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上《认识大数》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717248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上《认识大数》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上《认识大数》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上《认识大数》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上《认识大数》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上《认识大数》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上《认识大数》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上《认识大数》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上实验教材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人教版四上实验教材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大数的认识 简介:简介: 一、 教学内容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安排如下表: 课 题 内 容 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主题图 出现 5 个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亿以内数的读法 例 1 北京天坛图。呈现首都北京市人口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

2、大的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算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一、一、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安排如下表:课 题内 容主题图出现5个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例 1北京天坛图。呈现首都北京市人口数。让学生 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算单 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亿以内 数的读 法例

3、 2读含两级的数。例 3写含两级的数。通过电视新闻呈现亿以内的数,让学生对照数位表写出相应的数。渗透环保教育。例 4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例 5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亿以内的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写法例 6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 “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数的产生介绍古时人们的记数法、记数符号(数字), 介绍阿拉伯数字,自然数。 十进制计数法介绍数位顺序表,由万级数位扩展到亿级数位 ;介绍十进制计数法。 例 1读含三级的数。亿以上 数的认 识例 2写含三级的数。例 3将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将非 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亿”作 单位的数。计算

4、工具的认识介绍算盘、电子计算器。用计算器计算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计算规律。二、教材的编排特点二、教材的编排特点1 1、人教版和省编教材的编排对比、人教版和省编教材的编排对比人教版编排结构:省编教材的编排结构: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读数计数单位的认识写数用万作单位比较大小四舍五入法十进制计数法数的认识亿以内(上)读数计数单位的认识亿以内(上)写数四舍五入法用万或亿作单位2 2、两种教材的编排比较:、两种教材的编排比较:1 1、 编排顺序。编排顺序。人教版是先呈现生活中的许多大数,让学生尝试读大数,再进行数位顺序表的介入学习。而省编教材是

5、先呈现数位顺序表(十进制记数法),再尝试学习大数的读法。(1 1)情境渗入。)情境渗入。大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读写起来也比较困难。人教版教材充分提供了图文并茂的素材,创设具体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受。(2 2)类推思想。)类推思想。经过第一学段数的认识的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算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将为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亿级做好了铺垫。人教版教材在安排具体教学内容时,特别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2 2、新增内容。、新增内容。(1 1)、数学文化内容。)、数学文化内容。大数的认识内容的

6、安排和素材的选择突出了数学文化特色,例如通过数字的产生、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古代记数方法的介绍等内容,渗透了数学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并相互促进的思想,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不仅是有用的工具,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类的进步;数学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励他们扩充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欲望,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2 2)、数的大小比较学习。)、数的大小比较学习。进一步加深认识了数位顺序表,深入理解了数的位值概念,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数感。(3 3)、计算器的引入。)、计算器的引入。用计算器进行大

7、数的运算,同时让学生探索计算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还是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的直接途径。三、总的教学建议三、总的教学建议其一,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大数目,他们对大数目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这些认识,有的是正确的,有利于教学的,也有的是模糊的,需要教学来澄清与提升的;还有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等等等等。教材正是考虑到这样的基础,首先给予了一些大数目的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初步识读和交流,一方面唤起学生的相关经验,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另一方面丰富学生对大数目的直观感受,为深入学习做好准备。由于我们的数学,是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因此,从情景

8、中引入,从学生的已知引入是比较合理的。与此相应的,我们的教学又不能止步于此,作为数学,数位顺序表是整个多位数的基本模型,是一个数学参照,教师要关注数位顺序表的教学,要求学生记忆数位顺序表,理解数字在不同数位上相应的位值,位值的概念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中就应该是一个基本目标,在此处进一步迁移、强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学生只要清楚地认识到数的位值意义,就可能自主完成对数大小的比较、数的基本计算,等等。教师要把握好从常识到知识的建构过程。其二,学生在大数认识这一单位,有两个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技能点)。即省略万(亿)后面的尾数和以万(亿)做单位,一个是求近似数,一个是改写(值不变),要引导学生辨析。

9、其三,新(人)旧(省)教材的不同,那么人教版新增加的内容其意图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抓住一个点说说它所体现的新课标精神.比如加入计算器部分,而计算器又不单纯作为一种计算工具,更作为一种推理素材,说明我们今日的数学教学,对于学生思维素养的重视,由于处理教材意念的不同,我们可能穿新鞋走老路,也可能用旧材料创出新意思来。比如,从思维发展的角度去上亿以内数的认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基于万以内数的认识经验去自主探索,去比较新旧的相同与不同,在旧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同化,重构出更高一级的知识结构来。四、教学具体建议:1 1、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结合生活需求,导入课题,同时借助记数器或算珠图进行

10、位值概念教学,揭示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记数法的内涵。接着学生尝试独立读数,探讨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的读法有什么异同?不断提供挑战性的学习材料,从而来交流、感悟读数的一般方法。2、亿以内数的读数与写数的深入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数与写数的深入教学。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不断突破和超越,沟通读数与写数的相同之处,交流写数的方法。3、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教学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教学。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体会为什么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经常用“万”作单位有时为了读写的方便。4 4、 四舍五入的教学。四舍五入的教学。首先应使学生理解生活中精确数和近似数的例子,再借助具体形象的数学缴手架来建构四舍五入的含义,从而让学生会

11、求某个数的近似数。5 5、 数的产生。数的产生。本册教材除了在正文中介绍有关数和计算工具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外,还安排了6 个“你知道吗?”1 个“阅读资料”2 个“数学游戏”等板块。介绍了数字、数和计算工具的发明发展史、古代劳动人民的记数方法和计算方法等。在阅读和理解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6 6、 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计数法。从直观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呈现有关十进制计数法的全部知识,注意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让学生进行类推、试做,这样既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体现了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7 7、 亿以上数的认识。亿以上数的认识。在对照数位顺序尝试认读整亿和亿以上的数,由学生自己探索读数规律:亿以上的数读法和亿以内数的读法类似,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8 8、 计算器计算的教学。计算器计算的教学。(1)计算器使用方法,让会使用的学生来举例介绍计算器的功能,理解大数目的计算离不开计算器。(2)拓展计算器的使用价值。借助计算器寻找规律数学猜测验证规律的探索。9 9、 1 1 亿有多大的教学。亿有多大的教学。教材在数的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 1 亿这个数有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