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狼》《斑羚飞渡》复习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53442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夸父逐日》《狼》《斑羚飞渡》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夸父逐日》《狼》《斑羚飞渡》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夸父逐日》《狼》《斑羚飞渡》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夸父逐日》《狼》《斑羚飞渡》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夸父逐日》《狼》《斑羚飞渡》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夸父逐日》《狼》《斑羚飞渡》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夸父逐日》《狼》《斑羚飞渡》复习(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www.1smart.org 中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品牌Xa 语文 张超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教案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教案学员编号:学员编号: 年年 级:初二级:初二 课课 时时 数:数:3 3 课时课时学员姓名:魏滢溪学员姓名:魏滢溪 辅导科目:语文辅导科目:语文 学科教师:张超学科教师:张超授课类型授课类型T 短文两篇 、 狼 、 斑羚飞渡同步复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两篇文言文的复习和课内文章羚羊飞渡 。授课日期及时段授课日期及时段2013 年 6 月 10 日 T狼复习(习奇文,悦人生)习奇文,悦人生) 课堂精讲课堂精讲聊斋志异 ,简称聊斋 ,俗名鬼狐传 ,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

2、龄的著作。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蒲松龄(1640-1715) , (明崇祯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 ,字留仙、一字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清代杰出文学家,小说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1715 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世称“聊斋先生” 。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2 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他

3、毕 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 卷、491 篇,约 40 余万字。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鲁迅 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 ;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 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原文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

4、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2 www.1smart.org 中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品牌Xa 语文 张超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主旨主旨 狼的角度: 。 屠夫的角度: 。 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现象 1、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 2、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 3、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语,打洞) 。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动词,钻洞) 。 5、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 6、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用草帘子) 。 7、一屠

5、晚归(动词作名词,屠户) 。 8、一屠晚归(名词作状语,在傍晚) 。 9、弛担持刀(形容词作动词,卸下) 。 通假字通假字 “止”:文中“止有剩骨” 、 “止露尻尾” 、 “止增笑耳”的 “止”通“只” ,仅仅,只有。 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止: 1、通“只” 。例句:止有剩骨。 2、停止。例句:一狼得骨止。 意: 1、神情。例句:意暇甚。 2、意图。例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情趣。例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 敌: 1、攻击。例句:恐前后受其敌。 2、敌人。例句: 盖以诱敌。 前: 1、面。恐前后受其敌。 2、向前。狼不敢前。 积薪: 1、堆积柴草。例句:场主积薪其中 2、堆积在那里的柴草。例

6、句:转视积薪后。 虚词的用法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 例句: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例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 例句: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 www.1smart.org 中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品牌Xa 语文 张超代词,代狼。 例句:复投之。 (2)以 介词,把。例句:投以骨。 介词,用。例句: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例句: 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用来。例句:盖以诱敌。 (3)其 1、恐前后受其敌。 (指狼) 2、场主积薪其中。 (指打麦场) 3、屠乃奔倚其下。 (指柴草堆) 4、一狼洞其中。 (指柴草堆

7、) 5、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指屠户) 6、屠自后断其股。 (指狼) (4)乃 1、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 2、乃悟前狼假寐:才。 (5)盖 1、盖以诱敌:表原因。这里有“原来”的意思。 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1、去 (一狼径去) 古义:离开 今义 : 到某地方 2、少(少时) 古义:稍微 今义 : 数量小 3、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多少 今义 :几何学的简称 4、耳(止增笑耳) 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 今义:耳朵。 5、股(屠自后断其股) 古义:大腿 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 文言句式文言句式 省略句省略句 省略宾语:省略宾语: 1、 “投以骨”中省

8、略了“投”的宾语“之” ,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 2、 “一狼仍从”中省略宾语“之” ,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 省略介词:省略介词: 3、 “场主积薪其中”省略了介词“于” ,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中” 。 4、 “一狼洞其中”中也省略了介词“于” ,可补充为“一狼洞于其中” 。 5、 “屠乃奔倚其下”中省略介词“于” ,可补充为“屠乃奔倚于其下” 。 省略主语:省略主语:4 www.1smart.org 中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品牌Xa 语文 张超6、 “顾野有麦场”中省略主语“屠” ,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 7、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中省略主语“屠” ,可补充为“屠

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倒装句倒装句 8、 “投以骨”中“以”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 。 9、 “意暇甚” ,正常语序应为“意甚暇” 。 10、 “身已半入” ,正常语序应为“身已入半” 。(学,然后练而知己之不足)学,然后练而知己之不足) (0808 眉山市眉山市 )比较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 1215 题。 (10 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 眈相向

10、。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 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 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 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 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

11、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牧竖:牧童。竖,童仆。 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1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 D. 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 分)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2 分) 14比较阅读【甲】 【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

12、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 ;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 ,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 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15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答案:12B 13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 了。14D 15开放题: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是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 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20112011浙江宁波市)浙江宁波市)真题面对面真题面对面5

13、www.1smart.org 中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品牌Xa 语文 张超狼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 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 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 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 分) 顾野有麦场: 一狼洞其中: 1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以刀劈狼首 先帝不以臣卑鄙 B其一犬坐于前 皆以美于徐公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屠乃奔倚其下 安陵君其许寡人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 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18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 分)【答案】 15回头看 打洞(2 分,每空 1 分) 16C(2 分) 17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2 分,意思符合即可) 18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