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分类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718815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分类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分类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分类(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分类1 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内容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内容1.1 企业信息化主要含义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与管理活动的信息化,即生产信息化,经营服务信息化,管理决策信息化,它是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网络的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人力、财力与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业务工作流的融合与统一;促进传统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过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产值利润中的信息含量、比重及贡献率;提高职工信息意识与文化素质,企业信息化是指信息在企业各种活动的导向作用与信息技术作用不断增强的过程,能极大地提高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的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缩短产品研制生产周期与上市时间(T),提高产品质量(Q),降低成本(C),优化服务(S)。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1.2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1) 建设企业信息网络企业信息网络是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在原有企业局域网的基础上,用 Internet 技术改造成内联网(Intranet)和外联网(Extranet),这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2) 发展与利用信息资源,实现各种资源优化组合。通过收集、整理、加工以市场信息为重点的各种信息,以建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结合深化改革进行企业业务过程重组(BPR),理顺信息流程、资金流程与物料流程,进行体制、机制与管

3、理模式创新,推动企业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这是企业信息化成败的关键。(3) 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广泛采用电子信息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这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和宗旨。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实现产品设计自动化,不断开发出新产品;推广计算机控制技术,包括数控(CNC)、程控(PLC)、分布式控制(DCS)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优质、高产、低耗;推广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企业资源规划管理(ERP)、商业智能(BI)、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OA)技术,实现管理自动化,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包括网上广告、网上营销、网上支付和网上售后服

4、务),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4) 开展信息技术普及教育,提高职业信息文化素质。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强化在职培训,开展信息技术、信息化知识普及教育,提高各级领导、管理干部、科技人员、业务人员、广大职工信息意识与文化素质,培养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企业信息化顺利开展的保证。2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2.1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广度与深度(1) 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率 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率指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部门,有关领域及业务工作中普及应用的程度,用百分比表示。例如:辅助设计(CAD)普及率指 CAD 在企业设计部门,设计人员中普及的程度,采用 CAD 的产品数占

5、企业产品总数的百分比。(2) 信息技术应用覆盖率信息技术应用覆盖率指信息技术设备完成的业务重占企业总业务量的百分比,例如:CAD 覆盖率是指企业设计工作总量(包括设计计算与绘图)中采用 CAD 完成的比率;MIS 覆盖率是指企业由 MIS 完成的管理工作量占企业管理工作总量的比率。(3) 网络化程度,企业信息网络的规模与水平 企业联网的计算机台数占企业计算机安装总量的百分比。 企业上网及网站的数量与质量。 企业计算机应用系统网络化程度,如 CAD/CAM 网络化程度,指利用网络实现本地或异地设计制造的规模和能力。(4) 集成化程度,管理控制一体化程度 初级集成:信息集成,管理系统与控制系统信息

6、集成与共享,实现初步一体化。 中级集成:过程集成、数据库集成、网络集成,管理控制中等程度一体化。 高级集成:企业集成,企业内部各分厂,分公司的之间集成,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集成。(5) 智能化程度与水平 控制智能化程度,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智能控制的普及率、覆盖率来表示 管理智能化程度,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普及率、覆盖率来表示。 决策智能化程度,知识库规则库的数量及水平。 商业智能, 商业智能软件应用水平,数据挖掘工具,决策专家工具的普及率。2.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1) 数据库的数量与规模(企业建立数据库的种类、数量、容量等),数据仓库的数量与规模(企业建

7、立数据库的种类、数量、容量等)。(2) 信息资源的覆盖率,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如国内外市场信息,客户信息等覆盖的范围。(3) 数据处理与挖掘深度,对企业领导决策支持程度。2.3 IT 设备(计算机通讯设备)装备率(1) 企业累计计算机拥有量(指大中小型机、服务器、工作站、机拥有量的总和);通讯设备的数量;路由器、交换机的累计量。(2) 企业网的规模:企业内部网、外联网的总节点数,网络带宽(kbps 或 Mbps)。(3) IT 投资额,即每年用于购置计算机、通讯设备及软件的总金额。即每年 IT 投资额占企业总收入的百分比。(4) IT 累计投资总额指历年 IT 投入的累计总金额。即 IT 资产占

8、固定资产总值的百分比。2.4 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状况(1) 职工信息技术培训率,接受信息技术培训的职工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2) 信息技术人员数量与质量,信息技术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工程技术人员数量及占职工总数的比例。(3) 企业领导、信息主管的信息文化素质与水平。2.5 信息技术的贡献率(1) 信息技术对企业经营收入,产值利润的贡献率,指采用信息技术后产生的企业经营收入、产值、利润的增加值,经济效益的增加值。(2) 信息化投资回收期与投入产出比。3 企业信息化水平分类企业信息化水平分类3.1 初级信息化,初等程度信息化企业实现生产、管理、经营服务初级信息化(1) 初级生产信息化,CAD/C

9、AM 普及率,覆盖率达 30%40%。生产过程自动化,PLC、DCS 普及率,覆盖率达30%40%。(2) 初级管理信息化,OA/MIS 普及率,覆盖率达 30%40%。基本建成企业 MIS、OA、生产计划调度管理(CAPP)系统,开始采用 MRPII 与 ERP 部分功能模块,初步实现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能对企业人、财、物、产、供、销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MRPII 与 ERP 普及率、覆盖率达 30%40%。(3) 初级管理控制一体化,实现管理系统与控制系统初步信息集成,初步一体化。(4) 初级经营服务信息化,初步开展电子商务,进行网上发布产品信息,网上洽谈签约,网上营销,网上收集客户信息,

10、电子商务普及率、覆盖率达 30%40%。(5)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建立企业基本数据库,能为领导决策初步提供信息,信息资源的覆盖率达 30%40%(6) 信息技术贡献率达 5%10%。3.2 中级信息化,中等程度信息化企业实现生产,经营服务,管理中级信息化(1) 中级生产信息化,制造业加工过程实现柔性加工制造(CNC、FMS),生产数据管理(PDM),流程工业主要工艺过程 DCS、FCS 基础上实现先进控制(APC),实现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CAD、CNC、FMS、DCS、FCS 等信息技术普及率,覆盖率达 60%80%。(2) 中级管理信息化,基本实现 MRP/II,ERP 主要功能,初步

11、实施供应链管理(SCM)及客户关系管理(CRM),MIS/OA,MRP/II,ERP 的普及率覆盖率达 60%80%。(3) 中级管理控制一体化,管理控制中等程度一体化,实现网络,数据库集成基础上过程集成。(4) 中级经营服务信息化,实现网络营销、非支付型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普及率、覆盖率达 60%80%,部分产品能网上支付。(5)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实现计算机辅助决策,DSS 系统能提供各种决策方案进行优选,建立数据库、信息资源库,初步建立数据仓库,开展数据挖掘,为企业领导提供决策支持。信息资源的覆盖率达 60%80%。(6) 信息技术贡献率达 15%20%。3.3 高级信息化,高度信息化

12、企业实现生产,经营服务,管理高度信息化(1) 高度生产信息化,实现最优智能控制,如 CAD/CAM,DCS/FCS 普及率 80%90%以上。(2) 高度管理信息化,在实现 ERP 的基础上,全面实现企业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实现智能化管理。ERP、SCM、CRM 的普及率覆盖率达 80%90%以上。(3) 高级管控一体化,管理控制高度集成化,实现 CIMS、CIPS、企业集成,企业集团内部与外部企业集成。(4) 高级经营服务信息化,经营服务高度信息化,全面实现 B2B、B2C 支付型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覆盖率达达80%90%,网上订货与企业内部 ERP 结合,及时精良生

13、产,通过网络营销网上支付,实现零库存。(5)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实现商业智能,管理决策智能化, 信息资源的覆盖率达 80%90%。(6) 信息技术贡献率达 25%30%。4? 加快发展企业信息化的措施建议加快发展企业信息化的措施建议4.1 分阶段实现不同层次的企业信息化(1) 大中型企业,近期以中级企业信息化为目标,统筹规划,在完善巩固初级信息化成果基础上,分期实施中级信息化。(2) 中小型骨干企业,近期以初级信息化为目标,统筹规划,在总结推广示范企业的成果经验基础上分期实施初级信息化。一般中小型企业近期以推广信息技术应用为主,为实现初级信息化打好基础。大部分中小企业推广单项信息技术,部分

14、中小型骨干企业分期实现初级信息化,建立几个中级信息化示范企业,为今后推广积累经验(3) 部分国家重点企业、大中型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包括已经实施 CIMS 示范工程的部分大型骨干企业向高级企业信息化发展,培值若干个企业高级信息化示范企业,创造经验。“十五”期间企业信息化将有很大发展,“十五”及 2010 年企业信息化发展目标的建议,见表 1。目标年年高级信息化中级信息化初级信息化大型企业普及信息技术高级信息化0.5中级信息化初级信息化中小型企业普及信息技术4.2 多样化方式开展企业信息化(1) 企业信息化开发方式 外包式: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由系统集成商,专业化的 ASP 公司承包,提供解决方案

15、、成套设备、系统实施及技术服务。 内外合作式:企业与系统集成商 ASP、计算机软硬件厂商合作,联合开发应用软件。合作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 自主式:企业有信息化的队伍,在采购成熟软硬件系统设备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开发,主要依靠企业自身力量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上述 3 种方式,各类企业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今后应该提倡采用外包方式、内外合作方式,而且企业必须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行业务流程重组,这是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2) 企业网站及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方式 企业自主建立网站,建设电子商务平台。 企业委托 ISP、ASP 或租用其设备建立网站及电子商务平台。 企业参加行业性,地区性组织的商

16、品交易中心,专业网,开展电子商务。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多数企业应提倡第、方式来建设网站及电子平台,以多、快、好、省的途径开展电子商务。4.3 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的组织领导,建立各级领导岗位责任制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各级电子办要切实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的宏观领导,制订规划及政策,为企业信息化创造良好环境,组织和培育典型样板企业,引导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的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步推广企业信息化。企业一把手要对信息化建设负全面领导之责,要有主要领导分管信息化工作,要设立信息主管或信息管理总监(CIO),统一领导、管理信息化与生产自动化工作,把企业信息化的业绩列入领导考绩内容,4.4 加快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构件化、模块化、商品化各级科技,信息产业及行业主管部门在评测优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