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通过海外版讲述重庆故事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718235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95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通过海外版讲述重庆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通过海外版讲述重庆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通过海外版讲述重庆故事(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505读者桥责编:张燕萍邮箱:责编:张燕萍邮箱:2017年4月8日星期六礼仪漫谈240礼仪漫谈240我与海外版海外纪闻海外纪闻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设立重庆 直辖市的决议” ,于当年 6 月 18 日挂 牌。从此,重庆市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我作为一名侨眷,担任了多届重庆 市巴南区政协委员,20年来亲眼目睹和 感受了重庆直辖后的巨大变化,并把这 一巨变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庆故事”写 成一篇又一篇稿件,分别被人民日报 海外版 、人民网、新华网等刊用,共 计 60 余篇。稿件内容包括了城市建 设、景区风貌、非遗文化、千年古镇、 博物馆藏、巴渝建筑、民间艺人、

2、故事 名家、古朴民风、政协工作、外国人在 重庆等内容。 我发表的第一篇“重庆故事” ,是 在重庆直辖初期。当时“南山泉水鸡” 这道渝味菜肴很受顾客喜爱,我便赶赴 南山,采访了景区内一些餐饮经营者。 他们向我讲述了在政府支持个体经济发 展的政策下,抓住机遇,推出麻、辣、 烫、鲜俱全,味道十分可口的“泉水 鸡” ,并迅速扩大成“泉水鸡一条街” 的经过,我即以重庆泉水鸡一条街 为题,从一个侧面报道了重庆直辖后个 体经济蓬勃发展的情况。 人民日报海 外版于1998年7月3日刊发了此文。自此,我带着采访本和相机,自费 奔赴全市各地,注意发现和搜集涌现出 的“重庆故事” 。 重 庆 直 辖 后 的 城 市

3、 建 设 突 飞 猛 进,特别是重庆市地标性建筑“解放 碑”商圈地区,更为明显。在市民印 象中,过去解放碑有“鹤立鸡群”之 感,而重庆直辖后,解放碑四周的摩 天大楼迅速拔地而起,把解放碑“淹 没”在了中央,使得从前高耸的解放 碑显得矮小了。我抓住这一细节,运 用过去与现在“高与矮”的对比,表 现了重庆直辖后城市建设的日新月 异。稿子以 重庆最繁华是解放碑 为题,被 人民日报海外版 刊登在 1998年7月3日的“中国城市”版上。 重庆直辖后对湖广会馆修葺一新,总 建筑面积达7634平方米,使之沉寂了半个 多世纪后,又重现在世人面前,并成为中 国现今城市中已知的最大移民会馆建筑 群。人们走进湖广会

4、馆,映入眼帘的是一 栋栋琉璃青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 色古香的木质建筑,窗花户棂图案精美, 做工精巧,显示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 深。我将这一见闻投给海外版,刊发在 2006年3月1日的 第7版。 重 庆 有 许 多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2006 年 5 月 20 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 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就有 12 项。我对“木洞山歌”和“接龙吹 打”作了实地采访,分别以 接龙吹 打闹渝州 和 木洞山歌浓浓乡土 味 为题,进行了详细报道,稿件分 别刊登在海外版 2006 年 9 月 13 日的 “ 中 国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撷 英 版 ” 和 2013年8月2

5、日的“中华瑰宝”版。 重庆市的千年古镇众多。我来到有 着川东古民居特色的中山古镇,看见镇 中央有一条长 1132 米、用青石板铺设 约两米宽的古街道。据了解,这里从 2008 年开始,每到农历腊月廿八这一 天,都会在街中央摆上“千米长宴” , 达 260桌,全镇居民共庆新春佳节。古 镇上还发生了一个十分感人的“爱情天 梯”故事,被誉为 2005 年度全国三大 爱情传奇、2006年度全国十大经典爱情 故事。我便写了一篇古朴民风吹拂中 山镇 ,刊登在海外版2010年7月1日的 第7版。 远远望去,本世纪初在嘉陵江畔落 成的洪崖洞,犹如一尊高耸入云的巨形 宝塔。它是直辖后建成的全国最大的吊 脚楼建筑

6、,以重庆明清时代的吊脚楼为 原型,依山就势、分层筑台,营造出一 座具有浓厚巴渝民居特色的建筑群。我 以吊脚楼内感知巴渝民俗为题写成 专稿,刊登在海外版2008年1月10日的 第7版。 重庆巴南区第十二届政协在总结以 往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出台了“委员约 见主席”制度:委员们可以通过电话,或直接走进主席、副主席办公室,随 时反映收集到的民情民意、社会问题 及履职中遇到的困难和提出的建议, 以促进区政协更好地履职。这由过去 “主席接见委员”的“单行道” ,改为既 有“主席接见委员”也可“委员约见主 席”的“双行道” 。这一制度出台后, 起到了立竿见影效果,在9个月的时间 内,就为多家民营企业和微型企

7、业融资 贷款上亿元。我将这一稿件投出后,新 华社发了通稿,海外版于2012年12月6 日予以刊载。 重庆直辖后,吸引了不少外国人 到重庆来创业。一个名叫凯希的加拿 大女大学生从媒体上得知,许多著名 的世界 500 强企业都到中国西部的重 庆落户,她即在 2004 年大学毕业后, 只身来到重庆。她先在重庆的一家企 业工作,一年左右时间,便掌握了简 单的普通话日常用语,还取了一个 “车红林”的中国名字。2006 年初, 凯希又在南岸区“洋人街”上开了一 家加拿大风味的餐馆,店名招牌均用 中英两种文字,店堂内每张桌上都插 着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国旗,吸引了 许多市民和游客前去品尝。我采访 后,以 加拿

8、大洋妞重庆创业记 为 题报道了此事,刊发在海外版 2007 年 9月8日的第6版上。 转瞬之间,重庆市直辖 20 周年 了。每每想起这 20 年间,我的多篇报 道被海外版采用,使得一个又一个“重 庆故事”得以通过海外版传播到海外, 我就会感到十分欣慰。杜老师: 某媒体中说: “就是这些因素支撑着中国 当下的散文创作,并成为其中的那颗跳动不 熄的心脏。 ”请问,其中的“不熄”用得是否 妥当?谢谢! 吉林读者 武相杉武相杉读者: 上述句子中“跳动不熄的心脏”的意思 是“不停止跳动的心脏” ,表示这个意思宜用 “不息” 。 “息”有“停止”的意思。例如: (1) 在创业的道路上,只有百折不挠、 自强

9、不息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2)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他的座右 铭。 (3) 敌人忽然发现向西开进的游击队偃 旗息鼓,没了踪影,有点摸不着头脑。 (4) 您先息怒,听我跟您说说事情的缘 由。 (5) 几十年来,关于这个问题的纷争, 一直没有止息。 而“熄”表示“熄灭” ,也就是停止燃烧 的意思。例如: (6) 在人们的奋力扑打下,火势已熄, 这片森林得救了。 (7) 火炬已熄,但体育场上欢乐的人群 依然有说有笑,久久没有散去。 (8)屋子里的烛火熄了,人们睡了。 (9)天晚了,火盆里的炭火熄了。 (10)这栋楼房的大火来势凶猛,几辆消 防车浇不熄。这时忽然下起瓢泼大雨,大火 很快熄灭了。 另

10、外, “关灯”也可以说“熄灯” 。例 如: “现在已经是晚上 11时了,同学们熄灯 睡觉吧。 ”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息”跟“熄” 的意思是不同的。因此“那颗跳动不熄的心 脏”宜写成“那颗跳动不息的心脏” 。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孩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 养他们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对他们未来 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的一 些图书馆就着眼孩子,把孩子们吸引到图 书馆里来,接受知识的熏陶。 “图书馆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觉得有 趣,乐意来。 ”这是很多美国图书馆工作 人员的共识。为此,一些图书馆从内部设 施环境、日常活动等多个方面入手,吸引 孩子们的眼球,把他们引到图书馆来“乐

11、 读” 。 内部环境的改善为孩子们提供了舒适 阅读的精神家园。美国的一些图书馆墙壁 都涂成儿童喜欢的颜色,上面甚至画些卡 通图案;馆内铺设了舒适的软垫,孩子们 既可以坐在小凳上看书,也可以席地而坐 读书。过去,几乎所有的美国图书馆都禁 止带食品,现在,也允许孩子们在图书馆 里边吃零食边阅读了。 美国麻省的杜塞贝里自由图书馆, 不但为儿童提供了市内电话、咖啡座, 还义务为孩子们订购游泳池门票。美国 纽约的一些图书馆,甚至还为儿童提供 食宿,读书过晚的孩子可以睡在图书馆 里。 图书的摆放也是有讲究的,要摆成孩 子们接受的式样。美国的一些图书馆为此 征求儿童读者的意见,根据反馈,馆内的 图书不再书脊

12、朝外,而是全部改成封面朝 外,这样有利于孩子们“一目了然” 。此外,一些图书馆还分列出了“新书” “推 荐好书”和“好书快读”等分区,便于孩 子们挑选阅读。 服务模式的改变给图书馆的管理带来 了革命,美国皇后区公立图书馆出台规 定:馆内对婴儿开放,刚满1岁的小读者 也可以由父母抱来听故事,小读者的父母 可以在图书馆免费听5次课,由学者、营 养学家、心理学家讲课。 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把孩子吸引到 图书馆里来的法宝。美国一些学校图书 馆推出不少新招来吸引孩子,如开展 “亲子阅读比赛”邀请孩子和父母 一起来馆读书,然后以家庭为组,开展 阅 读 知识竞赛,对优胜的家庭发放奖 品;随书发放电脑卡,孩子读

13、的书越 多,级别越高,电脑卡中的积分就越 多,孩子可以凭积分去馆里兑换奖品; 定期开展“读者见面会” ,馆里倾听小读 者的意见和读书心得;举办“故事大 赛” ,请小读者上台讲故事;举办“周末 文化聚餐”活动,让小读者边吃边做游 戏;给家长发放 阅读知识手册 ,让 家长学会如何指导孩子读好书、会读 书;麻省的一些州立图书馆还聘请儿童 担任图书管理员,参与馆内图书的管 理。 在当下的网络时代,如何让儿童充分 利用图书馆这一教育平台和文化传播平 台?美国图书馆的做法真可谓与时俱进。交际礼节厄瓜多尔人平和、悠闲、友善、朴实,乐于与 人交往。初次见面习惯握手,若遇到女士,需待她 们先伸手,才可相握。好朋

14、友见面,女子互亲面 颊,男士则互相拥抱。 他们的姓名,由名字、父姓、母姓组成。重视 身份、职务、头衔,一般不称呼姓或名字,而称头 衔,所以名片上需要标明。对成年男子称“先生” , 对已婚妇女称“女士”或“太太” ,对未婚的女子称 “小姐” 。 交谈时,他们喜欢彼此距离靠得近些,有时会 将嘴凑到对方耳边说话。男人之间或妇女之间在大 街上行走,不可拉手而行。拜访时,客人常常会送 些小礼物给主人。草帽出名厄瓜多尔地势较高,虽在赤道下,并不十分炎 热,但昼夜温差大。早晨,首都基多街头,人们各 取所需,能够看到春夏秋冬各种服装:短袖 T 恤 衫、西服外套、毛衣套衫,甚至羽绒服。印第安 人,尤其是妇女们爱

15、穿传统服饰,色彩鲜艳。例如 一种叫做“图南”的衣裙,五颜六色,很吸引眼 球。有些部族的男子穿无袖长衫,妇女则穿带袖的 罩衫。他们还喜欢佩戴羽毛和花草做成的耳环。 闻名于世的巴拿马草帽,原本产自厄瓜多尔, 是用一种名为多基利亚的植物纤维纺织而成。草帽 的起源,可追溯至西班牙人统治美洲前数个世纪。 草帽手感细密,像丝绸一样柔软光滑。早先是手工 制作,只有身份高和有钱的人才戴得起。草帽上那 带有黑条纹或花饰的边沿上翘设计,富有神秘动 感,颇能显示绅士的文雅气质。草帽柔软且不易变 形,可像纸那样,卷成筒状,收藏起来。在厄瓜多 尔,几乎家家都会制作这种草帽,但是人们忌讳将 草帽送到邮局邮寄,这会被视为挑

16、衅行为。餐饮礼仪厄瓜多尔人日常食物是大米、土豆和肉类、鱼 类。居民习惯西餐,以刀叉进食。宴会的菜单上, 一般是三至五道菜,前三道是冷盘、汤、鱼,后两 道菜是主菜,多为肉或海鲜加蔬菜。另外还有甜品或水果,最后是咖啡及小点心。 厄瓜多尔的煲汤多为汤配肉、土豆和奶酪,有 的配鱼肉和蔬菜,还有的配一些在当地有名的牛 鞭。正餐常见菜品有柠檬烧虾、火烧玉米、辣汁肉 块、烤乳猪等。烤豚鼠是厄瓜多尔的特色菜,其蛋 白质含量比牛肉还高,且脂肪较少。厄瓜多尔太平 洋沿岸盛产白虾,壳薄体肥、味道鲜美。 厄瓜多尔香蕉口味颇佳,名气远扬。人们日常 所食土豆、牛肉、鸡肉、猪肉等,一般都配辣椒。 餐厅的辣味配方不尽相同,餐前食客可先尝试,说 出适合自己的辣味。 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乡是世界著名的长寿地 区,那里的人们很少吃肉类和高热量食品,以素食 为主,常吃豆类、玉米、甘薯、大米、芒果等。习俗禁忌厄瓜多尔人多信奉天主教,忌讳星期五和数字 13。大多数部落民众对安第斯山脉的崇山峻岭顶礼 膜拜,奉为其衣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