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三数学总复习课本重难考点大全(第五章:数列)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3723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三数学总复习课本重难考点大全(第五章:数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标高三数学总复习课本重难考点大全(第五章:数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课标高三数学总复习课本重难考点大全(第五章:数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课标高三数学总复习课本重难考点大全(第五章:数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课标高三数学总复习课本重难考点大全(第五章:数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三数学总复习课本重难考点大全(第五章:数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三数学总复习课本重难考点大全(第五章:数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数第五章:数 列列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1、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成为数列,数列中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2、如果数列的第 n 项与序号 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na注意:1)并不是所有数列都有通项公式,如果一个数列仅仅给出前面有限的几项,那么得到的通项公式或者递推公式并不是唯一的,只要符合这几项的公式都可以;2)有的数列的通项公式在形式上并不唯一;3)当不易直接发现规律时,可以拆分成若干部分的和差积商或充分挖掘题目条件求解;3、如果已知数列的第一项或(前 n 项) ,且任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或前 n 项)

2、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4、数列可以看做定义域为(或其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由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它的图像N是一群孤立的点;5、数列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图示法、解析法(用通项公式表示)和递推法(用递推关系表示) ;1、 数列的分类:(了解)1) 按照数列的项数分:有穷数列、无穷数列。 2) 按照任何一项的绝对值是否不超过某一正数分:有界数列、无界数列。 3)从函数角度考虑分: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摆动数列。7、求通项公式的方法归纳:(掌握掌握)(1)根据初始值以及递推公式的情况下,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常用的方法有:一是根据初始值归纳猜想

3、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再证明;二是利用递推法求解;(2) (重点掌握重点掌握 3 3) ,易考考点,易考考点)根据前 n 项和与的关系求通项公式常用两种思路:nSna niinnaaaaaS1321L1)先求出,再利用公式求解;nS1nnnaSS2)利用递推法,由公式将它转化为的递推式,再求;1nnnaSS(2)n nana3)数列通项公式适合任何数列,这个关系是考查数列常见的知识点,应熟练掌握。11(1)(2)n nnS naSSn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定义:( (掌握掌握)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等差数列的

4、公差,用表示;d2、递推关系与通项公式:(掌握,易考掌握,易考)递推关系:;1nnaad通项公式:;1(1)naand推 广:;() ()nmaanm d nm变 式:;1(1)naand;根据这两个式子可以联想到点所在直线的斜率1 1naadnnmaadnm),(nan特 征:即,即(k,m 为常数)1(1)naand1()nandad1()( )nandadf nknm(k,m 为常数)是数列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熟练掌握,非常重要)(熟练掌握,非常重要)naknmna3、等差中项:(易考考点,必须掌握易考考点,必须掌握)若成等差数列,则称的等差中项,且;成等差数列是的充要条件。cba,

5、bca与2cabcba,cab24、前 n 项和:(易考考点,必须掌握易考考点,必须掌握); 2)(1naaSn n2) 1(1dnnnaSn课本中推导该公式的方法是:倒序相加,必须理解掌握。变式:12);2() 1(2) 1(2121211 nSadnadnanaaa nSaan nnnnnL特征:2 122() ,22 ( )( ,)nnnddSnanSf nAnBnSAnBnA B即为常数,是数列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 (熟练掌握,非常重要)(熟练掌握,非常重要)2( ,)nSAnBnA B为常数na5、等差数列的性质(易考考点,重点掌握易考考点,重点掌握) ()*, , ,m n p

6、qN(1)在等差数列中,从第 2 项起,每一项是与它相邻的两项的等差中项;na(2)等差中项公式的变式:;2nn mn maaa(3)在等差数列中,相隔等距离的项组成的数列是等差数列。成等差数列;na232,nn nnnSSS(4)等差数列中,对任意的,均有;na,*m nNdmnaamn)( 公差计算公式:(n1) ;(nm)1 1naadnnmaadnm(5)若,则,反之不成立!mnpqmnpqaaaa(6)若项数是偶数,设共有 2n 项,则:1)=;2)=;SS偶奇ndS S奇偶1nna a若项数为奇数,设共有 2n-1 项,则:1)=;2)=;SS奇偶naa中S S奇偶1n n6、判断

7、或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方法( 易考,掌握易考,掌握)(1)定义法:是等差数列;)常数)( Nndaann(1 na(2)中项法:是等差数列;)221 Nnaaannn( na(3)通项公式法:是等差数列;),(为常数bkbknan na(4)前项和公式法:是等差数列;n),(2为常数BABnAnSn na7、最值的求法:(常考,重点掌握常考,重点掌握)nS(1)若已知,可以用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 ;注意 n 只能取整数,若最值点不为整数,必须验证nS*nN该小数左右两端整数,判断哪个点是最值点;(2)若已知,则求最值时,n 的值()可如下确定:nanS*nN当时,最大;当时,最小;100

8、nnaa nS100nnaa nS8、在五个量中已知其中的三个量可求出其余两个量,要求选用公式要恰当,即善于减少运nnSanda,1算量,达到快速、准确的目的。已知三个或四个数成等差数列这类问题,要善于设元,目的仍在于减少运算量,如三个数成等差数列时,除了设外,还可设;四个数成等差数列时,dadaa2 ,daada,可设为;mamamama33,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 1、定义:(掌握掌握)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记为;)0qq,(2、递推关系与通项公式:(掌握,易考掌握,易考)递推关系:;1nnaqa通

9、项公式:;1 1n naa q通项推广:;n m nmaa q3、等比中项:(掌握,易考掌握,易考)若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则称为的等比中项,且为注意:是三数成等比数列的cba,bca与bac ,2ba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4、前项和公式:(掌握,易考掌握,易考)n(熟练掌握课本上推导过程)) 1( 11)1 () 1(111 q qqaa qqaqna Snn n5、等比数列的重要性质:(熟记掌握易考熟记掌握易考)),( Nqpnm其中(1)反之不真!mnpq若,mnpqaaaa则(2)第 n 项与第 m 项的关系:;)(Nnaaqmnmn(3)等比中项的变形:;mnmnnaaa2(4)为等比数列

10、,则下标成等差数列的对应项成等比数列。 na(5)设通项和为,则仍成等比数列。nSL,时,nnnnnSSSSSq23216、等比数列的转化:(熟记掌握,易考熟记掌握,易考)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 na ) 10(cccna,是正项等比数列是等差数列; na) 10(logccanc,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是各项不为零的常数列。 na na7、等比数列的判定法(熟记掌握,易考熟记掌握,易考)定义法: 为等比数列;(常数)qaann1 na中项法: 为等比数列; )0(22 1nnnnaaaa na通项公式法:为等比数列;为常数)qkqkan n,( na前项和法:为等比数列。n为常数)(qkq

11、kSn n,)1 ( na8、等比数列的单调性:当0,1 或0,01 时,为递减数列;1aq1aq na0 时,为摆动数列,不具有单调性;q na=1 时,为常数列。q na9、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一样,可知三求二,常用的设元技巧:nnSanda,1三数等比:设为或;, ,qa aqa2,a aq aq四数等比:设为23,a aq aqaq10、“错位相减法”求和是解决由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对应项的积组成的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na nbnnba 数列的综合应用数列的综合应用 (一)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掌握,常考掌握,常考) 1、累加法形如 (n=2、3、4.) 且可求,则用累加法求。有时若不能

12、直1( )nnaaf n(1)(2).(1)fff nna接用,可变形成这种形式,然后用这种方法求解。如:在数列中,=1, (n=2、3、4) ,求的通项公式na1a11nnaanna2、累乘法形如 (n=2、3、4),且可求,则用累乘法求。有时若不能直接用,可变1( )nnaf na(1) (2). (1)fff nna形成这种形式,然后用这种方法求解。如:在数列中,=1,求。na1a1nnanana3、构造等比数列法原数列既不等差,也不等比。若把中每一项添上一个数或一个式子构成新数列,使之等比,从而求nana出。该法适用于递推式形如=或=或= 其中 b、c 为不相等的常数,na1nanba

13、c1na nbaf n1nan nbac为一次式。 f n如:(06 福建理 22)已知数列满足=1,=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na1a1na21na nNna4、构造等差数列数列既不等差,也不等比,递推关系式形如,那么把两边同除以后,想法构na1 1( )n nnababf n 1nb造一个等差数列,从而间接求出。na如:数列中,=5,且 (n=2、3、4) ,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na1a1331n nnaana5、取倒数法有些关于通项的递推关系式变形后含有项,直接求相邻两项的关系很困难,但两边同除以后,1nna a1nna a相邻两项的倒数的关系容易求得,从而间接求出。na如:已知数列,

14、= , ,求=?na1a111n n naaanNna6、利用公式求通项1(2)nnnaSSn有些数列给出的前 n 项和与的关系式=,利用该式写出,两式做差,再利nanSnanS()nf a11()nnSf a用导出与的递推式,从而求出。11nnnaSS1nanana如:(07 重庆 21 题)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的前 n 项和为满足1 且 6=nanS1SnSn 求的通项公式。(1)(2)nnaaN na7、重新构造新方程组求通项法有时数列和的通项以方程组的形式给出,要想求出与必须得重新构造关于和的方程组,nanbnanbnanb然后解新方程组求得和。nanb如:(07 辽宁第 21 题):已知数列,满足=2,=1 且(),求数列,nanb1a1b111131144 13144nnnnnnaabbab 2n na的通项公式。nb(二)数列的求和(掌握,常考掌握,常考) 1、利用基本的求和公式: 常用的数列求和公式:(熟记熟记)等差数列求和公式:;dnnnaaanSn n2) 1( 2)(11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 1(11)1 () 1(111qqqaa qqaqna Snn n1+2+n=;(如何推导?)) 1(211nnkSnkn=;(如何推导?)2222123n 211(1)(21)6nkkn nn=;(如何推导?)3333123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