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学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5332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薄弱学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薄弱学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薄弱学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薄弱学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薄弱学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薄弱学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弱学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薄弱学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关于我校数学学科现状分析及现阶段制约成绩因素的分析泾川二中数学教研组二 O 一 O 年九月关于我校数学学科现状分析及现阶段制约成绩因素的分析在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我国教育中长期规划的推动下,我们都希望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来追求一种理想的全新的课堂教学。为了结合实际,找出问题,确定今后的课堂教学方向,我们数学组在包组领导魏校长和王主任的带领下通过研讨,会议,听课等多种形式和途径我校目前的数学教学现状及目前教学质量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一、现行课堂教学现状与分析一、现行课堂教学现状与分析2008 至今,我们数学组共组织听课 50 多节,组织评课 48 次,先后向学生随

2、机发放调查问 1200 多份,组织了教学研讨 40 多次,能过讨论分析得出1、听课方面:在所听的课中有几节课令人满意,如“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 “几何证明中的变式命题”、 “二次根式的除法”等,这几节课的共同特点是: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活动;尊重学生的创新劳动,鼓励学生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角色思维。如田兰“三角形内切圆”教学中,打破了“以讲为主”的束缚,真正地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确立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节课教者尝试性地设计了“课本例题的探究课变式练习”。通过对几道几何例题的不断探究,使学生巩固了与三

3、角形内切圆有关的基本概念,熟练地掌握了有关定理的运用,通过对例题及变式图形的分析和证明,提高了学生画图和推理论证的基本技能,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画图、比较、猜想,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了思维水平,发展了思维能力。通过一题多变,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更好地理解、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者既教猜想又教证明,使学生在解题中有更广泛的思维空间。对于这节课的设计,我们深深感到一定要改掉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枯燥的数学变成有趣的数学实验课题,让静止的图形变成动态的图形,让机械地接受数学结论变成自己动手、动脑

4、去探究,发现结论,这样才能让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走进课堂。从全县总体上看,尽管在课堂教学上有几个亮点,但仍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问题:教师习惯于灌输性地传授知识,一言堂现象特别严重,课堂上教师很少给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机会,几乎很少有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原来是很好的一道一题多解的题,老师就是一味地去传授,抓灌输,不放手让学生去亲身体验,设想一下,如果让学生去做,当他只做对一半,并且感到自己做的已经很完美的时候,心里一定会有一种成就感,等待着老师的表扬,在老师给予肯定的同时,恰到好处的点拨,纠其偏的一面,学生会立刻产生一种悬念,让他感到自己的思维还不全面,他便会快速地投入到深层次的探究之

5、中。通过大量的听课,我们还发现一些现象:有的老师讲得头头是道,比较风趣也比较幽默,学生听得天花乱坠,但往往在一片笑声中,却感到什么也没有学到;有的教师讲课时设置了许多问题,师生之间有问有答,课堂气氛热闹非凡,但检查一下学习效果,却很不理想;有的教师能够精讲一些重点问题,留出时间让学生做各种花样的习题,虽能使学生应付一些形式训练题,却又限制和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有的教师依然采用简单的“一问一答”式,学生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水平上重复。这表面上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提问的方式是“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导致没有真正的思维互动。2、调查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与

6、课后交谈,大多数学生习惯于等待老师的“喂知识”、 “注射知识”,习惯于老师去“推动”、 “拉动”他们学习,缺乏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意识,即使偶尔给他们一点时间、一点主动权,让他们去“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 “大胆发言”,学生却表现出无所适从,不善动脑,不会动脑的状况,所以老师还是只能回到老路上去“灌输”,去“注射”。另外,调查的同时显示,学生不喜欢这种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感到疲倦、厌烦,没有活力,课堂缺乏生机。学生对“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活动”反映的是:交流、参与、自我表现;学生对“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的态度,问卷统计结果表明:老师要用幽默的语言、形象的事例,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才有利于

7、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讲课要多引用典型实例分析,多联系实际,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在遇到问题时,多让学生进行讨论,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当控制课堂纪律,注意调节课堂气氛,讨论时要活跃,听讲时要安静。他们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希望和老师建立起平等和朋友关系,自尊心能得到保护。学生希望独立、自由和受尊重的愿望更为强烈。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上好课的源泉。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老师拖课表示不满,很少有学生认为“老师拖课是责任心强”的表现。3、调查统计的几个数据:教学方式教的方法比较单一,基本是讲授法,40%的教师在教学中偶尔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主要是表现在向学生灌知识,把学生看成是

8、一种容器。学习方式基本上是被动接受式学习。调查表明 45%的学生学习数学靠“听讲、记笔记 、做课本习题”,20%的学生“大量做辅导书上的习题”。师生交流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只有 30%的学生与教师经常交流,50%的学生偶尔与教师交流,20%的学生与教师从不交流。交流的方式也仅限于学生问教师题,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只有 14%的学生“请教老师”,40%的学生“找同学商量”,这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时间太少。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其一方面是“害怕老师”,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大部分时间用于备课,做题批改作业,很少主动与学生交流。学生学习兴趣与态度问卷统计结果显示:42%的学生“喜欢数学”,2

9、0%的学生“喜欢看数学课外读物”,30%的学生“对数学感兴趣”,13%的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5%的学生“比较讨厌数学”。问卷中对于“为什么对数学感兴趣”,学生回答是“数学可以增长智慧”、 “升学考数学”等等。4、课堂教学的几个误区这次调查时,每次听完课,我们都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讲课教师进行座谈。通过交流,我们发现老师对课堂教学理念很感兴趣,但找不准切入点,甚至对课堂教学产生了几个误区。教师讲得清,学生就得听得懂教师觉得很简单,学生学得就容易。教师讲得越多,越充分运用课堂 45 分钟。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所学知识就掌握了。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点,主要原因是传统的教学评价存在着一定弊端和局限性

10、。二、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和局限二、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和局限(一)“是否完成认知目标”限制了教师对学生认知能力以外的其他发展的关注。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中,教师是否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更确切地说是这节课的认知目标,是作为一节好课很重要的指标。就象上述分析的那种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很多问题和情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问必答,或讨论或交流,教师将课堂组织得“热闹非凡”,将学生兴趣调动得“兴趣盎然”,但检测学生实际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情况却并不理想。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备课时,未能抓住该教学目标的关键条件,像这样未完成预定认知目标的课显然不能称得上是一节好课。但如果为了完成认知目标,而抹

11、杀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情感的课也不能视为一节好课。(二)“丝丝入扣”的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传统的评课标准,往往强调教学进度要安排合理,教学环节井井有条。许多观摩课,教师不敢拿出原汁原味的课,就是怕评委们说自己的课“漏洞百出”,说自己水平低。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另外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整个过程就象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什么时间讲授,什么时间提问,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等都设计得“丝丝入扣”,结果往往是把一节课上成了表演课,演员就是教师,或者说主角就是教师,学生则是配角,是观众。因此,我们说教学“贵在得法”,就体现在教师如何作好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

12、和合作者。(三)“样样俱全”的所谓优秀课常常使教学忽略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需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可以说十分完备,而且每一项指标几乎都有固定的要求,诸如“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进程安排合理”、 “课堂提问精练”、 “多媒体运用恰当”、 “板书设计美观”、 “教态自然”、 “语言流畅”等等。结果我们会发现,许多观摩课中的不少环节就是为了迎合评课标准而设计的。但是我们的教师却没有想过,课堂教学既然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就必须围绕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其目的是使所有的学生都有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如果为了把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在黑板上即使

13、板书并不美观,甚至让学生参与板书,又何尝不可呢?相反,所谓的板书设计却限制了学生的理解,那才是一堂可悲而又失败的课。那么,传统的评价标准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使得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种好的、值得倡导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怎样的,或者说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应该包括哪些方面?为此,我们首先考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三、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的传递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是学习者参与目标或子目标的提出的确定。是学

14、习者在“做”中学习。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先讲授所要学习的概念和原理,而后再让学生先做一定的练习,尝试去解答的习题,其潜在的做法是:学和做是两个独立的,只有先学会了才能去做,去解决有关的问题。而我们倡导的现代教学理念正好用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学的,先鼓励学生去做,在做中学。这样,学习者可以获取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再加上教师进行提练和概括,使得学习者所构建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2、有效的教学应该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 有效的互动过程。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师生之间的交流就是单向的,这样,必然存在着局限性。因此,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该是多向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就是

15、说,知识是合作掌握的。同时,师生之间关系也应该是合作的,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控制。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充当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3、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4、有效的教学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判断。能否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达所学的知识。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要做到这些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因为只有理解

16、和关注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才能促使学生真正的理解。5、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引导学生思考:“我怎么想的?”, “为什么这么想?”, “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的?”,“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 “今天学的这些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通过这样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6、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与情感。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地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学习中获得兴奋和快乐。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的错误应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由此可以看出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那么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对提出了哪些要求,对学习方式以及课堂教学评价又带来了哪些转变呢?四、新课程带来的变化四、新课程带来的变化1、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提出的要求。回顾以前的教学方式,教师只不过是一条传输带而已,就这样的传输带要教导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和具有竞争经验与承受能力的人才是很难的。在这种角色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