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简短课外文言文测试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58711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简短课外文言文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简短课外文言文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简短课外文言文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简短课外文言文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简短课外文言文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简短课外文言文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简短课外文言文测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简短课外文言文测试 (Liyunjing1824) (解释加点字 6 分,翻译句子 4 分) 测试一 :姓名 得分 一、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 ),家贫无资。太夫人以( )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 教以书( )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 )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 之( ),或( )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 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二、郑人有欲( )买履者,先自度( )其足,而置之( )其坐。至之( )市,而忘操之。已 得履,乃( )曰:“吾忘持度。 ”反( )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

2、何不试之以足?”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 三、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 ),辄( )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 )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 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 ;冕小儿,恬若( ) 不知。 四、(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 )大行,方( )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 )楚。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 )非楚之( )路也。 曰:吾用 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

3、)善,而离楚愈远耳。 ” 五、范仲淹二岁而孤( ),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 )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 )夜昏怠,辄以( )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 )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 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 六、晋平公问于( )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 )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 )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 )敢戏其君?臣闻之( ):少而 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 )与昧行乎

4、?”平公曰:“善哉! ” 七、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 )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 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 )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 )也。 八、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 )泣?”原曰:“孤者易( )伤,贫者易 感。夫书者,凡得( )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 )泣耳。 ”师恻 然( )曰:“欲书( )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 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九、陶侃尝( )出游,见人持( )一

5、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 )耳。 ”侃大怒曰:“汝( )既不田( ),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 )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十、匡衡字稚圭,勤学而( )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 )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 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 ),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 )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 ),闻者皆解颐(颐:脸颊。 )欢笑。 测试二 :姓名 得分 一、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

6、臣莫( )对。 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 )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 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 )乎?虎以为然( ),故遂与 之( )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 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 )百兽之畏虎也。 ” 二、孟子之少也,既( )学而归,孟母方( )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 ”孟母以( )刀断其织。孟子惧而( )问其故( )。孟母曰:“子之废学,若( )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

7、害。今而 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面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 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 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 名儒。 三、今( )有人日( )攘(rng 偷)其邻之鸡者,或( )告之( )曰:“是( )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四、景公好( )弋(捕鸟),使( )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 )。 晏子曰:“烛 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

8、使吾君以( )鸟之故杀人,是( )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 )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 五、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 )大进。平生于书,未尝( )苟且,或( )答人简札,少( )不当意,必再三易( )之不厌( ),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六、薛谭学讴于( )秦青,未穷( )青之技,自谓( )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 )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 )射求反( ),终身不敢言归。 七、司马温公幼时,患( )记问不若( )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 )成诵,游息矣;独下 帷绝编,迨能倍诵乃( )止。用力多者收功

9、远,其所精诵,乃( )终身不忘也。温公尝( )言: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 八、骆宾王为( )徐敬业作檄,极疏大周过恶。则天览及( )“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 微笑而已( )。至(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不悦曰:“宰相何( )得( )失如 此人!” 九、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 )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 )楚.“臣曰:“君之楚,将奚( )为北面 “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 )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 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 )善,而离楚愈远耳. 十、蜀中有

10、杜处士,好( )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 )所爱,锦囊玉轴,常以 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 ),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 )乃( )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 )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测试三 :姓名 得分 一、河南王卜怜吉歹为本省丞相时,一日,掾史田荣甫抱牍诣府请印,王留田侍宴,命司印开匣取 印至前。田误触坠地。王适更新衣,而印朱溅污满襟,王色不少动,欢饮竟夕。又一日行郊,天气且暄,王易 凉帽,左右捧笠侍,风吹堕石上,击碎御赐玉顶,王笑曰:“是有数也。 ”谕令毋惧。噫!此其所以为丞相之量。 【注释】卜怜吉歹:即河南王。掾史:官职名。二、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 于地, 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庄,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 取金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