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海南语文试题答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13403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高考海南语文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海南语文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海南语文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海南语文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海南语文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高考海南语文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高考海南语文试题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语文卷)第第卷卷 阅读阅读题题甲甲 必考题必考题一、现代文一、现代文阅读阅读(9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

2、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

3、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

4、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D.即使

5、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答案】D【考点】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解析】D 项有效信息在第一段:“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从这句话中不能得出李白的诗歌晚唐就不再流行了。本小题逆推错误。【思路分析】信息的筛选,主要是迅速找到信息源,并将其和原文进行仔细比对,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不要是看意思是否吻合。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

6、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答案】C【考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归纳和对中心意思的概括【解析】A 项原文在第二段:“从这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句中的“这”指代上一段末所说的即使是李杜的诗歌,流行也有时代性。“值得欣喜”的不是将唐诗为宋词元曲取代与流行歌词长盛不衰比较而言的。此题张冠李戴。B 项信息源在第

7、二段:“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据此,“感动在心”的是人的生活、经历而不是“流行歌词”。D 项信源在第二段末:“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不见逊色的。” ”此项言过其实。高考资源网【思路分析】现代文小阅读常见的“陷阱”有:偷换概念、轻重混淆(如 D 项)、随意逆推、源流颠倒或主客倒置、无中生有、以偏槪全或范围失当、时态错置或混淆已然与未然、混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张冠李戴(如 A、B 两项)、答非所问或游离题干、说法武断、强加因果等。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

8、确的一项是(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所以难以流行。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答案】B【考点】考查根据原文推断信息。【解析】B 项信息源在第一段末:“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此项张冠李戴和强化因果。【思路分析】考生要仔

9、细和原文比对。如 B 项原文说杜甫地位在他“死后数年后才建立”,与“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而不是其诗歌难以流行的原因。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1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4-7 题。题。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宣和末, 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震威距 府州三百里,最为孤绝。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昭募骁锐兵卒千余人,与 约曰:“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溃。”于是夜缒 兵出,薄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夏

10、人设木鹅梯冲以临城, 飞矢雨激,卒不能施,然昼夜进攻不止。其酋悟儿思齐介胄来,以毡盾自蔽, 邀昭计事。昭常服登陴,披襟问曰:“彼何人,乃尔不武!欲见我,我在此, 将有何事?”思齐却盾而前,数宋朝失信,曰:“大金约我夹攻京师,为城下 之盟,画河为界;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诸垒悉已归我,公何恃而不降?”昭曰: “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已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 ”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是时,诸城降者多,昭故人从旁 语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叱曰:“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尚敢以言诱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骂引弓射之,众走。凡被围四日,城多圮 坏,昭以智补御,皆

11、合法,然不可复支。昭退坐厅事,召诸校谓曰:“城且破, 妻子不可为贼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不胜则暴骨境内, 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徒将出战, 人虽少,皆死士也。”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 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昭跃马从缺城出,马蹶坠堑,贼欢曰:“得朱将军矣! ”欲生致之。昭瞋目仗剑,无一敢前,旋中矢而死,年四十六。 (节选自宋史朱昭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分)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 摄:代理B.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

12、婴:环绕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 薄:削弱D.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乘:追逐【答案】C【考点】考查对文中实词的理解。【解析】C 项:“薄”应为“迫近”【思路分析】C 项原文是“于是夜缒兵出,薄薄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大意是“于是趁着夜晚从城墙上放士兵下去,逼近夏人的营地。”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朱昭坚决主张抗敌的一组是(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朱昭坚决主张抗敌的一组是( )()(3 3 分)分)今天子圣政一新矣 取传禅诏赦宣读之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 妻子不可为贼污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 昭跃马从缺城出A. B. C. D.【答案】D【考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信息的筛选。【解析】

13、原文是“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已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朱昭向夏人介绍宋皇禅位,天子推行新政的事。据此可排除 A、B、C【思路分析】文言文信息的筛选的关键是据题干要求(朱昭,主张抗敌)进行排查。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分)A.朱昭凭着功绩官至秉义郎,他顺从时俗,不刻意地表现自己。在震威期间,夏人乘虚入侵,他招募千余勇猛精锐士卒,夜缒出城,乘势杀敌,获得胜利。B.夏人部队昼夜进攻,其首领悟儿思齐邀请朱昭议事,数

14、落宋朝失信,企图招降宋军。朱昭反驳说,宋朝国君内部禅让,新君政令一新;坚决拒绝投降。C.在众多城池投降后,朱昭旧友也暗示他投降。朱昭厉声斥骂,张弓要射他;不久又表示,只要背城死战,获胜可再图功业,失败陈尸境内也问心无愧。D.朱昭方面有人暗中与敌人串通,透露了朱昭准备突围的消息。敌人害死害死守兵,得到城池。朱昭不幸坠入沟堑,他怒目提剑,无人敢前,最后中箭而死。【答案】D【考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析】D 项原文在文末:“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徒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也。贼大惧,以利啖啖守兵,得登城。”“啖”,吃,诱使;不是“害死”的意思。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10 分)分)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答案】(10 分)总共被围四天,城墙多处毁坏,朱昭凭着才智修补城墙抵御敌兵,全都中规中矩,但是再也不能支撑下去。朱昭率领众人在大街要道上与敌军交战,从傍晚直到天明,尸体塞满街面,无法通行。【译文】 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他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功业,逐步升任至秉义郎的官职, 他韬光养晦,在官场上从不表现出来自己有什么特立独行的地方。 宣和末年, 当震威城兵马监押,兼知城事。金兵入侵,夏人乘机攻下河外的全部城镇。震 威府距离府州三百里,势力十分孤立。朱昭带领全城老幼绕城固守,以抵御敌 人攻击的力量。朱昭招募精锐的士兵一千多人,和他们商定:“敌人知道城中 的虚实,有看轻我们的心。如果我们出其不意去攻击他,可以一鼓作气把他们 消灭。”于是趁着夜晚从城墙上放士兵下去,逼近夏人的营地,敌人果然十分 惊慌,城里官兵乘机大声叫喊,奋勇杀敌,杀死和俘获了很多敌人。夏人用鹅 梯准备登上城墙,但是箭好像雨一样(向他们射去),他们没办法登上来,但 是攻势却日夜不停。夏人的首领思齐穿着铠甲来到城前,以毡盾挡住自己,邀 请朱昭出来议事。朱昭穿着平时的衣服登上城墙上,披着襟衣问:“你是什么 人,这么不光彩(指思齐用毡盾挡住自己)。想见我,我在这里,你有什么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