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37025454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2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 2017 年四川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1.关于犯罪集团首要分子承担刑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黑社会组织的成员乙得知记者张某要揭发该黑社会组织的罪行, 便自作主张杀害了张某。事后,黑社会组织首要分子甲极力夸奖乙的行为。甲不应对乙杀害张某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B.盗窃集团的首要分子甲指示其成员实施盗窃行为。 该集团的三名成员在实施盗窃行为的过程中转化为抢劫。甲不应对三名成员的罪行承担责任C.抢劫集团的首要分子甲,事先只是确定、指示其成员实施抢劫财物的行为。一段时间后,其成员乙、丙为了勒索财物,实施了绑架行为。事后,甲在集团内部“夸奖”乙、丙的行为。时隔不久,其

2、他集团成员因为甲“赞成”绑架也实施了绑架行为。虽然首要分子甲对乙、丙的绑架罪不承担责任,但对于其他成员后来实施的绑架行为应当承担责任。D.盗窃集团的首要分子指示成员实施盗窃行为, 而没有限定盗窃的目标等内容, 集团成员盗伐林木时, 首要分子仍然对该盗伐林木的犯罪承担责任。 同样, 集团成员盗窃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首要分子也应对盗窃危险物质罪承担责任。正确答案:CD2.朱某、 鹿某事先预谋杀人后勒索钱财。 朱某、 鹿某将女大学生陈某骗至某镇大沙河边,杀害后掩埋。后以陈女被绑架为由,向其家中索款 5 万元。之后,朱某找到姐姐张某,谎称其和鹿某绑架了一人,为便于要钱,要求用张某的身份证办理一张

3、银行信用卡。张某便将本人的身份证交给了朱某。因银行要求本人亲自办理,张某又亲自去银行办理了信用卡。几天后,朱某再次找到张某,让其在信用卡里存一部分钱,以免索要来的钱数额太大存入空白卡上引起怀疑。张某便将自己的 6000 元存入了此卡。案发后三人被抓获。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朱某、鹿某、张某三人构成绑架罪共犯B.朱某、鹿某、张某三人构成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想象竞合犯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 C.朱某、鹿某二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还构成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想象竞合犯,应当与故意杀人罪进行数罪并罚D.张某与朱某、鹿某二人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犯正确答案:CD3.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

4、“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第二款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理论和上述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共犯的独立性说,甲教唆乙盗窃,乙不听教唆的,甲成立盗窃罪的教唆犯,但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根据共犯的从属性说,甲教唆乙抢劫,乙实施了盗窃的,甲乙成立盗窃罪共犯,两人都成立盗窃罪。C.甲(25 周岁)唆使乙(15 周岁)盗窃,乙后来入室盗窃 3 万元。甲支配了乙的行为,属于间接正犯,二人不成立共犯。D.甲教唆乙盗窃, 乙在盗窃中被人制服。 甲属与未遂犯的教唆

5、犯, 可以从轻、 减轻处罚,并适用未遂犯的处罚规定。正确答案:AB4.根据共犯、犯罪形态等刑法规定和相关刑法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崔某对张某怀恨在心,欲施报复,便购买了手提箱、雷管、炸药等,于某日窜至本乡卫生院欲对在此护理病人的张某施爆,因有人在场遂改变主意。在崔某回家途中,刘某明知手提箱中是杀人工具,仍帮助将手提箱送回家。三日后,崔某一人将此手提箱放在张某家果园里,张某的父母开箱观看时引爆,致使张某的父母被炸死。刘某与崔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 B.甲为出租车司机,某日晚 12 时许,乙坐上甲的出租车,要求去某偏僻处,甲随口问:“这么晚去那里干什么?”乙说:“

6、老实告诉你,我去偷点东西。到了那里后,你等我一下,我偷完后再坐你的车回来。”甲将乙送到目的地,看见乙撬门进入一商店,几分钟之后回到了出租上。甲又将乙送回原地。甲成立盗窃共犯。C.甲在某一工厂实施盗窃行为时,被该厂工人乙看到,乙见状产生见者有份的念头,此时在场的还有一未看到甲行为的工人丙, 乙为了不使丙知道甲的盗窃行为, 故意找借口支开丙,从而使甲的盗窃行为得逞。事后,乙找到甲提出见者有份,与甲共同分赃。乙的行为成立片面共犯。D.刘某曾多次目睹石某、张某诡秘地低价向其他商贩出卖自行车,石某、张某先后以极低价格将盗窃的自行车销售给刘某。一天,石某、张某又想把盗窃的一辆“老头乐”助力车销售给刘某。刘

7、某看车后说:“这辆车我不要,你们弄辆摩托车来,我出一千元买下来。”几天后,石某、张某果然盗窃一辆“雅马哈 80 型”摩托车,价值 5000 元。刘某以摩托车无牌照为由, 只出 700 元收购了该辆摩托车。 案发后, 刘某供述: “知道石某、 张某是盗窃犯, 弄一辆摩托车就是指偷一辆摩托车。”刘某构成盗窃罪的共犯。正确答案:BCD5.下列有关主犯、从犯、胁从犯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A.胁从犯是指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人B.首要分子不一定是主犯C.在共同犯罪中不可能只有从犯而没有主犯D.对于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确答案:AD6.根据刑法规定,关于教唆犯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

8、确的?A.教唆未成年人贩卖毒品的,成立贩卖毒品罪,应当从重处罚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 B.教唆犯都是主犯C.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成立引诱他人吸毒罪的教唆犯D.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一律不成立教唆犯正确答案:A7.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行贿罪和受贿罪属于必要共犯, 所以受贿者既构成受贿罪的实行犯, 还成立行贿罪的帮助犯,属于想象竞合犯。B.甲将 A(8 岁)绑架到自己家中,并向 A 的父亲勒索财物。由于甲得知 A 的父亲己经报案,便打算杀害 A.甲正在琢磨杀害方法时,甲的朋友乙到了甲家,甲将杀 A 的想法告诉乙,乙帮助甲杀害了 A.甲乙二人构成故意杀人的共犯,甲的行为构

9、成绑架罪,乙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C.甲乙二人以共同实行抢劫的意思, 甲对丙以暴力相威胁, 夺走丙身上的现金 1200 元,其间乙到丙的另一房间取走财物 4000 元,。甲、乙成立抢劫罪的共犯(数额 1200 元)乙另成立盗窃罪(数额 4000 元)。D.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要求行为人为当事人实施了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当当事人不同意毁灭、伪造证据,但甲强行替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的,由于不属于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所以甲不成立犯罪。正确答案:B8.关于共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为他人组织卖淫提供帮助的,以组织卖淫罪的帮助犯论处B.以出卖为目的,为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接送、中转

10、被拐卖的妇女的,以拐卖妇女罪的帮助犯论处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 C.应走私罪犯的要求,为其提供资金、账号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D.为他人偷越国(边)境提供伪造的护照的,以偷越国(边)境罪的共犯论处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主要考核帮助行为与实行行为的关系。1.刑法第 358 条第一款规定了组织卖淫罪, 但第三款单独规定了协助组织卖淫罪, 所以为他人组织卖淫提供帮助的, 不再成立组织卖淫罪的帮助犯, 也不能认为成立组织卖淫罪(帮助犯)与协助组织卖淫罪(实行犯)的想象竞合犯,而只成立协助组织卖淫罪(实行犯)。A 选项说法错误。2.拐卖妇女罪是侵犯人身自由的犯罪, 属于继续犯, 任何直接控制妇女的行

11、为都属于拐卖的实行行为,刑法第 240 条第二款也作了规定:“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所以,为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接送、中转被拐卖妇女的行为,属于拐卖妇女罪的实行行为,而非帮助行为(知道真相为运送被拐卖妇女单纯提供机动车的,可以认定为帮助行为)。B 选项说法错误。3.刑法第 156 条规定:“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帐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C 选项说法正确。4.刑法第 322 条规定了偷越国(边)境罪, 第 320 条规定了提供伪造、 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

12、即为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或者出售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的,属于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的实行行为,而非帮助行为。D 选项说法错误。9.关于教唆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唆使不满 16 周岁的乙杀害妇女丙, 但乙只是抢夺了丙的财物一万元后即离开现场,甲应成立杀害罪、抢夺罪的教唆犯B.教唆犯不可能是实行犯,但可能是帮助犯C.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成立吸食、注射毒品罪的教唆犯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 D.有的教唆犯是主犯,但所有的帮助犯都是从犯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主要考核教唆犯的成立条件及其认定。1.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其教唆的犯罪定罪处罚。甲教唆乙实施杀害

13、行为,但乙却实施了抢夺行为的,按照共犯独立性说,甲成立杀害罪的教唆犯,乙成立抢夺罪的实行犯;按照共犯从属性说,由于乙没有实施被教唆的犯罪,甲不成立犯罪,乙单独成立抢夺罪。所以,主张甲成立杀害罪、抢夺罪的教唆犯的说法,无论按照哪种观点,都是错误的。A 选项说法错误。2.教唆犯、 实行犯与帮助犯是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共犯中的分工不同所作的区分, 在同一个犯罪中,教唆犯不可能是实行犯,也不可能是帮助犯,反之亦然。B 选项说法错误。3.刑法中没有吸食、注射毒品罪,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当然不可能成立吸食、注射毒品罪的教唆犯。实际上,按照刑法第 353 条的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14、,属于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实行行为。C 选项说法错误。4.教唆犯、帮助犯与主犯、从犯是按照不同标准对共同犯罪人所作的分类,彼此之间存在交叉关系: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属于主犯;其次要作用的,属于从犯;但是帮助犯不可能是主犯,因为在共犯中,帮助犯只起辅助作用,不可能起主要作用,所以只能是从犯。D 选项说法正确。10、甲某见自己的弟弟遭一个流氓毒打,前去制止,而反遭流氓进攻,被迫自卫还击。正在这时,便衣民警乙某赶到,未及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甲某以制止殴打。甲某以为乙某是流氓的同伙, 随即捡起一块砖头将乙某砸成重伤。 甲某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下列哪种情况?A.正当防卫B.过失伤害C.意外事件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 D.故意伤害正确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