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出师表中考试题集锦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6896334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隆中对、出师表中考试题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隆中对、出师表中考试题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隆中对、出师表中考试题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隆中对、出师表中考试题集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隆中对、出师表中考试题集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隆中对、出师表中考试题集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隆中对中考题集 (一) (14 分) 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8.下列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 备由是诣亮 诣太守说如此B. 欲信大义于天下 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C. 将军既帝室之胄 无丝竹之乱耳 D. 信义著于四海 皆以美于徐公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 分)(1)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_(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_ 10. 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外交政策是“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其中“结好孙权”的依据是什 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4 分) 11.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 主编的 一书。(2 分)(二) 自董卓已来,则

2、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8.下面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 分) (_ )A.此诚不可与争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国险而民附 益州险塞C.利尽南海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将军岂有意乎 将军岂愿见之乎 9.下面语句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2 分) ( )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完全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接您呢? 10.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 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

3、。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最后 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 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C.作为人物传记,选文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相 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 11.“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 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3 分)_(三)对比阅读 【甲】臣本布衣,臣不胜受恩感激。 【乙】亮

4、躬耕陇亩,君谓计将安出?”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 分)先帝不以臣卑鄙( ) 将军宜枉驾顾之(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由是先主遂诣亮( ) 2.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2 分)3. 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3 分)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 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5.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2 分)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 “一对”指的是 。(四) 亮答曰: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

5、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p A 以弱为强者 贤能为之用 B 曹操比于袁绍 信义著于四海 C 此用武之国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此诚不可与争锋 争锋: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资: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殷: 总揽英雄 揽: 11诺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4 分)出师表中考试题集锦(一) 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1、这段文字选自的出师表 , “表”是_。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由是感激( ) 遂许先帝以驱驰( )

6、故五月渡沪(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深入不毛( ) 臣本布衣(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3、第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 文中的 4 个四字短语回答:_。 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 ,临危委重任和_ _。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 (用 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 5、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 写出具体所指。 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

7、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_东和:_收二川:_ 七擒:_北拒:_排人阵:_ 6、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以伤先帝之明 C、悉以咨之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7、用一个成语概括: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划线语句的内容:_ _。 8、 “由是感激”中的“是”指代什么?_(用原文作答) 。 9、“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中的“此“指代什么?_(用原文作答) 。 10、概括这两段的文字的内容。第一段:_ 。第二段:_ 。 11、作者强调自己本来的志向的作用是什么?_。 12、把下列

8、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_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_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_(二)【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 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 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 其后夫自损抑。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御:马夫。 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相: 担任国相。

9、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自下:谦虚。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对:回答。 16解释下列短语。 (2 分。任选 4 个作答) (1)简拔: (2)裨补阙漏: (3)优劣得所: (4)意气扬扬: (5)名显诸侯: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4 分)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8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

10、父子的真 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19诸葛亮和晏子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三) (16 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 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 ( ) 以光先帝遗德 (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 悉以咨之 (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 分)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_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译:_ 12、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 有什么意图?(2 分) 答: _ 13、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 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 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 (3 分) 答: 14、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