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七)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025753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陕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七)一积累与运用(共 6 小题,计 17 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 A.伫立(zh) 睿智(ru) 招徕(li) 残垣断壁(yun) B.嗤笑(ch) 绮丽(q) 拮据(j) 相形见拙(ch) C.慰藉(j) 亵渎(xi) 恪守(k) 怒不可遏() D.濒临(bn) 匀称(chn) 缄默(jin) 回环曲折(q)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 A.针灸 秘诀 销声匿迹 直接了当 B.云霄 旁骛 痛心疾首 重峦叠障 C.赃物 震撼 悬崖绝壁 再接再厉 D.啜泣 殉职 按步就班

2、一愁莫展 3.古诗文默写(6 分) (1)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 (2) 士不可以弘毅, 。 (论语 ) (3) 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 (4)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三姑陈玉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 ) (5) ,枳花照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 ) (6) 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渔家傲 ) 4.一种意思,可以形象地表达,也可以抽象地表达,不同的表达有不同的效果。请仿照示 例,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 (2 分) 示例:形象表达:快刀斩乱麻 抽象表达:做事果断 (1)形象表达: 抽象表达:互不侵扰 (2)形象表达:眉毛胡子一把抓 抽

3、象表达: 5.名著阅读(5 分)洪教头便问道:“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柴进道:“这位非比其他的,乃是八 十万禁军教头,师父如何轻慢?”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 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大官人如何忒认真?”林冲听了, 并不做声。柴进说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 ”洪教头怪这柴进说“休小觑他”,便跳起 身来道:“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 ”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林 武师,你心下如何?”林冲道:“小人却是不敢。 ”洪教头心中忖量道:“那人必是不会,心中 先怯了。 ”因此越来惹林冲使棒。柴进一来要看林冲本事;二

4、者要林冲赢他,灭那厮嘴,柴 进道:“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 ” (1)用一句话概括与选文有关的完整的故事情节。 (1 分)(2)从选文看,洪教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 分)(3)从选文看,林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 分)二、综合性学习(7 分) 6.2012 难是农历龙年,欣逢龙年,万象更新。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如龙辇,你能再写出 两个吗?(2 分)(2)请写出两个有关龙的民俗活动。 (2 分)(3)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2 分) 上联:金龙贺喜出东海 下联: 三、阅读(共 15 小题,计 46 分) 【现代文阅读】 (共

5、 9 小题,计 30 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 (11 分) 科技使自然坦露秘密 卡罗琳.麦钱特表面看来混乱无序而活跃的自然 很快便被迫去葱郁近代的科学和技术。心灵的工具提 供建议,手中的工具给出动作,人的知识和力量汇成一体。借助工艺和人手,自然采纳了 来自人的秩序。矿工和铁匠成为探究和改造自然的楷模。他们发明了两种攫取自然秘密的 方法:一是深入自然的内部开采;二是在铁钻上锻造自然。因此,我们的科技可形象地分 为矿井和“熔炉”两大类。自然真理深埋在一些矿井和洞穴中,藏在大地的深处。科学家 就像矿工一样,借助火药、机械等发明,去思考和解释一直闭锁在自燃深处的秘密。同时 科

6、学家邮箱炼金士,勤于建造他们的“熔炉” ,这“熔炉”就是实验室。自然被强制性的至 于其中,锻炼烧出了来的“结晶物”就是知识。正在为自己羞怯的长袍被撕碎而感到悲哀 里,自然不得不坦露更多的秘密。 7.这篇文章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 分)8.文中加点词“攫取”的意思是 。加点的“其”所代表的内容是 (3 分)9.“自然被强制性的至于其中,锻炼出来的结晶物就是知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3 分)10.“正在自然为自己羞怯的长袍被撕碎而感到悲哀时,人类为获得自然最硬币的秘密欢 欣,在科学家建造的熔炉里,自然不得不坦露更多的秘密。 ”这句话有什么含义?(3 分)(二) 阅读下面

7、的文字,完成 1116 题。 (19 分) 清兵卫与葫芦 【日本】志贺直哉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 了关系。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那便是绘画。正如他过去热衷于葫芦一样,现在他正热衷着绘画 清兵卫常常买了葫芦来玩,他爸妈是知道的。从三四分钱到一毛五分钱一个的带皮葫 芦,他已有十来个了。他能够自己把葫芦口切开,把里边的籽掏出来,技巧很好,塞子也 是自己装上的。先用茶卤一泡,把气味泡干净了,然后就把父亲喝剩的淡酒装在里面,不 停地把表面擦亮。 他对于这爱好异常专心。有一天,他在海边的街上走,心里依然想着葫芦,忽然眼前 一亮,看见一件东西,

8、把他吓了一跳。原来路边背海一带都是摊户,这时候忽然从一个摊 户伸出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清兵卫把它错看做葫芦了。 “这葫芦真好!”心里这么想着, 有好一会儿没有看清楚再仔细一看,连自己也吃惊了。那老头儿昂着光彩熠熠的秃脑 袋,走进巷子里去了。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一边不住地笑着,一边跑过 了半条街,还是忍不住地笑。 有一天,清兵卫走过后街,在平时不大注意的地方,一家闭了门的住房前,有一个 老婆婆摆着一个卖柿子橘子的摊子。他发现摊子后边的店板门上,挂着二十来个葫芦,就 立刻说:“让我看一看。 ”说着走过去一个一个地仔细把玩。其中有一个,约五寸高,看那 模样是很普通的,他却喜欢得什么似的

9、。他心头发着跳,问了: “这个葫芦卖多少钱?” “看你是个小哥儿,就便宜点算一毛钱吧。 ”老婆婆回答。他喘着气。 “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去马上拿钱来。 ”急匆匆地说完,就跑回家去。 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 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还带到学校里去。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 藏在桌子底下摩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恰巧上的是修身课,所以教员更加生气。这位外来的教员,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不舒服;他是喜欢武士道 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 不怎么生气,可是对于清兵卫的葫芦,却气得连声音都抖起

10、来,甚至说:“这种小孩子将 来不会有出息的。 ”于是这个清兵卫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这时候,教员夹着一只书包来访问他的父亲,父亲恰巧不在家。 “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教员对清兵卫的母亲这样说,母亲吓得只是 战战兢兢地不敢出声。清兵卫对于这位教员的顽固,吓得什么似的,哆嗦着嘴唇,在屋角 里缩成一团。在教员身后边的柱子上正挂着许多收拾好了的葫芦。清兵卫心头别别地跳着, 怕他会注意到。 训斥了一顿之后,教员终于没有注意到葫芦,回去了。清兵卫透了一口大气。清兵卫 的母亲却哭了起来,唠唠叨叨发了许多没意味的怨言。不多一会儿,清兵卫的父亲做

11、工回来了,听了这话,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 劲揍了一顿。清兵卫又被骂做“没出息的孩子”!他的父亲还说:“像你这种家伙,赶快 给我滚蛋吧。 ” 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锤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清兵卫只是 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教员把在清兵卫那儿没收来的那个葫芦,当做脏东西似的交给老年的校役,叫他去扔 了。校役拿了来挂在自己那间煤污的小屋子的柱子上。约摸过了两个月,校役恰巧因为没有钱花,想起这葫芦,准备多少换几个钱,就拿到 附近的古董店里去看。古董店老板横捧坚捧地仔细瞧了半天,马上做出一副冷淡的神气,把葫芦向校役一推:“要卖就算五块钱吧。 ”校役暗暗吃了一惊,可是他是乖觉的,

12、连忙板起脸回答:“五块钱可不卖。 ”古董店老板马上加到了十块;可是校役还不肯答应。 结果是五十块钱成了交校役从那位教员手中好像平白地得了四个月的薪水,心里 偷偷地高兴。他当然不会告诉教员,对清兵卫也隐瞒到底。因此这个葫芦的去处,终究没 有人知道。 可是凭校役怎样聪明,也不会想到古董店老板把这个葫芦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六 百块。 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 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 11.清兵卫花一毛钱买的葫芦,最终被古董商以六百块钱的高价卖了出去,这说 明了什么?作者在文章的后面为什么要一层层的道出

13、那只被没收的葫芦的下落和价 值?( 4 分)12.文中描写清兵卫葫芦的痴迷,你认为那个地方写得最传神?(3 分)13.清兵卫制作葫芦的方法别具一格,你能介绍一下制作方法吗?(3 分)?14.结合上下文,体味下列句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4 分) (1)于是这个清兵卫的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哭一声。他脸 无人色的回到家里,靠在火炉旁边发呆。(2)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锤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清兵 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15.小说的结尾意犹未尽,清兵卫对葫芦的爱好被扼杀后,又热衷于绘画了,他 的这一新的爱好能守住吗?16.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古诗文阅

14、读】 (共 6 小题,计 17 分)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20 题。 (13 分)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 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 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 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 【注释】欺:此意为占便宜。指下文“分财力多自与” 。不以为言:不因为这些事而 又什么怨言。进:保举,推荐。合:会盟。匡:匡正,纠正。贾:做买卖。 三:多次。见:被。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 分)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 ) (2)齐桓公以霸 ( ) (3)吾尝三战三走 ( ) (4)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 ) (5)吾忽死之 18.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