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优化测控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2255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优化测控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优化测控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优化测控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优化测控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优化测控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优化测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优化测控(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优化测控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优化测控1 藤野先生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芦_ _名 托_ 绯红 _ 不逊_ 诘责_ 2.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恰切解释。 除下帽来,油光可鉴_。 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_。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 了。_ 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_一段落已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部时事的片子。_ 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揣摩所填词语的意味。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

2、帽来,_,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_极了。 大概是_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 果店头,尊为“胶菜” ;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_ 似的喝采4.“每当想偷懒时,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联 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假设藤野先生说出抑扬顿挫的话,可能会说什么呢?试写 一下(30 字左右) 。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 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

3、顶上高 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 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 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 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 “那是在学跳舞。 ”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5.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6.“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_,表达出作者 _的情感。 “这样”指代_,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7.“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

4、的 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这儿的“确”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8.“实在标致极了。 ” “标致”你怎么理解? 9.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二) 第十一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 了七八位教师。 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 一位教师留下来。 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 间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 在一起。 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

5、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 去送这位代课教师。 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 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 高的山坡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 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 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 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 整二十年。 我听

6、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 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 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 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 临行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 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 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 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

7、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 坡,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 10.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11.“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 ” “心 寒”一词与文中哪句话照应?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12.“无法预料的情形”指什么? 13.“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改成问句为:_。 14.代课老师的脚步凝滞了,为什么?她作出了怎样的选择? 15.描写女教师骨灰时,为什么强调“上面没有照片”? 16.这所小学“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 17.你如何理解“第十一位

8、”这个题目的含义? 三、写作 18.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恩师。在鲁迅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 中常遭侮辱的时候,是藤野先生给了他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恩师难忘。在你近八 年的求学生涯中,有没有令你感念的恩师呢?在班里和同学交流一下。1 藤野先生 一、1.荟 匿 辞 2.照 即“模糊” ,这里指马虎、不讲究。 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 或故事。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这里指考试不及 格。这里是动词,放映。 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 的文人。3.油光可鉴 标致 刻画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实在标致极了” ,用反语表明了 作者对

9、他们的厌恶和嘲讽。 物以希为贵 作者到仙台后,受到了免交学费的优待, 和职员们在生活上的关心。对于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予特殊的关照,反映出日 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而作者感到的不是真正的尊重和友好,而是“物以希 为贵” ,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自尊心。 酒醉 “酒醉”是形容人处于高度兴奋、迷狂以致难以自已的状态。这里说的是国人“闲看” 枪毙犯人时的表现。看客们不但对自己受剥削受压迫麻木不仁,而且对他人受残害而抱 围观、鉴赏、兴奋不已甚至幸灾乐祸的态度。作者对黑暗政治的压迫下和落后封闭的文 化熏染下的国民的劣根性表示了极大的愤慨。4.略(答案能联系课文

10、内容,模仿藤野先生口吻,说些鼓舞鲁迅奋进的话语即可) 二、 (一)5.主要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6.只不过 对东京的失望 “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 这一句领起前两段内 容,写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7.“确”表示肯定花的漂亮;“但”表转折,花虽然漂亮,可是人却是丑陋的,令 人作呕。8.“标致”本义是妩媚动人,多用在女性身上。此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 ,是反 语。 9.作者在这一部分写了在东京的所见,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促使先生对东京失望, 为下文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作了铺垫。或者说这一部分写清国留学生学跳舞、 赏樱花是作者

11、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答对大意即可) (二)10.主要讲述了一个偏远贫穷的小山村始终没有教师肯留下,一位代课的女大 学生为了小山村的孩子们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成了永远的第十一位。11.“因为各方面条件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 。开头写“走”与后文 女教师的“留”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突出女教师精神的可贵。 12.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上,背诵女教师第一节课教他们的古诗, 以此来挽留女教师。 13.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呢? 14.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以及身为教师的神圣使命感使代课教 师脚步停住了。她选择了留下,并且一留就是二十年。 15

12、.说明女教师为小山村的孩子们奉献了一切,而自己却一贫如洗,连一张照片都没 有。 16.新生开学第一课,在小山坡上学生们背诵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作为开学典礼, 以示对女教师的纪念。17.“第十一位”浓缩了这个感人故事的精髓,具有更强烈的震撼力。同时,用数字 为题,题目新颖,耐人寻味。 三、18.提示:学生可以口头作文也可以书面作文,可选取老师的典型事例,学习 藤野先生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也可以记某个比较难忘的片断,等等。 尽由他们自己发挥。2 我的母亲 一、积累与运用 1.请按原文填空 我十四岁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_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 人_过我。_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

13、脾气,_我学得 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_人,_人我都得感谢 我的慈母。 2.这些词你陌生吗,试试标出它们的正确读音。 宽恕_ 庶祖母_ 筹备_ 吹笙_ 摹画_ 翳_ 3.读一读,想一想:下列加点词在句中怎样解释更恰当。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_ 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_ 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4.考考你: “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 诸葛亮、刘备是_里的人物,你知道有关他们的成语或典故吗?试写几 个:_,你还知道里面哪些文角的名字吗?_ “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 史文恭、花荣

14、是_里的人物,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试说出与他们有关 的回目或典故:_。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 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 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 (跌股便是丢脸、出丑。 )她说到伤心 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 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 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 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 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 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 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 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 亲的妹子玉英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