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二《外国诗歌四首》同步学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30892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必修二《外国诗歌四首》同步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粤教版必修二《外国诗歌四首》同步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粤教版必修二《外国诗歌四首》同步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粤教版必修二《外国诗歌四首》同步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粤教版必修二《外国诗歌四首》同步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必修二《外国诗歌四首》同步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必修二《外国诗歌四首》同步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3 题。 底 片希姆博尔斯卡 在昏黑的天空中,飘动着越来越暗的乌云,和围着一道黑圈的太阳。不管是左边还是右边,白樱桃树枝上盛开着黑花。阴影投射在你漆黑的脸上,你坐在桌子旁,把灰色的双手搁在桌上。你给人留下鬼魂的印象,却试图摆出活人的姿态。因为我是活人中的一员,就该对他有所表示,应该向他问候:晚安或者日安,告别或者欢迎, 也可以向他发出问题,但不能期望他的回答。不管是涉及到生活,还是雷鸣后的寂静。作者对底片中的景象做了准确的描述,请概括底片中有哪些景物,哪些是底片上的1.背景颜色。 答: _ _ 答案:天空、乌云、太阳、樱桃树、花和底片上的人。其中天空、乌云

2、、太阳是底片 的背景颜色。 作者在描写底片上的景物时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诗中采用了哪几组对比?2.答: _ _ _答案:黑色与白色的对比。真实的世界是五颜六色的,反映到底片上却只有黑色与 白色。左右位置互换。无论从正面或反面看,底片与现实生活左右相反。活人与鬼魂 对比。真实世界中的人到了底片上却成了鬼魂的样子,可知感觉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差距 之大。 为什么“我”要对“鬼魂”问候或提问?3.答: _ 解析:诗中的“鬼魂”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诗人借提问表达一种深沉的思考。答案:“我”感悟到底片上的像鬼魂一样的影像实际上就是活人的另一种存在形式, 正是这种与自我相关的感悟引发了“我”对“鬼魂”的问

3、候和提问。 二、语言运用 请仿照下面小诗的二、三句进行续写,不得改变写作对象。4.心灵的灯 在寂静中光明 在热闹中熄灭_ _ _ _ 解析:小诗的第二、三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心灵的灯”在不同环境中的情况。仿写时要注意与“灯”相关,运用对比的手法。 答案:(示例)在阅读中辉煌/在嬉戏中暗淡/在苦难中耀眼/在逸豫中昏暗.下面是某省宣传“男女平等”的公益广告画,请简要评述其创意。5答: _ _ 解析: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图片。两个一样大小的齿轮,齿与齿紧密相扣,象征 了男女之间的平等、互助和紧密合作。符合这层意思即可。答案:(示例)两个齿轮一样大,分别代表男()、女(),寓意“男女平等” ;

4、两个 齿轮齿齿相扣,寓意男女“和谐、互助” ;男女平等互助,才能家庭美满,推动社会和谐 发展。一、基础考查.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1A跌宕/档案 点缀/啜泣 载体/车载斗量 B谚语/笑靥 沏茶/堆砌 巷道/街谈巷议 C奢侈/秩序 谄媚/陷害 给予/保障供给 D恪守/溘然 赡养/瞻仰 称职/称心如意 解析:选 B。A 项分别读 dn,zhu/chu,zi;B 项分别读yn/y,q/q,hn/xin;C 项分别读 ch/zh,chn/xin,j;D 项分别读k,shn/zhn,chn。.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民歌的魅力之所以长久不衰,因为它原就

5、是经多少代人锤炼的结果。民歌之所以流传 得广泛,因为它唱的是平常人的平常心,它没有吓人之心,也没有取宠之意,它不想在众 人之上,它想在大家中间,因而它一开始就放弃拿腔弄调和自命不凡,它不想博得一时癫狂的喝彩,更不希望在其脚下跪倒一群乞讨恩施的“信徒” ,它的意蕴要在天长地久中去把 玩。 A长久不衰 B锤炼 C自命不凡 D把玩 解析:选 D。 “把玩”:拿着赏玩,是赏玩具体的事物, “意蕴”是精神层面的,与“把玩”不搭配。.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A过去 10 年间,我国汽车产量以平均 23.5%的幅度每年高速增长,自主品牌汽车产 品的质量不断提升,价格也变得更加实惠。 B广东是人口

6、流入大省,目前的教育资源还不能满足城市人口增长的需求,所以异 地高考方案在实施初期难以做到一步到位。 C许多制度本意是好的,但如果缺乏一个严密的监管体系,尽管这个制度有多么好 的初衷,都有可能在执行中出现腐败问题。 D “岭南四大园林”之一的余荫山房以布局精细著称,是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 为表达对先祖的感恩,取“余荫”作为园名。 解析:选 B。A 项语序不当, “每年”应放到“23.5%的幅度”前面。C 项搭配不当, “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后面不能接一个不确指的词语“多么” ,应把“尽管”改 为“不管” 。D 项成分残缺,前两个分句的主语是“余荫山房” ,但它不能充当“取名”的 主

7、语,应在“为表达对先祖的感恩”或“取余荫作为园名”前加上相应的主语。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4.读狄金森的诗,_,_,_。_ _。_。 而是这两位诗人都有若神助他们的诗歌绝对不是狠下苦功拼命努力能写得出来 的,这点上狄金森尤甚一筹 我不由自主想到李白 生活空间的狭窄与她诗中所呈现的宏大气象和丰沛心灵,反差实在太强烈,叫人难 以置信 倒不是两者的诗存在什么相似之处 这位终身未嫁的女诗人,一辈子生活在美国小镇,30 岁后几乎足不出户。她拒绝会 见任何人,性情孤僻之极 A B C D 解析:选 B。首句强调的是“诗”而第句“这位女诗人”无法承接此内容。由此 排除 A

8、、C。根据关联词“不是而是”判定,并根据“这两位诗人”中“两者”的 指代,判定前面一定要出现“李白” 。句末强调突出“狄金森” ,第句中“这位终身未 嫁的女诗人”依此得出答案为。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56 题。 祖 国莱蒙托夫 我爱祖国,但却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 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 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诚的宁静, 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的神圣的传言, 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但是我爱自己不知道为什么 它那草原上凄清冷漠的沉静, 它那随风晃动的无尽的森林, 它那大海似地汹涌的河水的奔腾, 我爱乘着车奔上那村落间的小路, 用缓慢的目光透过那苍茫的夜

9、色, 惦念着自己夜间住宿之处,迎接着 道路旁点点微微颤动的灯火。 我爱那野火冒起的轻烟, 草原上过夜的大队车马, 苍黄的田野中小山头上, 那一对闪着微光的白桦。 我怀着人所不知的快乐, 望着堆满谷物的打谷场, 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草房, 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 而在有露水的节日夜晚, 在那醉酒的农人笑谈中, 观看那伴着口哨的舞蹈, 我可以直看到夜半更深。 从诗歌内容看,诗人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指什么?5.答: _ _ 解析:诗人没有用豪言壮语去盛赞祖国的光荣历史、英雄业绩,也没有去歌颂名山大 川、无尽宝藏,而是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和农家生活。答案:诗人对祖国的“爱情”表现在对俄罗斯大自

10、然的热爱和对纯朴乐观的人民日常 生活的赞美。 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是通过描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来表现出6.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_ _解析:诗人对祖国的爱通过对祖国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描写,这样真 实、自然、朴素。答案:诗歌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中,隐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感情,这样 写真实、朴素,也是最本色的。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78 题。啊,向阳花威廉布莱克注 向阳花啊!你等累了吧,你计数着太阳的步伐;你渴望甜蜜的、黄金的住处,作为一生旅途的归途。青春在那里怀着热望而消亡,苍白的圣女在雪里素裹红妆,从他们的坟墓中急起追往,我的向阳花所向往

11、的地方。 (朱维之 译) 【注】 诗歌预言了人类社会的更新,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和向往。 威廉布莱克(17571827),英国杰出的诗人和画家。 诗里的“向阳花”是什么的象征?“你等累了吧”是对什么的真实写照?7.答: _ _ 解析:从诗歌第一节第二句可以看出,向阳花象征了光明、美好的人类精神。由此可以 推知“累”的含义。答案:诗里的“向阳花”是一切渴望美好理想社会的人类精神的象征。 “你等累了吧” , 是对人生苦苦探求理想的悲苦心情的真实写照。 “青春在那里怀着热望而消亡”一句诗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8.答: _ _ _ 解析:这句诗使用的修辞手法比较明显,是拟人。作用要结合诗歌的含意理解。答案:运用了拟人手法。 “青春在那里怀着热望而消亡” ,这里的“青春”本来是个抽 象的概念,诗人将它拟人化,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 三、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泰戈尔的一首小诗,然后概括其寓意。9.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 因此花儿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弹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答: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