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档案专业初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范围1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30158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档案专业初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范围1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1档案专业初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范围1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1档案专业初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范围1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1档案专业初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范围1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1档案专业初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范围1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档案专业初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范围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档案专业初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范围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档案专业初、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范围档案学理论基础复习材料第一章 档案源流第一节:文字的出现与档案的产生:1、早期人类的记忆方式:结绳记忆、贝珠记忆、刻契记忆等。2、古代两河流人发明的文字:1899年在河南省安阳小屯村发现的大量的甲骨文,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象形文字。古埃及人、古印度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处于西亚的古代两河流域的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这是一种用木棒在未干的泥板上书写出来的文字,因其形似箭头,亦称箭头文字第二节: 古代的档案与档案工作:1、秦朝档案工作的地位及文书制度:秦朝采用法家的治国思想,十分强调“以法治国”,以法治国的政治需要使之格外注意律法与户籍管理,建立了

2、比较严格的文书档案管理制度。制、诏、奏、议等文种,臣僚上呈文书的抬头制度、文书避让制度、文书的用印制度等均产生于秦朝。2、两汉时期的档案机构:汉代的这些“石室金匮”是我国古代档案库房的模式,本世纪初出土的居延汉简,是我国近代考古四大发现之一;3、近年在江苏东海出土的尹湾汉简,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简牍档案;1973年在长沙马堆汉墓还出土了大批帛书和地图。汉代产生了不少文工团种,如策书、章、表状、疏、令等。4、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档案盛行的时期。5、公元404年,东晋丞相桓玄下令以纸代简,“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自此,纸张成为国家文书的正式载体。6、架阁库出现

3、的时期:宋代出现了专门放置档案的架子“架阁”。这些架阁所置放的场所就是架阁库。7、唐朝专门用来保管甲历档案的地方:甲库,它是专门保管甲历档案而专门设立的档案机构。8、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建造了皇史宬,用以保存皇帝的实录、圣训和玉牍。皇史宬达到了我国古代档案库房建设的最高水平,是我国古代石室金匮之典范建筑。(15-25)9、明朝后湖黄册库的地点:洪武初年,在南京兴建了黄册库,以集中保存黄册和鱼鳞图册。因其建在玄武湖后湖的小岛上,故名后湖黄册库。10、属于明代的档案建筑:大本堂、黄册库、皇史宬等。11、明代独具特色的专用文种有黄册、鱼鳞图册和军册。12、清代在研究地方志方面的学者:章学诚

4、(1938-1801)浙江会稽人。13、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公文程式条例,革除了封建文书工作的旧习,其中文书的种类:以令、咨、呈、示、状取代沿袭多年的制、诏、诰、敕、题、奏、表、笺。14、世界上其他文明古国的古代档案种类及其发明人:石刻档案、泥板档案和纸草档案。石刻档案有:收藏于德国柏林的梅腾自传,它形成于大约公元前29年左右,是刻在古埃及及坟墓里的象形文字,记述墓主梅腾的生平事迹;汉谟拉比法典,形成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的两河流域,以当时的古巴比伦王汉谟拉比命名,记述了王朝的法律条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成文法典。泥板档案是古代西亚两河流域人发明的刻写在泥土加工的泥板上的文字记录。纸

5、草档案是公元前二、三千年时期古埃及人形成的档案。最早的桦树皮档案是产生于公元450年的婆罗六手稿。第二章 档案的定义第一节:档案一词的起源:档案一词起源于明代。迄今为止所见对档案最早的解释见于清代杨宾柳边纪略。第二节:档案法为档案所下的定义: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第三节:档案定义:档案是记录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各种信息的载体。第三章:档案的形成第一节:文书的定义:文书是代表作者推动所述实际事务活动的程式化的文字书面记载。第二节:非纸质档

6、案的种类:甲骨档案、简牍档案、金石档案、缣帛档案等,国外有泥板档案、纸草档案、羊皮档案。进入电子时代有照相底片、胶片档案、磁盘、光盘等。第三节:可以作为档案载体使用的纸质材料:书写纸、打字纸、新闻纸、牛皮纸、复印纸、(传真纸不可以)。第四章:档案的属性及其本质:第一节:档案的一般属性:信息的属性、知识的属性、原始记录性、文化属性、使用价值属性、社会属性是档案的一般属性第五章:档案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第一节:档案价值: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分析,档案的价值是主客体的统一,即档案这种客体对主体利用者需要的满足。在档案工作领域,档案的价值就是这一客体与主体利用者对它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是档案这

7、一客体对于利用它的人这一主体的有用性。档案客体和主体及其需要是构成档案价值关系的两个因素,二者缺一不可。档案价值的表现形式:档案的价值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概括起来说主要表现为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使用价值两个大的方面。但在具体的情况下,档案价值往往通过不同的侧面表现出来,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表现出很强的多元性、交错性、共享性等众多的特点。多元性是针对档案的整体来说的,主要表现为凭证价值、参考价值、情报价值等;交错性是对某一份具体的档案来说的,某一份具体的档案被不同的利用者所用,或利用于不同的情况和场院合,会表现为不同的价值形态;共享性是指档案价值作用与其它种类的文献信息一样,可同时

8、为不同的使用主体所利用,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既为其形成者提供利用职权,表现为第一价值,又可为其形成者之外的社会公众所用,表现为第二价值;除此之外,如果某一份档案历久而不灭,保存数百年以至数千年,还可表现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体现出第三价值-文物价值。文物价值是档案价值的最高形态。档案价值的客观性 档案价值的多元性 档案价值的交错性 档案价值的共享性。档案价值判断的基本原则:全面的观点 历史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第二节:档案的机密性的变化规律:档案的机密程度递减和科学作用递增律。第三节:档案价值实现的过程:档案价值是否能顺利实现,实现程度的大小,取决于内、外部两个方面的条件。(一)内部条件:主要指档案

9、的科学管理水平及开放程度。(二)外部条件:主要原因指社会因素。第四节: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在整个档案工作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对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存的基础上,向社会提供丰富的档案信息,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服务,最大化地实现档案信息的作用。档案的著录:就是对档案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也就是指根据一定的著录规则,将档案文件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记录下来,构成著录条目的工作。档案的检索:是指利用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查找所需档案信息的过程。档案编研成果的类型: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编研成果可分为文字式、图表式、音像式等;根据不同的载体形态,编研成果可分为印

10、刷型和非印刷型两种类型;根据不同的内容结构,编研成果可分为综合性、专题性和系列性;根据不同的加工深度,可将编研成果分为一次文献信息、二次文献信息和三次文献编研成果;根据不同的性质,编研成果可分为汇编型、编述型和论著型;根据不同的功能,编研成果可分为参考性、介绍性和检索性等类型。档案信息提供利用的渠道: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档案信息提供利用的方式与途径:借阅型 编研出版型 宣传型 网络型。档案信息利用的基本原则:服务至上的原则 开放原则 法制原则。第六章:中国档案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我国民族特色的“石室金匮”保管档案思想起源的时期:西周。第七章:档案学理论第一节:档案学研究对象:档案学是以档案

11、、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为研究对象,提示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性质、功能和发展规律,研究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以及与其相关学科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档案学的学科体系:档案学的学科体系,是指档案学是由哪些理论知识单元构成,以及这些理论知识单元,如何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和逻辑结构组成统一的整体。档案学的学科体系在其自身发展中被分为三个层次,即理论档案学、应用档案学、档案管理技术三大类,由此构成完整的学科体系。第二节:文件生命周期的定义及用其看我国的文书档案工作流程的三个步骤:文件从其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即文件的生命周期。三个步骤:文秘工作部门形成文书办理完毕立卷归档

12、进入档案室暂存向档案馆移交或销毁这三个步骤。第三节:全宗的概念:一个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个人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档案整体来源原则经历的阶段:来源原则的产生和完善经历了三个阶段:法国的尊重全宗原则 普鲁士的登记室原则 荷兰的来源原则。 “高龄档案应得到尊重”以观点:英国在1877年的法律中规定,公共档案馆有权销毁1715年以后的不重要的文件,但销毁单应经两院议员审核。1898年又规定,1660年前的文件一律不得销毁。这一规定可以说是在鉴定工作中“高龄档案应是应得到尊重”原则的起源。德国档案学家迈斯奈尔于1901年提出了一条重要的鉴定理论和一系列的鉴定标准,他提出的“高龄档案应当受到尊重”后被称为

13、“年龄鉴定论”成了各国规定档案禁毁年限的理论依据。国家全宗概念的提出:第八章:档案事业概述第一节:新中国的档案事业经历的阶段: 初创阶段(1949年10月1954年10月) 全面建设阶段(1954年11月1966年4月) 遭受挫折和破坏阶段(1966年5月1976年10月) 全面发展与改革阶段(1978年12月现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个文书和档案工作的法规性文件:1951年9月29日,公文处理暂行条例正式颁布执行。该条例共八章四十条,规定了公文的作用、种类,处理公文的原则和拟写公文的要求,明确指出,档案是党和国家机密的基本范围之一,必须建立严密的管理、检查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成立的意

14、义:1952年11月,中央办公厅、组织部和宣传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创办了档案专修班,1953年7月又扩大为专修科,1955年发展成为历史档案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的成立,是新中国档案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填补了我国档案高等教育的空白,成为培养档案专业干部的基地。国家档案局的成立:1954年11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根据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议,批准成立了国家档案局。国家档案局的首任局长:周恩来总理任命曾三为国家档案局局长。1955年2月,国务院任命张中为国家档案局副局长。关于党政档案统一管理的通知:1959年1月7日,中央发出了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指出党

15、和政府、军队、群众团体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须以党的方针政策为纲加以整理。因此,有必要把党政档案统一管理。中央档案馆开馆:1959年10月8日,中央档案馆建成开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原名及更名时间:1955年12月,故宫博物院档案馆更名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1958年6月改名为明清档案馆,1963年12月又恢复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成立时间及原名:1964年4月,南京史料整理处更名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央书记处作出了开放历史档案决定时间:1980年5月中央书记处作出了开放历史档案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公布及施行时间:1987年9月5日,中华人民共

16、和国主席李先念颁布58号主席令,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决定自1988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特色: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特色-从分散到集中 党政档案管理特色-集中统一管理 档案馆网络建设与组织特色-统一规划,全面建设 档案室设置与管理的特色-综合管理、综合开发 依法治档的特色-由单纯业务指导监督转为依法管理档案事业 档案事业服务特色-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第二节:邓小平为经济参考报的题词对档案工作的意义:1984年9月邓小平为经济参考报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第九章:档案事业体系及管理体制第一节:我国档案事业体系:我国国家规

17、模的档案事业,是以档案室为基础,以各级各类档案馆为主体,以档案专业教育、科学技术研究、宣传出版、交流与合作等工作为手段和条件,以各级档案事业管理机关为组织和管理全国档案事业领导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档案事业体系。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集中统一、条块结合。第二节:新中国档案机构建立的起源:新中国档案机构的建设起步于档案室建设。江苏省档案馆的成立:1958年8月,江苏省档案馆正式成立。全国首家企业档案馆:1984年,扬子石化公司档案馆在南京建立。全国首家农业科技档案馆:南通高农业科技档案馆。全国首家大学档案馆:南京大学档案馆。第三节:我国档案事业管理原则的基本点:全国档案事业实行统一领导、分

18、级管理的原则。这是我国档案事业的客观组织原则,即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这是我国档案事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核心要求。便于社会对档案的利用,提供档案为社会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我国档案事业管理职能:中华人民共各国档案法第六条规定:“国家档案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档案事业,对全国的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这一条款,将档案行政部门的职责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第十章:档案事业管理第一节:档案信息资源的构成:档案信息资源是由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档案信息组合构成的有机整体。从载体形式上分,档案信息资源可

19、以分为: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纸质档案、磁性载体档案、新型载体档案等。 从符号记录方式分:档案信息资源可以分为:文字型档案、声像型档案、机读型档案。 根据内容差异,可将档案信息资源分为:政治档案、经济档案、科技档案、文化档案、军事档案、外交档案等。 根据社会制度或社会意识形态不同,可将档案信息资源分为:封建社会档案、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档案、资本主义社会档案、社会主义社会档案等。 按档案信息资源存在方式,可分为实体信息和智能信息两类。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系统: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系统由档案室信息资源管理、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及国家档案馆网络三部分构成。档案室的概念:档案室是指国家机

20、构、社会组织和个事业单位内部设置的专门管理本单位档案的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保存、管理和提供利用本单位各部门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是由文件转化为档案后的第一个档案信息资源库。档案室档案实体信息资源的管理原则:整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档案馆职责: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存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的中心。档案馆档案实体信息资源的管理原则:在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前提下,根据档案分级管理的原则,将应由本馆收集的一切具有历史凭证作用和科研价值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形态的档案,完整齐全地收集进馆,建立内容丰富、管理科学的馆藏体系。(门类齐全原则、结构合理原

21、则、管理科学原则)我国档案馆网络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统一领导原则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原则。第二节: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志:档案管理技术与设备的现代化、档案管理机构布局与馆(室)藏结构合理化、档案信息服务社会作档案工作组织管理科学化。第四节:中国档案报:由国家档案局主办,1995年创办,是全世界唯一的档案专业报纸。第五节:国际档案理事会:国际档案理事会(英文简称ICA),是国际性的档案专业组织,1950年8月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国家档案局正式加入国际档案理事会的时间:1980年。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的举办地:1996年9月2日7日,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在我国北京召

22、开。来自13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选举的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中国国家档案局局长王刚当选。任期四年(1996年2000年)第六节:我国第一批档案学硕士的培养地:1984年,中国人民大学获得档案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1985年培养出我为第一批档案学硕士。档案人员地岗位培训:这是对档案人员按岗位需要在一定政治、文件基础上进行的以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工作能力和操作技能为目标的定向培训,主要包括按照岗位规范要求,取得上岗(在岗)、转岗、晋升等资格的培训和根据岗位工作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各种适应性培训第七节:中国档案学会成立的时间、性质及发起人:中国档案学会是由我国著名

23、的档案学家曾三、裴桐、吴宝康等人发起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成立于1981年11月23日,1989年3月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活动受国家档案局指导,会址设在北京。档案法规基础复习材料第一章 档案法规概述1、档案法规的定义:档案法规,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因档案活动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档案法规的特征及其特殊属性:档案法规除了具有法律的基本特征国家的意志性、特殊的规范性和应有的强制性外,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性特征 公益性特征 综合性特征。其特殊属性为:思想导向性 继承与发展性3、档案法规调整的对象:档案法规调整对象是指档案法规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包

24、括四个方面:调整国家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关系 调整国家与档案机构之间的关系调整档案形成者与档案管理机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档案管理机构的关系调整档案所有者与档案管理者、档案利用者的关系。4、档案法规的体系:档案法规体系,是指以档案法律为核心的档案法规的统一体。详细地说,就是以档案法为核心,以档案行政法规、地方性档案法规、行政规章为主要框架,藉以规范性文件予以细化的一切档案法规所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有机统一整体。5、档案法规与档案政策的关系:档案法规与档案政策的联系:档案政策对档案法规来说,具有依据性和指导性的作用;档案法规对档案政策来说,具有依附性和保障性的作用。档案法规与档案政策的区别:

25、制定机关不同 实施方式不同表现形式和规范要求不同 稳定程度不同。综上所述,档案法规与档案政策既不能分开割裂,又不能互相取代。我们既要重视执行档案政策,又要认真执行档案法规。特别是在档案法规还不完全完备的情况下,党和国家的档案政策则会直接起着法律的作用;就是在将来档案法规比较完备以后,也不可能完全以档案法规取代档案政策,必要时还会以档案政策来补充,以适应不断发展中的档案事业。第二章 中国档案法规的建设1、我国古代档案立法的特点:具有内容丰富、全面和继承性、连续性的特性。2、我党最早的关于档案工作的指导性文件:1931年初,瞿秋白起草的文件处置办法是我党最早的关于档案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该办法共分七

26、条,对档案分类整理及编制目录和档案资料的收集、保管、销毁作出了具体规定。3、我国第一个关于文书和档案工作的法规性文件:政务院1951年9月颁布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是我国第一个关于文书和档案工作的法规性文件。第三章 档案法律知识1、档案法律的概念:档案法律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和审议通过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关于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行为规范的规范性文件。2、档案法律的特点:档案法律的规范性 档案法律的专业性 档案法律的具体性 档案法律的综合性 档案法律的一致性3、刑法中有关档案违法行为的规定: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

27、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八十二条规定:“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三百二十九条规定:“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违反档案法的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还规定,如果抢夺、窃取或者擅自出卖、转让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同时又构成本法规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三百九十八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

28、家机密,将以渎职罪定罪。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4、著作权法中有关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第四章 档案法1、档案法颁布、实施、修改的时间:1987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同日,国家主席李先念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予以公布,决定自1988年1月1日起施行。1996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

29、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决定。同日,国家主席江泽民以第七十一号令颁布施行。2、档案法修改的特点:具有连续性、原则性、统一性的特点。3、档案法的有关条款:第十条: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第十八条: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和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档案以及这些档案的复制件,禁止私自携运出境。第十九条: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少于三十年,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多于三十年,具体期限由国家档

30、案行政管理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施行。档案馆应当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并为档案的利用创造条件,简化手续,提供方便。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第二十一条:向档案馆移交、捐赠、寄存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档案享有优先利用权,并可对其档案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的意见,档案馆应当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第二十二条: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由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有关单位公布;未经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公布。第二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

31、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损毁、丢失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擅自提供、抄录、公布、销毁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涂改、伪装档案的;违反本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擅自出卖或者转让档案的;倒卖档案牟利或者将档案志给、赠送给外国人的;违反本法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不按规定归档或者不按期移交档案的;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档案损失的;档案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失的。在利用档案馆的档案中,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违法行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本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征购所出卖或者赠送的档案。第二十五条:

32、携运禁止出境的档案或者其复制件出境的,由海关予以没收,可以并处罚款;并将没收的档案或者其复制件移交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章 档案行政法规1、档案行政法规的概念:档案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档案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批准的档案和档案工作事务管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2、档案行政法规制定的依据: 以档案法律为依据 以党和国家档案工作方针政策为依据3、档案行政法规的特征: 档案行政法规的政治性 档案行政法规的科学性档案行政法规的规范性 档案行政法规的权威性4、档案行政法规的效力: 时间效力 空间效力 对人的效力5、档案法实施办法制定及修订时间:1990年11月19日以国

33、家档案局第1号令发发布布施行。1999年5月5日国务院批准,1999年6月7日国家档案局令第5号发布。6、档案法实施办法有关条款:第二条:档案法第二条所称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属于国家所有的,由国家档案局会同国家有关部门确定具体范围;属于集体所有、个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征得国家档案局同意后确定具体范围。第五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建设列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档案机构,确定必要的人员编制,统筹安排发展档案事业所需经费。第六条:有下列事迹之一的,由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本单

34、位给予奖励:(一)对档案的收集、整理、提供利用做出显著成绩的;(二)对档案的保护和现代化管理做出显著成绩的;(三)对档案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四)将重要的或者珍贵的档案捐赠给国家的;(五)同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作斗争,表现突出的。第十三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档案局关于档案移交的规定,定期向有关的国家档案馆移交档案。属于中央级和省级、设区的市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立档单位应当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20年即向有关的国家档案馆移交;属于县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立档单位应当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10年即向有关的县级国家档案馆移交。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检查和同意

35、,专业性较强或者需要保密的档案,可以延长向有关档案馆移交的期限;已撤销单位的档案或者由于保管条件恶劣可能导致不安全或者严重损毁的档案,可以提前向有关档案馆移交。第十七条:属于集体所有、个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档案所有者可以向各级国家档案馆寄存、捐赠或者出卖。向各级国家档案馆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出卖、转让或者赠送的,必须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严禁向外国有和外国组织出卖或者赠送。第十九条: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一级档案严禁出境。各级国家级档案馆馆藏的二级档案需要出境的,必须经国家档案局审查批准。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三级档案、各级

36、国家级档案馆馆藏的一、二、三级档案以外的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和属于集体所有、个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及其复制件,各级国家档案馆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需要携带、运输或者邮寄出境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海关凭批准文件查验放行。第二十二条:档案法所称档案利用,是指对档案的阅览、复制和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介绍信或者工作证、身份证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开放的档案。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利用中国已开放的档案,须经中国有关主管部门介绍以及保存该档案的档案馆同意。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

37、其他组织以及中国公民利用档案馆保存的未开放的档案,须经保存该档案的档案馆同意,必要时还须经有关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同意。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保存的尚未向档案馆移交的档案,其他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以及中国公民需要利用的,须经档案保存单位同意。各级各类档案馆应当为社会利用档案创造便得条件。提供社会利用的档案,可以按照规定收取费用。收费标准由国家档案局会同国务院价格管理部门制定。第二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一)将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的文件、

38、资料据为已有,拒绝交档案机构、档案工作人员归档的;(二)拒不按照国家规定向国家档案馆移交档案的;(三)违反国家规定擅自扩大或者缩小档案接收范围的;(四)不按照国家规定开放档案的;(五)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档案损失的;(六)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失的。第二十八条:档案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罚款数额,根据有关档案的价值和数量,对单位为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对个人为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第二十九条:违反档案法和本办法,造成档案损失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损失档案的价值,责令赔偿损失。第六章

39、 地方性档案法规1、地方性档案法规的概念:地方性档案法规是指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制定的管理档案与档案事务的规范性文件。2、制定地方性档案法规的意义:制定地方性档案法规,提高全社会档案意识制定地方性档案法规,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工作制定地方性档案法规,进一步贯彻实施档案法律、法规。3、条例的制定和修改时间:1998年8月28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于1998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是江苏省第一部关于档案和档案管理工作台的地方性法规。2003年4月21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

40、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改审议通过。条例共分六章三十六条4:条例的特点:坚持了法制的统一性 突出了地方的针对性 反映了科学的超前性能 体现了操作的可行性。5、条例中有关条款的规定:第十条:各级各类档案馆由同级档案管理部门依据国务院有关规定统筹规划,按照以下审批权限设置:(一)各级综合档案馆,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二)专门领域设置的专门档案馆和专业主管部门设置的部门档案馆,经同级档案管理部门审核,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三条:档案所有权根据单位的所有制性质确定。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的,其档案所有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档案,合资合作期间归双方共同所有;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终止

41、、解散后,企业的档案交原中方合资、合作者保存,或者由当地国家综合档案馆保存。第十四条: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妥善管理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城市规划区域内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城市建设档案机构登记并接收其档案检查和验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城市建设档案机构报送工程建设档案。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将项目的基本概况向同级档案管理部门备案,依法接受其监督、检查和指导;工程竣工时,档案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参加档案验收。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主管部门或者档案机构报送档案。第十五条:重大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建档工作,应当与项目立项、计划进度、成果验收鉴定和评审同步,各类档案按照国家有关

42、规定保存。同级档案管理部门和科技档案机构应当对科技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档案不完整或者不准确的,不得验收鉴定。第七章 档案行政规章与档案工作标准1、档案行政规章的概念及特点:档案行政规章泛指有制定权的国家机关依据档案法律、法规对档案工作所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在档案法规系统中的档案行政规章是指由国家档案局或国家档案局与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会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档案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在本部门或本级政府权限骨,按照规定程序所制定的各类档案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特点:制定机关的特定性 依据的法定

43、性 效力的强制性 内容的专指性2、规范性档案行政文件的概念与效力:规范性档案行政文件是指不属于法制范畴的规范性档案行政文件,即指不在国家立法体系之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为了贯彻实施档案法律、法规、规章而制定的,对人们的档案行为提供规范,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的,可作为档案行政执法的间接依据,并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档案行为规范的总称。效力的特点:规范性档案行政文件的效力低于档案法律、法规和规章,不得同法律、法规和规章相抵触。规范性档案行政文件具有一定约束力,因此,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时,可将其作为间接依据。这点,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再作阐述。规范性档案行政文件是人们在档案和档案工作活动中必须

44、遵守的行为准则,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是档案行政复议案件中被审查的内容之一。规范性档案行政文件在人民法院的司法活动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3、档案工作标准的种类及特点:我国档案工作标准在等级层次上,也可以分为四级,即档案工作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部门标准,并构成档案工作标准体系的纵向结构及层次关系。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部门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部门标准不得与行业标准相抵触。第八章 档案行政执法1、档案行政执法特点: 行政性 强制性 职权性 程序性2、档案行政执法主体具备的条件: 档案行政执法主体必须是组织,而不是个人 档案行政执法主体的确认必须有合法的依据 档案行政执法主体必须具有明确的

45、职责范围档案行政执法主体必须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档案行政行为并承担相应的执法责任。3、档案行政执法依据的适用原则: 有法必依原则 实体法与程序法并重的原则 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 就高不就低的原则。4、档案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 通报批评 行政处分 撤销行政违法行为 履行职务 行政赔偿 赔礼道歉 恢复名誉 纠正不当 取消执法资格。第九章 档案行政复议1、档案行政复议的性质及特征:档案行政复议的性质涉及的是对档案行政复议这种行为的定性问题,是我们进一步认识档案行政复议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认为,档案行政复议的性质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档案行政复议是具有一定司法性的行政行为 档案行政复议是行政机

46、关内部监督和纠错机制的环节 档案行政复议是国家行政救济机制的重要环节。2、档案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公开原则及时原则便民原则3、档案行政复议的基本制度: 档案行政复议实行一级复议制度 档案行政复议实行书面审查制度4、档案行政复议的范围:档案行政复议范围,是指档案行政相对人认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具体档案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档案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复议,由档案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并负责加以解决的行政复议案件的范围。可申请行政复议的档案行政行为:对档案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对档案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档案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即档案行政不作为对具体档案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不合

47、法的档案行政相对人认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其他具体档案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据提起档案行政复议申请。5、档案行政复议申请的条件: 有合法的申请人 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有具体的档案行政复议请求和事实依据 属于受理档案行政复议机关管辖范围。6、档案行政复议的受理、决定时限档案行政复议机关报在收到复议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档案行政复议机关通过对复议案件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应当在受理档案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章 档案行政执法监督1、档案行政执法监督的特征: 档案行政执法监督的主体 档案行政执法监督的对象 档案行政执法监督的法律关系

48、档案行政执法监督行为属于内部的行政行为。2、档案行政执法监督体系:档案行政执法监督体系除行政执法监督外,还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司法监督 社会监督。3、档案行政执法途径: 规范性档案文件备案审查 档案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审查 档案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 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其他监督途径(建议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重大档案行政处罚的审核和备案)4、规范性档案文件备案审查的规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我国法律的规定。组织法中规定,地方性法规、规章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国务院于1990年发布了法规规章备案规定,提出了对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国务院部门规章的备案审查制度。立法法第八十九

49、条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报有关机关备案。加强对规范性档案文件的备案审查,是对档案工作“监督与指导”的具体体现,是从源头上防止抽象档案行政行为与档案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法律、法规相违背的一种举措,也是防止档案行政执法行为出现违法现象的重要途径。(一)上报机关和审查机关(二)备案程序 规范性档案文件审查机关 备案审查步骤 备案后期工作第十一章 档案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1、档案法律责任追究的方式: 行政处分 行政处罚(人身罚、行为罚、财产罚、申诫罚)责令赔偿 刑事责任2、档案违法行为主体的构成条件:档案违法行为的主体,又称档案违法主体,是指不履行档案

50、法定义务,超越档案法定权利,实施档案违法行为,并且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人。这里所说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任何档案违法行为都有违法行为的实施者和档案法律责任的承担者,也就是说,任何档案违法行为都有违法主体。 (一)档案违法自然人;自然人就是指有生命存在的人类独立的个体,即具有生命的人。在法律关系上将其作为“法人”的对称概念。自然人要成为档案违法主体,必须具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要达到能够承担法定责任的年龄。第二要具有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 (二)档案违法法人:所谓法人,是指依法成立的具有权得能力和行为能力,有相应的财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机构和场所, 在一般情况下能够独立享有和履行法定权利和

51、义务的组织。3、档案违法行为发生的种类: (一)档案违法故意(档案违法直接故意、档案违法间接故意) (二)档案违法过失(疏忽大意过失、过于自信过失)4、档案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 档案违法客观方面 档案违法客体档案违法主观方面 档案违法主体5、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的区别: 适用对象不同。行政处分只适用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的所属人员,不适用于社会上一般公民;而行政处罚则适用于所有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适用的违法行为不同。虽然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都适用于行政违法行为,但行政处分适用的是一般的违法失职行为;行政处罚则适用于违反某种特定的、设定的行政处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违法行为

52、。实施处罚的机关报不同。实施行政处分的机关必须是被处分人员所在单位或者是行政监察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机关却具有多元性,其中包括国家法律规定的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的组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档案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执行不同。行政处分只能由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执行;而行政处罚则由特定的行政机关执行,也可由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救济渠道不同。行政处罚的救济渠道为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法

53、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处分的救济渠道公限于复核和申诉,即当事人对行政处分不服,可以在接到行政处分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作出行政处分机关申请复核,或者向行政监察机关申诉。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基础复习提纲第一章 档案概述一 文件材料的概念及含义 企业事业单位材料是企业事业单位在各项工作和活动中直接产生和形成的反映生产经营,技术开发等各方面情况的各种信息记录材料.。含义 1.文件材料的本质属性是信息记录材料2.文件材料记录的信息是原生信息3.文件材料的信息记录内容广泛4.文件材料的信息记录方式多样二 档案的概念及含义 企业事业单位档案是企业事业单位现行使用完毕或告一段落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含义

54、 1.从事物属性方面揭示企业事业单位档案与文件材料之间的本质联系2.从存在条件方面揭示企业事业单位档案是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3.从发展过程方面揭示企业事业单位档案是现行使用完毕或告一段落的文件材料。三 文件材料与档案的联系 1.种类多样2.专业性强3.主体突出4.价值明显四 文件材料与档案的区别 1更改补充方面2.制备数量方面3.单元组合方面五 文字材料的概念 文字材料是以文字为主体,配合数字,图表等,用来记录和表达有关信息的文件材料。六 科技文字材料的概念及特点科技文字材料是企业事业单位科技文件材料与档案中的文字材料部分。 特点 1.产品文字材料2.科研文字材料3.基建文字材料4.设备文字

55、材料七 图样材料的概念 是指按照有关制图标准或方法,用专门的线条,符号等绘制的图形。八 表式材料的概念 是以表格的形式,用线条,文字和数据编制而成的反映某种事物概况的简明文件材料。九 文件材料的作用及其体现 作用是指文件材料在现行使用阶段的作用,也即文件材料在传递、运转、承办和使用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体现:1.依据作用 企业事业单位在组织实施任何一项重大工作和活动时,都要经过认真的研究和筹划,形成具体的书面意见,计划和方案,以此为依据组织实施有关工作和活动2.执行作用 企业事业单位文件材料,特别是生产技术管理和产品开发生产等工作和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综合管理性文件材料和科技文件材料,如产品生产的

56、工艺操作规程和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图样等,都是具体工作和活动中人们必须严格执行的技术和管理标准3.推动作用 企业事业单位文件材料的推动作用体现在文件材料的运动过程中。4.记实作用 企业事业单位的文件材料记实功能是与生俱来的功能。十 档案的作用及其体现 作用是指文件材料经过归档进入“保存阶段”后所发挥的作用。体现:1.资源作用 企业事业单位档案不仅是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的信息资源,也能为全社会所共享,成为社会共同的资源。2.凭证作用 在企业事业单位各类档案中有相当一部分材料记录了实际工作中曾经存在或发生过的某一事物及其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这些材料是历史的见证,具有凭证作用。3.考查作用 因为企业事

57、业单位许多工作和活动都存在着在既定的范围内经常性的重复,持续进行的特点,尽管历史条件,客观环境等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往往过去的工作与当前的工作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连续性,或者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或者存在相同,相近之处,可资借鉴。第三章 档案管理一 文件材料管理的概念 是遵循企业事业单位各项管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有效的组织实施企业事业单位文件材料的运转,积累,整理和归档,充分发挥企业事业单位文件材料作用的一项工作。二 文件材料运转的概念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文件材料形成后的传递,登记,验收,更改,复制,使用和回收等整个处理过程。三 文件材料积累的概念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文件材料现行作用实现以后,人们通

58、过一定的方式,将其适当集中并妥善保存的过程。四 文件材料整理的概念 是指依照一定原则和方法,对现行使用完毕后暂时存储起来的零散文件材料进行鉴别,组卷和编目等处理的过程。五 文件材料归档的概念 是指按照归档制度的要求,将经过整理的企业事业单位文件材料移交档案部门保存的过程。六 文件材料管理的基本要求的四个方面 1.文件材料管理要集中统一2.文件材料运转要有序高效3.文件材料积累要及时完整4.文件材料保存要安全可靠七 收文收进阶段,承办阶段包括的运转环节 1.收进阶段有签收,启封,登记三个环节2.承办阶段有承办,催办,注办三个环节八 发文制发阶段包括的运转环节 登记编号 印制 用印 分装 发送九

59、产品图样和工艺文件配套准备阶段包括的运转环节 晒制蓝图 加盖印章 整理 发放登记 归档保存十 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文件材料发放使用阶段包括的运转环节 1.调剂使用2.现场收集3.变更汇总十一 文件材料积累范围的概念及特点 企业事业单位文件材料的积累范围是企业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应产生和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的条目总汇。特点 1.规范性2.包容性3.可塑性十二 综合管理文件材料积累的三种类型 1“帐内”文件材料的积累(经收发文登记的);2“帐外”文件材料的积累(不经收发文登记的);3有关联的文件材料的积累。 十三 常见的四种科技文件材料组卷方法1.按结构组卷2.按子项组卷3.按工序或阶段组卷4.按专业组

60、卷十四 科技文件材料组成案卷的题名结构 项目名称(代字、代号)-内容-名称十五企业事业单位归档制度的内容及归档范围的概念 内容包括:归档范围 归档时间 归档份数 归档要求 归档手续 归档范围是指应当归入有关门类档案中保存的各种文件材料的条目总汇十六 综合管理性文件材料和科技文件材料的归档时间 综合管理性材料的归档时间一般在第二年的上半年内由各部门向档案部门移交归档科技文件材料的归档时间 1.按项目结束时间归档2.按工作阶段归档3.按子项目结束时间归档4.按年度归档5.随时归档。第四章 档案工作概述一 档案业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档案的收集2. 档案的整理3. 档案的保管4. 档案的鉴定5.

61、 档案的检索6. 档案的编研7. 档案的利用8. 档案的统计二 档案工作性质的四个方面 1.管理性2.专业性3.服务性4.保密性三 档案综合管理的概念和涵义 概念是指按照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将一个企业事业单位形成的各种门类.、各种形式的档案由专门设立的综合档案工作机构进行统一归档保存、分类整理和开发利用。涵义 1.集中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档案工作的各项管理职能,设置综合性档案工作机构,归口管理本单位档案工作的各项事物,对整个单位档案工作实行组织协调和整体控制。2.统一制定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纳入本单位规章制度之中,通过考核成为各部门和有关人员的经济责任制挂钩,使档案管

62、理规章制度成为各部门共同执行的基本制度。3.统一档案工作业务规范和要求,把各部门类和各种形式的档案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和管理,统盘考虑各类档案的分类编目等业务要求,对各类档案实行全面开发和综合利用。四 档案工作机构设置的四项原则 1.自主原则2.配套原则3.效能原则4.效益原则五 制订档案工作规章制度的三点要求1.综合性2.系统性3.适用性第五章 档案收集工作一 档案收集工作内容1.接收各部门移交归档的文件材料2.接收所属单位的档案.3.接收撤消单位的档案4.征集与单位有关的零散文件二 档案与资产的关系 1.设备仪器和基本建设档案是固定资产的重要依据和组成部分2.某些产品档案和科研档案本身就是无

63、形资产3.各种无形资产都需要档案作为依据和凭证4.党群工作、行政管理、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档案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资产的价值。三 资产与产权变动中档案移交接收原则之二便于社会各方面对档案的利用企业事业单位档案是人们认识、管理、运用企业事业单位资产与产权的有效手段,是保持各项工作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企业事业单位资产与产权发生变动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企业事业单位档案不可替代的作用,及时、合理地处置各种相关的档案,保持企业事业单位在资产与产权变动前后生产经营、技术开发等各项工作和活动的连续性。企业事业单位档案不仅是企业事业单位的专有财富,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在发生资产与产权变动后

64、,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特别是综合管理性档案,不仅对新的单位生产经营、技术开发等各项工作活动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也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如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管理有关社会事务、学者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等,因此在企业事业单位资产与产权变动中,进行档案处置时还要考虑社会其他方面对档案的利用需求,为充分发挥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的作用创造条件。第六章 档案整理工作一 企业事业单位整理工作的概念 就是将企业事业单位零散的需要进一步系统化的档案,进行基本的分类、组合、列和编目有序体系的过程。二 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实体分类和信息分类的概念 1.实体分类 是在企业事业单位档案整理过程中对档案实体进行的分类,是用于

65、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实体管理的分类。 2.信息分类是为建立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目录检索中心,实现企业事业单位档案检索体系规范化,方便报道与交流而对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内容信息进行的分类,具体的说就是按照中国档案分类法的分类体系和分类表对企业事业单位档案著录条目进行的分类。三 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分类的八种基本方法 1.职能分类法2.问题分类法3.组织机构分类法4.年度分类法5.对象分类法6.专业分类法7.地域分类法8. 档案载体形式分类法四 档案分类层次要根据那些因素确定 1.在不同性质和规模的企业事业单位,其档案的分类及其层次是有差异的2.同一企业事业单位内不同门类的档案,其分类层次也有所区别。五 档案编号

66、的概念 是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部门用来反映档案分类层次和档案排列顺序的一组符号,它起着固定档案整理成果,反映档案分类和排列顺序,指引查找档案的作用。六 档案分类类目标识的概念及分类类目标识的结果 概念是指对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分类体系的各个类目给定类目代号。标识的结果形成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分类号。七 档号编制的要求 1.唯一性2.合理性3.稳定性八 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的档号结构可概括为何种形式 全宗号类号(分类号)案卷号件、页号九 企业事业单位档案排列上架应遵循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 第七章 档案保管、统计和鉴定工作一 档案保管工作的物质条件有那些方面 1. 档案库房2. 档案装具3.保档案护设备4.包

67、装材料二 档案鉴定工作的概念 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鉴别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历史的和现实的价值,划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剔除没有或失去保存价值的一项工作。三 档案鉴定工作原则的四个方面1.整体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历史性原则4.发展性原则四 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鉴定的基本方法 P221 是直接鉴定法,其基本做法是直接审阅企业事业单位档案,从档案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对决定和影响档案,从档案的价值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最终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五 科技档案价值大小取决于科技档案的哪些因素 1.分析档案科技的技术因素2.分析档案科技的功能因素3.分析档案科技的典型因素4.分析档案科技的时间因素5.分析档

68、案科技的作者因素第八章 档案利用工作一 企业事业单位档案检索的概念 是指通过对档案材料的内容和形式特征的著录,进行档案信息的加工,并存贮到检索工作中,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部门根据人们的实际工作中利用档案的需要,借助编制的各种档案检索工具,及时查找到有关档案,提供利用者使用的全过程。二 档案检索工具的主要功能 1.存储功能2.交流功能3.查检功能三 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利用的方式 1. 档案阅览2. 档案外借3. 电话查档4.网络查询5. 档案复制供应6. 档案陈列展览7. 档案咨询服务四 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部门如何开展档案陈列展览 1.要选准主题,中心突出,指导思想明确:2.要使挑选的材料具有的典型性代

69、表性和说服力,还要考虑参观对象的层次,注意档案的保密:3.要拿出总体设计方案和图样,精心制作展览:4.要组织好编排,形成完整的体系:5.要广泛宣传,组织好展览参观:6.要收集用户放映,总结经验教训。第九章 档案编研工作一 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编研工作的一般程序1.选题2.选材3.加工编辑4.总纂5.审核二 不同表达形式档案编研成果的基本类型 1.文字式2.图形式3.数据式4.声像式三 不同加工层次档案编研成果的区别 1. 编研加工的复杂程度不同2.信息增量不同3.成果形式不同4.发挥作用不同四 三次加工档案编研成果的作用 P293主要起到历史学研究和决策研究提供参考的作用。五 常见的一次加工编研成

70、果有哪些1.发文汇集2.专题汇集3.图样汇集4.文集档案馆室工作基础复习材料文件是指人们在社会管理、交往和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以及其他实践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文字信息及其物质载体构成的结合体。文件的主要作用有依据作用、法规作用、联系作用、传递与保存作用等。文件的种(类)及名称又叫“文种”。文件处理程序主要包括收文处理程序和发文处理程序。收文处理程序包括签收、启封、登记、分送、拟办、批办、承办、催办、注办、清退、归档(销毁)等。行文规则就是机关单位之间行文时所遵循原则的总称。同级或平行机关单位之间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上级机关单位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不可以各自向下行文。请示应一文一事。“报告”中不得夹

71、带请示事项。平时归卷的目的,坚持做好平时归卷工作的目就是为了加强文件的日常管理,有利于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防止文件散失或堆积,方便平时查找利用,并为立卷归档工作奠定基础。案卷标题“三要素”作者、问题、名称。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即8号令是由国家档案局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于2001年1月1日实施。机关档案的双重性:机关档案既是机关单位的财产,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机关档案工作的双重地位:机关档案工作既是机关工作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又是国家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档案室档案综合管理的模式主要有集中存放式和分开存放式两种。机关档案综合管理的意义:1) 有利于提高机关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整体水

72、平2) 有利于保证机关档案工作职能全面、统一地履行3) 有利于机关档案的齐全完整、科学地保管4) 有利于机关档案全面、系统地利用5) 有利于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确保机关档案管理现代化,减少不必要的浪费。6) 有利于强化机关档案工作机构,稳定和提高档案人员队伍与素质。机关档案库房、阅档室和整理室 “三分开”。机关档案部门移交档案的范围和内容:(1) 重要的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和各种专门档案;(2) 在机关立卷以及档案管理中形成的有关文件材料;(3) 有关的资料和实物。全宗是档案馆内的一个档案保管单位,是指一个立档单位形成的,内部有机构成的全部档案。组织全宗基本形式:联合全宗、独立全宗。立档单位是

73、指符合全宗构成条件,所形成的档案能构成一个全宗的组织或个人。档案馆档案征集方法:无偿征集、有偿征集、购买、征收(没收)、征购、交换等。在一个全宗群内,全宗一般按立档单位初次进馆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归类,并保持相对稳定。档案保管单位是指档案信息和实体保管单元。档案装具的排列原则有序上架,即“从里到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全宗卷是指在管理一个立档单位全宗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有关全宗及其档案管理历史情况文件材料所组成的专门案卷。全宗单是以表格的形式反映全宗基本情况、全宗内档案成份与数量的统计文件。档案库房温湿度标准:温度一般应控制在14-24,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60%,在此规定范围内,温湿度

74、每昼夜波动幅度温度为2,相对湿度为5%。30以上为档案保管的“高温区域”,相对湿度70%以上是档案安全保管的“高湿区域”。库房温湿度调节与控制:密闭、通风、增温、增湿和降温、降湿等方法。档案鉴定工作是指档案馆(室)及档案管理人员按照一定的原则、规定和方法,判定档案的价值,审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处理剔除而不再保存的档案的一项具体业务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档案鉴定工作的原则是必须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用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判定档案的价值。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结构和内容通常由条款号、条款、保管期限、备注以及说明等部分组成。其中条款和保管期限是最基本的项目。 档案统计工作的作用:1

75、)为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与决策积累数据,2)为档案馆科学管理提供依据,3)为档案管理科学研究提供参考。普通提供利用的方式主要有:调阅;借阅;提供档案复制件;提供档案摘录证明;函调和电话查询;档案网络查询服务等。档案检索工具的基本功能表现在存贮和检索两个方面。机关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机关对应归档电子文件的元数据、背景信息等要进行相应归档。简报、情况反映、工作信息等保存 10年归档文件整理方法与步骤: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归档文件整理工作应建立在文档一体化管理基础上,运用计算机及档案管理软件辅助整理工作。所

76、用档案管理软件须符合江苏省地方标准文书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结构与交换格式(DB32/505-2002)要求。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文件正本与定稿为一件;正文与附件为一件;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计算机及其网络环境中形成的文件,无定稿的,或打印出的定稿上无重要修改手迹、领导批示,定稿不存档的,将正文与发文稿纸为一件; 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事由结合时间、重要程度排列。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性文件可集中排列。文号:填写文件的发文字号,一般由机关代字、年度、顺序号组成,须填写完整。论述题:档案综合管理的意义,结合自已的实际工作谈你的看法,有何问题。简答题:文件

77、整理规则方法与步骤。江苏省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办法复习大纲1、归档文件整理以什么为单位 件2、归档文件整理的过程 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3、江苏省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办法的适用范围 本省范围内的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4、归档文件的整理原则 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5、归档文件的整理要求 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保管期限划分准确6、归档文件的装订方式 装订方式可采用缝纫机或省档案局监制的不锈钢订书钉在文件左侧或左上角装订,较厚的文件采用三孔一线的装订方式,已成册不易拆钉的,可保持原貌不变。7、归档文件的分类层次及具体方法分类层次三层,即年度、期限、机构(问题),具体方法“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年度机构(问题)”、“年度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年度” “问题年度保管期限” 8、归档文件的排列方法 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事由结合时间排列。9、归档号的构成包括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件号、机构(问题)、页数等编号项目10、归档文件的编目归档文件应依据分类方案和室编件号顺序编制归档文件目录,归档文件目录设置件号、责任者、文号、题名、日期、页数、备注等项目11、归档文件的装盒 将归档文件按室编件号顺序装入档案盒,并填写档案盒封面、盒脊及备考表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