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4453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课题18 广玉兰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学习课文中的 12 个生字,其中 4 个只识不写,理解“孕育”、“渗透”、 “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清作者是从哪机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 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教学重点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教学难点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教学课时3 课时教具准备1、亲自去观察广玉兰。 2、观察自己喜欢

2、的一种植物。 3、文中的图片和文字投影。教学法指导学法:读文、质疑、解疑;教法:引导点拨、启发、小组交流讨论。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补充 (课堂随记)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广玉兰图片。 师:她,幽香飘远,微风中夹着一丝香甜。她,高雅洁净,阳光下尽展无限 纯美。她,生生不息,风雪中铸就铁色柔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她, 走近她美的世界。一齐读题。 2你见过广玉兰吗?给大家说说。 3学生结合有关资料介绍自己见过的广玉兰。 二、读通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 1文章是怎样具体描绘广玉兰的呢?自己读课文。 要求: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自学生字情况,含形近字。 3小组交流讨论:他从哪几个方

3、面来写的呢?课文可分为哪几部分?(按 事物不同方面来写) 4.全班交流。 5再读课文,思考:广玉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6质疑: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炼重点问题。 (1)为什么说广玉兰具有旺盛的生命? (2)为什么说一棵广玉兰就像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6小结过渡: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就跟作者一起走进课文,走近广 玉兰,用心去感受。三:学习第一段。过渡:是什么吸引了作者去欣赏广玉兰?1、“幽香”、“荡漾”画出写香气的句子,想想句子中哪个词把广玉兰花的香气写活了?2、“荡漾”和“飘荡”哪个词好?为什么?(柔美,香气不会被风吹散,

4、不是一阵飘完了就没有;而是不断地从花朵上散发出来的。是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的,是有生命的香气。)3、指导朗读。(齐读-指名读-齐读)4、此时此刻,你觉得广玉兰仅仅是幽香吗?(周身散发着香气,生机勃勃。) 四:作业。 抄写生字词及形近字。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导语: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跟随陈荒煤,走进丛林,去认识 广玉兰。 2、简要复习上节课内容:作者陈荒煤在丛林中散步,首先是被什么所吸引, 从而认识广玉兰的?(一股淡淡的,来自广玉兰的幽香),那股幽香吸引了作 者,在散步的时候,作者都要去欣赏一下。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近广玉兰, 去欣赏它。 二、细读课文,感悟特点 A 广玉兰

5、花 1多媒体显示广玉兰的美丽图片 师:看着这些美丽的广玉兰花,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赞美它?(洁白无暇 冰清玉洁等) 2作者又是怎样赞美它的?自己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作者赞美广玉 兰的词语。 (板书:洁净 高雅) 3你从课文的哪一个句子中读懂了广玉兰洁净、高雅的特点? (1)出示:“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它又显得那样柔韧 而有弹性” 指名朗读,这段文字向我们描绘了什么?(生动地描绘了广玉兰的色彩和质 感,色彩是纯白又有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所以作者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 那花瓣的色彩;质感是玉琢冰雕,理解“玉琢冰雕”,又有柔韧而有弹性, 所以作者又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 两个

6、“无法”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广玉兰的美无以言表,无法用语言形容, 美到了极点,引读“只凭几个全部内涵”。体现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 赞美之情。) (2)指导朗读,齐读。 在朗读中感悟广玉兰洁净、高雅的特点及作者对它的喜爱、赞美之情。 (3)复述练习 过渡:广玉兰如此纯洁、幽香,在五六月份开花的季节里,广玉兰向我们展 示了它不同的风姿。 4轻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节写了同一棵树上广玉兰花的 哪几种形态?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形态的花?找出有关句子,好好地读一读, 再在旁边写上你喜欢的原因。(1)全班讨论交流 花的形态:含羞待放 刚刚开放 盛开着的 凋谢的(课件) 你喜欢哪种形态的花呢?为什

7、么?: a“有的含羞待放,鲜嫩可爱。”你喜欢它的什么? (喜欢它 “含羞待放”的样子,象个害羞的少女,喜欢它“碧绿”的颜色, “鲜嫩可爱”的样子),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指名朗读。 b“有的刚刚开放约有一寸长。” (喜欢它迷人的幽香,把小蜜蜂都吸引住了,也把我们陶醉了),引导学生 抓住“迫不及待”感受广玉兰花的幽香,指导用急切、喜悦的心情来读。 c“盛开着的玉兰花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喜欢它如婴儿般 “洁白、柔嫩,惹人喜爱”的脸。如婴儿般娇嫩),谁 来把广玉兰花的可爱读出来。指名朗读。 d“先前热热闹闹,新生命的种子。” 出示文字,看图欣赏玉兰花的花蕊、种子为什么喜欢? (虽然没有盛开的

8、广玉兰花那样的洁白、甜美,没有含羞待放的广玉兰花的 羞涩但却有孕育新生命的种子) 指导学生看图,教师讲述:这些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就是孕育新生命 的种子,现在花凋谢了,但有了这些种子,广玉兰花明年还会再开。这种子 是生命的象征。谁能把广玉兰花旺盛的生命力读好?指名朗读,齐读。 (2)不同形态的广玉兰花生活在同一株广玉兰上面,因此,引读“远远看 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出示该句 理解“数世同堂”(几代人都生活在一起)“生生不息”(一代一代繁衍下 去,永不停息)作者为什么把一株广玉兰比作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 家族?(同一珠广玉兰上面有不同形态的花,有含羞待放

9、的,有刚刚绽放 的好象几代人生活在一起,败了再开,永不停息)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旺盛的生命力,板书),齐读 (3)指导分析课文第三小节的结构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第三自然段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按照 “总分总”的结构写的),因此我们在描写自己喜欢的花时,也可 用上总分总的结构。 2、复述练习(课件) 过渡:好花还需绿叶扶,那广玉兰的叶子又有什么特点呢?学习课文 4 小节 B 叶子 指名朗读 (1)出示:“广玉兰的叶片富有光泽觉得另有一番情趣。” 你感受到了什么?(叶片富有情趣)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广玉兰叶片的 “情趣”? (“富有光泽”“铁锈色短毛”“微呈波状”) 除了感受到广玉兰

10、叶片的情趣外,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叶片旺盛的生命力) 从哪里感受到的?(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密集油亮、终年不败、透着生气、 透着活泼) 谁能把广玉兰叶片的情趣、旺盛的生命力读好?指名朗读。 (2)是啊,广玉兰的绿叶终年不败,多么富有生机,即使引读“秋冬 季节装点着自然”,这是一种多么旺盛的生命力啊。齐读。 三、回归整体,创作志情师:广玉兰的确很美,那淡淡的幽香,纯洁高雅的花瓣,生生不息的花朵, 终年不败的绿叶,都显示出它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再次看到广玉兰时, 你想怎样来赞美它呢?(学生自由表达)是的,作者在文中也情不自禁地抒 发了自己的情怀:“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

11、 力。” 教师小结: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向我们介绍了广玉兰的幽香、纯洁和无比旺 盛的生命力,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广玉兰的爱。 四:作业。 1.课后练习 2、摘抄你喜欢的词语。3、背诵课文 24 自然段第三课时 一、导入: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第 18 课,感受了广玉兰那纯洁、高雅的 花儿,那散发着勃勃生机的绿叶,这堂课我们就再来读一读背一背。 二、朗读背诵。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相机指导背诵 24 自然段。 三、仿写。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主要写了什么?从哪几方面来写花儿的形态的?说说这一段的结构。观察一种花,说说准备从哪几方面来写。学生练习写。交流。四:作业。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12、,并写一篇观察日记。板书设计18 广玉兰 洁净高雅 爱广玉兰 (幽香 花 叶) 无比热爱旺盛生命 更爱教学反思教学课题19 夹竹桃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2、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夹竹桃的韧性及带给作者的许多幻想,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有关夹竹桃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 课时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法指导学法:读文、质疑、解疑;教法:引导点拨、启发、小组交流讨论。教学过程设计

13、教学补充 (课堂随记)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出示“夹竹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然后交流对夹竹桃的颜色、样子等的 看法。 2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一篇文章(板书:夹 (ji)竹桃) 3、对课题质疑。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 (2)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含形近字。 3、汇报读文情况。三、理清课文脉络 1、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可分为哪几部分? 2、全班交流。 第一段(1)总写夹竹桃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 第二段(2)写作者家中的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景象奇妙有趣。

14、第三段(35)写夹竹桃的可贵以及引起作者的幻想。 第四段(6)写作者爱上了夹竹桃。 过渡:作者笔下的夹竹桃到底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具体学习课文 吧四、赏“花色” ,知“花期” ,悟“留恋、回忆”:(一)出示第 2 自然段: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的心里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1、指名读,这便是季先生眼中观察到的夹竹桃,你读出了什么?2、学生交流讨论:(联系画面)红色火;白色雪;不相容融洽。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 。 )3、看到这样

15、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花色奇妙有趣)4、这么奇妙有趣的景象,这么美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赏读一番。(二)出示第 1 自然段: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来说,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1、怪不得作者在文章的开头,便直抒胸臆,指名读,关键词:不是不是却是2、现在,你知道了吗?作者之所以留恋、回忆夹竹桃,原因之一便是?(因为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景象奇妙有趣)3、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我们下节课再来看吧!四、背诵课文第 4 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课文结构 2、花色特点。过渡:作者之所以留恋、回忆夹竹桃除了花色奇妙有趣外,还因为什么呢,今天我们

16、将继续学习。二、继续赏“花色” ,知“花期” ,悟“留恋、回忆”:(一)出示第 4 自然段: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地方,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讨论反馈:(1)又开出、又长出;(2)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迎风吐艳;(3)无不奉陪。3、师引导赏析:夹竹桃从春天一直到秋天,目睹了百花争艳的繁华美景,又看见了白花的无奈凋零,而它始终如一,默默地开放,锲而不舍地开放。任凭风吹雨打,生命之花开得不张扬,开得洋洋洒洒,充满无限生机。在花丛之中,它不得意,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