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16330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省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吉林省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吉林省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吉林省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吉林一中 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注意:满分 120 分 时间 120 分钟;默写题见答题卡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 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 多元共生的中国文化 刘梦溪多元共生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就中国文化的发生来说,它是多元的,具体可以 说有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不同的两源。我们过去讲中国文化,一般都讲黄河文化,以黄河 文化为基准,因而黄土地文化、农耕文化、内陆文化、写实主义文化等等,成为人们概括 中国文化的常用语言。但长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黄河文化的范例。甚至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所呈 现的文化面貌也是

2、不同的。长江上游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的造型和黄河流域非 常不同,有非常夸张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甚至使人怀疑这是中国人 制作的造型。从这些青铜器的构造上,我们约略可以想象出四川人的性格似乎带有青铜器 的刚性。而长江中游的楚文化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黄河流域出土的青铜器造型浑厚庄严, 有力度,感觉很震撼,而楚地出土的青铜器造型轻巧,下座虽大,腰身却很细,年代也跟 黄河流域差不多。 “楚王好细腰”,宫廷的审美取向已经影响到了青铜器的造型。黄河文化的那些人们熟悉的特征,不一定完全适用于长江文化。长江自古以来航运 便利,可以直接和海洋联系起来,如果说黄河文化带有

3、内陆文化的特点,那么长江文化已 经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了海洋文化的特点。长江流域南面的岭南文化,更是很早就直接跟海 外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就学术思想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多元互补的特点。学术思想是民族精神的理 性之光,是最高形态的文化。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相互包容和互动互补是其显例。历史上很 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宗教战争,但是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很少有宗教战争。这是由于中国的 文化思想有极大的包容性,特别是儒家思想。所以然者,在于儒家不是宗教,或如陈寅恪 先生所说, “儒家不是真正的宗教”。正因为传统社会占主流地位的儒家不是宗教,儒释道三 家的思想才融合得很好。汉以后儒家是在朝的思想,道家和道教以及佛教主要

4、在民间。对 于一个知识人士而言,三家思想的互补使得精神空间有很大的回旋余地,进退、顺逆、浮 沉,均有现成的学说依据,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家思想给人以上进的 力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士人的共同理想。但是,如果仕途受到了挫折, 乃至革职、斥退、罢官的时候,道家无为的思想便可以给他很好的支撑。道教崇尚自然, 可以让他畅游于山水之间。甚至遭遇罪愆,如果信奉佛教,剃度出家,也可以避世完身。 总之生命个体不会陷入完全的绝境。所以,多元性、包容性和自性的超越精神,是中国传 统文化的价值理性的基本特征。传统中国还有发达的民间社会,主要以家庭和家族为中心,构成文化多元存在的社 会

5、依托物。依据文化人类学的法则,文化传统可以区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一个社会的主 流意识形态,比如中国传统社会的儒家思想,就是大传统;而民间文化和民间信仰则是小 传统。大小传统是互动和互相依赖的,当大传统遭遇危机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在民间文 化中搜寻到它的碎片。所谓“礼失,求诸野”,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今天到东南亚一带,看 到那里的华族社会,其中国文化传统的根性仍然相当牢固,甚至比我们国内看得更重。 1下列有关“中国文化”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人们以前说的中国文化通常是指以黄河文化为基准的黄土地文化、农耕文化、内 陆文化、写实主义文化等。B中国文化的发生具有多元的特点,如同属长江文化的长江上游

6、、中游和下游,所 呈现的文化面貌就不相同。C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两个不同的源头,黄河文化所具有的一些特征, 长江文化不一定全具备。D中国文化的地域特征明显,例如黄河文化带有内陆文化的特点,而长江文化则具有 鲜明的海洋文化的特点。 2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思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相互包容和互动互补的关系充分显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多元互 补的特点。 B因儒家不是宗教,故儒释道三家思想才融合得很好;知识人士的精神空间 也因此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C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表现的是传统士人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 追求。D儒释道思想使人们在

7、进退、顺逆、浮沉方面都可找到依据,因而生命个体不会陷入完 全的绝境。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三星堆、黄河流域、楚地出土的不同造型的青铜器不仅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特点,也 反映了不同地域人的性格及审美取向。 B在传统社会占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一直以来都是统治者独尊的核心思想,即在朝的思 想;而道家和佛教思想则主要在民间。 C道家无为的思想可以给仕途受挫的人以支撑,佛教可以使遭罪的人避世完身,而儒家 思想只给独善其身的人以上进的力量。 D “礼失,求诸野”是说当民间风俗不再淳厚时,作为主流的传统儒家思想就可以发挥它的 教化作用,让人们重新遵规守矩。 二文言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文,

8、回答 4-7 题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 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 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 ” 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 “盍往归 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 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 人也。 ”扶

9、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 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 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遂饿死于首阳 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 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 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 累世不绝。或

10、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 数也。余甚或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 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注由、先:人名,指许由、务光。希:稀少。木主:死人的牌位。 爰:于是;就。徂:通“殂” ,死亡。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而去之 去:使离开 B天下宗周 宗:祭祀 C我安适归矣 适:往,到 D余甚或焉 或:通“惑”困惑 5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伯夷、叔齐谈泊名利、

11、坚持操守的一组是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栗,隐于首阳山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 评了吴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 B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 、 “以 臣弑君”是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饿死。 C伯夷、叔齐及好学的颜回早早去世,而残暴横行、滥杀无辜的盗跖这

12、类人往往寿终正 寝,这使作者颇感困惑,因而质疑天道的公正性。 D作者认为因为世俗混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能成为 世俗之人,轻视富贵就能成为清高之人。 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1)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2)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南柯子 王 炎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 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

13、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 怀吗?为什么?(4 分)答: (2)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4 分)答:9.默写名句(见答题卡)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三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海龟 张抗抗 D 有一个可爱的 3 岁女儿。对女儿一向有求必应。他的工作单位离家近两小时路程。为了 减少往返,他总在周末才回家。每次回家,女儿在晚上临睡前必要让他讲个故事。一年过 去了,什么大灰狼小白兔,他肚子瘪瘪塌塌,早已被搜刮干净。 女儿却不肯善罢甘休,抱着他的膝不肯上床,连妻也哄她不好。 他满心焦虑。虽是周末晚上,他还得赶写一

14、篇文章。研究所的头儿亲自点名,让他在一个 术会议上发言,他将有机会在同行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与才华。 “爸爸讲故事呀!”女儿纠缠不休。 讲什么呢?他真没有时间。发言关系到对他实际水平和个人价值的确认,听说很快就要评 职称了。 他突然记起当天报纸上看到的一则趣闻。当时无意瞟了几眼,现在倒可以用对女儿随意应 付一番。 从前在一个海岛上他开始尽量耐心委婉对女儿娓娓道出。那儿的人,家家户户养着一 种大海龟。海龟像一张小桌子那么大,有很硬的壳和很粗的爪子。那个海岛上,没有汽车, 没有自行车,也没有小毛驴。一个人要到岛上另一个人家去串门,就骑着海龟去。海龟最 爱吃大香蕉。它的主人就坐在海龟背上,用一根

15、细杆子拴上一根绳,香蕉就悬在海龟脑袋 上,离它只有几步远。海龟想吃香蕉,就开始往前爬,可它一爬,那背上的人手里的香蕉 也往前走了。它怎么也够不着,于是它就拼命往前爬,它爬,香蕉也爬,就这样它背上的 人,就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女儿不知什么时候已睡着了,腮上挂着浅浅的酒窝。 他连续昼夜伏笔奋战,发言很成功,获得大家的好评,文章将被收入当年的年会专集。有 人私下议论,说他虽是助研,实际上相当于副研究员的水平。 转眼又到星期六了。他去幼儿园接女儿回家时,才想起这一星期忙得昏头昏脑,竟然忘了 给女儿准备故事。出乎他意料,女儿临睡前忽然对他说:“爸爸今天你还讲那个大海龟好 不好?”他松了一口气,却纳闷女儿何

16、以对这大海龟如此感兴趣。 就这样骑着海龟的人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他敷衍了事地讲完了故事。他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同女儿亲近的情绪,他心里实际上还在惦 着自己的职称。如果这次能评上副研,他一家三口就有希望分到一套两居室的住房,工资 也可增长几十块钱。这可是个不小的数目。昨天,上头又给了他新的任务。他必须在一个 月内,译出一部有关 w 理论的 200 页的著作,三个月内编出一部新的辞典,六个月内与人 合写一部有关 w 理论的评述他不知道他如何才能做完这些事。 “那骑海龟的人到了地方以后到底怎么样了呢?”女儿竟然破例没有睡着,眨着黑葡萄似 的眼睛看着问。 他说,骑海龟的人到地方了以后,就把海龟整个儿翻过;翻过它就不能逃跑了,只能乖乖 地等它的主人去办完事。再把它翻过,骑它回家。女儿似还要问什么。他不耐烦地拍拍她 的后脑勺,把她交给了妻。为了不受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