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四《张衡传》学案(凌正国、韦达、黄伟洪)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9593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四《张衡传》学案(凌正国、韦达、黄伟洪)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张衡传》学案(凌正国、韦达、黄伟洪)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张衡传》学案(凌正国、韦达、黄伟洪)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张衡传》学案(凌正国、韦达、黄伟洪)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四《张衡传》学案(凌正国、韦达、黄伟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四《张衡传》学案(凌正国、韦达、黄伟洪)(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高一语文必修四导学案:12 张衡传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 。 2、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深入了解张衡。 3、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积累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法指导】诵读法 讨论法 【知识链接】结合创新方案了解作者、 后汉书及时代背景。 【自主学习】 一、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全词,给下列划横线词语注音A 级 衡少善属( )文 不好( )交接俗人 累( )召( )不应 五载( )复还( ) 【课堂导学】 二、积累文言知识(B 级) (一)词句解释 1、从容淡

2、静 2、不慕当世 3、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4、咸怪其无征 5、举孝廉 6、辟公府 7、累召不应 8、公车特征 9、拜郎中 10、迁为太史令 11、积年不徙 12、再转复为太史令 13、璇机 ( 二 ) 、古今异义1、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2、举孝廉不行3、常从容淡静 3、覆盖周密无际5、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五) 、翻译下列句子。 (C 级)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2、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3、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4、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三、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疏通文意,完成下面的题

3、。 (一)、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记叙的重点是什么?【课外延伸】 人物传记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类别,而且多为官吏的传记,常涉及人宦海生涯中的升迁、调 转、罢免等事。与现代汉语比较,古代官职变动用词具有词汇量丰富的特点。了解和掌握这些 术语的含义、特点及规律,对于更好的阅读文言文具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除:任命,授予官职;授:给予官职; 起:起用某人任以官职。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

4、表示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转、调、徙:调动官职; 补:补任缺职; 改:改任官职。 第三类:表示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 领:兼任; 署:代理,暂时担任; 权:暂代官职。 第四类:表示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左迁:降职;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黜、废:废弃不用。 第五类:其他。 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 例如: 知: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1996 年) 行:迁左丞,行徐州事(2000 年) 主:掌管。例如

5、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 ”(勃:人名。) 【布置作业】 请你学习借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写法,为张衡写一段颁奖词,表达你心中的感动。【当堂反思】【课题】高一语文必修四导学案:12、 张衡传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张衡一生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2、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弄懂一些专指词语,疏理文言否定词。 3、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弄懂一些专指词语,疏理文言否定词。 【学习重点】目标 2、3 【学习难点】目标 2、3【学法指导】自读法、讨论法、展示法 【自主学习】 一、知识链接 张衡的生平和成就。 张衡(78139) ,字平子,

6、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东汉著名文学家,杰出的 科学家。17 岁离家,先后到长安、洛阳,拒绝官僚贵族召请,在太学日夜攻读,博览群书。28 岁任南阳太守鲍德主簿。29 岁写成东京赋 、 西京赋 。 二京赋是模拟司马相如的子虚 赋和班固的两都赋写成的。34 岁为郎中,后又作过尚书郎。太史令、侍中、河间相一类 的官。作太史令最久,前后几次,历时数年,掌管天象观测。写有著名天文著作灵宪和 算罔论 ,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用铜壶滴漏带动的浑天仪。他用肉眼观测星星,制成星图。当 时他观察到星星有 2500 多颗(现代天文学用肉眼能看到 3000 颗左右) 。汉阳嘉元年(132 年) , 又创造了世界

7、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曾上疏要求禁绝当时流行的图谶迷信。任侍 中期间,遭受宦官谗毁,遂作思玄赋以宣情述志。59 岁离京任河间相,在职之年, “郡中 大治,称为政理” 。以后又征召为尚书,不久即去世,终年 62 岁。有张河间集存世。 张衡勤敏朴实。崔瑗说他:“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 , “体性温良,仁爱笃密, 与世无伤” 。他自己在一篇述志的作品里说他是“约己博艺,无坚不钻” , “不患位之不立,而患 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辞赋和诗。 东京赋 、 西京赋描写洛阳,长安的繁华,讽刺贵族 官僚的荒淫无耻,描述了一些民情风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

8、统治危机四伏的深刻忧虑。他的诗 歌以四愁诗成就最高。诗分四章,写他的“所思”在“泰山” 、 “桂林” , “汉阳” , “雁门” 等“远道” ,但都有障碍,而不能致。以一种情诗的形式寄托了政治的怀抱。它是一首七言诗。 在它以前, 诗经和宋玉的招魂 ,荀卿的成相篇等有一些七言句。汉代韵文七言句逐 渐增多,但通篇都是七言而又首尾完整的作品,当以这首诗为最早。他也研究过地理学,绘出 一幅地形图,流传好几百年。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图记卷四里又把他列为后汉时期六大名 画家之一,在数学方面,他对圆周率也很有研究, 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 关于浑天仪。 汉时,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分有盖天

9、、浑天和宣夜三家。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 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一种旧的传统说法。宣夜派认为天体为元 气构成。浑天说比较进步些,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 种说法虽然也不完全正确,但比较接近实际。浑天派最大的代表者和卓越的发明家张衡指出, 日有光,月没有光,月光是由日光照射而来的。所以向日则光盈,背日则光尽。他还推测月食 是地球遮蔽的结果。他还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 ,创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都可转动。各层圆圈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 四节气,二十八列宿,以及日月星辰的位置,凡张衡所知道的天

10、文现象都刻在上面。为了使浑 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个“滴漏” ,作为浑天仪的动力。浑天仪被滴漏带动,它转动 时恰好与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起落时间完全吻合。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 留下来的只有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 (摘自中国 古代的发明创造 ) 【课堂导学】 二、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是怎样写的?三、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文章去呢?本文是怎样处 理人物的材料的?列出它的结构提纲。四、张衡有哪些可贵的品格?五、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六、和屈原列传相比,这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当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学习张衡传一文,我们结识了精神品德高尚的张衡,结识了科学成果 卓著的张衡,结识了政治成就突出的张衡,结识了综合素质全面的张衡,结识了德才兼备的张 衡。同学们,你们是否有所感触?这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发? 【当堂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