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初三语文上册8月份月考考试试卷【】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1994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届初三语文上册8月份月考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9届初三语文上册8月份月考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9届初三语文上册8月份月考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9届初三语文上册8月份月考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9届初三语文上册8月份月考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届初三语文上册8月份月考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届初三语文上册8月份月考考试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 年秋季江西师大附中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年秋季江西师大附中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009.8说明:1本试卷共四大题,24 小题,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24 分)分)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9 分,每空 1 分)(1)最是一年春好处, (2)春蚕到死丝方尽, (3)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4)不畏浮云遮望眼, (5)明月楼高休独倚, 。(6)作为 90 后的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像范仲淹那样具有“ , ”的远大抱负。(7)东晋才女谢道韫

2、的“未若柳絮因风起”,以柳絮喻雪,给人春天般的温暖,被誉为千古名句。唐朝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蓬蒿和煦(x)苍海桑田即物起兴(xn)B籍贯哂笑(shn)顾名思义颤颤巍巍(chn)C吞筮挑衅(xn)众目睽睽相形见绌(ch)D招徕酬和(h)莫衷一是如法炮制(po)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A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情感的丰富,如果母亲有机会成为一名教员,必定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B作为动车组始发站的连云港火车东站主体结构改造已经完成,港城人民翘首以待的高速动车组也将在年

3、内开通。C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新,就在于前所未有地开拓和改变了中国知识界和青年一代的意识范畴和思维格局。D在“增强防控意识,预防甲型 H1N1 流感”主题班会上,小王同学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老师和同学听了赞叹不已。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 )A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B在即将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充分发扬自身水平。C为了防止甲型 H1N1 流感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5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格处,正确的顺序是(2 分) ( )时

4、间飞了, ;皱纹深了, ;泪水干了, ;太阳落了, 。 每一个泪痕生动起来 梦的脚印留了下来 月亮的笑容浮现出来 躺在里面的故事丰盈起来AB CD6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2 分)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数间面临绿水的轩斋。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 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5 分)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 5 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 5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 8 月 12 日。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1)假

5、如我国的母亲节已经确立,请你仿照下面示例(2005 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句式,为我国首届母亲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字数不限)(1 分)示例:营造绿色城市 呵护地球家园(2)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一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写出推举理由。(2 分)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 岳母(岳飞的母亲) 冰心(3)假如你在母亲节这一天给母亲洗一次脚,请写出给母亲洗脚前想说的话。(2 分)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14 分)分)(一)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完成第 89 题。(4 分)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

6、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8“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 分)9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 分)(二)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第 1014 题。(10 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

7、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 分)天 下 苦 秦 久 矣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8、 )1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 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13下列句子中与“上使外将兵”句式结构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此诚不可与争锋 B吴广以为然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士卒多为用者14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你认为是什么样的才能成就了他?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 分)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30 分)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518 题。(17 分)向一棵树鞠躬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

9、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

10、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少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

11、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

12、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树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15第二段说: “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6 分)16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 分)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于是,那条被晚霞映

13、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17文章写榆树,却为什么要花较多笔墨去写“老人”? 请简要分析。(4 分)18第四段中说:“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3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923 题。(13 分)科学家认为“甲型 H1N1 流感”相对温和。尽管世卫组织 29 日提高了“甲型 H1N1 流感”疫情警戒级别,而且卫生官员也证实美国出现了首例“甲型 H1N1 流感”死亡病例,但研究病毒的科学家们却渐渐达成共识,认为目前的混合型流感病毒变种并没有过去引起疫病大流行的那些病毒那么致命。事实上,上月底首先在加州圣迭戈和墨

14、西哥南部出现的 H1N1 病毒变种,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其破坏性可能不及每年冬天出现的普通的流感病毒。众所周知,流感病毒是不可预测的,这种变种可能在任何时候突变,成为更温和或者更危险的变种,但从基因工程实验室和流行病模型等渠道获得的越来越多的初步证据表明,目前的疫情爆发其最坏的情况可能是可以避免的。田纳西州流感病毒学专家理查德维比说:“这种病毒与 1918 年的致命性病毒完全没法相比。”1918 年暴发的流感造成全球大约 5000 万人死亡。目前的“甲型 H1N1 流感”病毒首次被查出时,它与 1918 年的流感病毒相似这一点是不祥之兆。它们都是在春天流感季节的末尾出现,两者似乎都是重点袭

15、击年轻人和健康人,而不是老年人和婴幼儿,而且它们都是 H1N1 变种,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两个关键的蛋白类型,这两个蛋白类型主要决定着病毒的传染力和扩散力。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和国家卫生研究院周一上午公布了加州和德克萨斯州病人身上病毒的基因序列,成千上万的科学家立即开始下载那些信息。他们把病人身上的病毒(1918 年的病毒和禽流感病毒 H5N1D 等)进行对比,之后发表了令人欣慰的消息。纽约西纳山医疗中心微生物学家彼得帕勒斯说:“这种病毒缺少某些特征”。尤其突出的是,这种病毒缺少一种氨基酸。那种氨基酸似乎会导致肺部增生病毒粒子使之更致命。佐治亚大学流感专家拉尔夫特里普说,对这种病毒蛋白类型的初步分析表明,经历过 1957 年那场流感的人可能对这种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1957 年的那场流感疫情造成全球约 200 万人死亡。这或许可以解释墨西哥老年人没有感染上这种病毒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