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规教学见解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6787149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常规教学见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常规教学见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常规教学见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常规教学见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常规教学见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常规教学见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常规教学见解(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小学常规教学的见解关于小学常规教学的见解教学理念就是要用来不断的改变老师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在教学中发现,新课程所阐释的基本理念的确很先进,能够接受,但在落实过程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是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赶时髦、走形式,急功近利的现象,我们就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来讨论。 一、自主、合作、探究不是学习方式的全部,不能由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 新课程认为,传统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

2、权还给学生,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因此提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但是,在新课程实施中,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不准,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再加上一些人的不切实际大肆宣扬,导致有些教师认为新课程就是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前的方式都不能再用,否则就不是新课程。这就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固然不可取,就是在使用传统教材的时候也不提倡;至于接受性学习,新课程也没有说要全部抛弃,无论是使用哪一种教材也不可能全部抛弃,接受性学习在教学中有它合理的一面。 接受性学习在许多时候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在人类几千年所创造的文明成果的

3、基础上进行的,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再去重复经历祖先经历过的漫长的认识过程。接受学习,教师讲,学生记,效率很高。可见有些知识就适宜用接受性学习方式,它能简化学习过程,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一些地区由于缺乏较好的文化环境,学生学习起点低,如果生搬硬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效果会适得其反、浪费时间如农村小学,没有上幼儿园,基础为零,怎么采用呢? 在新课程中,也没有要求所有的内容都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些内容就不适合采用,如语丈课的背景,作者简介等;更没有明文规定说是绝对不能用接受性学习,每一种方式都有优点、也有局限性。应该从提高课堂教

4、学效益出发,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出发,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选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在教师教学评价中,不宜、也不应该以是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作为衡量教师教师教学理念是否先进的重要依据,认为用得越多、越频繁越好。采用这些学习方式,一是看教学内容是否适合运用,二是看教学效果是否是最佳的否则,就成了邯郸学步 二、多元解读、创造阅读、个性化解读不是随心所欲 新课程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努力寻求独特的认识、感受,方法和体验,使学习过

5、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从而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本来,阅读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信念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世界观的独特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这也充分体现了对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三个维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落实,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由于世界观、价值观等还没有定型, 在多元解读、创造阅读、个性化解读中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有的是违背课文的基本精神,任意解读。如在上愚公移山中,有些学生觉得愚公的确愚蠢,移山不如搬家课文所推崇的是坚韧不拔,不懈奋斗

6、,艰苦卓绝、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学生的解读从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但已经违背了课文的精神。有的是用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世俗观点去解读作品,如在上落花生这一课时,学生在讨论中,教师引出“你愿意当袁隆平这样科学家,还是愿当超级女生这样的明星?”多数学生居然是回答愿当“超级女生”。有的是不从文本的历史背景去乱想,如解读出“孔乙己告状”。有的从消极方面去解读,甚至解读出与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相反的观点。这种随心所欲的解读文本,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也不符合课堂教学的规律。创造性阅读必须是有引导的创造,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因为多元解读、创造阅读、个性化解读必须坚持社

7、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今天,多元解读、创造阅读、个性化解读不是任意想像,更不能从消极方面去解读,反而更加重视社会主义主流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必须注重正确的思想方法。 在教学评价中,提倡多元解读,但要有一定的规范,必须以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作为解读的规范,也要看解读的价值,如果是消极的解读非但对培养创造性没有作用,反而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更不利于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 三、慎用多媒体,不丢基本功 多媒体新兴于 20 世纪后期,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比,有许多优势和长处,如增加教学过程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但正如任何手段和方法都有局限性,多媒体的

8、局限性也十分明显,不容忽视,主要是造成师生的依赖、惰性心理。 现在的教学评价中有一种偏向:不看是否需要,都以使用多媒体为一种标准,缺少多媒体的课就不是一堂完整的课,更不是一堂好课其实,这种片面评价对教师产生一种误导,使教师形成一种心里负担,不用多媒体怕人家说自己落后,跟不上形势,所以,不管有无必要都要用多媒体不是为提高效率使用多媒体,而是为了赶时髦特别是一些观摩课、公开课,似乎不采用多媒体就是保守,就是一堂失败的课,最起码也是不完整的课。有的讲课教师不惜花费一周甚至数周的时间精心制作课件。可结果并不理想,只是起到了替代小黑板的作用;有的教师把界面搞得五彩缤纷,以为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然

9、而,学生的注意力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忽视了听老师讲、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有的教师因为有了多媒体,干脆不再写板书,一节课下来,听课者大饱眼福,可黑板上除了课题没有其它任何痕迹;有的教师因计算机操作不熟练,造成课上到中途而无法进行,只好在旁边配个“助教”。有些观摩课、公开课成了多媒体的大展览,教师只是按按键的工具,看不出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更看不出教师实践智慧的火光。 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教师在把主要精力花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上,无形中就放松了基本功的训练,很少写板书,板书能力就会退化;忙于制作课件,就不可能有多少时间去认真研读文本,势必造成朗读水平的下降所以,在一些公开课的课堂上,多媒体是展示

10、得眼花缭乱,板书却不敢恭维,教师的范读、领读等水平更是令人不敢苟同。 一堂课就 40 分钟,教师在不断播放多媒体,就把学生的读书时间、训练时间占用了,这无疑对抓学生的“双基”是不利的。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可以用多媒体教学代替学生训练,看多媒体学生不可能就会读书。识字,也不可能就会写字。比如,有一个专家在听一节公开课之前,叫一个学习中下的学生来读这一篇课文,把这个学生不会读、读不准的字、词记下来在课堂上,教师也就这样不断地展示其课件。在课后,该专家又叫那个学生来读这篇课文,原来不会读、读不准的字、词学生依然没有多少改观。可见,过多的展示多媒体并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使用多媒体必须慎重:一是看需要、必

11、要;二是让多媒体发挥积极作用。课堂教学不能丢弃教师的基本功。比如,训练学生写字,教师就要认认真真地作示范;教学生读书,教师就要作好范读、领读。因为,上课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带电脑,教师还必须要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 四、精讲实学一一正确处理教师“讲和学生“学的关系 教师的角色不管如何变化,教师都有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这是社会赋予教师的一种光荣责任如学生回家,家长问:“今天老师教什么?”学生做得不对,人家就说:“老师是怎么教你的?”“讲”,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最基本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如语文课介绍背景知识,离不开教师的讲;适合接受性学习方式学

12、习的内容教师必须讲,如数学的公式、定理;指导学生作文离不开教师的讲,因为学生的的认识水平不可能达到自评的程度;推导一些学生需要记住的公式,教师必须讲。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业也必须认真练好“讲”的基本功,用好“讲” 的常规教学手段,但是“讲”,必须“精”,“精讲”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上非讲不可的内容才讲,可讲可不讲的内容坚决不讲。在时间上,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时候才讲,正如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能走传统教育的老路一一教师包讲,学生包听,教师把持课堂的语言权,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二是要讲得精彩,善于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把复杂深奥的道理用新鲜、活泼、简明

13、、流畅的语言帮助学生释疑解惑,使学生顿开茅塞,恍然大悟这样的讲,本身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优质资源。 新课程不是全盘的否定教师讲,而是反对教师以陈旧的教育理念看待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多讲、随便讲,把课堂变成教师的讲堂。新课程支持教师教师必要而精当的讲,精讲实学,因为教师必要而精当的讲授,可以引导学生学得更扎实,更有实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会因为教师的讲而得到更加积极有效的发挥,比如当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时,教师适当的点拔、激励,就会使学生思路畅通,信心倍增,减少挫折感,增加成功的体验;如果这时教师不讲,由学生在黑暗中摸索,学生就会一筹莫展,甚至灰心丧气,

14、停止思考。这种情况重复多次,就会使学生积累一些痛苦的体验,始终走不出失败的阴影,学生就会灰心丧气,丧失信心。 五、有主导才能自主,有了自主才谈得上合作一一正确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不管教育理念如何变化,教学过程的这一特点都是客观存在,都必须承认,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的关系。 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过程的组织,调控,及时的评价、反馈等。教师的这些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导向性、支持性,激励性等方面的作用,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主导作

15、用不但不能忽视,而且必须加强。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是对自己的角色的一种清醒认识的表现,是对学生负责的一种态度在实施新课程中,角色应该认真研究如何把指导作用发挥得更充分、更艺术、更有实效。 教师评价应该支持和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凡是教师所采取的一切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策略都应该肯定、赞赏,鼓励教师不断改进和完善,而不能盲目反对。 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相对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而言的,指的是学生以主动的态度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作交流在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互相支持,共创、共享学习资源,

16、分享学习成果,从而使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富有成效。 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需要教师指导才能有效、有序地开展比如,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靠教师激发才能产生,要靠教师的不断强化才能持久,否则就会自生自灭学生的认知过程要有教师的引导才能少走弯路,学生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帮助、点拔,否则就流于形式,空有一片热闹。总之,学生是一束火把,需要教师才点燃。 但是,学生毕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指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配合,才会变成学生的学习实践,学生只有以主人翁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能有所收获。所以,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在实施新课程中,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由“以教制学”转变到“以学论教”上。教师的主导也随新课程的转变而转变,在组织、指导,点拔上多下工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