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级学习诗词具体要求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58774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年级学习诗词具体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各年级学习诗词具体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各年级学习诗词具体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各年级学习诗词具体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各年级学习诗词具体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年级学习诗词具体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年级学习诗词具体要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怀柔三小诵读中华经典文化内容、方法研究初探怀柔三小 彭兴江 高冬梅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以它语言的权威性、闪光的人文性、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高度浓缩又相互关联的智慧思想体系,是千百年来去粗存精,最后才流传下来的对孩子进行“立德”、“修身”、“启智”教育的经典教材。经典诵读,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中华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生成,把本民族中的优秀文化传承下来

2、,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便是让学生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之铭记中华文化的精粹,进而变化气质,提升人格品质。2006 年 9 月,学校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中华传统文化与青中华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的子课题少年素质教育研究的子课题“小学生学习中华经典文化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2.文庙旧址,诠释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庙旧址,诠释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怀柔三小原为孔子庙,门前古石碑碑文记载着文庙的历史,门口三棵古槐印证着三小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是充满儒家思想的文化净土,三小人正是在继承和发扬儒家”和谐”这

3、一思想文化的基础上,潜心求索,追寻把学校办成了具有“育人真、环境精、人文厚”之特色的书香学府!基于这些,学校乘着课程改革并不断深入前行的列车,近两年开展了“走进中华经典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在实验的过程中,看到了学生的可喜成长。前期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诵读经典古诗文对当前教育的改革、优化、促进作用,也为诵读经典文化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奠定了大规模实验的基础。课题研究活动的理念是课题研究活动的理念是:强调个性发展,让师生与经典对话,与圣贤为友,积淀文化底蕴,强调个性发展,让师生与经典对话,与圣贤为友,积淀文化底蕴,让师生享有快乐的经典人生。这是“小学生学习中华经典文化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

4、”校本课程研究追求的一种境界。二、众里寻众里寻“经经”千百度,确定诵读内容和时间千百度,确定诵读内容和时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展校本课程研究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广大教师根据班级、年级学生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在以前校本课程教材的基础进行了完善和修改,初步确定出诵读经典文化的内容、要求及时间。(一)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一)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一年级:一年级:论语(一)学而篇16 条,里仁篇24 条,共 40 条;三字经;古诗词 12 首。二年级:二年级:论语(二)学而篇-5 条,里仁篇-6 条,八佾6 条,雍也篇-3 条,述而篇-10 条,共 30 条;弟子规;古诗词 12 首

5、。三年级:三年级:论语(三)雍也篇-20 条,先进篇 6 条,学而篇 7 条,里仁篇 5 条,共38 条;大学;古诗词 16 首。四年级:四年级:论语(四)子罕第九子罕第九 26 条条 子路篇第十三子路篇第十三 26 条,共条,共 52 条;条; 中庸;古诗词 16 首。五年级:五年级:论语(五)述而篇 17 条,泰伯篇 26 条,乡党篇 6 条,子张篇 16 条,共55 条;千字文;课外唐诗宋词 16 首。六年级:六年级:论语为政篇 14 条,公治长篇 13 条,颜渊篇 22 条,共 49 条;老子道德经;课外唐诗宋词 16 首。(二)各年级诵读经典的目标要求(二)各年级诵读经典的目标要求一

6、、二年级重在记忆背诵;三、四年级在背诵的同时,应注意增加理解的成分;五、六年级在能熟读背诵的同时,理解的成分应比三、四年级更多一些,并在情感、态度方面有所领悟,并初步尝试在习作中正确运用圣人语录,名人名言等经典内容。(三)固定时间诵读中华经典文化(三)固定时间诵读中华经典文化2005 年,学校尊重学生兴趣,开设校本课程“诵读经典”。在确保完成国家规定科目教学任务,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基础上,全校各年级都开设了一节“经典文学赏析课”,内容界定到“以诵读经典诗词,尤以三字经、论语、弟子规、唐诗宋词为主,同时辐射到诵读中国其他名家名篇的经典文学的范围内。学校大胆地进行了课程的调整,从 2005 年的每

7、两周一节经典活动课,2007 年调整为:低年级每周一节,中高年级每周两节,及周五为经典早读日,将中国古代的经典经文、诗、词、曲、赋等,融入到课程之中去,让孩子从小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让经典文化作为孩子生命的底色。1.专时专用,保证经典诵读雷打不动(1)语文课前 2 分钟,温故知新,反刍诗文。(2)晨读。晨读。利用每周五早 7:10-7:40 这一段时间开展晨读,同学们可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晨读是学生开展诵读,汲取营养和展现才华的大舞台,学生自己可灵活运用背诵方式(即默背、加动作表演等均可),这种开放式的诵读方式创造经典诵读的氛围,激发了学生诵读积极性。(3)实践课上自由诵读。学校每周有一、

8、两节经典诵读课,保证专时专用。实践课上自由诵读。学校每周有一、两节经典诵读课,保证专时专用。在指导学生进行中国经典文化诵读过程中,教师们开动脑筋,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考虑到儿童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就化整为零,零敲碎打指导学生背诵,课前师生读一、两句。课上,教学中的诵读做到有的放矢,学生的诵读水平提高更快。学校每周一二节经典诵读课,开展古诗词、论语及弟子规等内容的吟诵活动,这节课也为师生集体共读经典课,共同提升文化底蕴。2、从身边做起,从身边做起,合理安排诵读时间,提高诵读质量提高诵读质量(1)睡前读。每晚睡觉之前 5 分钟诵读一条论语,使学生逐渐养成诵读习惯。(2)假期诵读。)假期诵读

9、。 假期是学生开拓视野,大量涉猎读物的又一大好时机,给他们推荐书目,让他们自己去背诵感兴趣的语句,增添了一分乐趣。 总之,我们以论语、弟子规、小学生必备古诗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老子等为主要诵读内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诵读,选择原文加以简易的注解,并配有与内容相关的小故事为诵读参考教材,可以使孩子们在诵读的过程中领悟其中的深刻内涵,从而受到教育。各个年级段内容有所侧重,既紧密联系,又呈螺旋上升形式,逐渐聚集成经典诵读之塔。 三、绝知此事要躬行,探求经典文化学习的方法三、绝知此事要躬行,探求经典文化学习的方法在开展诵读经典文化课题研究上,树立“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的教育理念,追寻扎实有

10、效的诵读方法。在教学上采用“小朋友!跟我念!”六字导读真言。用活泼愉快、唱儿歌或背的方式,让学生在没有压力下,自然地熟读。(一)“不求甚解”法“不求甚解”不是指不加理解地生吞活剥,而是领会主旨,产生共鸣。我们不要求学生字字明意,句句通晓,而是通过讲解大概的意思,让学生心领神会、熟读成诵。学生有自己特有的生活感受,在教师的点拨、启发、梳理下,一字、一词、一句地反复吟诵、体味,慢慢就能内化吸收。或老师或带子念一遍,重复再读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至熟悉乃至会背,即达诵读经典的目的。(二)快乐诵读法诵读法,其法有一句话:“小朋友,跟我读”。叫“小朋友”是呼

11、唤,同时折射老师的爱意浓浓,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而“跟我读”,这个“我”字则大有讲究。“我”对孩子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期待,让孩子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自然地诵读,让孩子从中感受到诵读经典文化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激起读经情趣。(三)故事引导法讲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传统文化经典中的道理,学生容易听得进去,学得轻松。弟子规和三字经中有许多典故,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借此编一些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交流,从而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明白一个道理,思想上得到教育。(四)多维感受法指导学生开展经典文化诵读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多种艺术或多媒体及网络手段,如组织

12、开展吟咏、朗诵、唱歌、跳舞等多种形式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对古诗文经典的感受力。(五)家校共同关注法家庭、学校、社会构成了学习型创建共同体,在诵读中华经典文化课题研究上,倡导三个“共读”,人人品经典文化之“香”,营造经典文化诵读的氛围,达到喜欢读的目的。1.同伴共读,促学生诵读经典文化兴趣的提高同伴共读,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式,同伴阅读的经验对孩子很重要,可以产生良性竞争的作用。当“爱读经典书、会读经典书、多读经典书”成为好孩子的重要标准,“读经典书乐、读经典书荣”蔚然成风时,读书就会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自主参与好书推荐、名著品评、自

13、我阅读课,在共同合作中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为榜样,共同提高。2.师生共读,以教师的成长带动学生的进步学校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本,引导广大教师以实际行动践行读书学习、终身学习理念,为学生树立榜样。全校教师以读书为荣,以学习为本,胸中大多数藏有不少的经典诗文、经典名著。而文化视野的拓展,在教学上自然而然地外化出来,阅读教学不再是文本的简单重复,而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延伸与渗透。课上,教师和孩子们共同感受经典文化的韵味,达到师生同读同背同学习,提升文化底蕴。3、亲子共读,增进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为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将家庭诵读活动与创建学习型家庭、创建家庭图书角活动密切联系,通过家长会

14、这个渠道,学校、教师向家长们宣传,讲清读诵经典的意义,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朗读,同时还让孩子与家长比赛,看谁懂得多,看谁是圣人先贤的好学生。家长看到孩子能懂得这么多的道理,都很高兴,有的家长还在留言中这样写道:“我的孩子本领真不小,不仅能背论语,还能知道其中的意思,有时真能当我的小老师了,学校的这种教育很好。”特别是一年级做了问卷调查,学生家长多数愿意支持学生愿意积累经典文化的知识。以此,牢固树立家长们科学、健康的读书观,将学生的必读书目、推荐书目、古诗数量明确地告诉家长,开展“小手拉大手,同读一本书”活动,引导家长参与“亲子共读”,两代人共同成长。四、映日荷花别样红,开展课题活动取得的实效性、

15、映日荷花别样红,开展课题活动取得的实效性(一)经典诵读,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识字能力大大提高由于识记材料经典,是具有意义联系的材料,既长又难,所以采用综合识记法。在教学时,先进行整体识记、把所学材料完整地读几遍,对其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进行部分识记,一句一句背,对特别困难的部分就多诵读几遍;最后再整体识记,诵读全篇。这样既不妨碍对整个材料的理解,又可以对其难点多用时间和力量,因而它的识记效果最好。正因为如此,学生有意义的识记极大地促进记忆力的提高。另外,学生识记生字的数量逐渐增多,识字能力增强了。(二)经典诵读,创设魅力课堂自从开展了“经典诵读”,学生一进入教室,就有组织地开始诵读古诗文,一下子

16、从喧闹的课间活动中回归课堂,凝神聚气。身心的愉悦为课堂学习准备了一个良好的接受、参与、探究的学习心境。课堂中教师亦能注意将所学内容与“经典诵读”科学、有机地结合,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三)经典诵读,激发读书热情为了给学生一个很好的诵读氛围,提高孩子们的读书乐趣,我校周四红领巾广播中又读经典的体会交流,及时将班级和“读书明星”的读书事迹、读书体会、好书推荐等相关文章通过广播展示出来。(四)经典诵读,使学生积累经典之句,巧妙运用练表达少年儿童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段,让他们在学习功课之余,反复读诵一些美文嘉言,几年的时间熟记百句、百首、百篇经典诗文,将终身受益。因此,几年的学习、累积、诵读活动,拓宽了孩子的视野,同时,孩子的口语、书面语表达逐渐提高,升旗仪式上的发言,小楷模的演讲比赛,孩子引经据典脱口而出,再看中高年级孩子的作文中,恰当的引用,自由的表达恰到好处,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