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理财观念的比较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36948556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PDF 页数:53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方理财观念的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中西方理财观念的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中西方理财观念的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中西方理财观念的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中西方理财观念的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方理财观念的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理财观念的比较(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西方理财观念的比较姓名:涂若诗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会计学指导教师:杨世忠;汪平20040301内容提要理财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财务事项和财务行为的基本看法和认识,对理财行为起着指导作用。理财观念决定着企业的理财行为,理财行为又决定着企业价值。在理财观念的形成过程中,民族文化传承、社会经济环境与生活模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西方理财观念滋生于不同的土壤,它们存在着基本的相似之处,也有着显著的不同。在现代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它们相互借鉴、融合,在价值分析与价值实现的方方面面取得了共同的发展。本文采取了规范性的研究方法,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

2、中西方理财观念的异同之处及其在现代的协同发展展开了系统性的论述。旨在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分析,指出今日身处国际竞争之中的中国所应倡导的理财观念,即战略性的理财观念、开放性的理财观念、竞争加合作的理财观念。小观念常常是大企业成长的种子。技术创新与经营创新都来自于观念的突破。正如叔本华所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发现被人没有发现之处,而在于想到人人都已经发现但却没有思考之处。世界在日新月异地演进,新的商业领域不断被开拓。竞争的激烈化使得企业不断的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寻求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观念的转变是个创造性的过程,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过程以及对未来的自适性调整。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首先需要的便是诚信的理

3、财态度、开放性的学习氛围、长远的战略眼光与对竞合关系的精确把握。【关键词】理财观念企业价值战略2A b s t r a c tF i n a n c i a lc o n c e p tr e f e r st ot h eb a s i ci d e a ss h a p e di nf i n a n c i a la c t i v i t i e s T h ec o r p o r a t ev a l u eo fe n t e r p r i s ei sd e c i d e db yi t sf i n a n c i a lo p e r a t i o n ,w h i

4、c hi si nr u md e c i d e db yi t sf i n a n c i a lc o n c e p t C u l t u r eb a c k g r o u n d ,e c o n o n 面ce n v i r o n m e n t ,t o g e t h e rw i t hl i v i n gs t y l eo fan a t i o nh a v ep r o f o u n di n f l u e n c eo v e rt h es h a p i n go fi t sf i n a n c i a lc o n c e p t T h

5、 ef i n a n a c i a lc o n c e p ti ne a s t e r nc o u n t r i e sa n dw e s t e r nc o u n t r i e ss e ee y et oe y ew i t he a c ho t h e ri nt h e i rb a s i cv a l u e s H o w e v e r , t h e yh a v en o t a b l ed i f f e r e n c e I nt h eg r o w t ho fm o d e me c o n o m y , t h e yb o r r

6、 o wi d e a sf r o me a c ho t h e ra n ds e es h a r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i nv a l u ea n a l y s i sa n dv a l u ec r e a t i o n I nt h i sa r t i c l e ,t h ea u t h o rp o i n t so u tt h ev a l u e ss h o u l db ee s t a b l i s h e di nC h i n aa f t e ri t se n t r yi n t oW T O S a y , s

7、 t r a t e g i ci d e a s ,o p e n n e s s ,a n dc o r p o r a t i o n b a s e dc o m p e t i t i o n T h ea n a l y s i si sb a s e do nt h er e s e a r c ho fp i o n e e r si nt h eg i v e nf i e l da n di sc a r r i e do u ti nan o r m a t i v ew a y A d v a n c e df i n a n c i a lc o n c e p ti

8、 sb e l i e v e dt ob et h es e e do fg r e a te n t e r p r i s e I n n o v a t i o n si nt e c h n o l o g ya n db u s i n e s so p e r a t i o nr o o ti ng r e a ti d e a s T h eg i m m i c kh e r ei sn o tt of i n do u tt h o s en e v e rb ef o u n do u t ,b u tt og e tn e wt h i n g so u to ft

9、h o s ea n y b o d yc o u l dh a v ek n o w n I naf a s tm o v i n gs o c i e t y , n e wb u s i n e s sa r e a ss p r i n gu po nad a i l yb a s i s E n t e r p r i s e sa r ef o r c e dt os e e kn e w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c h a n g ei ni d e a si sac r e a t i o np r o c e s s ,w h i c hg o e

10、 sh a n di nh a n dw i t ht h ec o r ev a l u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s e l f - a d j u s t m e n ti na l lb u s i n e s sa r e a s H o n e s t y , a no p e nm i n dt o g e t h e rw i t hf a re y e s i g h ta r et h ek e yt os u c c e s s 【K e yw o r d slF i n a n c i a lc o n c e p t ,C o r p o

11、r a t ev a l u e ,S t r a t e g y3t , X 6 2 1 3 9 5 独创性说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嘛掘裔2 0 0 4 年3 月1 6 目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

12、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作者签名:诒、施诮导师签名:乖醅也2 0 0 4 年3 月1 6 曰一、选题原因序言一个小故事:一位中国老太太和一位美国老太太,一辈子都在挣钱买房子。中国老太太是攒钱买房,一辈子居无定所,省吃俭用,直到临终前才攒够了买房钱,买下房子留作遗产,虽然自己一天新房子都没有住过,却也不无欣慰地离开人世;美国老太太则是贷款买房,先住新房子后挣钱还债,一辈子安居乐业,直到临终前才还清了购房款,自己高高兴兴地去见上帝。此故事经读者转载之后,两位老太太很快名噪一时,引得不少好事者为其作

13、前记后记。本文在此对这些篇章不一一提及,但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对两位普通老百姓行为差异原因的探究兴趣。中国老太太为攒钱劳碌一辈子却不曾得到享受,大家不免替她感到不值。依笔者看来,原因不外乎三,都可以落到理财观念上。其一、惜“借”,华人传统理财文化倡导的是“宁将有时当无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把明天的钱借来今天消费无异于败家行为;其二、惜“贷”,俗语有云“站着借钱,跪着讨钱”、“欠钱的是大爷、借钱的是孙子”,全社会缺乏统一的信用体系,中国老太太即使能想到这一高招在那个时代恐怕也是求借无门;其三,老百姓“手里有钱,心里才不慌”的心理状态,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乏,把钱一古脑掏出去买房,自

14、己的养老看病问题又怎么办昵? 当然,若要进一步往深处看,我们还可以从两国的经济状况上找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两国间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轨迹的不同造就了该故事发生的大背景。然而思为行之导,思维观念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个人的理财观念直接决定了作为一个群体的企业、乃至社会的理财导向,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今天,古老的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经济的发展早已同世界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我们正处在从落后走向先进的过程中,此时弄清楚我们的理财观念与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人民的理财观念还有哪些差别,以便更快更好地发展我们的经济,创造更多的财富。这就是本文的初衷。二、研究现状我国对理

15、财观念的研究兴于2 0 世纪9 0 年代中期,盛于近年。它兴起后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一种时尚,并为大多数国人所接受。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人们对价值规4律的重新审视和认识,是其得以在极短时间内发展的土壤。现代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也为人们理财意识的萌发和理财文化的兴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对“君子不言钱”等国人传统的生活价值观无疑是一个思想认识上的飞跃。徐东平主编的理财思想研究于1 9 9 2 年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书中介绍了自管子到王安石到张居E 的理财思想。这些思想多与封建时代的财政、税收制度紧密结合,却也反映了我国古人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理财方略。费孝通于1

16、 9 9 5 年在读书发表文章晋商的理财文化,从地缘与人文的角度分析了明清时代晋商“驰骋九州方圆、气吞八方地面”的背景与缘由。王永增于2 0 0 1 年在经济参考报连续发表一系列文章,包括理财是类文化、理财是一种理念、理财是一个趋势与理财是一种生活方式等。文中系统地分析了理财观念的源流。以六韬中“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为楔子,说明了自从私有的概念出现后,理财观念就慢慢浸透到了人们的骨子里,成为了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现代国人理财观念的苏醒与不断增强反映着一个趋势,即国家经济越来越强盛,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足。随着理财的渠道的拓展与理财工具的增多,理财成为了人们不得不接受的一种生活方式。王钢于2 0 0 1 年在特区财会发表文章 中的中庸理财思想,论述了论语中中庸的理财思想对于现代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李志强、孙刚与董延安于2 0 0 2 年在四川会计发表文章财务文化初探,从理论的角度说明了财务文化的含义、特征及其在企业中的职能。周卫民于2 0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