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备代币网络空间的货币体系初探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852399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7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储备代币网络空间的货币体系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数字储备代币网络空间的货币体系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数字储备代币网络空间的货币体系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数字储备代币网络空间的货币体系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数字储备代币网络空间的货币体系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储备代币网络空间的货币体系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储备代币网络空间的货币体系初探(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数字储备代币:网络空间的货币体系初探本文先从了解网络空间经济的特征出发,分析比较其与传统地缘经济的异同。然后回顾货币 体系形成的机制,进而讨论网络空间的货币体系该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无论 是当前的以主权货币为基础的货币体系,还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独立数字代币都无法适应网络空间 经济的发展需求。而提出了以数字储备代币(简称DRT:Digital Reserve Token)为基础的网络空 间货币体系的初步构想。这个初步构想的理论基础来源于SDR(IMF特别提款权),通过区块链和 智能合约的技术手段,讨论构建一个数字储备代币体系的可行性方案,论证了这种代币体系在网络 空间中的应用

2、前景。网络空间经济发展迅速,迫切需要选择相适应的货币体系自互联网(Internet)诞生以来,网络空间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从早期 仅提供电子邮件、web等信息服务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现在每年有超过3万亿美元的电子商 务活动在互联网上完成。而且这一发展趋势并没有减弱,反而在持续增强。特别是近些年来,科技 的发展和融合,催生出全新的数字经济范式,极大的促进了网络空间的贸易与投资,网络空间的经 济增长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目前还无法给出网络空间经济范式的准确定义。为了理解网络空间经济范式到底是怎样的, 笔者举了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通过这两个虚构的例子,笔者试图给出网络空间经济

3、范式特点的大概1描述: 1)它综合使用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合约、数字货币、云计算等技 术。能够在全球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效率的配置资源。 2)资源配置主体呈现多样性、多态性和多维性。现在的资源配置主体是公司或个人,将来 主体可能还有机器人或者人工智能艾真体。现在主要由人类做决策,但将来人工智能艾真体可以帮 助我们作出很多决策。 3)新的资本形成机制。未来网络空间的资本最重要是数据。数据被资源化,然后被资产 化、资本化,到最后数据证券化。 在本文,为了比较和分析,笔者把不具备上述特点的经济范式,并且在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下 运转的经济活动称为“地缘经济范式”和“地缘经济活动”

4、。与此对应的,在网络空间经济范式下进行的 经济活动,我们称为网络空间的经济活动。我们知道,交易(Transaction)是经济活动中最基础的 行为,也是构造经济的基础部件、最微观的对象。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不同经济范式交易的特征来了 解整个经济范式的特征。由此思路,笔者列出网络空间交易的几个主要特点: 1)交易一般不受地理空间的制约; 2)交易往往跨越不同的主权国家、司法管辖区域; 3)交易的标的除了传统的有形的商品外,更多的是服务贸易、数字资产; 4)数字资产、数字货币、数字代币逐渐成为交易的清算支付工具; 5)交易的主体不仅仅包括自然人、法人,还有艾真体(自主可以进行决策的智能机器); 这些特

5、证与地缘经济活动中的交易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网络空间的经济活动既与地缘经济 活动有密切联系,也区别于地缘经济活动。甚至有些经济活动完全可以在网络空间中独立完成。网 络空间的经济活动对地理空间、主权和地缘政治并不敏感,这是它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地缘经济活动中,人们已经习惯在本国区域内使用本国的主权货币。而在国际间,按照国 际货币体系(IMS: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的安排,使用美元、欧元等货币。本国货币与美 元、欧元等通过汇率机制兑换。IMS是指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 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很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当前的国际货币体

6、系即将发生变革,“新布雷顿 森林”体系呼之欲出。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面临多重挑战。世界正朝着由美元、欧元和人民 币组成的稳定的多储备货币体系的方向发展。 ?1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基于二战以后的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形成的。网络空间经济规模越来 越大,发展越来越快,很自然的,我们就会提出一个问题:在网络空间的经济活动中,是否可以仍 然照搬这样的国际货币体系?如果不是,那网络空间采用什么货币体系更适合呢?一、网络空间经济的特点网络空间经济与数字经济 网络空间 (Cybespace)本质上是一个捉摸不定、边界不明的概念。戴浩指出,通常定义一2个术语的前提是能确定它的边界,界定它的范畴,而网络空间的

7、边界是模糊的、不存在的,它的渗 透性(permeable)和多变性(protean)使它跨越了各种社团的边界,因此只能有一个非严格的、松散的 定义。 对网络空间比较全面的解读是 :1)它是一个可运作的(operational)空间领域,虽然是人造3的,但不是某一个组织或个人所能控制的,在这个空间中有全人类的宝贵战略资源,不仅仅是用于 作战,还可用于政治、经济、外交等活动。例如在这个空间中虽然没有一枚硬币流动,但每天都有 成千上万美元的交易;2)与陆、海、空、天等物理空间相比,人类依赖电子技术和电磁频谱等手段 才能进入网络空间,才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该空间资源。正如人类需要籍助车、船、飞机、飞船才

8、 能进入陆、海、空、天空间一样;3)开发网络空间的目的是创建、存储、修改、交换和利用信息, 网络空间中如果没有信息的流通,就好比电网中没有电流,公路网上没有汽车一样,虽然信息的流 动是不可见的,但信息交换的效果是不言自明的;4)构建网络空间的物质基础是网络化的、基于信 息通信技术(ICT)的基础设施,包括联网的各种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所以网络化是网络空间的基本 特征和必要前提。劳伦斯.莱斯格 对网络空间从法律的视角进行了更抽象的定义:网络空间分别由物4理层、规则层和内容层所组成。 由此,网络空间经济是指在网络空间的经济活动。 数字经济 “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

9、网络作为重要载5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由两者的概念可以看出,数字经济的外延更广,它既包括网络空间经济,也包括传统地缘经 济中的数字化。网络空间经济、数字经济、地 缘经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示意如图。让我们接下来看看网络空间经济到底与 地缘经济将有哪些不同? 虽然脱胎于互联网,但网络空间经济与 互联网经济已经大相径庭。用电子商务这个概 念来描述网络空间经济已经远远不够了。因为 过去几年冒出的许多新技术,包括物联网、人 工智能、大数据、数字货币、智能合约、区块 链、云计算和虚拟现实等,正在形成新的生产力, 驱动现在的互联网经济往一个

10、新的阶段发展。而这个新的阶段,我们目前还没法清晰的描述,只能 用网络空间经济范式这个概念来区别于以往的经济范式。网络空间经济的研究还处于非常早期阶段,还没有建立完整的理论。分析网络空间经济的特 点,笔者尝试通过三个方面来进行,以便为后续的货币体系选择问题提供一个分析框架。首先是复 杂网络理论,其次是网络空间经济学,最后是网络空间经济主体。1、复杂网络?2钱学森对于复杂网络给出了一种严格的定义:具有自组织、自相似、吸引子、小世界、无标 度中部分或全部性质的网络称之为复杂网络。M.E.J Newman建立了复杂网络的测度和度量指标体 系 。从复杂网络的定义看,地缘经济空间与网络空间都是复杂网络。但

11、为什么我们要分析网络空间6的复杂网络特性呢? 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是,网络空间的数字化深度、广度以及数据可获得性,使得其性质可 以被观测、度量和测度,从而使得这些性质能够被不同的主体(人类和机器)感知、认知,这些性 质塑造出来一个“环境”,进而使得网络中的主体产生复杂的交互行为,从而产生完全有别于简单网络 的特征。而在地缘经济空间,人们往往无法感知这些性质,也无法塑造出来一个“环境”,因此,对参 与的各个主体的影响很小。环境只有在被主体感知到,才能真正影响主体的行为。反过来,主体的 单个行为,或者集体行为也会影响环境。 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这样的差异。在没有微信前,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圈。但往

12、往这些 朋友圈是相互不可见、低频的。微信朋友圈把社交网络变得可视化、高频后,人们的行为自然与之 前的不一样。同理,在没有Facebook之前,你认识一个新的人,你只能从有限的范围和渠道了解彼 此。但有了Facebook之后,你们相互之间都可以更大范围、更广的维度了解对方。很显然,你们交 互的行为就会完全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复杂网络特性在网络空间经济中呈现的更为明显和显著, 而且也更符合理论预期和适用的原因。 首先,复杂网络特性对信用体系的影响是深远的、颠覆性的。个体、公司处于复杂网络中, 这些主体的信用形成机制、信用风险评价、信用风险传播以及信用体系的方方面面都完全不同于以 往的信用体系。 其

13、次,复杂网络特性使得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均衡变得更复杂、更动态。目前经常用到的 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GP)、动态一般均衡模型(DSGE)在复杂网络情景下,可能并不适 用。相比地缘经济体系,网络空间经济的维度增加很大,在高维空间中一般均衡的过程、机制呈现 出与低维度空间完全不同的特征。 最后,复杂网络特性将使信息不对称变的更为复杂和突出。网络结构中的部分节点由于处于 比较特殊的位置,而获得巨大的信息优势;反之,网络中的大部分节点都不具备这样的优势。虽然 网络使得连接变的更容易,但由于复杂网络特性,网络中的节点的分布、位置不同,将导致信息的 巨大不对称。2、网络空间经济学 未来更多的经济活动将

14、“发生”在网络空间,而非传统的地理空间。主要是指经济活动中最基 本的活动完成一笔交易的大部分事项都在网络空间中。 由克鲁格曼等人开创的“空间经济学”对(地理)空间中的不完全竞争与收益递增进行了很好 的解释。地理空间由于资源分布差异,天然就存在不完全竞争,由此产生的市场结构必然产生收益 递增。空间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核心问题,即解释地理空间中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它的核 心建模策略是“DS“模型、冰山成本、动态演化和计算机模拟。 基于拓扑等价原理,将克鲁格曼的空间经济学基本模型扩展到网络空间中,应该是一个合乎 逻辑的方向。基于这样的设想以及基本的观察,笔者认为,网络空间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应该包 括网络空间中收益递增的市场结构;网络空间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以及网络空间的去中心化的自 组织经济。3、网络空间的经济主体 劳伦斯.莱斯格指出网络空间的“代码就是法律”,构造网络空间的基础是硬件和软件,而代码 才让网络空间得以存在。网络空间的经济主体不仅有自然人、法人等,也产生了新的主体:艾真体, 或者叫智能机器。虽然艾真体都是人类用代码和机器创造出来的,但艾真体能够自主决策,完成交 易。在网络空间中,自然人、法人的行为也往往由各种各样的艾真体辅助或自主完成。人们甚至不?3用进行决策,而一切都交给艾真体去完成。比如,通过私人助理艾真体预订机票、酒店;通过智能 投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