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设计者韩冬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53757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设计者韩冬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设计者韩冬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设计者韩冬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设计者韩冬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设计者韩冬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设计者韩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设计者韩冬(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沁园春雪一、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中学 2、 学科:语文 3、 课时: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 、诵读全词,了解词的内容 ,把握词的情感 2)通过看书或上网查阅资料,搜集相关信息: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有 关情况,涉及的历史人物等 、 教学课题 本教学设计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依据,合理运用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 手段,将阅读与视听资源整合,优化课堂教学。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容 2、多样朗读加深理解词所描写的意境,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词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注重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通过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

2、及当今英雄的伟大抱负,提升学 生的爱国之情。 三、教材分析沁园春雪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的课文,居单元之首, 对整册书的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已显而易见。以此为教学的起点,为本单元的诗 歌教学作铺垫。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学生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 力,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 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品 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根据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确定教学重 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多样朗读加深理解词所描写的意境,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词的能力2、上阕的描写为下阕做铺垫,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教

3、学难点词的下阕是作者立意所在,身处不同时代,对学生来说有难度,逐步引导 学生深入主题 四、教学方法诗歌教学重在朗读,在朗读中理解内容,品悟情感。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 教育的精神,以及本文的实际特点,选择以下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1、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借雪表达了自己的深情,请你说说有哪些?学生回答: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面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寄寓了不同的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伟大 的革命家兼词人毛泽东同志写得咏雪名篇沁

4、园春雪 (二) 、检查预习1、作者情况: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革命家和诗人,请说说你心目中的毛泽东。【百度搜索】毛泽东http:/ 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 的主要创立者。1893 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1976 年逝世于北京。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时代杂志将他评为 20 世 纪最具影响 100 人之一。2、时代背景:毛泽东一路引领中国人民走向革命的胜利,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下了 这首词呢?【百度搜索】时代背景http:/ 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蒋介石则迎合日本帝国主 义的要求,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国家

5、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1936 年 2 月, 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 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 “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一首豪放 之词。 (三) 、复习词 1、以学过的苏轼的水调歌头为内容,进行复习。 背诵水调歌头 学生回答词的知识点: 词产生于唐,极盛于宋代。词又称为长短句,必须要有词牌名。根据字数 不同可分为长调(91 字以上) 、中调(5990 字) 、小令(58 字以内) 。词有单 调和双调之分,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四) 、整

6、体感知:1、朗读指导:先范读,注意语速、语调、情感。注意:沁 qn 数风流人物 sh 折腰 zh 思汗 hn 今朝 zho【百度搜索】 沁园春雪朗读http:/ 生自读,体会情感 一名学生朗读,学生点评 全般朗读 推荐朗读优秀的学生,进行朗读比较,生点评32、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侧重写什么?写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学生回答:上阕写景,下阙抒情。上阕写到了飞雪、长城、黄河、群山、高原;下阕 写了很多历史人物。 (五) 、研读感悟1、赏雪景,析形象女生读上阕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雪景?你是如何理解的?学生回答:生 1: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雪景。从“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中可以看出象

7、征着中国的“长城和黄河”上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顿” 是“马上、立刻”的意思,形容非常快。生 2: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景。从“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中,把静态的山 和原都写活了,放眼望去在茫茫的雪地上,巨大的蛇和象在移动,给人想象的 空间。生 3: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雪景。从“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中,在一片白色中,有一轮红日,两者形成对比, “红”是春天的姹紫嫣红,是 少女的热情。生 4:描绘了一幅辽阔的雪景。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 “千里” 、 “万 里”形容范围辽阔, “冰封” 、 “雪飘” ,让我们想象到辽阔的大地上已经结了厚 厚的冰,空中雪花却还在飞舞。【百度搜索】长城雪

8、景 http:/ d=%B3%A4%B3%C7%D1%A9%BE%B0&in=28406&cl=2&lm=- 1&pn=0&rn=1&di=13938614958&ln=2000&fr=&fmq=&ic=&s=0&se=&sme=0&tab=&wi dth=&height=&face=&is=&istype=2#pn8&-1 http:/ d=%B3%A4%B3%C7%D1%A9%BE%B0&in=28406&cl=2&lm=- 1&pn=0&rn=1&di=13938614958&ln=2000&fr=&fmq=&ic=&s=0&se=&sme=0&tab=&wi dth=&height=&

9、face=&is=&istype=2#pn9&-1 景是一个人内心的外在表现,作者笔下的雪景中,隐含着一个怎样的人呢?学生回答:生 1: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 滔滔”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一个非常大气,勇敢,有广阔的胸襟。生 2:从“欲与天公试比高”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胸怀大志,力争高远,有不 懈的斗争精神。生 3:从“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未来革 命的前途充满信心,是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人。朗读: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点评师过渡:在作者笔下用一个“望”字,看到了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引 出下阕中“无数英雄为它折腰”

10、。 2、看古今,悟主旨男生读下阕作者笔下写到了哪些历史人物?4学生回答:写到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百度搜索】汉武帝简介http:/ 作者为什么要写到这几个人? 学生回答:生 1;他们都是一国之君,都是统治者。生 2:作为统治者,他们为国家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某些方面得到了 人民的认可。像秦始皇统一货币。可能也有不好的地方吧。生 3:他们都有共同点,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生 4:作者写他们是因为这些人在历史上都取得了成绩,而且是国君。但 是他们都有不足,就是只懂得武力治理国家。 生 5: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作者的意思是他不但要运用武力 取得全国人

11、民的解放,也要用文来治理国家,这个是上面的历史人物所没有的。师总结:在多位同学的理解之中,已经明白了作者选择这几位历史人物的用 意。作者用一个“惜”字领起,指出他们的不足,为自己后面的内容作铺垫。 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后几句。 品析主旨:我们怎样来理解词的最后几句?学生回答:生 1:“俱往矣”就是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也应该指上面提到的这些历史 人物,他们都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了。 生 2:“风流人物”是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看今朝”就是指现在。意思 应该是指能建功立业的人在现在,有指自己的意思。 生 3:作者的意思中英雄人物应该是指自己,但作为伟大的领袖,有着博大 的胸怀

12、,所以在这里还指像他一样能够建功立业的人,是多数人,而不是一个 人。【百度图片搜索】毛泽东 http:/ 3%AB%D4%F3%B6%AB%D3%AD%B7%E7%B6%F8%C1%A2&in=27834&c l=2&lm=- 1&pn=81&rn=1&di=40688143680&ln=2000&fr=&fmq=&ic=0&s=0&se=1&sme =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 (六)、师总结:作者以豪迈的气势写下了这首词,一方面在歌颂祖国的大好 河山,其实他更是为了展现当时的那些英雄所表现出来的伟大抱负,在歌颂英 雄,赞美英雄。 (七

13、)拓展提升 课外阅读:散文雪梦无痕 【百度搜索】http:/ 引下阕:抒情 数风流人物七、教学反思 文章以磅礴的气势,凝练的语言向学生展示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在反 复阅读的基础上,酝酿学生的情感,由上阕的“江山如此多娇”过渡到“无数 英雄”。教学时,已阅读为铺垫。上阕重在赏雪景和析形象,体会作者的博大 胸怀;下阕以评和悟为主,评历史人物,悟主旨,教学过程水到渠成。 语文课标中明确:“学生要有自己的阅读体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 生的阅读实践,学生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 得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课堂中,鼓励学生自我分析,合作探究,给予学生畅 所欲言的机会,由学生的理解推进教师的教学过成。一个内容的完成,由多个 学生的思考作为铺垫,学生易于接受。 整个教学过程下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比较到位。由于时代的差异,导致 情感和理解的差异。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达到对文中的人物形象的把握和所抒发 的主旨的理解,但是是否能够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有待继续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