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体运动问题的讨论-高一物理教案(1)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012451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接体运动问题的讨论-高一物理教案(1)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连接体运动问题的讨论-高一物理教案(1)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连接体运动问题的讨论-高一物理教案(1)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连接体运动问题的讨论-高一物理教案(1)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连接体运动问题的讨论-高一物理教案(1)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接体运动问题的讨论-高一物理教案(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接体运动问题的讨论-高一物理教案(1)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连接体运动问题的讨论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连接体运动”是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现象,也是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答的一种重 要题型。 在“连接体运动”的教学中,需要给学生讲述两种解题方法“整体法”和“隔离 法”。 教师可以采用下列这样一个既简单又典型的 “连接体运动”例题,给学生讲解两种解题方法。如图 1-15 所示:把质量为M的的物体放在 光滑的水平高台上,用一条可以忽略质量而且不 变形的细绳绕过定滑轮把它与质量为m的物体连 接起来,求:物体M和物体m的运动加速度各是 多大? “整体法”解题 采用此法解题时,把物体M和m看作一个整 体,它们的总质量为(M+m)。把通过细绳连接着的M与m之间的相

2、互作用力看作是内力,既 然水平高台是光滑无阻力的,那么这个整体所受的外力就只有mg了。又因细绳不发生形变, 所以M与m应具有共同的加速度 a。 现将牛顿第二定律用于本题,则可写出下列关系式:mg=(M+m)a 所以物体M和物体m所共有的加速度为:gmMma “隔离法”解题 采用此法解题时,要把物体M和m作为两个物体隔离开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因此通过 细绳连接着的M与m之间的相互作用力T必须标出,而且对M和m单独来看都是外力(如 图 1-16 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体M可列出下式:T=Ma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体m可列出下式:mg-T=ma 将式代入式:mg-Ma=mamg=(M+m)a

3、 所以物体M和物体m所共有的加速度为:gmMma最后我们还有一个建议:请教师给学生讲完上述的例题后,让学生自己独立推导如图 1-17 所示的另一个例题:用细绳连接绕过定滑轮的物体M和m,已知Mm,可忽略阻力,物体M和m的共同加速度a。如果学生能不在老师提示的情况下独立地导出:,就表明学生已经初步地gmMmMa掌握了“连接体运动的解题方法了。(如果教师是采用小测验的方式进行考察的,还可统 计一下:采用“整体法”解题的学生有多少?采用“隔离法”解题的学生有多少?从而了 解学生的思维习惯。)”【指点迷津】 既然采用“整体法”求连接体运动的加速度比较简便?为什么还要学习“隔离法” 解题呢? 这有两方面

4、的原因: 采用“整体法”解题只能求加速度 a,而不能直接求出物体M与m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T。采用“隔离法”解联立方程,可以同时解出 a 与T。因此在解答比较复杂的连接体运 动问题时,还是采用“隔离法”比较全面。 通过“隔离法”的受力分析,可以复习巩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能够使学生 加深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在“连接体运动”的问题中,比较常见的连接方式有哪几种? 比较常见的连接方式有三种: 用细绳将两个物体连接,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细绳的“张力”体现的。在“抛 砖引玉”中所举的两个例题就属于这种连接方式。 两个物体通过“摩擦力”连接在一起。 两个物体通互相接触推压连接在一起,它们间的

5、相互作用力是“弹力”。 “连接体运动”问题是否只限于两个物体的连接? 不是。可以是三个或更多物体的连接。在生活中我所见的一个火车牵引着十几节车厢 就是实际的例子。但是在中学物理解题中,我们比较常见的例题、习题和试题大多是两个3物体构成的连接体。只要学会解答两个物体构成的连接体运动问题,那么解答多个物体的 连接体运动问题也不会感到困难,只不过列出的联立方程多一些,解题的过程麻烦一些。二、学海导航【思维基础】例题 1: 如图 1-18 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A,在A上再放一物体B,物 体A和B间有摩擦。施加一水平力F于物体B,使它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这时物体A相 对于桌面 A. 向左运 B. 向右

6、运C. 不动 D. 运动,但运动方向不能判断。 答:( ) 思维基础:解答本题重要掌握“隔离法”,进行受力分析。 解题思路:物体 A、B 在竖直方向是受力平衡的,与本题所要判断的内容无直接关系, 可不考虑。物体 B 在水平方向受两个力:向右的拉力 F,向左的 A 施于 B 的摩擦力 f,在 此二力作用下物体 B 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物体 A 在水平方向只受一个力:B 施于 A 的向 右的摩擦力 f,因此物体 A 应当向右运动。 注 1、水平桌面是光滑的,所以对物体 A 没有作用力。注 2、物体 A 与物体 B 间的相互摩擦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当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同生同灭,分别作用于 A

7、 和 B 两个物体上。 答案:(B)例题 2:如图 1-19 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 1 和 2 紧 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 F1和 F2,且 F1F2,则物体 1 施于物体 2 的作用力的大小为:A. F1B. F2C. (F1+F2)D. (F1-F2)21 21答:( ) 思维基础:解答本题不应猜选答案(这是目前在一些中学生里的不良倾向),而应列 出联立方程解出答案,才能作出正确选择。因此掌握“隔离法”解题是十分重要的。 解题思路:已知物体 1 和 2 的质量相同,设它们的质量都为 m;设物体 1 和 2 之间相 互作用着的弹力为 N;设物体 1 和 2

8、 运动的共同加速度为 a。则运用“隔离法”可以列出 下列两个方程:F1-N=ma N-F2=ma 、两式右端相同F1-N=N-F242N=F1+F2得出:N=(F1+F2)21答案:(C)【学法指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我们还需要讲述综合性例题进行指导。 例题 3:一条细绳(忽略质量)跨过定滑轮在绳子的两端各挂有物体 A 和 B(如图 1- 20 所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 mA=0.50kg,mB=0.10kg。开始运动时,物体 A 距地面高度hA=0.75m,物体 B 距地面高度 hB=0.25m,求:物体 A 落地后物体 B 上升的最大高度距地面 多少米?启发性问题: 在本题中细绳连接

9、着物体 A 和 B 一块运动,这是一种什么类型的动力学问题? 在运动过程中物体 A 和 B 的加速度大小相同吗?求它们的加速度有几种方法? 当物体 A 落到地面时物体 B 开始作什么性质的运动? 有人说物体 B 上升的最大高度 H=hA+hB,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在求解过程中本题需要运用哪些关系式?(请你先把所需的关系式写在纸上,然后 通过解题和对照后面答案看看是否写完全了。) 分析与说明: 本题属于“连接体运动问题”。 物体 A 和 B 的加速度大小是相同的。求它们的加速度有两种方法“整体法” 和“隔离法”。由于本题不需要求出细绳的张力,所以采用“整体法”求加速度比较简便。 当物体 A

10、 落到地面时,因为物体 B 有向上运动的速度,所以物体 B 不会立即停止 运动,而是开始作竖直上抛运动直至升到最大高度。物体 A 落地时的末速度 VAt与物体 B 作竖直上抛运动的初速度 VB0是大小相等的(但方向相反)。 认为物体 B 上升的最大高度 H=hA+hB是不正确的。这种错误是由于没有考虑到物 体 B 作竖直上抛运动继续上升的高度 h 上。所以物体 B 距地面的最大高度 H=hA+hB+h上才 是正确的。 5 从下列“求解过程”中可以看到解答本题所需用的关系式。 求解过程: 先用整体法求出物体 A 和 B 共同的加速度。)/(5 . 68 . 910. 050. 010. 050.

11、 0)(2SmgmmmmaammgmgmBABABABA再求物体 A 落到地面时的末速度:(可暂不求出数值)AAtahV25因为物体 A 和 B 是连接体运动,所以物体 A 落地时的末速度与物体 B 作竖直上抛运动 的初速度大小相等。AAtBahVV20根据高一学过的匀变速运动规律 Vt2-V02=2aS,当 Vt=0, V0=VB0, a=g, S=h上可导出下式:)(50. 08 . 9 75. 05 . 622 2)2(2222 02 0mgahgah gahgVhghVOAAABB上上综上所述可知物体 B 距地面的最大高度是由下列三部分合成的: 物体 B 原来距地面的高度 hB=0.2

12、5m 物体 B 被物体 A 通绳拉上的高度 hA=0.75m 物体作竖直上抛运动继续上升的高度 h上=0.50m 所以物体 B 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 H=hB+hA+h上=0.25m+0.75m+0.50m=1.5m 解题后的思考 物体 B 所达到的最大高度是保持不住的,因为上抛至最高处时就会按自由落体的方式 下落,因此物体 B 停止运动后,最终的距地面高度 h=hA+hB=0.75m+0.25m=1m,但这不是 物体 B 在运动过程中曾经达到的最大高度。 补充说明: “竖直上抛运动”是一种匀减速运动,它的初速度 V0是竖直向上的;它的加速度是重 力加速度 g,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当物体的运动速

13、度减为零时也就达到了最大高度。有关 这类问题我们还将在下章中进行深入的讨论。【思维体操】上面所讲的例题虽然具有典型性和综合性,但是灵活性还不够。为了进一步提高分析 问题的能力,我们讲授下列例题,加强学生的思维锻炼。 例题 4:如图 1-21 之(a),(b)所示:将 m1=4kg 的木块放在 m2=5kg 的木块上,m2放在 光滑的水平面上。若用 F1=12N 的水平力拉 m1时,正好使 m1相对于 m2开始发生滑动;则 需用多少牛顿的水平力(F2)拉 m2时,正好使 m1相对于 m2开始滑动?“准备运动”(解题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 根据题意可分

14、析出物体 m1和 m2之间必有相互作用着的摩擦力 f。因此图 1-22 之(c), (d)所示的就是(a),(b)两种状态的受力分析图。又因 m2是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所以由 m1和 m2所构成的连接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一定会产生加速度。由于(c),(d)图示的受力形 式不同,所产生的加速度 a和 a“ 也不同。(还请读者注意题文中的“正好”二字,因此6二物体相对滑动的瞬间仍可当作具有共同的加速度。)“体操表演”(解题的过程): 根据前面的图(c)用隔离法可以列出下面两个方程:F1-f=m1a f=m2a 由、两式相加可得:F1=(m1+m2)a 根据前面图(d)用隔离法可以列出下面两个方程:

15、F2-f=m2a“f=m1a“由、两式相加可得:F2=(m1+m2)a“由、两式相除可得:“21 aa FF由、两式相除可得:“1 12 amam即:“21 aa mm根据:、两式可以写出: 2121 mm FF将已知量 m1=4kg,m2=5kg,F1=12N 代入式:kgkg FN 54122解出答案:F2=15N “整理运动”(解题后的思考): 你想到了物体 m1和 m2之间必存在着摩擦力吗? 你想到了在(a),(b)两种情况下物体 m1和 m2都作加速运动吗?为什么在(a),(b)两 种情况下运动的加速度不相等? 3 在解题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你还能想出其它的解法吗?三、智能显示【心中

16、有数】7 若连结体内(即系统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时,首先应该把这个连接体当成 一个整体(可看作一个质点),分析它受到的外力和运动情况,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 加速度;若要求连接体内各物体相互作用的内力,这时可把某个物体隔离出来,对它单独 进行受力和运动情况的分析,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 2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或方向不相同时,一般采用隔离法。如果不要求系 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也可采用整体法,步骤如下: (1)分析系统受到的外力; (2)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建立直角坐标系; (4)列方程求解。【动脑动手】(一)选择题 1. 如图 1-23 所示,质量分别为 m1=2kg,m2=3kg 的二个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 中间用一轻弹簧秤连接。水平力 F1=30N 和 F2=20N 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