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各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29651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全国各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年全国各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年全国各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年全国各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年全国各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全国各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全国各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1 年全国各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年全国各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说明文说明文1.1.河北省河北省 11-1111-11 年度中考模拟年度中考模拟 语文试卷语文试卷(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3 分)一夜成魔的三聚氰胺一夜成魔的三聚氰胺最近,三鹿集团生产的部分批次的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导致婴幼儿致病,三聚氰胺这个名词迅速进入人们的视线。那么三聚氰胺是一种什么物质?它有什么用途?对人又有什么危害?下面,就让我们来科学地认识一下三聚氰胺。三聚氰胺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低毒,弱碱性(pH=8)。三聚氰胺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生产

2、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的原料,该树脂硬度较高,不易燃,耐水、耐热、耐老化、耐电弧、耐化学腐蚀,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光泽度和机械强度,广泛运用于木材、塑料、涂料、造纸、纺织、皮革、电气、医药等行业。目前三聚氰胺被认为毒性轻微,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大于 3 克/公斤体重。据 1945年的一个实验报道:将大剂量的三聚氰胺饲喂给大鼠、兔和狗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现象。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1994 年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和欧洲联盟委员会合编的国际化学品安全手册第三卷和国际化学品安全卡片说明:长期或反复大量摄入三聚氰胺可能对肾与膀胱产生影响

3、,导致产生结石。2007 年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认为:掺杂了6.6%三聚氰胺的小麦蛋白粉是宠物食品导致中毒的原因。三聚氰胺也常被不法商人用作食品添加剂,以提升食品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因此三聚氰胺也被人称为“蛋白精”。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其含氮量一般不超过 30%,而三聚氰胺的含氮量为 66%左右。由于“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出含氮量来估算蛋白质含量,因此,三聚氰胺会使得食品的蛋白质测试含量偏高,从而使劣质食品通过食品检验机构的测试。但大量摄入三聚氰胺,会损害人体和动物的生殖、泌尿系统,产生肾、膀胱结石,因此,这种不法行为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三聚氰胺添加到牛奶中后,在制作的过

4、程中会产生另外一种化学物质三聚氰酸。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结合在一起后形成网络状结晶。这种结晶微溶于水,吃到人体中遇到胃酸时会溶解开来,但是排到尿中,两种物质再次结合,因为排尿的肾小管非常纤细,所以这些网络状的结晶可能堵塞肾小管,随着结晶在体内含量的增多,如果不能排除,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形成结石,给肾功能带来极大的损害。婴幼儿的肾小管相对于成人要细得多,更容易造成堵塞,而且婴幼儿的主食是奶粉,摄入量多,再加上有些家长不注意给孩子多喝水,积在体内的有害物质多,另外,婴幼儿不能准确表达自身的感受,所以婴幼儿更容易结石。美国食品及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和中国农业部公布的三聚氰胺检测方

5、法,采用艾杰尔(Agela)ASB 系列亲水色谱柱,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有业内人士称,国内各大奶制品企业主要通过液相色谱仪来检测,三鹿总厂的实验室里也有这个仪器。这种液相色谱仪价格在人民币 40 万元到 80 万元之间。近期重庆市就购买了一台价值 68 万元的液相色谱仪,对该市乳品进行了大规模的三聚氰胺检测。据了解,虽然三鹿总厂有此设备,但属下多个就地收奶就地生产的分公司,却大多数没有这个仪器,而且总厂的这套设备大部分时间在“睡觉” 。1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 (1 分)12.请根据原文说说三聚氰胺是一种什么物质?(2 分)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的主要内容。 (3 分)14.为什么婴幼

6、儿喝了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会得肾结石?(3 分)15.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2 2. .2 20 01 11 12 20 01 11 1 学学年年度度高高州州市市学学科科联联赛赛九年级语文试卷九年级语文试卷(一)(一) (11 分)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毕东海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海洋面积占 70.8%。如果把地球上的所有高山和低谷都拉平,再把地球上的水全都均摊起来,那么地球表面的水就深达 2400 多米,地球,真正变成一颗“水星”了。而太阳系的水星,没有海洋,也没有水。地球上这么多水是从哪里来的呢?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地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

7、中,由组成地球的物质逐渐脱水、脱气而形成的。地球是由星际尘埃凝聚而成的,在最初阶段,地球是一个寒冷的凝固团,是万有引力和颗粒间的相互碰撞,使这些星际尘埃物质紧紧地压缩在一起,形成了原始地球。后来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不断蜕变,凝固团的温度不断升高,最终形成我们可以居住的地球。科学家对组成地球的地幔的球粒陨石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 0.55%的水,最多的可达 11%。如果当初组成原始地球的陨石,只要有 1/800 是这些球粒陨石的话,那么就足以形成今天的地球水圈。问题是,当初是这样的情形吗?至今没有定论。另一种解释是,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水。对今天活火山的研究发现,伴随滚滚浓烟、炽热熔浆的喷发,的确

8、是有大量水蒸汽释放到地球的大气中。在喷出的气体中,水汽占 75%,数量很大。如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座叫“万烟谷”的火山,在每年喷出的气体中,水汽就有6600 万吨。自地球诞生至今,不知有多少火山喷发过,其次数也无法统计,喷出来的水汽就更多了。有的科学家甚至认为,至少地球上现有水的一半来自火山喷出的水汽。火山为什么能喷发水汽?因为地下深处的岩石、岩浆里含有相当丰富的水。火山喷发时熔岩温度高,使岩浆里的水自然蒸发,逸出地球表面。这些水汽到了高空遇到冷气,凝结成水,最终落到地上,形成涓涓水流,进入海洋。据科学家研究,早期地球很热,大约在 6 亿年前,地球表面的温度才降到 30,此时大气中的水汽有 99%

9、降落到地面,地球上才开始有海洋及江河湖泊。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地球上才开始有生物。但是,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冰陨石。关于冰陨石不仅美国、西班牙等国有发现,而且在我国也有报道。如 1983 年我国江苏无锡市就有一块直径 5060 厘米的冰陨石从天而降。落到地面的冰陨石比较小,大多在大气层中融化掉了,它们成了大气水蒸汽的重要来源之一。科学家说,这些来自宇宙空间的以冰的形式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其主要成分是冰,一年之中可以使地球获得 11 亿吨水。关于地球上水的来源的三种解释,都有一些事实作为根据,但这三种解释都存在片面性。地球上的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一定能找到答案。(

10、节选自 2008 年第 9 期青年科学)17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 分)18文章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分)19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什么是冰陨石? (3 分)3.20113.2011 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语文考试模拟试卷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语文考试模拟试卷警惕沙尘暴的警惕沙尘暴的“池塘效应池塘效应”王兰春天,人们本该享受的是和风丽日,沙尘暴却袭击了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4 月 9 日到 11 日的沙尘暴再次大范围爆发,引起了社会对沙尘暴的再度关注。据了解,这已经是今年 3 月以来北方出现的第八次沙尘天气过程。沙尘暴肆虐之处,天空一度被沙尘染成

11、黄色、橙红色甚至黑色,有的城市商场店铺被迫关门,多次列车因沙尘暴晚点,4 月 9 日晚,乌鲁木齐至北京的 T70 次列车遭遇特大沙尘暴袭击,沙石将车体运行方向左侧双层钢化玻璃车窗全部损坏。吐鲁番、银川、兰州、西安等城市笼罩在漫漫沙尘之中,北京市遭遇了入春以来最为严重的重度污染,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竟然超过重度污染指标 1.7 倍。有消息报道,连隔海相望的韩国也遭到了沙尘暴的“光顾” 。沙尘天气的危害除了人们亲身感受到的种种不适以外,还给人类社会的生产和自然环境带来危害。特别是突发性、影响范围大的强沙尘暴,危害程度绝不在一场台风和暴雨之下。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救灾救济处披露,4 月 9

12、 日至 11 日的大风沙尘天气,仅吐鲁番地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一点二亿元人民币。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尽管是一种 自然现象,人为因素却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并不是所有有风的的地方都能发生沙尘暴,只 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本来就 不高,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滥开矿山、过度放牧、深挖甘草、广搂发菜等掠夺性的行为加倍扩大了这一地区的植被灾难,才给了狂风以卷土卷沙“兴风作浪”的机会。尽管有专家乐观地认为,我国沙尘暴发生日数近 11 年总体减少,现在发生频率的回升,是因为已经进入了沙尘暴新一轮相对活跃期,西部

13、地区也已经重视了绿化。但现实是,西北地区的绿化速度远远赶不上植被的退化速度,我国的沙漠化速度以每年 1.32的发展速度扩大,平均每年沦为沙漠的土地达到 2370 平方公里 。某地区沙尘暴频频发生,是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标志之一,这是不容置疑的。经济学中有一个叫作“池塘效应”的原理很发人深省:池塘里的荷叶在第一天长出一片,第二天新长出两片,到它掩盖半个池塘,用了 49 天时间。可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荷叶全部掩盖另外半个池塘,仅仅需要一天时间!因为荷叶的增长方式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而非算数级数增长的。 “池塘效应”提醒我们,当危险的事物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时候,切莫认为它还很远、很小而掉以轻心,也许,危险

14、就在“明天”!面对生态环境恶化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态势,我们的绿化仅仅用算数级数的速度来弥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更快的绿化速度来遏止生态的恶化速度。西部的大规模植树植草刻不容缓,沙尘暴已给了我们明确的提示。12文章二、三两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要说说。 (2 分)13品味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其作用。 (3 分)滥开矿山、过度放牧、深挖甘草、广搂发菜等掠夺性的行为加倍扩大了这一地区的植被灾难。14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尽管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为因素却是不可忽视的。沙尘天气的人为因素有哪些呢?(2 分)15文章在介绍“池塘效应”时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 分)16面对生态环境恶化

15、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态势,我们该如何面对?(3 分)4.20114.2011 年贵州黔西南州贞丰县长田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年贵州黔西南州贞丰县长田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15 分)气温变化的利与弊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 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 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 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 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 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 1,全球产值就减少 70 亿美元。气温变化 1,对农业生产有着更惊人的影响。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比 20 世纪

16、 70 年代平均气温下降 1时,玉米在全球 60%的地区增加收成 2110 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 22 亿美元;水稻 65%的地区损失 9.56 亿美元。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 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 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 11%,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 1,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 11%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 ,则粮食肯定减产 200 亿至 300 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 ,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气温升高 1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 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 1.8至 4。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