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复习提纲)answer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50458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教育史(复习提纲)answer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教育史(复习提纲)answer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教育史(复习提纲)answer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教育史(复习提纲)answer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教育史(复习提纲)answer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史(复习提纲)answer》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史(复习提纲)answer(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中 国国 教教 育育 史史 复习提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 1、稷下学宫、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其创设是一“招致贤人、 “得士以治之”为目的,主要的任务是讲学、著述和育才。它是战国时期思想、学术自由发展 的体现、是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缩影,也是古代教育容纳百家、思想自由的体现。 2 2、六艺、六艺 六艺包括诗 、 书 、 礼 、 易 、 乐 、 春秋 ,是孔子为栽培德才兼备、能文能武的从 政君子而选择的教学内容。它是孔子对西周贵族“六艺”教育传统的批判继承,虽沿袭“六艺” 名称,但对所传授的学科都做了调整,充实了内容。它通过文化知

2、识的传授,灌输道德观念, 为道德教育服务,对人的思想教育有重要价值。 3 3、有教无类、有教无类 “孔子的私学以“有教无类”为办学方针,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杂收弟子。在孔门三千弟子中, 有少数贵族弟子,而大多数出生贫贱。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 育垄断的局面,把教育对象从贵族转移到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适应 了当时“士”阶层的崛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同时,这一主张千百年来成为社会下层人 士追求平等教育权利的思想武器,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 4、明人伦、明人伦 “明人伦”的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封建计会的教育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所谓“人

3、伦”,是指人与人这 间的相互关系。在封建社会,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 这“五伦”中最基本的是“父子”和“兄弟”两伦。要求子对父孝,弟对兄悌。家庭中的“孝”和“悌”应 用到社会上,便是臣对君要忠,民对官要顺。两千多年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所要达到的根 本目的就在于“明人伦”。 5 5、虚壹而静、虚壹而静 荀子认为, “心”是藏与虚、两与一、动与静的统一。首先,心能接受与储藏来自外界的知识, 这是藏;但又不能让已获得的只是成为成见,妨碍新知识的接受,这就是虚。其次,心能辨别 差异,同时兼知多种事物,这是两或多;但心一旦专注于此物,就不能被为心所感的他物干扰 思索,

4、这就是壹。再次,心始终在活动着,这是能动;但是又要不让无关思考的心活动扰乱正 常的思索,这是能静。心的既能藏,又总是虚;既能两-兼知众物,又能壹-潜心一物; 既能开动思考,又能宁静如水,这就达到了“大清明”的状态-既在积极活动,同时又在更 高水平上清醒地把握它,使思维成为广则能兼,专则能深,亦动亦静的活动过程。 5 5、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八条目 三纲领是“明明德” ,亲民,止于至善。 “明明德” ,就是明其明德。人生下来,上天就赋予我 们理性,但当我们在凡世间经历久了,会被物欲蒙蔽双眼,失去理性,我们就要学习恢复我们 的德行。 “亲民” ,意思是我们不仅是自己能明明德,还要推己及人,使人弃旧

5、图新、去恶从善。 “止于至善“,引导人们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不断进取。 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即用普遍自然法则指 导修身,由外而内,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获取外部知识。致知:全面而系统地用“格物” 的理论和方法学习知识,建立正确的道德人生观,规范意识思维。诚意:就是用诚信道德的心 来规范意识行为。正心:“心”是指意识。 “正心”就是要求用德性纠正、改造意识中不符合 道德人生观的部分。修身:就是用道德修心,以道德学问为基础完善身心,并向合符“礼”的 方面转换,形成道德人生观和道德处世理念。齐家:就是用德行影响、感化和转化自己的家庭。 治国:是一种以德治为主体,法治为辅助

6、,智治为应用的一种治国模式,以德治国。平天下: 德平天下,长治久安,民心归德,盛世太平。6 6、豫时孙摩、豫时孙摩 学记在总结“教之所由兴 ”和“教之所由废 ”的重要规律时指出: “大学之法,禁 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 兴也。 ”这被称为“大学之法”的豫、时、孙、摩,就是使教学成功的四个基本原则。 豫,就是预防性原则。在学生不良行为发生前就加以防范叫做预防。如果不良行为发生 之后再去禁止,积习已深就难以矫正。所以这个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上要有预见性。时,是及时施教原则。 “当其可之谓时 ”,抓住最佳的时机,及时施教,因势利导,就 会取得良好

7、的教育效果。否则,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 孙,是循序渐进原则。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 “孙”),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妥善地安排教学进度。否则,“杂乱而不孙 ”,不按顺 序教学,就会使教学陷于混乱而难以收到效果。 摩,即学习观摩原则。 “相观而善之谓摩 ”,学友间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就能共同进步。否则,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7 7、教学相长、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教育者从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原则。孔子认 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他在教学活动 中为

8、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教学相长的意思是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 都得到提高。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 8 8、三大文教政策、三大文教政策 董仲舒在应对汉武帝的贤良策问时,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提出了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重选举以取士。3、兴学校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可以明显地看出, 所谓三大文教政策,不过是董仲舒政治思想的具体化而已。董仲舒的上述建议,适应了当时政 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不仅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 展,而且对整个中国封建

9、社会统治思想和文化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 9、三纲五常、三纲五常 “三纲”即“君为臣纲” 、 “父为子纲” 、 “夫为妻纲” ,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 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 做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 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 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 架构。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最早渊源于孔子。 “三纲五常” 是董仲舒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其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 “三纲”是道德的基本准则, “五 常”是

10、与个体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实践等心理、行为能力的相关概念。 “三纲”与“五常” 结合的纲常体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 (附加:三纲五常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 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它们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和 观念,被写进封建家族的族谱中,起着规范、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2000 多年来,它 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国民性。当然,这种思想在一定时期也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 系的作用。 ) 1010、事上磨炼、事上磨炼 这是王守仁晚年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他认识到一味强调静坐澄心,会产生各种弊病,容易

11、 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 ,甚至使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 。因此,他改而提 倡道德修养必须在“事上磨炼” 。他所说“在事上磨炼” ,即是结合具体事物, “体究践履,实 地用功” 。很显然,王守仁晚年重视“在事上磨炼” ,是他“知行合一”思想在道德修养方法上 的反映。 1111、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 魏晋时期,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 (或称“九品官人法” ) , 即郡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由地方上有声望的人充任,将士人按“才能”评定为九等,实际 上是按门第高低列等,政府按等选用。九品中正制选举全为世家大族所操纵,限制庶族地主的 政治权利。 1212

12、、讲会制度、讲会制度 书院讲会活动产生于南宋,至明朝书院讲会制度的突出代表。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 中心,它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 1313、东林书院、东林书院 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东南。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 ,当时为北宋理学家杨时(号龟山)长期讲 学之地,后在该地建书院 。因人称龟山先生故东林书院又称龟山书院。元朝至正年间,废 为僧庐。明万历三十二年( 1604 年) ,被罢黜里居的顾宪成,偕弟允成等人,为继承杨时 讲学遗志,共同倡导仪捐款重建兴复。 东林书院是明朝当时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形 成了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同时书院也是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密切关注社会政治,将讲学 活动与政治斗争

13、紧密结合起来。无论在明朝还是在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上,东林书院都有着 特殊的地位。 1414、小先生制、小先生制 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看来儿童是中国实现普及教育的重要力量。他提出 “即知即 传”的“小先生制”体现了这一认识。 “小先生制”指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 随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尤其重要的是“小先生”的责任不只 在教人识字学文化,而在 “教自己的学生做小先生 ”。由此将文化知识不断延绵推广。是为 了解决普及教育中师资奇缺、经费匮乏、谋生与教育难以兼顾、女子教育困难等矛盾而提出 的。 1515、五育并举、五育并举 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14、蔡元培在 1912 年根据专制时代和共和时代对教育的不同要求, 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人格”出发,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 教育和美德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军国民教育 1616、大职业教育主义、大职业教育主义 黄炎培于 1926 年提出了大职业主义的理念 ,强调职业教育要与社会和普通教育相沟通, 就必须对普通教育进行彻底的革新,加强教育与职业,社会的紧密联系。作为中国近现代职业 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及其职业教育思想开创和推进了中国职业教育事业:其平民化,实用化,科 学化和社会化特征,也丰富了中国的教育理论。大职业教育主义所揭示的职业教育的教育本质、 社会属性以及

15、平民意识等观点,也对当今职业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1717、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 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 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来说:生活决 定教育。从效率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教育对破除传统 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珍惜和认真研究汲取。 1818、晓庄师范、晓庄师范 晓庄师范是 1927 年春陶行知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的试

16、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晓庄学 校。这是陶行知探索的乡村师范教育新模式。晓庄师范无论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学生管理等方面都是崭新的。它确立了“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 , “教学做合一”的生活 教育理论,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乡村教育和乡村学校的典范。 二、简答题二、简答题 1 1、简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简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答:强调重视教育,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1).首创死穴,改变“雪灾官府”的局面,是百家争鸣的先驱 (2).提出“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下移到民众 (3)培养从政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制的政治改革准备条件 (4)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撰诗 、 书 、 礼 、 乐 、 易 、 春秋作为 ijiaocai,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 (5)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强调学思行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