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五龙山公园设计方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6717856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4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岭五龙山公园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温岭五龙山公园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温岭五龙山公园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温岭五龙山公园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温岭五龙山公园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岭五龙山公园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岭五龙山公园设计方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岭五龙山公园设计方案温岭五龙山公园设计方案一、基本概况(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条件 (三)、风景资源现状概述(四)、植被现状 (五)、现状评估二、规划依据与基本设计理念(一)、规划依据 (二)、设计理念三、性质及目标(一)、性质 (二)、目标四、规划结构及功能分区(一)、规划结构(二)、功能分区五、景区及景点规划(一)石夫人特色游览区 (二)锦屏山休闲度假区 (三)天竹山生态游览区 (四)植物园(五)石艺园 (六)景园游憩区六、专项规划(一)保护与开发规划 (二)道路交通规划(三)建筑风貌规划 (四)绿化规划(五)环境保护规划 (六)环境卫生规划(七)电力电信规划 (八)给排水规划七、

2、用地平衡造价预算一、基本概况:一、基本概况:(一)地理位置:五龙山公园位于温岭市东南,公园西南面与温岭城区毗邻,分界线为温岭城区东边界石夫人路。东南面眺望湖漫水库,西北面与大尖山余脉 相接,环抱温岭县城。公园规划面积约 6.4 平方公里,其中海拔 50 米以上丘陵山地约4.9 平方公里,50 米以下缓坡地占 1.5 平方公里。规划涉及下河、后应、屏下、横溪、焦湾、石仓、湖南、下岱严共计 8 个行政村。(二)、自然条件温岭属中亚热带气候,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明显。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温度适中,热量充裕,雨量充沛。但同时,气候受季风气候不稳定性影响,灾害天气较频繁。(三)风景资源现状概述景区名称景点名

3、称构成要素主要景观特色及存在问题石夫人奇岩异石奇岩耸立,形如云鬓高髻,酷肖妇女头像,故名石夫人,温岭市区重要标志,周围垃圾较多,无围护设施。皇后岩奇岩异石岩石造型而得名,富景观特色。百丈岩奇岩异石悬立如削,气势雄伟,与植被共同构成丰富的自然景观吊船洞石洞石夫人旁峭壁有洞,可观隔山景,传为秦始皇系缆处,俗称吊船洞,景观价值较高。石夫人特色游览区观景亭观景亭石构建筑,用于观景和休息,现选址较好,利于观得最佳景,但栏杆等安全维护措施部分被毁,此外,亭柱及亭顶有乱涂画现象。主入口庵庵庙两进院落古建筑氛围良好,选址恰当,区(石艺 园)新建大门色彩不太协调,可观石夫人景。主入口区(石艺 园)庵庵庙两进院落

4、古建筑氛围良好,选址恰当,新建大门色彩不太协调,可观石夫人景。登山石阶石阶采用预制混凝土,上雕传统刻纹及构图花饰,富地方特色,沿路景观变化丰富。现状民居普通民房,简陋,无规划,污水随意排放,有水沟,但非常脏乱,竹林景观体验良好。天竹山生态游览 区天竹山奇岩异石石景、位于山顶,周围林木葱郁,空气清新,可远眺湖漫水库,及温岭城市景观。观音岩奇岩异石石景、可观、可游。大水塘水体水体景观,特色不强,可加以利用。树头民居普通民居周围有竹林,富乡野特色。植 物园 区现状民居民居果树竹林普通民居、简陋、无规划、污水随意排放、脏乱。植物主要是桔树、杨梅、小片竹林,及零星点缀的桃、李、棕榈等花灌木。龙潭下崖壁巨

5、石耸立,气势雄伟。锦屏巨石景观巨石陡峭、悬立如削、气势雄伟,上部有很大平坦地块,可远眺瓦屿山、东辉阁及城市景观。开采石崖石壁由于人为开采破坏,景观受影响很大,须立即停止开采,进行保护性修复规划设计。溪流溪流山谷现状溪流,流水潺潺,空间变化松紧有驰,植被葱郁。景 区名 称景点名称构成要素主要景观特色及存在问题锦 屏山 度假 游览 区笔岩奇岩异石孤峰卓立如笔,倒插在山中,笔杆方圆。黄龙潭岩窟、瀑布峭然屏障的崖壁中,有一凹成半孤形岩窟,高 20 多米,上小下大,水从顶上直泄龙潭,气势磅礴。响天洞石洞由黄龙潭经天梯可达响天洞,洞内可容 20 余人。鹦鹉岩奇岩异石石景在植被衬托之下,浓淡相宜。四)植被现

6、状整个温岭市属于亚热带低丘森林植被区系,根据五龙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土壤和地形条件,结合现场勘察的结果,可以分析得到:五龙山的绝大部分属于灌草针叶林区;局部陡坡处为疏林区;靠近山脚部分为栽植被区;还有少部分的裸岩区。灌草针叶林区中乔木以马尾松、杉木等纯林为主,杂有少量的枫香、乌柏、合欢、栎类等阔叶树,禾本科的茅草占有优势,灌木有胡枝子、杜鹃、茶、山茶、桅子花等。疏林区以马尾松林为主,栽植植被区主要以桔树、杨梅为主,有少量的李树。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整体的植物覆盖率较高,但由于局部山体的开采,梯田的荒废,植被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从景观上来说,植物的品种过于单一,阔叶树所占的比例较小,局部地区缺乏花灌

7、木的点缀,景观季相、特色不明显。(五)现状评估1、现状优势1)、石夫人风景资源独特,是温岭市重要的自然标志,具有温岭地标性作用。另外,百丈岩、卓笔岩、玉楼岩等风景资源也极具可赏性,奇异的岩石景观是五龙山公园重要特色。2)、五龙山公园山青水秀,五龙、锦屏山与湖漫水库等共同构成了整体优美的山水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景观。山形优美、水体清澈,均为品质上等景观。3)、五龙山公园内植被丰茂、覆盖率高,生态功能平稳优质、环境基础好、无污染源。4)、五龙山公园占地约 7 平方公里,占地面积大,有一定规模优势。 5)、公园所在地交通区位优越,紧邻城市,另外市区人民路及城市交通性道路等均经过五龙山公园。 2、劣势

8、与不足:1)、公园特色岩石景观形象鲜明,但丰富度不足,容易让游人产生单调乏味之感。2)、公园植被林相和林种均不够理想:、林种结构不合理,以松为主,缺乏风景林;、树种结构不理想,以松、柏为主,阔叶树种面积较少;、植被林相过于单纯及至单调,色叶树种较少。3)、公园内存在一定水电基础设施,但远不能满足功能要求。4)、湖漫水库为温岭饮水水库,故须设水源保护区,同时,风景区内开发、规模也必须适量。二、规划依据与基本设计理念二、规划依据与基本设计理念(一)规划依据1、温岭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2、温岭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995-2010)3、温岭县志(1992 年版)4、温岭地名志5、国家

9、及浙江省有关公园规划设计的法规、法则、规则。6、温岭市城建局关于五龙山公园的规划设计意见。(二)、设计理念:1、基于城市发展脉络,完善现有绿地系统,促进未来城市绿地系统的良性发展,将自然和未来城市溶为一体,促进温岭成为美丽而宜人的山水园林城市。受地理环境限制,温岭城市发展沿北轴与东轴延伸。在平原地城市化急剧发展,自然要素迅速消失,取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城市化景观,所以,楔状深入城区的北山(城西)五龙山(东南)凤凰山(东西)对缓解城区的环境压力非常重要。从城市结构来分析,三块丘陵地分属不同城市组团。从整体上考虑,作为与城市紧邻的低山丘陵地,将它们定位为城市公园应该是准确的,但三个性质不尽相同的城市组

10、团对环境需求应该是有差别的。凤凰山与城东工业区相邻,因此,其主要起到作为城市绿肺作用,调节空气,抚育植被、涵养水土。与主要居民区相距较远,公共性相对较弱。北山片与旧城关镇及城西北,城西南组团距离近,是非常不错的城市居民休闲环境,其主体山脉较高远。五龙山公园。深入新规划的城南组团,贴近未来的城市中心。公园附近即为文教区、行政区、居住区及规划的摩托城。是非常好的公共休闲环境。在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上,五龙山与瓦屿山公园及规划中的锦屏公园形成一条城市绿色走廊。五龙山内各山各具特色,可登、可憩。2、突出表达当地特色景观,充分体现地方文脉。(1)、五龙山特色景观为石夫人,这是温岭的地标性景观,其他如百丈岩

11、、卓笔岩等奇岩异石景观也是五龙山公园特色,在设计中尽量保持。(2)、此外,温岭以石雕最为著名,五龙山公园设计时注意发扬温岭的石文化。3、基于生态原则,设计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五龙山公园对温岭城市的生态改善作用。设计以营造绿色环境为主要宗旨,充分改造五龙山公园内的植被,注重种植设计、利用当地乡土树种,创造复层混交的植被群落,使五龙山公园成为温岭城市的绿肺。4、设计要追求时代风格,满足现代人的生活游憩需要。五龙山公园的设计要利用现代规划设计理念,使用现代新材质,创造公共游憩空间,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要加强五龙山公园与温岭城市之间的有机协调。三、性质及目标三、性质及目标(一)、性

12、质:由于五龙山公园紧邻温岭城市核心区,并且其山、水、石景观非常突出。公园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优越的游憩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建设部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的精神和公园设计规范的设计原则,对五龙山公园的定性应为市级大型综合性文化休息公园。结合五龙山公园自身特色,将五龙山公园定位为以山水景观为主体,以奇峰异石景观为主要特色,以休闲娱乐、生态游憩为主要功能,并适当配以教育、观光、度假功能的具当地文脉精神的市级大型综合性文化休憩公园,是温岭城市的绿肺。(二)目标五龙山公园的规划建设既是温岭城市景观的主景,又是温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温岭的城市建设,并充分利用五龙山公园现有的优美山

13、水景观及奇异岩石景观,以科学的系统的方法进行规划,以创造出符合当地人文特征及特定生态关系的和谐并富有生机的人居环境,为温岭市民提供一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具休闲娱乐等功能的生态型开放式活动场所。四、规划结构及功能分区四、规划结构及功能分区(一)规划结构:规划结构以地形地貌与景观资源分布为基调,并结合城市总体发展,通过计算机 GIS 模型评估,并结合实地考察,我们将整个规划结构总结为“一轴、三区、两翼”,一轴为串接主要景点和制高点的步游道系统,三区则是结合山体结构及特色景观不同而规划形成的三个功能区块,两翼则指五龙山公园山体南北两侧规划范围内的缓坡地。(二)功能分区:从公园的实际地形地貌,景观资

14、源分布,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及周边发展的需求,将五龙山公园分为三大特色景观空间区,及反映温岭地域文脉特色的石艺园,兼具教育与休闲功能的植物园及北侧景园休憩区。1、石夫人特色游览区:该区呈带状楔入城市网络,区内主要游览点有石夫人和百丈岩、皇后岩。规划在原有基础上建成以石景为主的自然式景区,将在现有景观的基础上再多提供几个停留休憩赏景空间,并增加一些具自身特色的风景林。2、天竹山生态游览区:该区主要由两座山峰组成,海拔分别为:天竹山(253.7 米)、湖漫山、山体陡峻,以灌草针叶林为主。乔木以马尾松、杉木为主要树种、夹生枫香、香樟、栎木等。山谷内流水潺潺,森林郁闭度较高,海拔高处可鸟瞰整个城市及湖漫

15、水库。该区的建设将在植物群落学和景观生态学的指导下,规划不同丰富植物群落,保护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使人与大自然充分融合,从而创造出生态良好、富有大自然野趣的环境,该区突出表达自然特色。3、锦屏山度假游览区:该区山体呈环形盆地状结构,中部东龙坑海拔较低,植被分布差异较大,东南局部地块的植被破坏程度严重,主要景点为锦屏山、寿仙洞等,锦屏区内有郁闭度非常高的山林幽谷,又有大的低坡度山地,故该区的建设将结合休闲度假、森林游乐的项目开发,该区的建设将为温岭人提供一处度假、休闲的好地方。4、石艺园:石艺园位于石夫人特色游览区南部缓坡地,此处现状为农田、果园、菜地和竹林,土壤肥沃。现状竹林果园等都具有较高的观

16、赏价值。背景为具有地标作用的石夫人,该园建设考虑利用温岭当地石材,发挥当地石雕艺术、利用现代规划设计手法,建成一处具地域文脉特色,同时又满足现代城市居民、游憩、休息需要的空间景观。5、植物园区:植物园区位于五、植物园区:植物园区位于五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龙龙山景区南部缓坡地,自然现状与石艺园处相同,但具有一处流水潺潺的水溪。在综合考虑到温岭城市绿地系统及其公园南部温岭中学的要求,将在此处建设一处植物园。植物园将包括温岭中学植物园,温中植物园将溶入植物园建设中。植物园将包括温中学生实验园、管理服务区、宿根花卉园、树木园、水生花卉园、专类花园及优美山水景观,该园建设将为温岭城市居民提供一处接受植物知识教育、怡情山水的空间景观。6、景园游憩区:该区位于五龙山北部山脚下,毗邻将建成的摩托城、现状以农田和果林为主,规划将在此基础上建造一系列有机联系的景观休憩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