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1桂花鱼养殖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67183 上传时间:2017-02-0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1桂花鱼养殖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1桂花鱼养殖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1桂花鱼养殖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1桂花鱼养殖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1桂花鱼养殖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1桂花鱼养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1桂花鱼养殖(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篇 鱼 类 养 殖 第一章 鳜的养殖 第一章 鳜 的 养 殖 第一章 鳜 (养殖 概 述 鳜又名桂花鱼、季花鱼,桂鱼、季鱼。 鳜是一种名贵鱼类,以肉嫩、味美而弛名中外。 鳜类的摄食习性十分奇特,自开食起终身以活鱼虾为食。 59年水生所对梁子湖的鳜鱼的生物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 74年雷长春等进行了人工繁殖的研究,首次孵化出鱼苗 25万尾; 80年代前期,属试养和小规模养殖阶段。 80年代中后期至现在,鳜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以广东珠江三角洲养殖面积和产量最大,单产达到了600015000kg/ 第一节 生 物 学 特 性 一、外部形态 属鲈形目、脂科、鳜鱼属。该属共 7个种。 鳜属 鳜

2、(翘嘴鳜) 大眼鳜 斑鳜 波纹鳜 暗鳜 高体鳜 柳州鳜 最常见 养殖品种为鳜,即翘嘴鳜。 斑 鳜 大 眼 鳜 鳜(翘嘴鳜 三种鳜的比较 形态特征比较 部位 鳜 大眼鳜 眼睛 较小 较大 吻端至背鳍 自吻端穿过眼部至背鳍基部 斜形褐色条纹 下方有一斜形褐色条纹。 不达吻端 体侧 体两侧有一较宽的与体轴相 无 垂直的褐色斑条。 幽门垂 132323 6895 第一节 生 物 学 特 性 二、食性 典型的肉食性底层鱼类,终生以活鱼虾为食。卵黄囊还没有完全消失前就开始摄食比较纤细的其它饵料鱼。 三、生长 湖泊中当年达 120g, 二龄 300g, 三龄 800g。 人工养殖当年个体为 200600 三

3、、繁殖 雌性个体二冬龄性成熟,雄性一冬龄性成熟。属多次产卵类型。繁殖时间 58月, 6月是盛期。漂流性卵,比水重,稍具粘性,有油球。 第二节 人 工 繁 殖 一、繁殖场的基本条件 场址选择同四大家鱼,不同的是需有相应的饵料鱼配套池、蓄水池、过滤池、水塔等。 二、亲鱼培育 1、亲鱼来源 从天然水域捕捞或人工培育 2、亲鱼选择和培育 年龄和配比:雄性 1龄以上,雌性 2龄以上。 雌雄配比: 1: 1。 雌 雄 鉴 别 三、人工催产及孵化 1、时间: 5月中旬至 6月底。 2、催产亲鱼的选择 挖卵检查法 经验法 3、催产药物的种类、剂量和注射次数 mg/ (微克 / 国际单位 / 1020 3005

4、00 30003500 610 150300 50150 10002000 46 15002500 24 50100 8001500 成熟度的判断 催产剂使用参考剂量 4、产卵与受精 5、孵化 1)设施 孵化环道:放卵 5060万粒 / 孵化槽: 7090万粒 / 2)孵化用水设施及处理 A 孵化用水设施 B 用水处理:在用水 10 3白粉消毒。 3)孵化水质条件 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水温 2030 ,最适 2527 。 mg/l。 自然产卵受精 人工产卵授精 1、进水口 2、第一道筛绢网 3、过滤墙 4、第二道筛绢网 5、抽水处 过滤池平面图 1 2 3 4 5 4)孵化管理 A、 鱼卵的

5、收集与处理 B、 防止提前破膜 510mg/ C、 控制水流速度 卵入池时,流速大于 20,随后保持 20;鱼卵开始脱膜,鳔和胸鳍尚未形成时,流速略大于 20;鱼苗平游后,流速小于 20。 D、 病害防治 水霉用碳酸氢钠 400mg/l+氯化钠 400mg/l。 E、 低温预防。可采用 %的食盐溶液泼洒的方法。 讨 论 鳜鱼的人工繁殖与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相比,在技术要求上有哪些不同点? 第 三 节 苗 种 培 育 孵化出膜的鱼苗 稚鱼( 3片、夏花) 寸片 10 50100一、鳜仔鱼的摄食及行为 二、鳜仔鱼发育阶段的临界期 已达开口摄食的鳜仔鱼如果在 12天内仍未摄取 1尾饵料鱼 苗时,其活动

6、能力将骤然下降,感觉变得迟钝,慢慢地漂浮于 水的上层,这时即时有饵料鱼苗在嘴边活动,也没有能力摄取 它,最后终因饥饿而大批死亡。 “鳜鱼难过寸关” 三、饵料鱼 1、种类 开口期:团头鲂、三角鲂、长春鳊、细鳞斜颌鲴、 黄尾密鲴、 草鱼、鲢、鳙等。 开口期以后:草鱼、鲢 、鳙。 2、配套生产的时间、数量 开口期:根据鳜的催产效应时间、胚胎发育时间、胚后内源 性营养时间到鳜仔鱼开口摄食的时间来安排饵料鱼 的催产时间。生产上在推算时间内和前后 24小时各 催产三批饵料鱼。 中后期:幼鱼每天摄食自身体长 60%左右的鱼种约 8尾。 四、鱼苗培育方法 1、孵化环道(桶)培育 注意在培育 57天后应选择晴天

7、适时转环,防止环道内沉积淤泥和腐殖质。 2、网箱培育 注意要经常洗箱,定期更换网箱。 3、水泥池培育 4、土池培育 五、鱼种培育 1、专池培育 投饵量为鳜鱼总量的 510%;投饵间隔时间以 5天较适宜。 2、套养 3、网箱培育 第 四 节 成 鱼 养 殖 一、面积 对投放夏花当年养成的,面积 13亩;大于此规格的,面积 15亩,水深 23m。 二、养殖模式 放养 时间 密度 成活率 亩产 规格 (g) ( 尾 /亩) ( %) ( ( ) 夏花 6月上旬 10001500 6080 150250 050 7月上旬 700900 8090 200300 0150 3月上旬 500700 90以上

8、 250350 三、水质管理 mg/l, 氨氮 l, 透明度 50 四、饲养 1、对饵料鱼的选择性 鱼优于虾。饵料鱼的优质排序:鲮、鳙、草鱼、团头鲂、鲢。 2、规格 Y= 生产单位配套生产的饵料鱼为鳜体长的 3050%。 3、日粮与饵料系数 日粮:鳜鱼每天所摄食的饵料鱼重量与鳜鱼体重之间的百分比。 饵料系数: 46 饱食法投喂 将饵料鱼分次投入鳜鱼养殖水体,每次投入均被 食光,一直投喂到不引起鳜鱼的摄食反应,不来抢食 为止。 4、投喂 剩余法投喂 不论鳜鱼摄食多少,在养殖水体中始终有未吃完 的饵料鱼。 六、捕捞 捕大留小。 五、疾病防治 细菌性败血症、水霉病、白皮病、细菌性烂鳃病、 车轮虫病、

9、斜管虫病、小瓜虫病、锚头鳋病。 第 五 节 相 关 科 研 简 介 一、食性的研究 1、 刘寅初 , 鳜仔鱼的日粮及摄食习性观察 , 内陆水产 , 1998, 6 试验设计:材料鱼:出膜 72 投喂饵料: 轮虫 、 熟鸡蛋黄 、 鲜猪肝 、 鳊水花 、 鲢水花 、 不投( 空白组 ) 结果: 53 唯有投喂活鱼苗的成活率超过 50%, 喂其他饵料或根本不喂的鳜仔鱼 53 同时根据观察 , 投喂鲢苗和鳊苗的成活率都超过 50%, 其结果差异不大 。 ( 与通常认识不一 ) ? 鳜仔鱼的日粮:根据观察鳜仔鱼每天摄食最宜为 5尾 , 而每天为 3尾的成活率较低 , 每天 58尾的成活率为 95%。

10、( 注:该处日粮的概念有误 ) 2、 梁旭方 , 1993年在麻城浮桥河水库利用鱼块和死鱼进行网箱养鳜的试验 。 文章: 1994年水利渔业 试验方法: 网箱 2 1 每箱投 15尾鳜鱼种 , 均重 176克 。投喂新鲜死鱼 、 鱼块 、 对照 ( 活饵料鱼 ) , 设三个平行 , 共 9个箱 , 饲养 120天 。 结果: 饲料系数: 成活率 100%。 鉴定: 1993年 11月由学部委员刘健康等组成的专家组验收鉴定 , 受到一致好评 , 本阶段成果将使进一步利用冰鲜鱼大规模养殖商品鳜成为现实 , 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 ( 时间过去了十年 , 是否得到了印证 ? ) 3、 吴遵霖 , 鳜

11、鱼配合饲料驯饲与养殖研究 淡水渔业 , 1996,1 在 1 驯饲方法:适口活鱼虾 , 不太活泼的鱼虾 , 新鲜死鱼虾 、 鱼块 , 手工或机制的配合饲料 。50%以上 , 饲料系数 一般 2以下 。 讨论:配合饲料饲养成功取决多种因素 , 水质 、 溶氧 、 透明度 ,防病 、 日常管理等 。 往往是驯饲成功率很高 , 很快 , 但因鳜鱼发病 , 造成中途死亡 , 或因环境不适 , 鳜鱼食欲不振 , 使驯饲出现反复 , 影响生长 。 配合饲料形状:长条形 , 软 、 加油 。 二 、 病的研究 1994年以来 , 广东省鳜养殖主产区 , 每年在 510月大规模暴发一种流行性疾病 , 致使鳜大量死亡 。 珠江所吴淑勤等 ,在患病鳜的脾脏 、 肾脏和肝脏中检测到外源性核酸 , 并在病鱼的脾脏中观察到一种 截面呈六角形 、 直径约 150从而确定该病的主要病原为病毒 , 并将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