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C90绝缘电阻测试仪使用说明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50309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ZC90绝缘电阻测试仪使用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ZC90绝缘电阻测试仪使用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ZC90绝缘电阻测试仪使用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ZC90绝缘电阻测试仪使用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ZC90绝缘电阻测试仪使用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ZC90绝缘电阻测试仪使用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C90绝缘电阻测试仪使用说明(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ZC-90 绝缘电阻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1.性能特点及用途介绍 ZC-90 系列高绝缘电阻测量仪(原名 ZC-90 系列绝缘电阻测试仪) ,有以下几个特点:1.1 电阻测量范围高达 1.0105210171.2 测量误差测量量程 测量误差 0107 ( 1 % RX+ 2 字 ) 1071010 ( 3 % RX+ 2 字 ) 10101012 ( 5 % RX+ 2 字 )2 准备 2.1 电源电压检查 将功能开关拨至电池档,输出电压拨至 500V,打开电源开关,此时电源指示灯亮,仪表显示数值为电池的电压值,此电压应在 8.512.5V 之间, 如低于 8.5V, 仪表显示屏上会出现“ LO

2、BAT ” 字样,表示电压不足,必须充电或更新。2.2 仪表的校零 将功能开关拨至校零档,调节校零旋钮使仪表示值为 0.00。 3 绝缘电阻测量绝缘电阻测量 3.1 仪表与被测器件的连接 在开始操作前, 仪表电源应处于关闭位置, 在前一次测量结束后,应经过 30 秒左右的内部放电时间, 以确保操作人员免受高压电击。 3.1.1 将被测器件的两端分别与仪表的高压输出端与测量输入端(黑线红夹子)相连,保护环与屏蔽端(黑线黑夹子)相连,如被测器件无保护环则屏蔽端空置。注意:测量输入端(黑线红夹子)除了与被测器件连接外,必须完全悬空,与其他任何物体的接触将会严重影响高阻测量的准确性。 3.1.2 单芯

3、电线绝缘电阻测量: 将被测电线放入恒温水箱中(电线两头放在水箱外) ,仪表高压输出端通过金属导体与水接通,测量输入端(红)与芯线相连,屏蔽端(黑)空置不用, 3.1.3 多芯及有金属外套的电缆绝缘电阻测量:测量输入端(红)与被测芯线相连,将其它芯线与外套 ( 电缆屏蔽层 ) 连在一起后与仪表的高压端连接,屏蔽端(黑)空置不用。3.2 打开电源开关。 3.2.1 将倍率(量程)开关置于最低档位,仪表校零。 ZC-90 的最低倍率为105,电阻测量必须从最低量程开始,这是因为被测物体可能有很大的分布电容,由此导致的充电电流可能会在开始测量的瞬间对仪表高灵敏的输入端造成危害。3.2.2 选择合适的测

4、量电压 测量电压的选择是由被测物体的特性以及测量本身的技术规范而确定的, 不同的测量电压可能导致不同的测量结果,这是因为绝缘体的导电机理与金属的导电机理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除了特制的标准电阻外,一般的被测对象都有较高的负电压系数,即测量电压越高,电阻读数越小。将高压选择开关拨至相应的电压档位就可以获得所需的测量电压。注意:由于仪表内部高压电容的储能较大,内部放电时间要 30 秒左右,因此从一种测量电压时改变为另一种测量电压时,功能开关必须先放在“放电调零”档位,30 秒后才能开始新选择的电压的测量,否则测量电压可能大幅度高于额定值,损坏被测器件,在电压未到达额定值之前,仪表读数也不正确。 3

5、.3 倍率(量程)选择 (C-90 将功能开关由“调零”档经“放电” 、 “充电”档拨至“测量”档位, 测量电压施加在被测对象上,电阻测量开始; 注意观察仪表示值,如显示屏出现“1” (单独一个“1”字后面没读数)说明仪表量程过小。逐步将倍率(量程)开关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仪表出现读数后应立即停止转动。通常, 仪表示值应在100 个字至 1999 个字之间(忽略小数点) ,如果示值小于 100 个字,可以将倍率(量程)开关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档, 以求得最佳的准确度与分辨力。如显示屏上出现“:”符号,说明仪表处于量程过大状态,应迅速将量程(倍率)开关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在最低倍率档仍出现“ : ”

6、或“”符号,说明被测器件短路,请速将开关拨至“校零” “放电校零”或“.000”档位,断开电阻测量回路。注意:出现“ : ”或“”符号时,仪表读数无效。仪表输入端受到过电流的冲击,零位可能暂时偏移,通常放置一段时间可以恢复。 被测对象的绝缘电阻 = 仪表示值倍率 3.4 被测器件放电 测量结束后,将功能开关拨至“放电”或“校零”位置;经过1520 秒,被测器件充分放电后,操作人员方可接触高压端与测量端。 3.5 电线电缆每公里长度绝缘电阻按下式换算RL = RX L 式中: RL每公里长度绝缘电阻,M km ; RX试样绝缘电阻,M;L试样长度,km 3.6 电阻测量各量程有效测量范围及最高分

7、辨力 各量程范围除了与倍率有关以外还与不同测量电压时小数点的位置有关,如小数点在最高位,最佳测量范围为(0.100-1.999)倍率,例:被测电阻在 1.5109 左右,倍率应选 109,只要显示屏上不出现“ : ”或“”符号,读数仍然有效。 4 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与表面电阻率测量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与表面电阻率测量 测量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与表面电阻率应与选购件:“绝缘电阻率测试电极箱”配套使用, 4.1 用仪表所附的测试线连接仪表与电极箱,将被测材料式样放在背电极与环形电极、内电极之间,将电极箱上的选择开关拨至“ RV ” 位置,红、黑两个夹子分别夹在红、黑两个接线柱上,此时仪表与电极的实际连

8、接方式为:背电极接高压输出端;内电极接测量输入端;环形电极接屏蔽端。 4.1.2 打开仪表电源, 测量绝缘电阻。 4.1.3 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按下式计算: V = RXS / t 其中 V:被测材料体积电阻率(-cm) RX:绝缘电阻测量结果() S:内电极圆柱面面积(cm2)本厂电极 S =21.237 cm2 ( 直径D = 5cm ) t:被测材料试样的平均厚度(cm) 4.2 绝缘材料表面电阻率测量 4.2.1 将电极箱上的选择开关拨至“ RS ” 位置,红、黑两个夹子分别夹在红、黑两个接线柱上,此时仪表与电极的实际连接方式为:背电极接屏蔽端;内电极接测量输入端;环形电极接高压输出端

9、。 4.2.2 打开仪表电源, 测量绝缘电阻值。 4.2.3 绝缘材料表面电阻率按下式计算: S = RXKS 其中 S:被测材料表面电阻率() RX:绝缘电阻测量结果() KS:表面电阻率电极系数 本厂电极 KS =81.685 定时器用法 ZC90 使用定时开关 1、2、3 可以获得从 0 分钟至 7 分钟不同的定时值。6 滤波器用法 在环境干扰严重的地方测量 1012 以上电阻时,可以配合选用滤波器 1、滤波器 2 开关,使仪表读数保持稳定。滤波器 2 的作用比滤波器 1 稍强,如果两个开关同时打开(向上)则滤波功能最强。在一般情况下滤波器 1、滤波器 2 开关宜放在关(向下)的位置,使

10、仪表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7 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各种因数 7.1 测量时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在测量电线电缆、大型电机、变压器等大容量电器时,由于被测器件中存在较大的分布电容以及绝缘材料的介质吸收与极化现象,其充电时间常数可能高达数十分钟,在测量开始时,电容性电流占主导地位,电阻示值很小,随着电容电流逐渐衰减,仪表电阻示值呈缓慢上升,这是正常现象(如果电阻示值很快稳定,反而说明在测量开始时电导性泄漏电流就在在测量电流中占主导地位,这是被测对象因受潮而导致绝缘不良的一个主要特征) 。为了取得一个比较确定的测量结果,通常对被测器件规定一个特定的测量时间(如电线电缆规定为 1 分钟) ,可以通过设置仪器

11、的定时器获得所需的定时时间。 7.2 重复测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在测量电线电缆、大型电机、变压器等大容量电器的绝缘电阻时,如在短时间内进行重复测量,则二次测量示值将明显比第一次测量示值高,这是由于被测器件, 中存在第一次测量所施加的残余电荷的缘故。这些器件充电时间很长,同样,放电时间也很长,在没有充分放电的情况下重复测量,充电效果是叠加的,其等效作用是延长了后一次测量实际上的测量时间,电阻示值自然较高。因此,测量结果应以第一次测量为准,如要进行第二次测量则必须对被测器件进行充分放电后(一般为数十分钟至数小时)才能进行。 7.3 测量电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不同的测量电压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测量结果,

12、通常是测量电压越高,漏电流越大,电阻值越小, 7.4 环境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电线电缆、被测对象的绝缘电阻(或漏电流)有很大的温度系数,如 PVC 绝缘线,环境温度设到 70 ,其反向漏电流就要增加 1000倍,绝缘电阻值降低近 1000 倍。为了取得一个比较确定的测量结果,通常对被测器件规定一个特定的测量环境温度,7.5 环境湿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环境湿度对超高阻(1013)测量、绝缘材料表面电阻率测量影响很大,这是由于绝缘材料表面吸湿效应所致。仪表的正常工作条件为相对湿度不大于 80%(无凝露) ,但这仅对仪表本身而言,在超高阻测量的情况下,被测对象(包括检定仪表用的高值标准电阻器)对环境湿度的敏感程度要远远高于仪表本身。因此在进行上述测量时环境湿度应不大于 60% RH,进行高绝缘电阻试验的试验室通常应备有空气抽湿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