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展开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98705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展开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展开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展开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展开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展开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展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展开(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展开第一讲第一讲 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1.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假设 2.语文教学设计的双重扭曲:以背影为例 3.介绍国外正式观察前的准备工作表和课后反思表 4.语文教师备课的两个关注点: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环节 广大老师是想努力做好教学工作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尚存在许多问题,甚至是严重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往往是大规模的、长时期的、集团性的。 认识语文教学的问题,应该树立这样一个原则: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集团性的问 题乃至错误,一定不是教师个体的素质问题,一定是语文课程研制、语文教材编制上的问 题乃至错误。 从教法入手而困于教

2、学内容着眼于教师的教而较少顾及学生的学 正式观察前的准备工作表 1.对该班学生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有特殊要求的学生)。 2.该课的教学目标,即学生在这堂课上将会学到什么? 3.为什么教学目标是适合这些学生的? 4.这些目标是怎样来支持学区课程以及内容标准的? 5.这些目标是怎样与更广泛的课程目标相联系的? 6.计划怎样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你怎样做?学生怎样做? 7.在这一领域,学生面对的主要困难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去克服这些困难? 8.你上课需要哪些教学器具(列举)? 9.你打算怎样去评价学生?你用的评价程序是什么? 10.你对评价结果将如何处理? 课后反思表 1.据我回想,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进行

3、参与了教学活动? 2.学生都学到了我想要教给他们的东西了吗?我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多少? 3.在教学中,我是不是改变了我的教学计划?如果改变了,为什么? 4.如果有机会再次给同样的学生上同样的课程,我会在教学时做出哪些调整?为什 么? 5.提供学生的作业样本,这样应该反映本班同学的能力水平以及你对学生提供的反馈。合宜的教学内容 文本的教学解读依据体式;根据学情有效的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与教学流程组织“学的活动”;“学的活动”充分展开 案例:竹影教学课例及分析。 讨论: 1.请用箭头画“教师,学生,教材(课程)的关系图”,并相互讨论。 2.根据提示,说明第二堂课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相互交流。

4、 作业: 1.录自己的一堂课(录音笔等),写成课堂教学实录(最好不要修改),挂在课程 的交流平台。2.阅读课堂交流平台上的课堂教学实录至少三则,并对其中一则进行分析。500 字左 右,挂在课程的交流平台。 资料:王荣生、许志先语文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现状调查及分析语文学习2004-01王荣生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语文学习2005-05/2005-06王荣生著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第二讲第二讲 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 1.概念:阅读、阅读能力与阅读教学 2.文本的教学解读:依据体式 3.名课研习:支玉恒只有一个地球 4.课例讨论:柳永 蝶恋花七

5、根火柴清塘荷韵 1.概念:阅读、阅读能力与阅读教学 “从稍微狭窄一点的意义上来说,阅读意味着它是对某一特定文本进行解码和解释 的具体而自愿的行为。” 作为话语的新闻P145 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能力是具体的 “阅读方法”是什么呢? 阅读方法,也就是“怎么读”,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战略的阅读取向:阅读姿态、阅读样式战术的阅读方法:在哪里、读什么 第一个层面是宏观的,具有战略意味,我们在上面用“阅读取向”来指称。阅读取 向由阅读目的(动机)、文本体式等决定,表现为一种特定的阅读样式,或称解读模式 (惯例)。 第二个层面是微观的,具有战术的意味,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阅读方法”,实 际上是在某

6、一特定取向下阅读什么的问题。 阅读能力=阅读取向与阅读方法哪一种阅读:抱着什么目的,怎样看待文本?如何阅读:在文本的什么地方,看出什么东西来? 比如诗歌,孙绍振批评过某高考卷中的一道“诗歌鉴赏”题,该题要求学生指出对 一首诗解释不恰当的一项“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文涉及的时间, 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以前”。孙先生说,“显然,这是超越了时间 和场景的具体性的,确定时间根本没有意义,暴露出命题者对诗歌理念上的外行:抒情诗 与散文不同之处,就是它是高度概括的,超越具体时间的确定性,有利于它的深邃概括。 ”这里所说的“诗歌理念”,实际上就是诗歌的“读法”在诗歌中的“时间”里读什

7、 么。 再比如现代小说,萨之山点评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在第一段旁点道:“请注 意叙述语言,这是以一个十八岁男孩的感知和口吻来叙述的,有些夸大其词和虚张声势, 如迎风飘飘、定居,掩饰着对陌生的成人世界的复杂心态。” 这就是“读 法”在小说的什么地方读出什么东西。 阅读教学的三条线路提供学生理解、感受所需要的百科知识;帮助学生增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指导学生形成所需要的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形成所需要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能抱着正确的目的,合适地看待特定的文本。指导学生:能在文本的重要地方,看出所传达的意思和意味来。 2.文本的教学解读:依据体式 天上的街市课后“理解分析”题 思考下边的问题诗中哪些是

8、写实的句子,哪些是写想象的句子?它们各起了什么作用?诗中怎样由联想进入想象?想象又是怎样逐步展开的?诗中的牛郎织女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命运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这些“思考”的题目,来路本来就不那么正。也就是说,在正常的情况下,读天 上的街市或其他的诗歌,一般不会生发“哪些是写实的句子,哪些是写想象的句子?” “诗中怎样由联想进入想象?”以及教材编撰者“为什么这样修改?”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无论是对诗歌的解读、鉴赏还是评论,似乎也无必要考虑这样的问题。 关于新闻教学内容的分析 新闻报道向来是语文教材内容之一,落实到教学内容,则主要是获取事实信息、学 习新闻结构、揣摩语句内涵、学习表达技巧

9、。我们认为,这是需要斟酌的。 提高可读性是新闻报道自身的追求。在长期的实践中,新闻在结构、语句表达以及 排版形式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特有的规范,这些规范为读者获取信息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新闻“力求用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出来”,甚至要求“不带一个让 14 岁智 力的人感到迷惑的句子”。从这个意义上说,获取新闻报道的事实关于什么人在什么 地方发生什么事情的信息,是不需要在中学语文课特意教的。中学语文课需要教的,是把 学生提升为理性而具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者。也就是说,在新闻阅读教学中,所谓获取信息, 主要不是指报道的事实信息,而是指在报道的叙述中乃至报道的背后所隐蔽的信息。因此, 新闻阅读教

10、学的要点,是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辨析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了解新闻结构是必要的,但了解的目的,不仅仅是明了“引题”“导语”等知识, 而要把明了的知识转化为阅读图式的自觉。过去的新闻教学,基本上是走“为学写而读新 闻”的路子,所谓“读写结合”。而“读写结合”又被狭隘地理解为按所读新闻的结构模 式学写新闻。把新闻写作当成一个结构模仿的问题,这是十分肤浅的,而且导致了一个很 不正确乃至有害的观念:新闻的真实性被简单地理解为表层的真实“事实”的被建构 性,“努力地通过进取心、机智、精力和智慧”发掘事实的真相,这些都被有意无意地遮 蔽了;为公众提供对事件尽可能完整而准确的报道,被悄悄地篡改成了给报道

11、者个人或集 团带来直接或间接利益的“报喜”。我们认为,学习写作从来不是单纯的语言表达问题, 学写新闻必须让学生像新闻记者那样去写新闻。我们认为,阅读与写作是两桩有区别的事 情;为理解而读新闻,与为学写而读新闻,是两种很不相同的阅读方式。 揣摩语句内涵,在新闻阅读不是一个通顺的说法。一方面,新闻报道追求“直达读 者”,崇尚简练质朴,一般情况下没有微言大义,因而也不需要揣摩。另一方面,揣摩语 句内涵在新闻阅读中通常不含褒义色彩,新闻阅读是理性的、分析的,“揣摩”实际上是 鉴别、是分拨,以辨析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从一些教材揣摩语句内涵的题目看,可能是 混淆了新闻阅读与散文阅读,误把新闻当散文。这有选

12、文的原因,编入教材的新闻作品, 往往是打破常规的优秀作品,有的还积淀为经典名篇,阅读这些作品,已超越了日常的报 纸阅读,而上升到了名作鉴赏的境界。但新闻毕竟是新闻,鉴赏新闻名作,一般不宜去刻 意求索语句的微言大义;有一些看起来有深刻内涵的语句,在新闻作品中应该是可被感觉 的,一般也不需要“揣摩”;即使需要“揣摩”的,比如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的一些语句,也要指出它们在新闻报道中的“独特”、它们 对文学笔法的“借鉴”。 学习表达技巧,实际上是“为学写而读新闻”的延伸,而且把学写扩展为学习表达的技巧。 学习表达技巧,是写作教学的一个环节,也是优秀新闻作品鉴赏的一个方面。但是,

13、第一, 技巧不仅仅是写法,它不能被简单地还原为章法、句法。“技巧有它自己的位置,它的正 确作用是帮助准确传播。”所谓好词好句,离开了特定的目的和语境就会变成辞藻的玩弄。 第二,所学习的表达技巧要对路。在新闻作品中学习表达技巧,要学习的是其准确而客观 的写实技巧,比如“使用具体的名词和生动的行为动词”,“避免滥用形容词,避免滥用 大量副词修辞动词”,“区分报道语言与评论语言”,“在直接引语和转述中寻求平衡” 等。从一些教材的题目看,学习表达技巧,实际上被理解为学习某种写法,而写法又被理 解成学生在其“好作文”(小文人语篇)中可资“应用”的写法,即“应用”在与新闻报 道截然有别的抒情性散文或随笔的

14、写作中。为学写而读新闻+学习“好作文”的表达技巧, 这是当前中学新闻教学的大误区。 3.名课研习:支玉恒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個地球 據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介紹,他們在天際遨遊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 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但是,地球又 是一個半徑只有 6300 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 據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介紹,他們在天際遨遊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 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地球

15、,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但是,地球又 是一個半徑只有 6300 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 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拿礦物資源來說,它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 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 資源。 但是,如果不加節制地開採,地球上的礦產資源必將越來越少。人類生活所需要的 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做貢獻的。 但是因為人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後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 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我

16、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這是宇航員遨遊太空目睹地球 時發出的感歎。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 都枯竭了,我們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讓地球更好地造福於我們的子孫後代吧! 支玉恒施教的只有一个地球题解: 1.围绕“地球”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2.围绕“只有一个”的讨论(让学生理解只有地球能够养育生命)。朗读课文(采用“朗读权竞争”的方法)转入学生默读,并让学生“猜”老师要问的一个问题。(在这一段里,教师的表演 相当精彩)老师端出没有被学生猜中的“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酸甜苦辣,你是那一味?”学生谈“味”,并朗读课文中相应的语句,力图将“味”表现出来。学生分别提到苦、酸、甜(由甜变苦)等;之后教师边范读边指导。让学生就课文的五个方面内容(段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