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公共经济学讲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994283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公共经济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大公共经济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大公共经济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大公共经济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大公共经济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大公共经济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公共经济学讲义(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经济学原理 主讲老师:魏明康 手机号:13701102956 (家)80725092 第一讲:政府经济学序言 20 世纪 60 年代西方经济学学者开始着重研究政府经济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原有目标: 财政学,政府经济学扩展了财政学。 一、财政思想的基本流派: 1、 政府有机论: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政府是其中崇高的一部分(传统 西方人的价值排序:上帝,祖国,家庭。上帝是精神实体,神权十分重要;教 皇;祖国世俗王权;东方人的价值排序:无信仰传统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 帕拉图:民众是愚昧之辈,只有圣明政府领导才能使社会趋于正义和公平。1960 年肯尼迪就职演说:不要问国家为我做了什么,而要

2、问我为国家做 了什么。弗里 德曼批判之,提出:我们应当问我们通过国家能做什么,国家为个人谋利或“我 是革命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都不正确。西方宪法“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 “国家政府机构”之前 中国宪法:1982 年之前,国家机构在公民之前,后经修正案改之。 2、 政府机械论:政府是个人独立联合体的工具,一种机械,政府是独立个人的联 合,是文艺复兴后到 19 世纪晚期的流行思想,亚当.斯密的 政府“守夜人”说 体现之:政府为社会所共有,职责有限。 (1)自由放任主义:政府不干预市场,越少越好,至多完成私人不愿完成的公 共项目 (2)社会民主民主:政府是一种机械工具,希望这工具更庞大 社会合意性

3、:不仅仅是社会效率的提高,还有注重社会公平,公正 公共经济学不仅实证而且还是一门规范性的科学,包含基本的价第第 1 页页值 判断 政府有机论者看到的是市场的缺陷,市场失败,不会用市场作为配置资源 的工具 政府机械论则说明“政府也会失灵”二、中国政府财政经济性活动的基本状况 1、 中国宪法所给定的政府活动的范围及章程中国用最精美的纸张印刷了最完备 的宪法(6 条,大陆法系) ,但却印了一行看不到的字:你可以不执行它(讽刺 1936 年的民国宪法) (1)范围(中国征用农民土地,补偿农民的资金为一亩地产出的 10 到 20 倍, 与经营收入严重脱节,补偿量太少;西方的补偿则与土地的收益相关) *国

4、有经济,集体经济保障,巩固并发展 *私有经济,非公经济鼓励,支持,保护和引导,管理 *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私人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经济立法,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发展现代医疗事业,体育,教育,为人们服务的文艺等事业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政府无所不能,无所不包,以宪法为依据,条文过细,范围极广。 (2)审查与批准权:全国人大“”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国家发改委主任 作此报告) ,闭会期间,权利归人大常委会。 审查和批准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财政部部长作此报告) (3)编制和执行权国务院 国务院职责: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领

5、导社会经济发展, 审计监督国有经济的财政收支状况 2、 当代中国政府财政收支的规模第第 2 页页 封建时代:以皇权为核心的政府事实上无太多的经济只能 例如:乾隆帝一般一年开支 4000 万两白银,主要用于履行政治职能.“富可敌国” 只用于传统社会,现代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大大扩展,十分庞大。 2005 年中国财政收入 2.9 万亿元,2007 年收入 5.12 万亿元,但居民收入增长率低 于政府收入增长率。 资源税中国国有资源 X 西方:我的土地上的一切都归我所有(无论上下) 支出,2005 年底 3.39 万亿元,2007 年支出约 5.2 万亿5.3 万亿,财政支出分 为 25 项:基本建设

6、支出 4000 亿;洼田改造和科技改造 1400 亿1500 亿;流 动?源 18 亿;地质勘探 132 亿;流通领域 1000 亿;科学事业、研发、中试?; 支农支出 1800 亿;城市维护 1400 亿;文教卫生事业 6100 亿;科学支出 389 亿; 文体广播 700 亿;福利 700 亿;国防 2500 亿;行政管理费 2900 亿;公检法司 1800 亿;武警 326 亿;外交外事 100 亿;对外援助支出 74 亿(所占比例 0.2% 在毛泽东时代:中国财政对外援助支出最多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可以达到 7.3%,1972-1973) 邓小平为中国留下了两大遗产:放弃了计划经济;韬光养

7、晦,不出头的外交思想。 美国“二战”前孤立主义政策:壮大实力,不断发展不当头都难,美国对外援助 支出占联邦财政收入最多不超过 0.5%(如民主党派活动工青妇) 不发达:175 亿;政策性财政补贴:998 亿;其他部门的事业费:1275 亿元 民主党派的工作条件不得低于当地政府水平;中共一旦组织必有财务活动。 中共一大四大党有人作专门的财务报告,呼吁党内出现财务部 预算决算太粗犷。其他支出:2920 亿;预备费;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金;国内外 债务付息支出 说明问题(1)规模庞大。2007 年 GDP22 万亿元,财政支第第 3 页页出 5.2 万亿 5.3 万亿,政府是市场的一大买家 (2) 管

8、理较为粗糙,不够细化 3、 政府经济学的研究范围,重点及学习方法 (1)研究范围:集中研究政府的微观经济职能,即政府通过收支行为影响资源 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方式 比较财政经济学马克格雷夫(美) 现代政府有三职能:稳定职能,配置职能,分配职能不太关心物价和 社会发展总体状况 区别宏观经济政府财政收支对货币,利率高低的影响,对一个经济体 系的研究。 政府管制和规制运用反垄断法,反托拉斯法等行政手段。 微观规制经济学,组织经济学。 (2)研究重点 a、了解政府部门从事哪些活动以及如何组织这些活动。横向: “八个大盖帽管一个破草帽” ,中国“九龙治水”农业部定价,水利部,交通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

9、,故土资源部,建设部。 纵向:组织 b、理解并尽可能预测主要活动的全部可能后果 例:16-17 世纪,英国征收窗户税结果公民阳光减少,国王税收未增 违反帕累托效率 C、评估可供选择的政策,例:中国面临众多的能源问题 d、解释政治程序(不是市场程序,而是非市场程序,主要是投票机制) 市场程序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某人的动机和嘴脸 非市场程序却不能直接看到某人的动机 运用经济学知识进行分析 (3)学习方法.黄恒学公共经济学罗 森财政学第第 4 页页 魏明康老师经典语录:1)人只要有两种本来就可以了,一是看通水浒 ; 二是学会加减乘除,其实除已经很高深了 2)学习并不是因为它重要有用,其价值在于学习的精

10、神和方法。第一讲:市场(机制)经济与政府 一、什么是市场机制与市场? 市场与市场机制有联系和区别 市场:商品或服务交易的场所或平台,网络 市场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原始社会晚期,剩余产品出现,出现交换行为,就产生了 市场 即便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仍有市场 公有制企业提供产品所形成的市场 私人小市场的存在(如温州)“投机倒把” 市场的生命力很顽强,在高度集中的体制下,市场仍作为辅助手段而存在 市场机制离不开市场,但市场机制成为一种社会关系等根本制度倒是近代以来的事情。1、市场机制的涵义:即不通过中央指令而仅凭借竞价交易方式的互相作用,以对人的 行为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协调的一种制度 分析 1)以竞价交易

11、而不是中央指令为基础交易方式 彼得.布劳:人是社会动物,其存在离不开相互交换 中央指令下同质产品价格相同,市场机制竞价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也不以中央 政府意志转移。 中国目前是向市场经济转轨不够彻底国家,中央对个别产品的价格还有较强控制能力 2)交易范围是全方位的,不是没有限制的,但通过市场机制不仅可以得到商品第第 5 页页, 服务,还有可能得到声誉等等。 全社会的协调制度(社会=市场+家庭+政府+宗教;“家庭+政府+宗教”通过市场 发挥作用) 市场机制的构成要素自由货币财产权所有者(中介组织)等价交换企业家(和土地、资本、劳动要素同样重要的一种要素)以利润为目的活动企业*自由:作用意义重大。

12、举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凤阳县小岗村;民工潮 在中国主要劳动力离开农村的基础,仍创造了巨大财富,打破了原有体制(如人民 公社)对农业劳动力的束缚,实现了自由。 从商品到货币是惊险的一跃马克思 从货币化为商品是容易的,但将商品化为货币是困难的,不知道将商品卖向何方。 中介组织:市场,合适的途径方式 政府每年支出规模巨大,是市场上最大的买者,政府行为采购也必须通过市场 任何物品和行为要进入市场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 服从人的意志。能自由的加以控制 2) 资源具有稀缺性 3) 非强制获得并且能为资源交易的双方提供或带来好处。 市场强调自由意志,存在强制也是透明强制,有法律的约束和限制,市场不

13、仅是 经济性的,也可以很有效的作用全社会的协调机制,市场和政府之间应用一个相 对合理的界限。 2、市场机制的实际功效及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第第 6 页页资产阶级在近代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是由于市场机制的成功运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热情洋溢的颂扬了市场机制。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巨大失误是放弃了市场机制。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了两个乌托邦。 1) 彻底砸碎旧的国家机器;2)取消商品和货币关系,用黄金建造厕所。 政治笑话:苏联工厂中的 1.5t 的铁钉;有多少行业就有多少个部。 1978 年中国钢产量 3000 万吨,2007 年中国钢产量超过 5 亿吨。 苏美日在 70 年代钢产量 1 亿

14、吨。 1978 年中国煤3 亿 t 2007 年煤25 亿 t 电10002000 万瓦 电3500 亿千瓦 水泥 70008000 万吨 水泥 20 亿 t 19781985 19851992 改革开放的三个阶段 1992 年以后全面推进中国转变的历程 1978 年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82 年十二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9 年后改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991 年 7 月江泽民讲话表示要恢复到 1978 年的经济状态 1992 年 6 月江泽民在中央党校讲话表示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现在中国的各种产品中被市场定价的达 90%以上,市场参照价的商

15、品所占比例达 6%7% 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准:由市场定价的产品份额比例。 二、福利经济学对效率和公正的解释。 福利经济学是现代财政学的重要基石和核心内容第第 7 页页 1、帕累托效率和帕累托改进 李(L);张(Z);不同产品的组合产生相同效用,可 以用无差异曲线表示出来 举例:L1L2a L3香 烟 Z3Z2Z1Z3 L4L3L2L1U HZ2Z1矿泉水 无差异曲线图李较多矿泉水,较少香烟 初始点 a张较少矿泉水,较多香烟 观察:是否能在不损害李的效用条件下增加张的效用 a,N,P 点组合对李一样,但对张的效用来说 PNa,PH 通过双方交易,在不损害李的条件下能使张变好。 于是 P 点所在的位置就称之为帕累托效率:因为在该点上,要是一个人的境况变好,惟一 的办法是使另一个人境况变坏。达到一个点时不可再变。在经济学中帕累托效率常用于衡 量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是否合乎人们的意愿。等同于经济学上的效率。 如果不在效率点上将会是资源的闲置或浪费 帕累托改进:在不使某人境况变化的条件下,从事使某人境况变好的工作的努力(资源进 行重新配置) 具体的指从 a 到 P 和从 H 到 P 的努力aN,aP,Ha 的过程都是帕累托改进。 损人损己 损人不利己 非帕累托 损人利己 (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