作方式,这一做法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A B C D 17 十二铜表法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是因为 A损害了贵族的私有财产权 B有了按律判决和量刑的成文法依据 C主要是由平民参与编订 D规定平民和贵族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181688 年的“光荣革命”对英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8、A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顺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C结束了资产阶级革命 D结束了国王的政治使命 19下列关于美国 1787 年宪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B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C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国家职权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 20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君主专制”是实, “民主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充分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B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C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4D “皇帝是国家元首”21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

9、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 ”这表明A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B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C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D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22 “在革命高潮中,各种政治力量都很活跃。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并直接参加了两个群众的革命斗争,但尚无足够力量使自发的革命洪流完全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这次革命的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 ”这一“革命”是指A二月革命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七月流血事件

10、 D光荣革命23关于二战后的世界形势,有四位同学分别用带“风”字的成语概括其历史特征,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得最恰当A风雨如晦 B风云变幻 C风雨交加 D风花雪月241992 年 9 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什么答案是正确的。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25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

11、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 ”这表明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B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第第卷卷 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5050 分)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5050 分。分。2626 (1313 分)在中国有很多城市的路名承载着历史的记忆。阅读下列材料:分)在中国有很多城市的路名承载着历史的记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 中国城市众多,但是城市的路名有很多相同之处,如红旗路、解放路、三民路、中山路等。5材料二材料二 网络调查:几次变革对中国社会

12、的影响 1911 年辛亥革命 1927 年北伐战争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66 年“文化大革命” 1978 年改革开放请回答:请回答:(1)材料一中,你认为哪些路名可能会被当今中国大陆与台湾共同使用?(2 分)分别说明大陆与台湾使用这些路名的理由。(4 分)(2)你认为材料一中的路名最适合大陆哪些城市使用?请分别说明理由。(3 分)(3)你认为上述哪次变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为深刻,并说明理由。(4 分) 27 (11 分)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分)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 近现代对外关系演变历程的展

13、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近现代对外关系演变历程的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展示一展示一 近代屈辱外交篇近代屈辱外交篇1842 年,英国同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展示二展示二 现代独立自主篇现代独立自主篇20 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1954 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

14、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的回忆录展示三展示三 新时期对外开放篇新时期对外开放篇“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使人类更加和睦。”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 60 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请回答: (1)据展示一,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6(2)据展示二,20 世纪 50 年代, “中国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如何体现的?(3 分) 材料中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和 影响?(4 分)(3)据展示三,列举两个与上海有关的实例,说明中国在新时期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 的交流与合作。 (2 分)2828 (1212 分)分)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