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城》教学设计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7024483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长城》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的《长城》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的《长城》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的《长城》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的《长城》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长城》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长城》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长长城城 第第二二课课时时教教学学设设计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2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 1 师:同学们听没听说过一句俗语, “不到什么非好汉” ,谁来说说,什么指的是哪个地方? (长城) 长城以雄姿和壮美深深地吸引了中

2、外游客,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板书课题:长城22齐读课题。让我们自豪的读读课题吧!3 介绍长城教师: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 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了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二、整体感知,提出问题1、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生字词:老师检查。2、那作

3、者眼中的长城是怎样的呢?课文中有一句非常概括的话,你找到了没有?出示中心句: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1)刚才读这句子的时候比较关注哪个词语?(2 )理解什么叫奇迹.再读过渡:同学们,那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文章的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长城的呢?三、细读品味,积累语言。3(一)品“长” ,感悟气势。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游览长城,去解开为什么说长城是一个奇迹吧!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长城远景图。板书:远看 谁来读这段话?(出示第一段)(1)品读第一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我们先来看“崇山峻岭”这四个字,你想到

4、了怎样的画面?带着感受读读这个词语。(2)长城就是在这样的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那是一种怎样的形态?所以作者把弯弯曲曲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比作(一条长龙)带着感受齐读这句话。(3)想不想亲眼看看这条长龙?(播放录像)气势(第一句话)课件出示长城远景图。长城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随着山势而变幻。遇到陡峭的山岭,它就直冲云天,遇到低矮的峡谷,它就俯冲直下。它时而盘旋,时而笔挺,这样的姿态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蜿蜒盘旋)一个蜿蜒盘旋就写出了长城的形态。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多有气势啊!谁愿意来读读第一句?就读出这种美,这种气势,齐读。4长(第二句话)提问:长城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哪儿?

5、(山海关 嘉峪关)你想在地图上认识山海关和嘉峪关吗?出示课件。 (地图上指出长城经过哪些地方?) 在这里你体会到什么?(长城的长)板书:长 追问:(有多长?)一万三千多里. 同学们,你知道到底有多长吗?举例理解一万三千里的长度。谁能读好这句话?带着这份理解,一起来读一读吧。真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请大家一齐读。让我们再齐读第一段,读出龙的气魄.(评价:不错,美中有气势。 )我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过渡:刚来我们从远处欣赏了长城的壮美雄姿,现在让我们走近长城,走近它的一砖一石,来触摸它,感受它。二)品“高大坚固” ,感受巧妙。师:好一

6、条东方巨龙,现在让我们走近长城去看一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 段,近看长城,你看到的又是怎样的长城?你对长城又有了怎样的印象?能用这个段落中的一个词来说吗?自由读。板书 高大坚固学生汇报划出的相关语句,交流体会。5补充资料:八达岭长城建于海拔约六百米高度之处。城墙的平均高度为约为八米,上宽约六米,下宽近七米,其墙基全由千余公斤重的花岗条石砌成,上部采用大型城砖砌筑,内填泥土和石块, 因此墙身高大坚固。齐读描写高大坚固的语句课件出示:(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那你们读读这一句话,哪里看出了它的高大坚固?(让学生自由发言)出示课件:(同桌合作) 看文

7、中具体介绍了长城的哪些设置?你能在图中找到他们吗?并说说他们的作用。 (出示长城近景图)想不想看看古人是怎样依靠长城来作战的?(播放城台场面录像,进一步了解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目的。 )面对这样的设计,你想说点什么?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过渡: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欣赏了长城的雄伟壮丽,领略了它的精心设计。此时此刻当作者站在长城之上,踏着平整的石砖,摸着巨大的条石。他想到的又是什么?(三)、烘托高潮,体会情感.1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读第3 自然段?(指名读)62作者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3从哪

8、里可以看出修建长城的不易?谁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感受?谈感受,体会重点词语。A “没有没有”有的只是什么?(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块巨石就有两三千斤重,这巨石压在了一双双肩膀上,这是怎样的肩膀?怎样的手?B “一步一步” “陡峭”八达岭有多高?相当于300 层楼高!C “数不清” “两三千金重”(没有现代化的工具,人们怎样把巨石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谁来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凝结是什么意思?凝结的是什么?(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作者为什么说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这万里长城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生汇报。3)补充文言文孟姜女寻

9、夫及故事。想一想,他们还会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齐读第三自然段。75.小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什么呢?(自由发 言)4)历经风风雨雨,历经种种磨难,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起了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的劳动人民,这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它不仅震撼着我们,也同样震撼着全世界6.让我们呐喊出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 (齐读)是啊!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四、总结并用伟人的赞叹升华感情.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这样说: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 (课件出示)长城不但是世界

10、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而且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古代劳动人民说让我们一起自豪的对全世界五 拓展延伸,赞美长城198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万里长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歌唱家也用嘹亮的歌声唱出了对长城的赞美(播放音乐)1、同学们,长城带给我们的是骄傲和自豪。然而强大国力的本身,就是一道令人望而生畏、难以逾越的万里长城。老师有这样一个想法:希望长城永不再发挥它的战斗作用,希望和平之花永远盛开,也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力量去筑起新时代的长城。82、作业:面对长城你们一定有自己的思考,老师希望你们能把它记录下来。六板书设计: 17 长城远看 气魄雄伟近看 高大坚固 构思巧妙古代劳动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